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钢材新闻连连看】钢厂下调建材价格 悲观情绪主导市场
去年钢市异常颓废已让钢贸商历经煎熬和无奈。如今令人更为失望的是,龙年伊始,钢市并无预期中的转暖行情。这种开头恐难让人满意,市场悲观气氛存在,一些建筑钢材贸易商对龙年建筑钢材行业相当不看好。
较以往,龙年钢市尤显特殊。“每年年初习惯性的上涨行情今年并未如期而至。”上海宁金钢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井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今年过年较早,目前南方北方天气均较冷,下游用钢企业开工要等到元宵节以后甚至更晚。
在年初的一段时间内,各地建筑企业又将面临招工难的问题,以致开工不足,这些尴尬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建筑钢材市场下游终端的需求释放。
市场思涨,但终端需求却难以跟上。新年开始,建筑钢市未能出现大幅上涨的行情。2月8日早盘,期螺主力1205低开于4284元/吨,盘中窄幅震荡,上午报收于4294元 /吨,下跌0.19%。现货市场表现则更为低迷,低价促销意愿趋浓。
对此,分析师表示:“经过春节前后近一个月的销售停滞之后,商家普遍面临较大的库存与资金压力。”
新年伊始飞龙缘何潜水
在2月7日召开的“2012上海首届建筑钢材研讨会”上,建筑钢材行情未能在龙年伊始一飞冲天反而蛰伏水底的话题,引发了众多与会者强烈关注。
无论是在场的行业专家还是有着多年从业经验的钢贸商,都不止一次发出感叹:“这里面相当复杂,过年较早、开工不足不过只是其中一方面罢了。”
还有建筑钢材贸易商的资金运转问题在其中也占据很大分量。在吴井泉看来,对于“有钱就有一切”的钢贸行业,龙年的日子恐怕也不是那么好过。
据了解,各大银行2011年下半年偏紧的放贷政策延续至今,承兑汇票贴现率也在不断攀升。据监测数据显示,1月30日沪大额银行承兑汇票贴现率为 7.43‰,较1月12日上升0.41%。近期长三角地区钢贸商又有“跑路”风波出现,银行对建筑钢贸商的信贷政策短期内难以真正宽松。
年后记者在实地走访时发现,产能和库存问题屡屡被提及,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市场缺乏支撑钢价止跌反弹的动力。
建筑钢材占据我国钢材的半壁江山,主要用于基础建设和房地产建设,“而去年年底中央工作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不是保增长,而是稳中求进,这就使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占比不断下降,直接反映到建筑钢价上来。”业内著名分析师贾良群对此如是说。
来自一家钢铁资讯网站的钢材事业部总经理助理说,现在三线、四线的小型钢厂还有不少盈利空间,建筑钢材的资源结构在发生变化。春节期间,这些中小型钢铁企业继续释放产能,开足马力生产,而市场需求却在萎缩,甚至停顿,产出多消耗少,以至于节后的建筑钢材库存量出现被动性,将进一步加剧供需矛盾。而大型钢厂在去年停产检修完成之后,产能也是节节攀升。
据统计,自去年12月底以来,国内钢材库存已经连续五周增仓,而经历过春节长假之后,各品种库存更是出现明显增幅,其中螺纹钢库存增幅为14.29%,线材库存增幅为20.01%。
直面困境 心态各有千秋
去年钢市异常颓废已让钢贸商历经煎熬和无奈。如今令人更为失望的是,龙年伊始,钢市并无预期中的转暖行情。这种开头恐难让人满意,市场悲观气氛存在,一些建筑钢材贸易商对龙年建筑钢材行业相当不看好。“我们的心态自然悲观。”上海萌兴经贸有限公司经理徐智明直言,2012年行情启动时间太长,融资成本又高,库存持续处于高位,龙年建筑钢材市场将被盘整和失落笼罩。会议现场一位有着相同观点的建筑商则预言,今年上半年建筑钢价铁定要下滑,近期低价格和低需求是主旋律。钢厂方面,中天钢铁参会代表也表示,建筑钢材市场将弱势趋稳。
世事无常,相反也有看好后市的参会代表。在上海豪进钢铁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益豹看来,建筑钢材在2012年会跌,但跌幅不及涨幅,利润正是在跌涨中实现。更有乐观的钢贸商断言,“只要欧债危机不加重,建筑钢材将在2月底就复苏。”
不过这种乐观心理很大程度上可能是一种期待,上海景跃集团张昌盛就此坦言,“乐观是给自己一点盼头,最大目的是期待钢厂产量减少一些。”
鉴于上述情形,本报记者专程采访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钢铁物流专委会秘书长王建中。他建议业内建筑钢贸企业应保持冷静,谨慎采购。尽管建筑钢材行情在年初没有大幅上涨,但毕竟龙年才刚刚开始,建筑钢材贸易商们不应轻易气馁,今年保障性住房建设、高速铁路还是会保持一定的开工率。
另外,“如果钢贸商信誉较好,真正去把贷款用来做钢贸,银行还是很支持的。”这一点在银行方面也得到了证实。上海市交通银行曲阳路支行行长周卫民近日透露,“2012年的货币政策将稳健中有微调,财政政策比较积极,贷款增量在8万亿~8.5万亿元,存款准备金率也会适时适度下调。”
中国钢材网观点:“金九银十”“金三银四”等钢材市场的销售旺季逐渐不明显了,也印证了贸易商总指望行情来盈利的机会渐渐变得复杂多变了。在面对传统经验受到挑战,节后必涨的行情未现的情况下,眼下,可能很多钢贸商还不习惯这种变化,不过,笔者认为,今后钢材市场行情可能会更加难辨,所谓的销售旺季或者淡季可能变得更加的不明显,钢贸商也只能适应变化,耳听八方,主动寻求机会,否则只指望经验或许会输的很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