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杭州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杭州分站 >> 市场评论 >> 行业观点 >> 中钢网:钢价小反弹存在 大反弹受限

中钢网:钢价小反弹存在 大反弹受限

来源:中钢网资讯研究院 2015年12月18日 08:55:23 打印

  一、市场信心有所恢复
  
  进入12月中旬以来,国内钢市虽然在需求没有明显见好的情况下,但先后有热轧中厚板冷轧以及线螺品种出现反弹,甚至冷轧品种出现100-150元的快速拉涨行情,结束了上旬还几乎全面趋弱的局面。尽管部分市场仍有下跌表现,但整体稳定性趋强,在期货反弹,市场低库存等有利因素下,市场信心有所改善。价格反弹,得益于低库存(7年来最低)、期货拉涨以及短货资源的带动,而且是在亏损较大的板材开始。部分市场如北京存在超跌反弹需要。
  
  二是产量减少远低于产能变化
  
  按照目前市场统计上年末至12月,中国钢铁停产产能达到6435万吨,按照12亿吨产能,停产规模达到5.36%,但今年1-10月粗钢产量67510.34万吨,同比仅下降2.23%。而统计局统计11月我国粗钢、生铁钢材产量分别6332万吨、5367万吨和9396万吨,同比分别下降1.6%、下降0.8%和增长2%。2015年11月全国粗钢日均产量211.07万吨,环比下降1.04%,1-11月我国粗钢产量73838万吨,同比下降2.2%。
  
  12月份,全国螺纹钢、线材、中厚板冷轧计划产量都较11月份有所增加,其中螺纹增加18万吨,冷轧和中厚板分别增加4.6和4.8万吨,热卷小幅下降。以热卷为例,12月份,沙钢安钢沧州中铁及港陆等钢厂热轧产线均有检修或升级改造的计划。尽管如此,国内钢厂并未出现大规模减产的情况。据钢联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热轧卷板总产量为1545万吨,同比仅减少39万吨,产量仍在高位。据调查统计,11月份,国内42家主要钢厂热轧卷板计划生产总量为1226万吨,同比减量59万吨,同比降幅为4.61%。所以,进入4季度以来钢厂停产、减产的情况还需要时间观察,但起码1-11月份数据表明企业减产不力,不足以应对需求下滑带来的市场供需失衡,对价格也无法起到有力支撑作用。
  
  三是原料市场反应冷淡 能否反弹待进一步观察
  
  61.5%PB粉日照港维持在295元/吨附近,62%普氏铁矿石在38.5美元,17日较16日下跌0.55美元;唐山普碳方坯经过大幅下跌后,维持在1460元/吨,直到17日下午才小幅反弹20元至1480元/吨。矿石和钢坯自钢价12月中旬出现局部反弹以来,并没有上涨,表明仍然有较反弹阻力,对钢材价格缺乏有力支撑。目前钢坯下游带钢型材建材开工率偏低,库存较去年仍有大幅增长,不利于钢坯价格反弹。
  
  四是外围市场美联储加息影响有限。
  
  美联储加息,美元反弹,虽然利好欧美股市,国内股市也出现了反弹。但加大了人民币贬值压力,表面上看是对钢材出口利好,但背后是钢厂面临的汇兑损失增加。从宏观上看,国际欧美面临进入加息周期,国内央行降息会受到影响,而且继续通过降息来刺激经济作用已然不大,因此,对国内钢市略有一点偏空影响,但比较有限。
  
  结论:市场涨价来源于供给端(包括市场库存)阶段性改善,但仍缺乏需求支撑,表现在拉涨后需求没有明显跟量,市场成交不活跃,再加上原料行情脆弱,钢厂减产不力,供需矛盾难改善,反弹空间和时间依然受限,不过出于市场悲观心态好转,以期货带动现货,局部带动整体的市场小反弹仍然会存在。但长期来看,市场价格低迷持续时间越长,越有利于钢厂加快去产能节奏,加快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毕竟亏损面在扩大,亏损额在增加。严守寒冬,不以涨价喜,不以跌价悲,立足长远,积极探索模式求质变,才是王道。

广告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