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杭州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杭州分站 >> 本地资讯 >> 新情况 钢贸商手中的现货资源越来越少

新情况 钢贸商手中的现货资源越来越少

来源:中国钢材网 编辑:管理员 2011年08月09日 09:24:42 打印

  最近以来,在钢材流通领域出现一个新的情况,钢贸商手中的现货资源越来越少了,整个行业的“蓄水池”功能在逐渐弱化,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贸易业“蓄水池”功能何以弱化?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应该说,钢铁贸易行业在我国钢铁流通产业链上占重要地位,在流通中它所发挥的“蓄水池”功能更是其他行业所无法替代的。它将上游的钢厂生产的资源集中起来,提供给下游终端用户,这是因为任何一个钢厂,其所生产的钢材,不可能满足千家万户的终端用户的需求,尤其是用户急需的钢材,某一个钢厂在短期内难以提供,而钢贸行业的“蓄水池”功能就是起到应急的作用,下游终端用户可以在钢贸行业的这一巨大的“蓄水池”里及时找到所需的产品,有备无患,满足用户需求。

  对于钢贸商来说,他既是贸易商又是服务商,其服务商的功能体现在,服务上游,吸纳资源,拓展产品渠道;服务下游,储备资源,通过物流、加工、配送等,充分发挥“蓄水池”功能,在保证产品的质量的前提下,为终端用户提供实时提货的能力,对整个钢材供应链的服务,凸现钢贸商的“蓄水池”功能。

  在以前行情“好看”的时候,资金充裕的时候,“囤货”是贸易商最乐意做的事情,因为一波行情下来,不仅钢厂喜欢“蓄水池”带来的资金安全保障,“蓄水池”功能也使贸易商收益颇丰。

  然而,时下,钢贸行业的这一“蓄水池”功能却在逐渐弱化,起不到调节余缺和作用。现在,只要到一些钢贸企业走一走,一个明显的感觉,这就是钢贸商手中大都没有多少资源,有的钢贸商几乎是零库存,不备货,不建库,更不囤货,出现了社会库存量持续低的状况,而钢厂的钢材产能连续释放,产量屡创新高,那么“钢厂高产量、流通低库存”的现象又为什么出现呢?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钢贸流通领域的库存量明显减少,“蓄水池”功能减弱,主要原因是效益的驱动,目前钢材市场的销售价格与钢厂的出厂价格仍存在“倒挂”现象,出厂价格高于钢材市场价格,钢贸商不敢从钢厂订货,因为订货越多,亏损越大,迫使钢贸商优化库存结构,大幅减少库存量,不愿贸然建仓囤货。

  再在,时下钢材市场呈现一些新的特点,其中比较突出的一点就是钢材市场价格的波段明显减少,价格涨跌频率低、幅度小,甚至没有波段可见。由此而来,钢贸商传统的“低吸高抛”经营模式不相适应了,加上价格的“倒挂”,而涨跌的波段迟迟不出现,钢贸商若囤货不仅无利可图,甚至亏本经营,在这种市场环境下,贸易商自然不愿明知亏损而去囤货建仓。

  还有,“钱荒”效应显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钢贸业的“蓄水池”功能的发挥。今年以来,尤其在当前,钢贸企业面临融资难、融资成本高、资金紧缺的严峻问题,在原本没有多少盈利空间、甚至亏损的情况下,让贸易商不得不放弃“囤货”,再加上钢厂逐步提高的直供比,钢材的社会库存自然呈现了不同以往的缩水状态,“蓄水池”的功能因此而减弱了。

  对于钢贸行业的“蓄水池”功能,在业界也有不同看法,业内人士认为,我国钢铁流通领域现有企业超15万家,普遍存在规模偏小、业务功能单一、投机经营倾向较重等问题。

上一篇:钢材价格止跌回升 市场维持小幅震荡

下一篇:我国铁矿石价格指数试运行

广告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