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工业协会28日发布前10月造船业运行情况,数据显示,1-10月国内造船业三大指标延续低迷态势。与此同时,国际造船业也未见好转迹象。在主导钢材品种价格回落的情况下,后期造船板价格走势还要看产量增长变化的脸色。
中船协数据显示,1-10月全国造船完工量为4667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5.5%;承接新船订单量为1642万载重吨,同比下降44.8%;10月底,手持船舶订单量为1.1663亿载重吨,同比下降29.5%。三大指标降幅虽有小幅收窄,但形势并未改观。从单月表现看,10月造成完工量出现季节性好转,当月超500万载重吨;新接订单则仅在101万载重吨,略好于9月,显示造船行业整体状况尚未好转。
造船业的低迷还可以从全球市场得到印证。克拉克松的数据显示,2012年10月份全球新接订单仅为249万载重吨,同比下滑32%,环比下滑22%。10月油轮订单同比有较大幅度改善,但散货船和集装箱船新接订单依然低迷。油轮订单大幅回升主要是因为去年基数较低所致,与2010年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与此同时,新船价格指数依然在低位趋弱,10月份散货船新船造价指数为120点,同比下滑8.4%、环比回落0.8%。油轮新船造价指数和集装箱新船造价指数环比均未变化,但同比下滑幅度较大。
上海市场螺纹钢、中厚板和造船板价格走势
不过,从造船板价格走势看,随着9月份国内钢材普遍反弹,造船板价格也在9月下旬出现稳步上涨。除了钢市整体气氛好转外,造船板产量的大幅下降也是支撑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数据显示,从4月份开始,国内造船板产量连续六个月环比下降,6月份产量开始低于100万吨,8月产量则仅为82万吨,9月更是低至70万吨,创下2007年3月以来的低点。10月造船板产量虽有随回升,但仍低于80万吨。前10月造船板产量共计933万吨,同比大幅下降36.8%,降幅也远高于造船完工量的幅度。
11月中旬开始,国内螺纹钢、中厚板等主导钢材品种价格再次出现下降,给钢材市场后期走势蒙上一层阴影。对于造船板市场而言,有利的一面是,进入11月之后,BDI指数连续回升,给航运市场和造船市场带来一丝曙光。但更重要的是,造船板自身产量是否会继续放大,成为价格走势的重要参考。10月造船板产量环比已经出现10%的增长,而随着中厚板价格的走弱,造船板产量进一步回升的可能性较大,价格运行压力也将随之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