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杭州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杭州分站 >> 市场评论 >> 行业观点 >> 本周下游研判:部分行业增速有所提升

本周下游研判:部分行业增速有所提升

来源:中钢网 2012年06月15日 09:13:02 打印

  【15日钢铁新闻连连看悲喜交加 钢市“拨开云雾见青天”还需多久?

  八成亏损:钢老板的痛是怎样形成的 武钢板材出厂价格下调幅度加大 

  钢市过剩寒冷刺骨 五大产业或步其后尘 钢价下探空间依然存在

  钢铁行业危机并非企业危机 5月份钢材出口增长原因分析

  6月钢市清淡 并不源于钢厂7月调价政策 钢价缓慢筑底 回暖尚需时日

  人民日报:绝对不能再搞四万亿 铁路“重启”新基建项目投资

  杭州地产老板涉嫌非法吸收十余亿元存款被刑拘

  黄岩岛最新消息:中国赢得争端初步胜利 中国战机向南海投重磅炸弹

  近期国家统计局陆续发布的5月份相关经济数据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而鉴于下游行业的数据变化直接关系到终端需求的好坏,因而更是商家们关注的重中之重。那么,5月份钢市下游行业的表现如何?后市将会怎样变化呢?下文将为您简要分析。

  一、基础建设投资增速提升

  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33332亿元,同比增长21.04%,上月增幅为19.25%;当月铁路基础建设投资337.7亿元,同比下降20.1%,上月降幅为38.3%。

  5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提升,与国家及地方政府加大项目审批建设速度并力促资金到位密切相关。在铁路建设方面,铁道部当月又发行200亿元短期融资券,并尝试引入民资,多方积极筹措资金,力促铁路基建开工、复工,使铁路基础建设投资下滑幅度逐月缩减。随着降低存贷基准利率等宏观经济放松措施的陆续出台,且力度逐渐加大,预计后期固定资产及铁路基建投资会进一步好转。

  需要指出的是,1-5月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虽有所回落,但仍高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6.6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也比1-4月份提高了0.2个百分点。这显示出国家在利用民资方面的决心,预计6月份国家将重磅推出民资“新36条”,后期民资在固定资产及铁路基础建设领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表1 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等累计数据

指标

1-5月累计数额

1-5月累计同比增速

1-5月与1-4月相比

固定资产投资

108924亿元

20.1%

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

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

96386亿元

22%

增速提高0.4个百分点

到位资金

136807亿元

16.8%

增速提高0.3个百分点

民间固定资产投资

67743亿元

26.7%

增速回落0.6个百分点

铁路基本建设投资

1054.8亿元

-46.9%

增速提高7.2个百分点

  图1 城镇固定资产及房地产投资变化情况

 图2 铁路基础建设投资变化情况

  二、房地产开发投资提速

  5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378亿元,同比增长18.18%,上月增幅为9.21%;当月房屋新开工面积1839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6%,上月降幅为14.6%。另外,1-5月国内保障房开工建设346万套,开工率46.4%,而去年同期为34%。

  5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提速,或受当月楼市成交回升带动。多地政策微调使部分刚需提前入市,加之房企为回笼资金“降价去库存”力度加大,从而使楼市成交回暖,房企开工积极性较前期略有提高。另外,保障房开工率明显提升,也有助于对冲商品房投资下滑风险。不过,短期楼市调控仍不放松,新屋开工面积同比增速仍在下滑,土地市场仍较低迷,房价仍存进一步下行空间。

  表2 5月份房地产开发与销售累计数据

指标

1-5月累计数额

1-5月累计同比增速

1-5月与1-4月相比

房地产开发投资

22213亿元

18.5%

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

房屋新开工面积

72859万平方米

-4.3%

降幅扩大0.1个百分点

商品房销售面积

28852万平方米

-12.4%

降幅缩小1个百分点

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到位资金

34171亿元

5.7%

增速提高0.6个百分点

  图3 房屋新开工面积变化情况

  图4 房屋新开工、施工、竣工、销售面积变化情况

  三、家电销售增速明显放缓

  5月份家电总销售额为499亿元,同比仅增长0.5%。其中,当月全国家电下乡产品销售681万台,实现销售额18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7.1%和72.6%。

  家电产品销售增速放缓较为明显。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前期我国实行的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节能惠民等政策大大透支了家电市场的消费,而家电产品具有自身的更换周期,且当前房地产持续不振、经济增速放缓,家电市场容量增长空间非常有限。此外,当前家电行业产能过剩、库存高企状况仍十分严峻,经销商大打价格战,挫伤多方利益,此前的补贴政策也只剩新型的节能惠民一项,且今年国家财政压力较大,补贴资金能否及时落实到位还待关注。预计短期家电厂家仍以限产去库存为主。不过,随着夏季的来临,高温天气将逐渐频繁,空调、冰箱、电风扇等制冷产品或将迎来销售的旺季。

  图5 家电下乡产品销售额变动情况

  四、汽车产销同比增速双提升

  5月份汽车产销为157.09万辆和160.72万辆,环比分别下降4.66%和1.06%,同比分别增长16.19%和15.97%。另外,当月汽车出口再创新高,达10.34万辆,环比增长18.2%,同比增长43.4%。

  图6 2012年5月汽车产销变化情况

  图7 2012年5月汽车出口变化情况

  5月汽车产销缺口说明前期库存已得到部分消耗,这部分得益于油价下调、车企减产,但主因还在于经销商在库存压力大、资金紧张及经济效益普遍下滑等前提下加大促销力度。然而,汽车市场即将步入销售淡季,行业洗牌力度或许会再度加大。另外,我们通过分析汽车行业相关数据发现,拉动车市增长的主要动力仍是乘用车,商用车产销低迷未改,“乘稳商弱”状况或仍将延续,这主要受实体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不过,国家近期不断推出各种汽车补贴新政,6月油价进一步大幅下调,或对车市形成一定利好。预计短期车企仍以量产为主,汽车板等消费或持续清淡。

  表3 2012年5月份乘用车、商用车生产、销售比较表

类型区分

数量(万辆)

环比增幅(%)

同比增幅(%)

生产

乘用车

126.91

-2.76

21.56

商用车

30.18

-11.87

-2.02

销售

乘用车

128.19

0.46

22.56

商用车

32.53

-6.63

-4.30

  图8 2012年5月乘用车产销变化情况

  图9 2012年5月商用车产销变化情况

  五、机械行业部分增速提升

  5月份机电产品出口1011.2亿美元,同比增长14.9%,增速较4月份提升8个百分点;当月28家主要挖掘机厂家共销售挖掘机10870台,同比下降23.92%,降幅较4月份缩小19.28个百分点。

  5月份机电产品出口大幅回升,或与当月人民币升值压力减小利于国内企业出口有关。同时,机电出口在同期总体出口中仍较为抢眼,这或得益于国家政策一直以来对机电出口的大力扶持,比如提高部分机电产品的出口退税率等。但是机电产品出口前景仍不容乐观,如国外贸易限制、人民币升值趋势未改、原料与人力成本涨价、低成本扩张与粗放式出口的模式未根本改变、企业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缺乏等,尤其是国内外经济增速放缓、欧债危机仍存恶化风险,预计后期机电产品出口将保持平稳增长为主,中厚板、热轧等相关机电用钢需求增量也相对稳定。

  5月挖掘机销量降幅趋缓,或得益于保障房与水利建设投资加速的拉动,但由于房地产调控仍旧从严、铁路建设投资同比增速依然下降,挖掘机等工程机械销量仍较低迷。考虑到短期内即将进入高温多雨的施工淡季,且受楼市开工低迷制约,工程机械销量并不乐观,耐磨钢、中厚板、高强板等工程机械用钢需求或持续偏淡;中期来看,央行下调人民币存贷基准利率,且基建投资仍在加速,都利好工程机械;长期来看,由于“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主要靠基础建设等投资拉动,工程机械销量或得到较大提升。

  图10 机电产品出口变化情况

 图11 挖掘机销量变化情况

  六、国内新接船舶订单持续萎缩

  据国内统计数据显示,5月份国际新接船舶订单量有所回升,但国内新船订单只有43条,较4月份减少31条,所接订单中散货船占到一半以上,其次为集装箱船。

  5月国际新船订单量虽有所回升,但整个造船市场竞争却日益恶化,连实力最强的韩国船企也逐渐加入价格战,加速争夺订单,加之延期交船、弃单频发、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国内新船造价大幅下滑,使新船订单毛利基本为零,而新船合同预付款比例却大幅降低,更加剧了我国船企的盈利难、现金紧张、融资难等压力。在国内外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国际航运业持续低迷,全球造船业本就产能过剩,此时供求矛盾进一步加剧,国内外船企普遍面临接单难的困局,尤其是国内船企,由于缺乏技术竞争优势,新船订单持续萎缩。不过,当下的困难有利于淘汰落后产能,加速船企技术转型。当务之急是提升造船的信息化水平,加快数字化造船与绿色造船的步伐,尽快缩短与日韩差距。我国船企一方面精简管理环节,降本增效;另一方面加速打造海洋工程、高端装备制造等第二支柱产业,从上周的新船订单来看,主要为多用途船,而传统船舶则靠边站。由于技术转型仍需时间,5月新订单仍以散货船为主。目前,安徽等地方政府积极出台新政支持造船业发展,长三角正在成为全球重要的造船中心。中长期来看,海工装备制造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机遇;短期来看,造船业萧条难改,当“吃老本”难以为继,或将有更多船企倒闭退市,船板、高强板、耐磨钢等需求仍不容乐观。

  综合上述分析来看,随着国家“稳增长”政策措施的推出,部分行业增速有所提升,但并未从根本上扭转整个下游行业的颓势。民资能否顺利引入,基础建设资金能否及时落实到位还待观察;房地产、家电、汽车、机械、造船等行业普遍存在库存高企的压力,在这背后是大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经销商经营困难等。要想根本上摆脱这种萎靡不振的状况,只有加强产业转型,转型是根本的也是唯一出路,包括钢铁行业在内。只有钢企及钢市下游行业得到根本好转,钢市供求关系得到理顺,钢市才能获得良性发展,那么“复苏”才能真正实现。(富宝)

广告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