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调控政策“阴云未散”,进入5月,国内钢市“悲观气氛”又趋于浓重,终端的采购热情再度下滑,而中间囤货炒作几乎绝迹;现成交依靠仅有的刚性需求,已经形成“降价有可能卖好,涨价一定卖不好”的基调,在谨慎的操作心理之下,一旦涨价市场就会迅速做出反应。随着预期多次落空,商家们的耐心与信心逐渐消磨殆尽,对于旺季的期盼亦已不复存在,以唐山市场为例,之前每逢月初,在资金压力消退后总有拉涨,但本月这种操作方式也被打破,钢价一直延续低迷态势。
气温不断升高,酷暑慢慢靠近,建材行情能否逆市而上?
从成本来看,在下游钢价连续走低之后,钢厂检修停产现象频频出现出现,原料采购顺势减少,库存积压下终于引起钢坯价格弱势下行,就连一直坚挺的铁矿石价格也出现了松动,连续几周来,昌黎钢坯累计跌幅已近百;在低迷的行情下,生产成本减弱,便是对钢厂下调出厂价埋下的伏笔,自4月下旬以来,各地区主导钢厂均陆续出现下调,为保证经贸商利润以保证可持续发展,还伴有优惠政策出台,是故目前拿货成本也有所下降,为一部分市价颇高的城市提供了下调的空间。研究小组认为,在钢厂依然谨慎采购原料的基础上,后期原料成本支撑力度会进一步减弱,利空钢价走势。
库存方面,钢贸商已经放弃了传统旺季追高赌涨的操作手法,在他们看来,大涨已经成为微乎其微的几率性事件,惟有踏踏实实的快速出货,有钱就赚,从长周期变成短周期,才能回笼资金继续运转,控制好库存成为大多数钢贸商的共识,因此,纵使在产量不断释放的前提之下,国内建材社会库存仍能够保持持续减仓之势,截至5月4日,
产量方面,从三月份以来,随着利润的逐步回升,为了弥补春节前后的亏损状况,各大钢厂纷纷加大马力生产,以致粗钢产量数据一路飙升,屡创新高,然而盲目生产并非长久之计,高产量之下,实际成交并不理想,供需失衡日益显著,市场逐渐觉察,从4月26日中钢协公布的4月中旬粗钢产量,全国预估粗钢日均产量200.52万吨,较4月上旬的203万吨已有下降,虽仍在高位,但供给压力趋于缓和,某种程度上来讲,可称利好。
不管是现货市场也好,还是期货价格也罢,是乎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的走势当中,远期价格因为现货市场成交量始终没有起色而提前结束上一轮的反弹,加上近期欧元区债务危机又现新的破点,国际金融市场不稳定性因素增加,导致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受到拖累下行,期钢也不例外。在期钢连续走低的同时,反馈给现货市场的信心不足,看跌情绪作用下导致钢材钢价轮番下滑,且制造业PMI显示,4月份包括钢铁生产企业和钢铁流通企业出口订单量指数均出现回落,其中钢铁流通企业出口订单量指数为45.8%,较上月下降了17.4个百分点,反映5月份国内出口或将难现3、4月份的盛况,结合以上观点,预计近期行情难有反转。(富宝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