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上半年公司钢、钢材生产量分别为66.96 万吨、66.91 万吨,分别同比增长4.79 %、0.24 %;钢材的销售量为66.96 万吨,同比略有降低。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453,866 万元,同比增长17.74 %;实现营业利润35,404 万元、利润总额36,312 万元、净利润31,773 万元,分别同比增长 8.09 %、8.36 %、 8.36 %
我们的观点:
1、中报业绩符合预期。2011年上半年公司每股收益0.71元,业绩同比增长9.23%,符合市场预期。
(1)随着竞争加剧,下游机械、汽车行业需求不佳,公司主要产品毛利率均出现不同程度地下滑,但公司销售利润率为8%,远高于大中型钢铁企业平均销售利润率3.14%的水平。
(2)期间费用率仅为2.73%,同比降低1.1个百分点,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绝对值均同比降低。
2、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1)关键产品占钢材总量的18%以上。其中,铁路轴承钢、风电用钢成为公司特色产品,风电主轴及变速箱轴承材料用于风机,为国产材料的最高等级;高锅管坯用于超超临界电站锅炉,工程用钢实现了规模效应,系泊链钢市场份额提升。
(2)开发新产品5.13 万吨,其中,高硫不锈钢、超高强度钢的品种开发、工艺实验成功;大飞机用钢,具有独家供货资格;核电支撑材料的使用性能优于其他企业供料;压铸模块产品实物质量达国际先进水平。
3、降本增效成效显著。上半年,降低成本6,588 万元,其中,吨铁、吨钢、吨材成本分别降低33 元、63 元、11 元。吨钢综合能耗同比降低13.9%,综合焦比、钢铁料消耗、冶炼电耗、煤气消耗有所降低。实施低成本储备资源的策略,推行“低进高限”的智慧采购;优化资源结构,加大基地和直供点供货,控制采购费用,降低生产成本。
4、估值优势明显。预计公司2011~2013年EPS为1.40元、1.65元、1.78元,目前股价13.90元,对应2011年PE10X,2012年PE8.4X,价值明显低估,我们认为公司合理价值在20元左右,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汽车、机械行业需求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