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钢材新闻连连看】钢市:更寒冷的冬天还没有到来
2012 :中国钢铁自赎与新生 补库过程将继续 对钢价形成一定支撑
转眼之间,龙年已至。
2011年,在全球经济进行艰难的再平衡中,中国钢铁业也经历了某种忐忑与不安:产能增长而利润下滑;成本重压而钢价疲软;内需不振而出口遇阻;资金趋紧而回款不畅……
龙年的钢市,究竟会如何?
谈中国钢铁,必须结合中国国情;论中国经济,必须具有全球视野。否则,很多事情难以阐释清楚……可以说,中国钢市要想在2012年有起色,除非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对“旧患”有所克服。否则,中国钢市依然难振。
先看国内,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从投资来看,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会回落,在投资中,制造业占35%、基础设施(电力、交通、水利、环境、公共设施)占25%、房地产占22%左右;由于制造业的投资与出口、基础设施投资、企业利润等高度相关,今年将减慢到20%。房地产投资受调控影响会减慢到15%,受土地购置和新开工项目减少的影响,保障型住房将减少,今年年中或出现较大回落,地产投资将会下降,供给也将减慢;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或在20%左右;GDP增长或将进一步降低至8.5%左右。
再看国际,世界经济复苏艰难缓慢。据世界银行所作的模拟显示,随着不安情绪的上升,发展中国家的增长率可能会从2011年的6%左右降到2012年的5.5%左右;而发达国家的增长率在2011年和2012年可能会滑落到2%以下。发达国家的金融问题蔓延到发展中国家,导致增长放缓和减贫成果受到削弱,确切的传导机制因国家而异,传导渠道包括贸易联系、金融系统的脆弱性以及贸易和基础设施融资缩减的风险。与此同时,目前欧洲的经济问题已经演变成政治问题,未来发展局势异常复杂。
其实,情况远没有上述这么“简单”,在此仅仅是透过既成“现象”去看经济的主流趋势,并对我国钢铁生产及钢市运行的宏观背景进行框位,以不至于偏离太多罢了……更何况,在现今中国国情特征下,很多经济现象的社会成因,往往会成为政府制定宏观调控政策的一种极其重要的参照或考量,而许多经济矛盾并非完全依赖理想中的市场自由调节。
面对上一年纠结而头疼的钢市行情,无论我们怎么去归咎于宏观环境的不利(政府为抑制通胀而采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为抑制房价过度攀升的潜在社会矛盾激化而采取的严厉调控举措、为兑现中国政府对国际社会所作出环境承诺而采取的强硬节能减排目标等),其实都不能不承认钢铁行业自身因素的重要性……若找“后账”,或许谁都会慷慨而论,或曰什么“盲目或过度投资”,或曰什么“产业集中度低”,或曰什么“增长方式的粗放”等等。其实,当前实在已经没更多必要去找这些在当时国情特征背景的“后账”了,但这绝不是当前我们可以忽视“鉴往知来”的主动自赎思维及采取具体实际行动的理由——不仅是中国钢铁产业如此,中国的宏观经济亦如此。
上述情况告知我们,若判断2012年中国钢铁产业运行和中国钢市的基本走向,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外界环境是我们无能为力的,自身调整又是极其艰难的;但无论钢铁生产厂家或钢材贸易商,如果对于自身长期积累的、已经清楚认识到的“旧患”仍无法自赎,而依然还是仅仅停留在正确的“理论”认知范畴,那么仍将无助于今年钢市行情的好转。
2012年,审视世界经济局势,无论是中国宏观经济,还是各产业运行,强化“内生型增长”运行机制,将是一种主动调节和积极适应“龙年”云谲波诡经济环境的大趋势。
2012年,中国钢铁企业和中国钢贸商,练好内功,警醒自赎,或能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