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杭州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杭州分站 >> 市场评论 >> 行业观点 >> 黑色产业链的利润困局

黑色产业链的利润困局

来源:陆家嘴大宗商品论坛 2024年02月20日 11:28:54 打印

观点概述:

作为工业生产的“食粮”,钢铁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伴随着我国全球制造业大国地位的崛起以及房地产黄金二十年的发展,国内也建成了占据全球近半匹江山的钢铁产能。然而,受制于资源的供应,近年来我国钢铁业的规模效应并未能给钢铁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随着国内地产进入周期拐点,叠加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钢铁产业链中下游的产能过剩问题正日益严峻,由此带来的利润困局也值得关注。

一、当前黑色产业链的利润困局

从近几年黑色产业链相关上下游的利润总额对比来看,以2020年为分水岭,2018/2019年黑色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的利润总额整体相对均衡,但2020年之后利润逐渐向上游的矿山、煤炭开采等采矿业集中,而中游加工企业的利润几近消失,终端制造业的利润也未见增长,甚至部分制造业利润还有所下降。

图片

作为中游加工企业的钢铁业,近两年的利润更是大幅收窄,显示近两年247家钢厂的盈利率大多不超过60%,意味着有近4成钢铁企业始终处于亏损。Wind上市钢铁企业的季度净利率自2022年开始就在1%附近徘徊,而同期煤炭行业季度净利率表现大多超过15%,二者差距明显。

图片

导致当前黑色产业链利润困局的主要原因还是钢铁业的产能过剩,从黑色产业链主要上中游的产能利用率情况来看,目前钢厂的高炉和焦化产能利用率大多能维持在80%-90%以上的区间,而独立焦企的产能利用率多不足80%,独立电炉厂产能利用率不到70%,硅锰企业开工率大多在50%-60%,硅铁企业开工率近两年不足40%,废钢加工企业的产能利用率甚至只有10%左右。

不仅如此,当前钢铁轧材加工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也不高,近两年除了中厚板企业受益于造船业的强劲需求,产能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的高位;冷轧、热卷等板材企业受益于制造业需求的良好,产能利用率大多能维持在75%-85%区间,与冷热卷相关的镀锌板卷企业产能利用率也能维持在60%-70%;而螺纹钢企业则因为地产需求的下滑,产能利用率从前几年的不到70%又进一步下降到了50%左右,与其相关的H型钢产能利用率也基本在50%-60%区间。另外,与建筑相关的线材和工角槽企业的产能利用率更低,线材产能利用率近年来大多不到50%,工角槽企业产能利用率基本都在20%-30%。

 

图片

整体当前钢铁产业链呈现的是钢厂相对高产能利用率,而独立焦化、独立电炉、铁合金及中下游各类轧材加工企业普遍开工率及产能利用率较低,导致整个行业中下游相关产业链普遍亏损或者微利,而上游的铁矿、焦煤等原料企业,因为钢厂维持相对较高的开工率拥有了持续且强劲的需求,叠加上游原料资源的集中度和话语权较高,从而整个产业的利润几乎都被原料端所持有。

二、如何破解黑色产业链的利润困局

1、以前是如何解决的?

实际上,原料端对黑色产业链利润的挤压持续已久,只不过近几年的表现愈发极致。从近十年的螺纹现货及盘面利润历史对比来看,利润有明显改善的年份大多伴随供应端有明显的减量政策。比如2016年开启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计划用5年时间压减粗钢产能1亿-1.5亿吨,实际2016-2018年仅用3年就压减1.45亿吨表内产能,淘汰1.4亿吨地条钢,实现去产能总量超过2.85亿吨,同时也换来了钢铁企业在2017-2018年的持续高利润。

之后,钢铁企业在高利润刺激下,通过技术改进、产能置换等手段又实现了产量的大幅提升,导致利润再度回落,直到2021年4月,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全国范围的钢铁去产能“回头看”检查以及粗钢产量压减工作,要求“坚决压缩粗钢产量,确保2021年粗钢产量同比下降”。由于2021年国内外钢材市场需求火爆,当时供给侧的平控压产政策导致短期内钢厂利润急速扩张,钢铁企业也收获了近十多年来最高的利润。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之后钢铁行业利润再度急速压缩,同时还伴随着现金流的持续大幅下滑,相对于利润的收窄,当前钢铁企业面临的现金流压力更大,为了保证资金流转的顺畅,对于不断提升的原料价格,钢厂只能被动接受,这也能解释在持续利润不佳的情况下,当前钢厂为啥仍会维持着较高的产能利用率以及偏低的库存水平。

图片
图片

2、今后可能会如何解决?

在当前钢铁行业现金流紧张,利润微薄甚至亏损,下游各环节利润也不多的情况下,想要依靠产业自身减产调节来破局利润困局很难。从企业个体经营的角度来说,只要是有订单且不亏到现金流的情况下,必然都会尽力维持生产,以保持企业的正常运转。但由于国内钢铁行业整体产能过剩且集中度又不高,这就导致每个企业求生存的个体行为最终会进一步加剧全行业产能过剩的压力。

 

尤其是在需求不佳的市场环境下,唯有从供给侧改革来约束企业的高产出。历史上2016年开启的供给侧去除的是不合规产能,在产能基本都合规之后的2021年开展的平控是直接限制的粗钢产量,而直接限产这种手段相对粗放,且在目前废钢价格高于矿价的情况下,大多数时候被迫减产的是电炉企业,实际平控效果并不利于国内降耗减碳的长期发展目标。

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显示,中国“十四五”规划的20项主要指标中,有4项指标的进展滞后于预期,分别为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以及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其中三项都与能耗、碳排放、空气质量有关,在“十四五”的最后两年里,钢铁行业作为能耗、碳排放大户必将面临更为严格的降耗减碳及环保约束。

从钢铁生产各工序的能耗、碳排放、污染物等各项指标综合来看,高炉炼钢流程显然比电炉炼钢流程产生更多的能耗、碳排放和污染物,因此未来供给侧控制钢铁产量应当更多考虑从高炉生产流程进行产量限制或用短流程取代部分长流程的生产制造。

 

图片
图片

那如果长流程减限产会加剧钢厂当前的现金流压力吗?实际上,目前钢厂低利润且现金流紧张的情况下,部分企业自身也会有一些减限产行为,但这种个体少量减限产的结果对整体供需影响甚微。若能通过政策使得国内长流程企业普遍实行减限产,则一方面可明显减少焦煤、铁矿等原料的需求,压低上游资源品的估值,另一方面也可缓解钢铁产品供大于求的矛盾,提升下游产成品的价格,从而实现钢厂利润的扩大,这不仅有助于改善钢厂现金流紧张的状况,同时也有利于钢铁行业实现降耗减碳的中长期发展目标。

三、若利润困局改善可能会带来哪些交易机会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当前黑色产业链的利润困局核心在于产能过剩,破局之道仍在于供给侧政策的实施,结合国内中长期的环保发展目标及钢铁生产流程,未来供给侧政策的落脚点可能考虑更为精细化的降耗减碳方式,使钢铁行业的政策方向往减少和限制长流程产量,同时提升和倡导短流程生产的路径发展,这样不仅有助于改善行业的利润困局,也有利于实现国家高质量发展的远景目标。

最后,从交易的层面来考虑,若未来能够对钢铁行业落实相关的供给侧政策,在市场需求较好的情况下可关注钢厂盘面利润的扩大,比如材矿比、材焦比的走扩;在市场需求一般的情况下,可关注原料单边做空的机会,比如届时直接布空铁矿、焦煤等原料。若之后出台的政策对能耗控制较为严格,还可关注铁合金、PVC、铝等高耗能品种的做多机会。

广告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