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处在这样产销两难、效益不好的困难时期,有一条是必须坚持的,就是必须以效益为中心。”这是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兼副会长刘振江在钢铁企业财务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的行业工作重心。如今,效益是钢铁行业和企业最突出的问题,保盈利已成为钢铁企业最重要的奋斗目标。
对目前的钢铁企业来说,上有原料价格维持高位,下有市场需求一片低迷,要如何做到以效益为中心,保证合理的利润空间?钢协提出,钢铁企业一方面应积极开展降本增效、对标挖潜工作;另一方面应推进管理机制创新,加强资金管理、风险控制、钢材价格管理等措施。
创新管理体制
对于保盈利而言,管理体制和机制是重要保障。而集团管控体制的改革和信息化的推进是钢铁企业创新管理机制的重要抓手。
宝钢提出,管理变革要真正深入到全体系。集团总部要总结和巩固管理变革成果,持续改善,打造一个精简高效的战略型服务性总部。同时,宝钢对旗下子公司作出了部署:一方面持续推进韶钢管理对接计划,加强职能之间的互动和协调,快速融入集团整体经营管理体系,支撑韶钢与各子公司业务协同,大力开展业绩改善工作;另一方面,明确不锈钢、特钢资产回购到集团以后的治理结构,梳理和明确管控界面,开展各职能各专业的管理对接工作,支撑不锈钢、特钢单元改善经营业绩。
同时,宝钢将持续优化和加强职能工作。审计体系要强化与各级领导人员管理责任有关的审计监督,聚焦采购、销售、资本运作、国际化经营等关键业务的管理审计和内控评价,深入开展投资项目后评价、经济附加值和盈利能力等效益类审计项目,继续有效发挥效率性审计的服务职能。纪检监察体系要进一步加大源头治理和监督检查的力度,充分发挥体系作用,促进集团总部职能的提升。
河北钢铁集团提出,要彻底改变前些年高盈利条件下形成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该集团将继续完善集团管理模式和管控架构,强化集团总部和专业公司的价值创造功能,加强战略规划、资本运作、资产财务、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审计等总部职能建设,着力提升集团战略管控下的业务协同、资源共享、公共服务能力。稳步推进钢铁主业整体上市,逐步强化股份公司对钢铁主业的运营管控,最终形成以业务板块为单元、以战略和财务管控为重点的集团管控模式。同时,要整合优化ERP资源,加快建设集团运营管控信息平台,以信息化推进管理的扁平化和运营的高效化,完善信息共享机制,提高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精益化生产组织能力。
太钢提出,全力提升信息化建设和运行水平,提高执行效率;强化对各项管理工作与业务工作的监察与审计,系统评估各项管理与业务工作的现状,找准改进空间,构建降低管理成本的长效机制;进一步精细控制管理费用,规范费用控制责任和费用流向,严格财务纪律,最大程度降低管理费用。
强化成本管理
目前,钢铁企业承受的成本压力并没有减轻,甚至有继续加重的趋势。在这样的形势下,降成本成为企业保盈利的最直接手段。
针对微利的市场形势,太钢分析成本优劣势,开展镍铁替代金属镍、减少贵重合金加入量、辅料用量优化、物流优化、能源优化、管理流程优化、修旧利废及专业维修、盘活资产、减少浪费等内涵丰富的全方位降本增效活动。特别是今年,太钢提出要围绕全年挖潜增效目标,以现场成本管控为重心,以四级成本管理体系建设为载体,以技术优化和岗位降本为重点,全方位抓好降本工作。具体包括:在降低生产成本方面,选择最佳原料结构和工艺路线,以炼铁、炼钢系统为重点实施系统改善,推进全流程一体化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在降低能源成本方面,健全能源管理体系,动态调整能源结构,对主要工序的主要能源消耗实施定额管理,并强化激励考核;在降低采购成本方面,完善供应商评价机制,扩大战略采购比例,提高研判能力,强化采购资金管理,科学控制库存,同时积极开发新资源,推进廉价替代资源的采购。
河北钢铁集团切实提高全流程、全要素成本控制能力,以降本增效为核心,从原燃料结构优化、工艺流程改进、过程质量控制、降低库存占用、能源综合利用到改善营销服务,全面加强、深化细化每一个环节的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对于采购系统,该公司提出要进一步开拓并优化资源布局、采购渠道和供应商结构,发挥集中采购优势,加强仓储、物流的统筹优化,降低综合采购成本和资金占用成本;国贸系统则要密切跟踪国际市场动态,在保障矿石稳定供应基础上,优化合同执行,保持合理库存;同时,研究建立进口备件联储统购机制,控制采购成本。
青钢大力实施经济性原料结构调整,通过对焦化配煤、炼铁配料和炼钢金属料结构的深入研究和及时调整进行挖潜。铁前系统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烧结原料、高炉炉料,如加大焦化配煤中无烟煤和高硫肥煤配入量,稳定喷煤比、煤气利用、烟煤配比等关键技术指标,同时,加强低价矿条件下高炉长寿运行研究。炼钢系统进行金属料结构调整,提高块矿、返矿、渣钢等金属氧化物消耗比例,在保证质量前提下实现品种钢低成本冶炼。继续推进耐火材料、辅料等大包工作。
西钢通过扩大进口资源和拓展国内渠道建设的方式降低采购成本。该公司提出,2012年要加大辽宁省矿粉的采购,控制省内矿粉资源外流。在废钢采购组织上,对省内废钢市场统一布局、合理规划;在进口矿方面,加大单体矿山的采购量,从而稳定采购质量,减少质量的波动,同时尽力争取低水分矿粉的发货,减轻口岸换装和厂内卸车的压力;在国内矿粉方面,以提铁降硅、降硫为主要质量考核指标,从严按质论价的政策。同时,西钢要求不突击储存上游原燃物料,做到不积压,对于高价位的物料要慎重运作。
深入对标挖潜
作为保盈利的重要手段和重要抓手,钢铁企业应进一步广泛、深入开展对标挖潜活动。当前,宝钢、鞍钢、杭钢、凌钢等众多企业都于今年布置了全方位、全系统的对标挖潜工作,本报已经对此进行了一系列报道。
鞍钢部署了2012年全集团全系统创新对标活动,将从集团公司、子企业、工厂三个层面展开。其中,集团公司围绕整体竞争能力、子企业围绕价值创造能力、工厂围绕成本控制能力,分别建立主题性对标指标体系。具体为:集团公司层面对标内容主要参考世界钢动态(WSD)评价世界级钢铁企业竞争力排名指标因子和国资委提出的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应具备的要素,对18个层面的56个能力指标进行对标,建立一级对标指标体系;子企业层面在承接集团层面相关指标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选择国内外同行业先进企业为标杆,制定二级指标体系;子企业再将指标体系分解落实,指导所属工厂层面制定三级指标体系。
今年,河北钢铁集团从多方面入手,继续完善技术经济指标对标机制。该集团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向国内外先进企业学习,科学设定学赶目标和指标体系。同时,该集团以铁前专家组为突破,推进集团内部人才、技术、管理等先进要素共享,集中力量破解制约生产经营的重大课题。此外,该集团还深化管理对标,及时跟踪研究和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管理模式,总结、提炼、推广各子公司个性化管理经验,逐步形成具有河北钢铁特色的管理模式。
沙钢在抓好年度任务目标分解的基础上,继续抓好集团、企业、分厂(车间)三个层面的重点指标攻关,力争2012年人均产钢量、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创利税、吨钢综合能耗等重点指标的70%进入同行前十名,50%进入同行前五名,5800立方米大高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进入世界同类型高炉前五名。
三钢特别强调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是持之以恒抓好对标挖潜。该公司将增加对标挖潜的奖惩力度,建立起对标挖潜奖励考核机制,并提出今年炼铁、炼钢、轧钢系统要通过对标挖潜降低3亿元成本的目标。
加强风险管控
在资金供应紧张、融资成本上升的环境下,钢铁企业的财务费用大幅增加。2011年,钢铁行业财务费用支付621亿元,同比增长近38%,资产负债率由64.3%上升为66.3%。在此背景下,钢铁企业既应关注资金使用效益,又要特别重视投资风险控制。
宝钢提出,以提升集团风险控制的体系能力为目标,持续推进风险管理工作;加强战略与投资风险控制能力建设,继续推进独立风险评估机制建设,完善长期投资管理流程,跟踪评估国内并购重组、海外投资风险管控情况;加强风险预警能力,重点防范战略产品竞争力风险、宏观市场环境风险、高成本高费用风险、库存风险、资金风险等供应链风险。
河北钢铁集团提出,加强投融资和资金运作的统一管理,优化融资结构,控制融资成本,确保资金链安全;加强驻新加坡等海外公司建设,稳步拓展海外投融资、贸易和理财业务;抓紧组建集团财务公司,尽快挂牌运营、创收创效,充分发挥其理财功能和投融资平台作用,提升集团财务管控水平和资金运作效率。同时,河北钢铁集团提出要完善“三重一大”科学决策机制,建立健全投融资、财务、经营、法律等风险防控体系;积极审慎地运用期货及其他金融衍生品等避险工具,提高价格风险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