据钢价统计数据来看,上周国内钢材市场价格总体继续明显下跌,部分品种价格已经创出了今年以来的新低。随着品种钢材产品价格出现了滞后性大幅度下跌,原料市场价格的下跌与钢材市场共同形成了疲软的钢市运行态势。而细看其间,产能、钢厂调价、需求等因素无不跟着起伏。
钢价:4000已不再“遥远”
据统计,上周上海市场线材价格跌破4000元/吨,而螺纹钢产品检尺价格已经处于3850元/吨的水平,北京市场建筑钢材产成交价格也跌破了4100元/吨的水平,即使如此也处于国内建筑钢材价格相对较好的水平,广州市场建筑钢材已经处于4000元/吨的边缘,远远低于北京市场的价格水平。
需求、产量变化不是很大,供需“翘翘板”怎平衡?
从最近粗钢产量水平看,继续保持了较高的水平,中旬粗钢产量环比上旬虽有所小幅下降,但依日产然维持了204万吨左右的较高水平,继续对钢市的供求产生影响。
而社会库存的持续下降,说明了市场的有效需求相对旺盛,虽然成交价格不是很高,但市场的成交较为正常,这就说明市场的需求与钢厂的产量变化相对不是很大,市场的心态变化对钢市形成较大的影响。在市场价格严重倒挂的背景下,钢厂被迫下调产品的出厂价格,钢厂的利润再一次被挤压,在市场持续低迷的状况下,钢厂的产能释放将会受到一定的遏制。
市场效应之钢市“不得不降”、“不得不变”
从当前国内钢材市场运行来看,市场在下行通道中加速下跌,市场将会被迫再次进入深度调整周期,粗钢产量不得不降,上游原燃材料价格不得不降、钢厂的出厂价格不得不降,钢厂与市场用户的合作关系要产生一定的变化,钢厂的营销策略也要产生一定的变化。
由于品种结构与区域结构的变化,钢厂的生产摆布上,在资源的流量和流向上也要产生一定的变化,在调整周期内,市场可能会出现资源局部的过度集中,以及部分品种的集中生产和市场投放,形成了品种与价格的阶段性错位现象。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市场形势,钢厂迫于巨大的压力,不得不加紧渠道的巩固,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在价格、质量、服务等多方面的让步,对于既以形成的成本而言,钢材产品的结算价格存在诸多的变数和被动,所以,钢厂在特定的市场周期内,不得不“回吐”部分既得利益,价格补差现象将会变得较为普遍,价格的隐蔽性将会更普遍,最后将会破坏市场运行的稳定性。
所以综合看来,从前几年钢材市场发展看来,至今天这样一个局面,并不是突然发生的。据一位钢贸商反馈,“不调整、不恶化就不正常了!”
整体而言,经过前期市场价格的连续大幅度下跌,市场已经进入筑底过程,在当前的价格水平之下,钢厂的毛利已经开始逐渐消失,在一定程度上会遏制钢厂产量的升高,市场将会进入窄幅波动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