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网编者按:
权威渠道消息,当前我国钢铁行业重组明显提速,下半年政策密集发布,相关受益股面临整合机遇。
钢铁行业重组不停歇 下半年政策密集发布
自2000年开始,我国钢铁企业兼并重组事件开始逐步增多,特别是2005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后,兼并重组步伐更是飞快。
今年以来,钢铁产业的兼并重组处于持续推进状态,与前些年相比,兼并重组事件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更加丰富,跨区域企业重组、同一区域内企业重组同步发展。
6月15日,国家工信部正式函复福建省政府和鞍钢集团,原则同意鞍钢集团与福建三钢集团联合重组方案。
同样在6月,中原地带的钢企也分别采用了区域内和跨地区的方式,拉开重组大幕。6月26日,安阳钢铁(600569)重组三家民营钢厂。6月30日,江苏沙钢集团旗下的安阳永兴钢铁牵手三家企业,组建河南沙钢联合钢铁集团。
7月13日,由天津市国资委出资,有天津钢管集团、天津钢铁集团、天津天铁冶金集团等四家国有钢铁企业联合组建的国有独资公司渤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天津地区由此出现了粗钢年产量上千万吨级的钢铁企业。
与此同时,河北民营钢铁企业也在重组路上迈出一步。邯郸7家民营钢铁企业,宝信钢铁、合信钢铁、鹏鑫钢铁、恒丰顺铸管、荣喜钢铁、新方铸造和鸿泰铸造通过自主联合,组建了河北宝信钢铁集团,联合重组后将形成焦化—炼铁—炼钢—钢材—铸造的集约型产业链,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加速产品结构调整。
十大钢企集中度将提高
企业的联合重组一直被认为是提高集中度的一个重要手段。工信部副部长苏波曾透露,“十二五”期间我国将以汽车、钢铁、水泥、机械制造、电解铝、稀土、电子信息、医药等八大行业为重点,推动优势企业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境外并购和投资合作,提高产业集中度。
工信部原材料司司长贾银松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钢铁业将加快兼并重组步伐,国家支持优势大型钢铁企业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重组,并鼓励区域钢铁企业联合重组,以提升产业集中度,争取将前十家钢企的集中度提高到60%以上。
提高产业集中度也是《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但从实施以来的情况看,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工信部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粗钢生产企业有500多家,平均规模仅100多万吨,排名前10位的企业粗钢产量仅占全国总产量的48%。
此外,2010年河北钢铁(000709)、宝钢、武钢、鞍钢、沙钢五大钢铁集团合计产钢1.65亿吨,仅占同期全国产量的29%,这与《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的“国内排名前5位钢铁企业的产能占全国的比例达到45%以上”的目标差距甚远。
但事实上,不少专家指出,单纯扩张式的重组并无益于集中度的提高。
记者了解到,由中钢协高级分析师李拥军执笔的一份《关于钢铁企业重组的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刚刚召开的中钢协四届二次常务理事会上全文发布。报告指出,单纯的将许多产业发展问题归咎于集中度问题,进而为了提高集中度而推进企业重组,这本身并无助于产业发展问题的解决。
《报告》指出,目前国内的钢铁企业重组常常与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被赋予了更多的期望。但事实上,大型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对企业个体的意义就是提高市场竞争力,获得较为理想的市场竞争地位,进而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企业赢利能力;对钢铁产业的意义是通过培育钢铁企业,提高优势企业集团的行业控制力,进而优化产业组织结构。
中钢协原常务副会长罗冰生也表示,钢铁行业联合重组的目的是为了做强而不是做大,如果只是为了做大,就等于是把一些小问题集中在一起变成一个大问题,这也是目前企业联合重组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企业资源整合重视不够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钢铁企业重组事件逐渐呈递增态势,但是重组后的绩效并不明显。
对此,《报告》认为,主要原因在于重组后资源整合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在钢铁企业重组中仅仅形成低层次的外部联合,并没有形成规模和协同效应,重组双方未出现共赢的结果。
事实上,我国企业较为重视重组前期行为,对重组后的企业资源整合重视不够。很多时候,重组后的新企业不仅不能从兼并重组中实现相应的协同效应,还是各自为政的发展,而且由于重组各方的整合摩擦而使管理成本加大,甚至影响到自身原先的发展思路,更为严重的可能拖垮原先的优势钢企。
此外,由于我国钢企的资本结构性质比较复杂,既有以宝钢、鞍钢、武钢为代表的大型央企集团,又有重钢、本钢等省属地方性大钢企,沙钢、日照钢铁等大型民营钢企,此外还有市/县属钢企、小型民营钢企等。
“我国钢铁企业资本结构的复杂程度非任何国家可以比拟,企业的资本机构性质不同,代表的利益集团就不同,企业的并购重组最困难的就是如何解决各利益方之间的矛盾,比如税收冲突,重组后的人事安排等。”中钢协专家指出。
中钢协副秘书长屈秀丽也对记者说,重组主要是企业的行为,除了解决税收分配问题,政府层面应该制定一些其他的如环保、准入方面的指标,这样大的企业重组利益分配梳理清楚,部分小的和落后的企业没有生存空间了,才能让兼并重组走得更快。
工信部部长苗圩在近期召开的全国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也指出,抓好企业兼并重组,必须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企业的意愿,尊重企业作出的决策。在推动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政府的主要职责是通过完善相关行业规划和政策措施,规范行政行为,加强和完善对企业兼并重组的服务,为企业兼并重组创造良好的环境,不能走回头路,不能干预企业。 (上海证券报)
八一钢铁(600581):受益西部大开发 毛利率有望提升
随着公司120万吨新棒线的达产达效,建筑用钢占比再度提高,综合毛利率提升可期;作为新疆地区钢铁龙头,将尽享西部大开发带来的收益,提高2010年每股收益预测为0.75元,2011年EPS0.91元,维持"强烈推荐-B"的投资评级。
四季度盈利超预期。公司四季度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6.3亿元,同比增长32%;实现营业利润0.8亿元,实现净利润1.56亿元,折EPS0.2元,年化EPS0.8元,显示出公司强劲的盈利回升势头。全年产粗钢约541万吨,钢材约508万吨,四季度单季钢材产量约140万吨,与三季度基本持平。预计四季度板材盈利回升及建材比例加大是业绩超预期的主要原因。
产品结构合理,疆内市场占有率高。公司2008年建筑用钢占比56%,预计2009年占比达到63%以上,且在新疆区域内一家独大,建筑用钢疆内市场占有率65%-70%,板材产品市场占有率将从2008 年的50%提高到2009年的60%。
公司区域优势显著,成长空间较大。公司作为新疆最大的钢企,区域优势明显,2010年新疆地区新增固定资产投资约2000亿元,将新增钢材需求200万吨。新疆的城镇化率较低,资源较为丰富,当地的基建投资以及新疆境内石油、煤炭、天然气大量开采和"西气东输二线"建设等给公司带来持续的需求增长。(招商证券)
鞍钢股份(000898):提价反映下游需求旺盛 增持
四季度期间费用率大幅上涨导致业绩低于预期。公司2009年实现收入701亿,同比减少22%;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4%,同比持平;实现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6.86亿,折合EPS0.10元,同比下降77%,低于我们之前0.15的预期。09年公司预计每股派0.06元。业绩低于预期的主要原因在于四季度公司四季度财务费用和和销售费用较三季度增长50%,反映了四季度钢价下跌造成的销售压力。
鞍钢五月产品提价反映需求旺盛。鞍钢股份有限公司4月19日下午发布5月钢价政策显示,线材上调500元/吨,热轧品种上调300元/吨,中厚板上调450元/吨,冷轧价格维持4月不变。至此,钢铁业三大央企武钢与鞍钢已发布5月钢价。鞍钢这次上调钢价仍然是对于包括铁矿石、焦炭成本价格上涨的消化,也反映终端需求依然旺盛。
下游销售形式是提价关键。钢铁产品价格能否上涨,成本是否能够转嫁,取决于上下游之间的议价能力差别。分产品来看,对于长材热轧中厚板等产品,一方面由于大量中间贸易商的介入,投机性需求旺盛,且下游需求较分散,提价和成本转嫁能力相对较强;而对于冷轧板来说,一方面,由于前期冷轧涨价较多,且冷轧板毛利较高,因此成本上涨对价格的推动力相对其它低毛利品种(长材、中厚板)较弱,另一方面,由于冷轧下游需求集中度较高,且一般采用直供形式,缺乏贸易商环节,因此钢厂的冷轧产品价格相对稳定。
重申钢价继续上涨观点不变,长期趋势仍然看好。在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双重作用下,钢材价格将继续处于上涨通道,同时钢铁投机性需求的上升,也将继续推动现货钢价继续上行。在铁矿石大幅上涨的背景下,鞍钢的集团供矿的竞争优势继续凸显,吨钢利润有望扩大,加上10年预计20%的产量增量。因此继续维持鞍钢10、11年0.76、0.95元的业绩预测,分别对应市盈率14倍和11倍。维持增持评级。(申银万国)
太钢不锈(000825):不锈钢盈利能力逐渐增强
2009年公司不锈钢产量全球第一,收入和利润呈逐季上升态势。2009年全年产生铁817.69万吨;产钢945.61万吨,其中不锈钢247.97万吨;产坯材912.17万吨,其中不锈坯材223.40万吨。公司不锈钢产量位居全球第一。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一直呈上升态势,2010年季度虽有下降,仍维持高位。随着公司产量的增长和钢材价格的走高,公司收入仍将继续上升。2009年普钢盈利高于不锈钢。2009年公司收入普钢以28%的收入贡献了54%的利润,可见普钢的盈利水平高于不锈钢。进入2010年,不锈钢价格连续上涨,盈利能力逐步增强,预计2010年将成为公司利润的主要提供者,但由于公司产能的限制,仍将维持普钢与不锈共同支撑的局面。公司原材料优势突出。集团公司拥有铁矿,铁矿石自给率达50%以上,而且采购价总是低于市场价的15%;公司地处焦煤产区,能够优惠购的焦煤,具有突出的成本优势,能够有效抵御原料市场价格波动性。
2010年钢铁行业形势好,不锈钢新产品增强公司盈利能力。经过2009年的修复,国际范围内经济形势好转,公司主要产品不锈钢和普碳中板受外围经济好转的影响,持续向好。公司在不锈钢方面的新产品开发逐渐产生效益,2009年成功开发的439M和441、国内空白最小厚度为0.6mm的宽幅2205双相不锈钢冷轧卷板的开发生产等产品都将在2010年为公司创造利润。
盈利预测与股票估值。我们对公司未来两年的经营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作了初步盈利预测,预计2010至2012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658元、0.816元和1.011元。目前股票已经回落至合理区域,在7元附近可积极介入。(山西证券 刘俊清)
中原特钢(002423):细分特钢巨子 产品竞争力强
公司是国内目前拥有从熔炼、锻造、热处理到机械加工完整生产线的大型锻件生产企业,主要从事工业专用装备及大型特殊钢精锻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主要产品包括石油钻具、限动芯棒、铸管模等工业专用装备以及冶金轧辊、模具钢、定制精锻件等大型特殊钢精锻件。公司是亚洲最大的限动芯棒生产企业,所生产的限动芯棒产品替代进口填补国内空白,2006年11月被国家科技部、商务部、环保总局和质检总局联合认定的国家重点新产品。公司还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无磁钻铤生产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0%左右。公司生产的“探源”牌石油钻铤、整体加重钻杆分别于2008年1月、2008年12月被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分别评为“驰名品牌”、“名牌产品”。公司PE在28-32倍较为合理,预测2010-2012年EPS分别为0.32元、0.34元、0.45元,对应公司合理价值区间为8.96-10.24元。(湘财证券)
包钢股份(600010):钢价上涨 股价反弹
近日钢材的库存出现年后首次下降,亦符合我们上期预期。在产量屡创新高的背景下库存依然开始下降,我们对已经启动的春季需求抱有充分信心。此外,近日,钢厂密集提价。攀钢、重钢对螺纹钢出厂价格分别上调160元/吨、170元/吨,三钢、酒钢、安钢和柳钢对中厚板的出厂价格分别上调130-200元/吨,酒钢和柳钢也对热轧板和冷轧板的出厂价格分别上调150元/吨、100元/吨。受到钢价上涨刺激,包钢股份率先爆发直线飙升5%,引爆钢铁板块集体反弹。(中国证券网)
杭萧钢构(600477):构筑双重底 低吸正当时
建筑钢结构市场是目前我国的新兴产业,并得到国家有关政策的积极扶持。与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建筑钢结构具有工程周期短、空间利用率高、相对重量小、抗震性好、环境污染小等优势,市场前景广阔。
公司作为国内首批建筑钢结构定点企业,拥有钢结构专业承包壹级资质、专项工程设计甲级资质,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规模居国内同行业首位。同时公司在1月15日公布了股权激励计划,对公司管理层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对今后业绩增长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二级市场方面,该股跟随大盘出现了一轮较大的调整,近期逐步走稳,双底形态逐渐形成,建议投资者逢低关注。(华融证券 沈刚)
西宁特钢(600117):转型过程弹性十足 铁矿资源丰富
2009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9 亿元,同比下滑25.6%;实现利润总额0.9 亿元,同比下滑71.25%;实现净利润0.3 亿元,同比增加314.6%;实现每股收益0.05 元,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24 元。分配预案为10 派0.5 元(含税)。
尽管净利润大幅增加,但这一涨幅是基于前一年的微利。公司06年以来向资源类公司转型的过程并不顺利,在09年便遭遇了资源品价格的低迷,铁精粉、焦炭的产量也没有放量。如何顺利通过资源业务的磨合期,增加经营的稳定性,是公司面临的主要问题。
1、 政府补贴和债权减免是盈利的主要贡献。09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76.8万元,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净利润仅为991.7万元,可见非经常性损益是公司的主要盈利贡献点。营业外收入4259.5万元,占利润总额的50.1%,其中政府补贴1542.6万元,通过结清债权人欠款为条件,获得债权减免利得2081.9万元。
2、 高企的期间费用率制约公司盈利能力。公司各主要产品的毛利率均在14%以上,但盈利能力不佳。期间费用率高是主要原因。09年公司综合毛利率15.33%,但营业利润率仅有1.0%。期间费用率高达13.5%,远高于行业4.5%的水平。其中财务费用率5.9%,管理费用率4.9%,销售费用率2.8%,均有大幅下降空间。
3、 资金短缺问题亟需解决。未来几年公司处于资源业务的扩张期,2010年公司计划投资的新建及改建项目涉及资金6亿元,而09年末公司货币资金仅9.2亿元,靠现有资金难以运转。09年末,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已高达72.2%,资金压力明显,预计2010年公司将进行再融资。
4、 上调评级至"推荐"。公司资源品的产量释放速度低于我们的预期,而计划中的2010年资源产品产量仍然没有大幅增长,但公司的业绩弹性十足。预计2010年国内铁精粉和焦炭价格将在高位振荡,铁精粉和焦炭的盈利有望回升,我们预计公司10、11年EPS分别为0.18元、0.30元,对应PE59.2、35.5倍,对应PB3.2倍,上调评级至"推荐"。(平安证券 聂秀欣)
凌钢股份(600231):铁矿石业务利润激增
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7392万元,同比增长11.72倍。公司净利润大幅增长的原因之一在于铁矿石盈利大幅增加。报告期,该公司控股子公司凌钢股份北票保国铁矿有限公司完成铁精矿50万吨,同比增长15.78%;实现营业收入43989万元,同比增长66.28%;实现利润总额12439万元,同比增长11.2倍;实现净利润9320万元,同比增长11.3倍。这主要受益于上半年铁矿石价格的大幅上涨。数据显示,唐山(66%湿基不含税)上半年最高创下1075元/吨, 均价也在864元/吨左右,按照公司铁矿营业与价格匡算,其铁精粉平均售价在879.78元/吨,为公司净利润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从目前铁矿石价格的走势来看,铁矿石下半年均价可能较上半年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但总体应维持在高位,预计吨矿净利在120元/吨以上,有可能贡献净利在6000万元以上。
公司上半年中宽热带营业收入149909.30万元,同比增长29.72%;营业利润16812.15万元,较去年同期85.35万元暴增196倍。这主要是由于上半年钢材价格普遍上涨,且板材价格表现好于棒线材,该产品毛利率上升所致,公司中宽热带毛利率由09年上半年的0.07%一举跃升至11.21%,增加近11个百分点,成为公司利润来源的重要一极。
目前,钢材又一轮去库存化尚未结束,部分下游市场需求出现了一定放缓,预期钢材及铁矿石平均售价将较上半年有所下降,三季度将成全年利润低点,四季度则有望缓慢回升。基于此,我们预计公司下半年净利润较上半年将出现明显下降,降幅约30%,全年净利润则有望达到46566万元,预计基本EPS为0.58元,继续给予该公司“买入”的投资评级。(英大证券 张文丰)
河北钢铁(000709):业绩符合预期 盈利能力大增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6.85 亿元,同比增加43.43%;净利润7.32 亿元,同比增加1440.00%;EPS 为0.10 元,符合预期。收入及净利润的大幅增长主要是得益于钢价的回升、公司整合合力的发挥及降本增效措施的实施。
毛利率同比小幅提升,环比有所下滑
公司上半年综合毛利率为5.97%,同比增长0.87 个百分点。一、二季度单季度的毛利率分别为6.7%、5.32%,环比下滑趋势明显。与行业特点类似,公司4 月份盈利达到高点,5、6、7 月业绩呈下降趋势,而8 月份受益于钢价的反弹,业绩将触底反弹。
司家营铁矿盈利能力大增
司家营铁矿上半年销售收入11.18 亿元,净利润3.11 亿元,净利率高达27.81%(09 年司家营铁矿净利率仅为11.04%),对于公司EPS的贡献为0.0147 元。
估值优势及邯宝优质资产注入,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预测公司10 年、11 年公司EPS 分别为0.18 元、0.25 元,目前股价仅为3.95 元,对应PB 为0.95,估值优势明显,邯宝项目为集团内的优质资产,低于净资产的增发价难以出现,继续给予公司“买入”评级。(广发证券 马涛)
宝钢股份(600019):估值十分便宜
作为国内最大的钢铁厂,宝钢股份目前的估值相当于1.1 倍2010 年预期市净率,低于1.12 倍的国内同业平均水平及1.30 倍的全球同业平均水平。另外,尽管今年盈利回升,但目前估值甚至低于去年1.30 倍的平均水平。
盈利应于3 季度见底,之后企稳回升。公司的下游行业仍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
影响评级的主要风险
经济或宝钢主要的下游产业(如汽车和家电)出现大幅下挫。
估值
由于公司公告盈利高于市场普遍预期, 我们将2010-2012 年盈利预测上调103%-153%。目前估值相当于1.1 倍2010 年预期市净率,颇具吸引力。基于2009年全年1.30 倍的平均市净率,我们将目标价从7.18 元上调至8.00 元。(中银国际 乐宇坤)
广东明珠(600382):未来华南铁矿明珠 凸显区域资源优势
公司目前为实业及投资并重的综合类企业 公司是一家以实业经营及投资为主的综合型公司,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及技术创新优势企业。实业方面公司主要涉及贸易、发电设备、阀门、制药、酿酒等领域,股权投资方面其持有广东大顶矿业、大庆市商业银行等股权,已形成了多产业、多元化共同发展的格局。
各项业务进退分明 大力优化业务结构 公司主营业务较为分散,近些年根据实际运行状况对一些盈利能力较差的业务予以抛弃,而对一些盈利能力较强的业务给予加大投入。公司目前退出了建筑安装、房地产等业务,逐步减持了阀门、药类等业务,而对矿业投资、发电设备加大了投入,使公司的盈利能力得到了加强。
大顶矿业股权为公司看点 未来存在注入预期 公司03年开始对广东大顶矿业进行股权投资,06年进行了增持,目前持有其19.9%股权。大顶矿业是国内少有的高品位露天铁矿,目前储量在12887.3万吨,平均品位在43%,高于国内矿山平均水平10%,具有明显成本优势,随着此部分收益对公司业绩影响逐渐加大,后期不排除继续增持股权及大顶矿业注入上市公司的可能性。
铁矿石价格上涨将给公司业绩带来爆发性增长 10年铁矿石长单协议涨价幅度高于先前市场预期已成为大概率事件,如涨幅在90%以上将与目前现货市场价格接近,从而在一段时期对目前现货价构成支撑效应。考虑到铁矿开采成本的刚性,矿价继续上涨将给矿山企业盈利带来爆发性增长,广东明珠通过其持有大顶矿业股权将间接受益。
投资建议 公司目前仍属于一家以贸易、发电设备、制药、酿酒经营为主的综合类企业,但随着公司投资矿业收益对公司贡献的提高,公司具有进一步增持大顶矿业股权的可能性,且不排除将大顶矿业注入上市公司的可能,公司未来存在转型矿业公司的可能性。目前大顶矿业与广东明珠为同一实际控制人,注入在操作层面上并不存在实质性的障碍。我们预计公司10-12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48元、0.54元、0.58元。鉴于公司目前大顶矿业股权投资收益增长的确定性及未来存在的矿业资产注入预期,给予公司“强烈推荐”投资评级。(第一创业 巨国贤)
方大特钢(600507):中期高转增 资源注入持续进行
半年度业绩符合预期。方大特钢10年上半年实现收入62.63亿,同比增加22%;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4%,同比增加了7.46个百分点;实现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1.17亿,折合EPS 0.17元,较上年同期呈现较大幅度增长(上年同期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1850 万元),符合我们和市场预期。效益的增长主要在于市场需求的有效把握,对标挖潜技术经济指标的不断提高,以及新产品的有效开发。
公司生产运营良好。公司上半年累计产铁118.11万吨,产钢132.63万吨,产材(坯)125.8万吨;自发电7416万kwh,占总用电量的12.71%。铁、钢和材产量同比均实现大幅增长。其中,针对汽车市场火爆的需求,公司大幅增加了其优势产品-弹扁的产量,上半年共生产45万吨,同比增长65%以上,占全部钢材总量的35%。此外,还生产汽车板簧2.2万吨,同比增长13%以上。公司上半年的生产和盈利指标均顺利完成。
资产注入持续进行。公司自年初以来,明确表示将为公司注入以铁矿石为主的多项资产,以降低公司成本,保证公司的持续发展。公司启动了多项上游资源的收购行动,并承诺将条件成熟的资产直接注入上市公司,条件不成熟的由集团公司先行收购后再行注入。公司已分别于2月和6月收购年产20万吨(51%权益)和35万吨(70%权益)的铁精粉矿山。此外,还竞得新余市巴丘园矿区铁矿普查探矿权。公司的资产注入还远未结束,公司将在近期完成其它多项矿山资产的注入。预计到年底公司将拥有超过100万吨(权益)的铁精粉生产能力。上述资产的收购将大幅提升公司的后期盈利能力。
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前期承诺的铁矿石和焦化资产注入仍在正常运作中,预计将在近期完成,这将提升公司的盈利和估值。此外,公司公告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9 股。公司股价在前期跟随市场出现调整后,提供了一个较好的买入机会。因此我们维持公司“买入”评级,预计公司10、11年业绩分别为0.68、0.93元。(申银万国 赵湘鄂)
中国证券网编者按:
权威渠道消息,当前我国钢铁行业重组明显提速,下半年政策密集发布,相关受益股面临整合机遇。
钢铁行业重组不停歇 下半年政策密集发布
自2000年开始,我国钢铁企业兼并重组事件开始逐步增多,特别是2005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后,兼并重组步伐更是飞快。
今年以来,钢铁产业的兼并重组处于持续推进状态,与前些年相比,兼并重组事件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更加丰富,跨区域企业重组、同一区域内企业重组同步发展。
6月15日,国家工信部正式函复福建省政府和鞍钢集团,原则同意鞍钢集团与福建三钢集团联合重组方案。
同样在6月,中原地带的钢企也分别采用了区域内和跨地区的方式,拉开重组大幕。6月26日,安阳钢铁(600569)重组三家民营钢厂。6月30日,江苏沙钢集团旗下的安阳永兴钢铁牵手三家企业,组建河南沙钢联合钢铁集团。
7月13日,由天津市国资委出资,有天津钢管集团、天津钢铁集团、天津天铁冶金集团等四家国有钢铁企业联合组建的国有独资公司渤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天津地区由此出现了粗钢年产量上千万吨级的钢铁企业。
与此同时,河北民营钢铁企业也在重组路上迈出一步。邯郸7家民营钢铁企业,宝信钢铁、合信钢铁、鹏鑫钢铁、恒丰顺铸管、荣喜钢铁、新方铸造和鸿泰铸造通过自主联合,组建了河北宝信钢铁集团,联合重组后将形成焦化—炼铁—炼钢—钢材—铸造的集约型产业链,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加速产品结构调整。
十大钢企集中度将提高
企业的联合重组一直被认为是提高集中度的一个重要手段。工信部副部长苏波曾透露,“十二五”期间我国将以汽车、钢铁、水泥、机械制造、电解铝、稀土、电子信息、医药等八大行业为重点,推动优势企业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境外并购和投资合作,提高产业集中度。
工信部原材料司司长贾银松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钢铁业将加快兼并重组步伐,国家支持优势大型钢铁企业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重组,并鼓励区域钢铁企业联合重组,以提升产业集中度,争取将前十家钢企的集中度提高到60%以上。
提高产业集中度也是《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但从实施以来的情况看,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工信部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粗钢生产企业有500多家,平均规模仅100多万吨,排名前10位的企业粗钢产量仅占全国总产量的48%。
此外,2010年河北钢铁(000709)、宝钢、武钢、鞍钢、沙钢五大钢铁集团合计产钢1.65亿吨,仅占同期全国产量的29%,这与《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的“国内排名前5位钢铁企业的产能占全国的比例达到45%以上”的目标差距甚远。
但事实上,不少专家指出,单纯扩张式的重组并无益于集中度的提高。
记者了解到,由中钢协高级分析师李拥军执笔的一份《关于钢铁企业重组的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刚刚召开的中钢协四届二次常务理事会上全文发布。报告指出,单纯的将许多产业发展问题归咎于集中度问题,进而为了提高集中度而推进企业重组,这本身并无助于产业发展问题的解决。
《报告》指出,目前国内的钢铁企业重组常常与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被赋予了更多的期望。但事实上,大型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对企业个体的意义就是提高市场竞争力,获得较为理想的市场竞争地位,进而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企业赢利能力;对钢铁产业的意义是通过培育钢铁企业,提高优势企业集团的行业控制力,进而优化产业组织结构。
中钢协原常务副会长罗冰生也表示,钢铁行业联合重组的目的是为了做强而不是做大,如果只是为了做大,就等于是把一些小问题集中在一起变成一个大问题,这也是目前企业联合重组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企业资源整合重视不够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钢铁企业重组事件逐渐呈递增态势,但是重组后的绩效并不明显。
对此,《报告》认为,主要原因在于重组后资源整合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在钢铁企业重组中仅仅形成低层次的外部联合,并没有形成规模和协同效应,重组双方未出现共赢的结果。
事实上,我国企业较为重视重组前期行为,对重组后的企业资源整合重视不够。很多时候,重组后的新企业不仅不能从兼并重组中实现相应的协同效应,还是各自为政的发展,而且由于重组各方的整合摩擦而使管理成本加大,甚至影响到自身原先的发展思路,更为严重的可能拖垮原先的优势钢企。
此外,由于我国钢企的资本结构性质比较复杂,既有以宝钢、鞍钢、武钢为代表的大型央企集团,又有重钢、本钢等省属地方性大钢企,沙钢、日照钢铁等大型民营钢企,此外还有市/县属钢企、小型民营钢企等。
“我国钢铁企业资本结构的复杂程度非任何国家可以比拟,企业的资本机构性质不同,代表的利益集团就不同,企业的并购重组最困难的就是如何解决各利益方之间的矛盾,比如税收冲突,重组后的人事安排等。”中钢协专家指出。
中钢协副秘书长屈秀丽也对记者说,重组主要是企业的行为,除了解决税收分配问题,政府层面应该制定一些其他的如环保、准入方面的指标,这样大的企业重组利益分配梳理清楚,部分小的和落后的企业没有生存空间了,才能让兼并重组走得更快。
工信部部长苗圩在近期召开的全国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也指出,抓好企业兼并重组,必须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企业的意愿,尊重企业作出的决策。在推动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政府的主要职责是通过完善相关行业规划和政策措施,规范行政行为,加强和完善对企业兼并重组的服务,为企业兼并重组创造良好的环境,不能走回头路,不能干预企业。 (上海证券报)
八一钢铁(600581):受益西部大开发 毛利率有望提升
随着公司120万吨新棒线的达产达效,建筑用钢占比再度提高,综合毛利率提升可期;作为新疆地区钢铁龙头,将尽享西部大开发带来的收益,提高2010年每股收益预测为0.75元,2011年EPS0.91元,维持"强烈推荐-B"的投资评级。
四季度盈利超预期。公司四季度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6.3亿元,同比增长32%;实现营业利润0.8亿元,实现净利润1.56亿元,折EPS0.2元,年化EPS0.8元,显示出公司强劲的盈利回升势头。全年产粗钢约541万吨,钢材约508万吨,四季度单季钢材产量约140万吨,与三季度基本持平。预计四季度板材盈利回升及建材比例加大是业绩超预期的主要原因。
产品结构合理,疆内市场占有率高。公司2008年建筑用钢占比56%,预计2009年占比达到63%以上,且在新疆区域内一家独大,建筑用钢疆内市场占有率65%-70%,板材产品市场占有率将从2008 年的50%提高到2009年的60%。
公司区域优势显著,成长空间较大。公司作为新疆最大的钢企,区域优势明显,2010年新疆地区新增固定资产投资约2000亿元,将新增钢材需求200万吨。新疆的城镇化率较低,资源较为丰富,当地的基建投资以及新疆境内石油、煤炭、天然气大量开采和"西气东输二线"建设等给公司带来持续的需求增长。(招商证券)
鞍钢股份(000898):提价反映下游需求旺盛 增持
四季度期间费用率大幅上涨导致业绩低于预期。公司2009年实现收入701亿,同比减少22%;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4%,同比持平;实现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6.86亿,折合EPS0.10元,同比下降77%,低于我们之前0.15的预期。09年公司预计每股派0.06元。业绩低于预期的主要原因在于四季度公司四季度财务费用和和销售费用较三季度增长50%,反映了四季度钢价下跌造成的销售压力。
鞍钢五月产品提价反映需求旺盛。鞍钢股份有限公司4月19日下午发布5月钢价政策显示,线材上调500元/吨,热轧品种上调300元/吨,中厚板上调450元/吨,冷轧价格维持4月不变。至此,钢铁业三大央企武钢与鞍钢已发布5月钢价。鞍钢这次上调钢价仍然是对于包括铁矿石、焦炭成本价格上涨的消化,也反映终端需求依然旺盛。
下游销售形式是提价关键。钢铁产品价格能否上涨,成本是否能够转嫁,取决于上下游之间的议价能力差别。分产品来看,对于长材热轧中厚板等产品,一方面由于大量中间贸易商的介入,投机性需求旺盛,且下游需求较分散,提价和成本转嫁能力相对较强;而对于冷轧板来说,一方面,由于前期冷轧涨价较多,且冷轧板毛利较高,因此成本上涨对价格的推动力相对其它低毛利品种(长材、中厚板)较弱,另一方面,由于冷轧下游需求集中度较高,且一般采用直供形式,缺乏贸易商环节,因此钢厂的冷轧产品价格相对稳定。
重申钢价继续上涨观点不变,长期趋势仍然看好。在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双重作用下,钢材价格将继续处于上涨通道,同时钢铁投机性需求的上升,也将继续推动现货钢价继续上行。在铁矿石大幅上涨的背景下,鞍钢的集团供矿的竞争优势继续凸显,吨钢利润有望扩大,加上10年预计20%的产量增量。因此继续维持鞍钢10、11年0.76、0.95元的业绩预测,分别对应市盈率14倍和11倍。维持增持评级。(申银万国)
太钢不锈(000825):不锈钢盈利能力逐渐增强
2009年公司不锈钢产量全球第一,收入和利润呈逐季上升态势。2009年全年产生铁817.69万吨;产钢945.61万吨,其中不锈钢247.97万吨;产坯材912.17万吨,其中不锈坯材223.40万吨。公司不锈钢产量位居全球第一。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一直呈上升态势,2010年季度虽有下降,仍维持高位。随着公司产量的增长和钢材价格的走高,公司收入仍将继续上升。2009年普钢盈利高于不锈钢。2009年公司收入普钢以28%的收入贡献了54%的利润,可见普钢的盈利水平高于不锈钢。进入2010年,不锈钢价格连续上涨,盈利能力逐步增强,预计2010年将成为公司利润的主要提供者,但由于公司产能的限制,仍将维持普钢与不锈共同支撑的局面。公司原材料优势突出。集团公司拥有铁矿,铁矿石自给率达50%以上,而且采购价总是低于市场价的15%;公司地处焦煤产区,能够优惠购的焦煤,具有突出的成本优势,能够有效抵御原料市场价格波动性。
2010年钢铁行业形势好,不锈钢新产品增强公司盈利能力。经过2009年的修复,国际范围内经济形势好转,公司主要产品不锈钢和普碳中板受外围经济好转的影响,持续向好。公司在不锈钢方面的新产品开发逐渐产生效益,2009年成功开发的439M和441、国内空白最小厚度为0.6mm的宽幅2205双相不锈钢冷轧卷板的开发生产等产品都将在2010年为公司创造利润。
盈利预测与股票估值。我们对公司未来两年的经营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作了初步盈利预测,预计2010至2012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658元、0.816元和1.011元。目前股票已经回落至合理区域,在7元附近可积极介入。(山西证券 刘俊清)
中原特钢(002423):细分特钢巨子 产品竞争力强
公司是国内目前拥有从熔炼、锻造、热处理到机械加工完整生产线的大型锻件生产企业,主要从事工业专用装备及大型特殊钢精锻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主要产品包括石油钻具、限动芯棒、铸管模等工业专用装备以及冶金轧辊、模具钢、定制精锻件等大型特殊钢精锻件。公司是亚洲最大的限动芯棒生产企业,所生产的限动芯棒产品替代进口填补国内空白,2006年11月被国家科技部、商务部、环保总局和质检总局联合认定的国家重点新产品。公司还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无磁钻铤生产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0%左右。公司生产的“探源”牌石油钻铤、整体加重钻杆分别于2008年1月、2008年12月被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分别评为“驰名品牌”、“名牌产品”。公司PE在28-32倍较为合理,预测2010-2012年EPS分别为0.32元、0.34元、0.45元,对应公司合理价值区间为8.96-10.24元。(湘财证券)
包钢股份(600010):钢价上涨 股价反弹
近日钢材的库存出现年后首次下降,亦符合我们上期预期。在产量屡创新高的背景下库存依然开始下降,我们对已经启动的春季需求抱有充分信心。此外,近日,钢厂密集提价。攀钢、重钢对螺纹钢出厂价格分别上调160元/吨、170元/吨,三钢、酒钢、安钢和柳钢对中厚板的出厂价格分别上调130-200元/吨,酒钢和柳钢也对热轧板和冷轧板的出厂价格分别上调150元/吨、100元/吨。受到钢价上涨刺激,包钢股份率先爆发直线飙升5%,引爆钢铁板块集体反弹。(中国证券网)
杭萧钢构(600477):构筑双重底 低吸正当时
建筑钢结构市场是目前我国的新兴产业,并得到国家有关政策的积极扶持。与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建筑钢结构具有工程周期短、空间利用率高、相对重量小、抗震性好、环境污染小等优势,市场前景广阔。
公司作为国内首批建筑钢结构定点企业,拥有钢结构专业承包壹级资质、专项工程设计甲级资质,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规模居国内同行业首位。同时公司在1月15日公布了股权激励计划,对公司管理层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对今后业绩增长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二级市场方面,该股跟随大盘出现了一轮较大的调整,近期逐步走稳,双底形态逐渐形成,建议投资者逢低关注。(华融证券 沈刚)
西宁特钢(600117):转型过程弹性十足 铁矿资源丰富
2009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9 亿元,同比下滑25.6%;实现利润总额0.9 亿元,同比下滑71.25%;实现净利润0.3 亿元,同比增加314.6%;实现每股收益0.05 元,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24 元。分配预案为10 派0.5 元(含税)。
尽管净利润大幅增加,但这一涨幅是基于前一年的微利。公司06年以来向资源类公司转型的过程并不顺利,在09年便遭遇了资源品价格的低迷,铁精粉、焦炭的产量也没有放量。如何顺利通过资源业务的磨合期,增加经营的稳定性,是公司面临的主要问题。
1、 政府补贴和债权减免是盈利的主要贡献。09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76.8万元,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净利润仅为991.7万元,可见非经常性损益是公司的主要盈利贡献点。营业外收入4259.5万元,占利润总额的50.1%,其中政府补贴1542.6万元,通过结清债权人欠款为条件,获得债权减免利得2081.9万元。
2、 高企的期间费用率制约公司盈利能力。公司各主要产品的毛利率均在14%以上,但盈利能力不佳。期间费用率高是主要原因。09年公司综合毛利率15.33%,但营业利润率仅有1.0%。期间费用率高达13.5%,远高于行业4.5%的水平。其中财务费用率5.9%,管理费用率4.9%,销售费用率2.8%,均有大幅下降空间。
3、 资金短缺问题亟需解决。未来几年公司处于资源业务的扩张期,2010年公司计划投资的新建及改建项目涉及资金6亿元,而09年末公司货币资金仅9.2亿元,靠现有资金难以运转。09年末,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已高达72.2%,资金压力明显,预计2010年公司将进行再融资。
4、 上调评级至"推荐"。公司资源品的产量释放速度低于我们的预期,而计划中的2010年资源产品产量仍然没有大幅增长,但公司的业绩弹性十足。预计2010年国内铁精粉和焦炭价格将在高位振荡,铁精粉和焦炭的盈利有望回升,我们预计公司10、11年EPS分别为0.18元、0.30元,对应PE59.2、35.5倍,对应PB3.2倍,上调评级至"推荐"。(平安证券 聂秀欣)
凌钢股份(600231):铁矿石业务利润激增
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7392万元,同比增长11.72倍。公司净利润大幅增长的原因之一在于铁矿石盈利大幅增加。报告期,该公司控股子公司凌钢股份北票保国铁矿有限公司完成铁精矿50万吨,同比增长15.78%;实现营业收入43989万元,同比增长66.28%;实现利润总额12439万元,同比增长11.2倍;实现净利润9320万元,同比增长11.3倍。这主要受益于上半年铁矿石价格的大幅上涨。数据显示,唐山(66%湿基不含税)上半年最高创下1075元/吨, 均价也在864元/吨左右,按照公司铁矿营业与价格匡算,其铁精粉平均售价在879.78元/吨,为公司净利润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从目前铁矿石价格的走势来看,铁矿石下半年均价可能较上半年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但总体应维持在高位,预计吨矿净利在120元/吨以上,有可能贡献净利在6000万元以上。
公司上半年中宽热带营业收入149909.30万元,同比增长29.72%;营业利润16812.15万元,较去年同期85.35万元暴增196倍。这主要是由于上半年钢材价格普遍上涨,且板材价格表现好于棒线材,该产品毛利率上升所致,公司中宽热带毛利率由09年上半年的0.07%一举跃升至11.21%,增加近11个百分点,成为公司利润来源的重要一极。
目前,钢材又一轮去库存化尚未结束,部分下游市场需求出现了一定放缓,预期钢材及铁矿石平均售价将较上半年有所下降,三季度将成全年利润低点,四季度则有望缓慢回升。基于此,我们预计公司下半年净利润较上半年将出现明显下降,降幅约30%,全年净利润则有望达到46566万元,预计基本EPS为0.58元,继续给予该公司“买入”的投资评级。(英大证券 张文丰)
河北钢铁(000709):业绩符合预期 盈利能力大增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6.85 亿元,同比增加43.43%;净利润7.32 亿元,同比增加1440.00%;EPS 为0.10 元,符合预期。收入及净利润的大幅增长主要是得益于钢价的回升、公司整合合力的发挥及降本增效措施的实施。
毛利率同比小幅提升,环比有所下滑
公司上半年综合毛利率为5.97%,同比增长0.87 个百分点。一、二季度单季度的毛利率分别为6.7%、5.32%,环比下滑趋势明显。与行业特点类似,公司4 月份盈利达到高点,5、6、7 月业绩呈下降趋势,而8 月份受益于钢价的反弹,业绩将触底反弹。
司家营铁矿盈利能力大增
司家营铁矿上半年销售收入11.18 亿元,净利润3.11 亿元,净利率高达27.81%(09 年司家营铁矿净利率仅为11.04%),对于公司EPS的贡献为0.0147 元。
估值优势及邯宝优质资产注入,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预测公司10 年、11 年公司EPS 分别为0.18 元、0.25 元,目前股价仅为3.95 元,对应PB 为0.95,估值优势明显,邯宝项目为集团内的优质资产,低于净资产的增发价难以出现,继续给予公司“买入”评级。(广发证券 马涛)
宝钢股份(600019):估值十分便宜
作为国内最大的钢铁厂,宝钢股份目前的估值相当于1.1 倍2010 年预期市净率,低于1.12 倍的国内同业平均水平及1.30 倍的全球同业平均水平。另外,尽管今年盈利回升,但目前估值甚至低于去年1.30 倍的平均水平。
盈利应于3 季度见底,之后企稳回升。公司的下游行业仍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
影响评级的主要风险
经济或宝钢主要的下游产业(如汽车和家电)出现大幅下挫。
估值
由于公司公告盈利高于市场普遍预期, 我们将2010-2012 年盈利预测上调103%-153%。目前估值相当于1.1 倍2010 年预期市净率,颇具吸引力。基于2009年全年1.30 倍的平均市净率,我们将目标价从7.18 元上调至8.00 元。(中银国际 乐宇坤)
广东明珠(600382):未来华南铁矿明珠 凸显区域资源优势
公司目前为实业及投资并重的综合类企业 公司是一家以实业经营及投资为主的综合型公司,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及技术创新优势企业。实业方面公司主要涉及贸易、发电设备、阀门、制药、酿酒等领域,股权投资方面其持有广东大顶矿业、大庆市商业银行等股权,已形成了多产业、多元化共同发展的格局。
各项业务进退分明 大力优化业务结构 公司主营业务较为分散,近些年根据实际运行状况对一些盈利能力较差的业务予以抛弃,而对一些盈利能力较强的业务给予加大投入。公司目前退出了建筑安装、房地产等业务,逐步减持了阀门、药类等业务,而对矿业投资、发电设备加大了投入,使公司的盈利能力得到了加强。
大顶矿业股权为公司看点 未来存在注入预期 公司03年开始对广东大顶矿业进行股权投资,06年进行了增持,目前持有其19.9%股权。大顶矿业是国内少有的高品位露天铁矿,目前储量在12887.3万吨,平均品位在43%,高于国内矿山平均水平10%,具有明显成本优势,随着此部分收益对公司业绩影响逐渐加大,后期不排除继续增持股权及大顶矿业注入上市公司的可能性。
铁矿石价格上涨将给公司业绩带来爆发性增长 10年铁矿石长单协议涨价幅度高于先前市场预期已成为大概率事件,如涨幅在90%以上将与目前现货市场价格接近,从而在一段时期对目前现货价构成支撑效应。考虑到铁矿开采成本的刚性,矿价继续上涨将给矿山企业盈利带来爆发性增长,广东明珠通过其持有大顶矿业股权将间接受益。
投资建议 公司目前仍属于一家以贸易、发电设备、制药、酿酒经营为主的综合类企业,但随着公司投资矿业收益对公司贡献的提高,公司具有进一步增持大顶矿业股权的可能性,且不排除将大顶矿业注入上市公司的可能,公司未来存在转型矿业公司的可能性。目前大顶矿业与广东明珠为同一实际控制人,注入在操作层面上并不存在实质性的障碍。我们预计公司10-12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48元、0.54元、0.58元。鉴于公司目前大顶矿业股权投资收益增长的确定性及未来存在的矿业资产注入预期,给予公司“强烈推荐”投资评级。(第一创业 巨国贤)
方大特钢(600507):中期高转增 资源注入持续进行
半年度业绩符合预期。方大特钢10年上半年实现收入62.63亿,同比增加22%;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4%,同比增加了7.46个百分点;实现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1.17亿,折合EPS 0.17元,较上年同期呈现较大幅度增长(上年同期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1850 万元),符合我们和市场预期。效益的增长主要在于市场需求的有效把握,对标挖潜技术经济指标的不断提高,以及新产品的有效开发。
公司生产运营良好。公司上半年累计产铁118.11万吨,产钢132.63万吨,产材(坯)125.8万吨;自发电7416万kwh,占总用电量的12.71%。铁、钢和材产量同比均实现大幅增长。其中,针对汽车市场火爆的需求,公司大幅增加了其优势产品-弹扁的产量,上半年共生产45万吨,同比增长65%以上,占全部钢材总量的35%。此外,还生产汽车板簧2.2万吨,同比增长13%以上。公司上半年的生产和盈利指标均顺利完成。
资产注入持续进行。公司自年初以来,明确表示将为公司注入以铁矿石为主的多项资产,以降低公司成本,保证公司的持续发展。公司启动了多项上游资源的收购行动,并承诺将条件成熟的资产直接注入上市公司,条件不成熟的由集团公司先行收购后再行注入。公司已分别于2月和6月收购年产20万吨(51%权益)和35万吨(70%权益)的铁精粉矿山。此外,还竞得新余市巴丘园矿区铁矿普查探矿权。公司的资产注入还远未结束,公司将在近期完成其它多项矿山资产的注入。预计到年底公司将拥有超过100万吨(权益)的铁精粉生产能力。上述资产的收购将大幅提升公司的后期盈利能力。
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前期承诺的铁矿石和焦化资产注入仍在正常运作中,预计将在近期完成,这将提升公司的盈利和估值。此外,公司公告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9 股。公司股价在前期跟随市场出现调整后,提供了一个较好的买入机会。因此我们维持公司“买入”评级,预计公司10、11年业绩分别为0.68、0.93元。(申银万国 赵湘鄂)
中国证券网编者按:
权威渠道消息,当前我国钢铁行业重组明显提速,下半年政策密集发布,相关受益股面临整合机遇。
钢铁行业重组不停歇 下半年政策密集发布
自2000年开始,我国钢铁企业兼并重组事件开始逐步增多,特别是2005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后,兼并重组步伐更是飞快。
今年以来,钢铁产业的兼并重组处于持续推进状态,与前些年相比,兼并重组事件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更加丰富,跨区域企业重组、同一区域内企业重组同步发展。
6月15日,国家工信部正式函复福建省政府和鞍钢集团,原则同意鞍钢集团与福建三钢集团联合重组方案。
同样在6月,中原地带的钢企也分别采用了区域内和跨地区的方式,拉开重组大幕。6月26日,安阳钢铁(600569)重组三家民营钢厂。6月30日,江苏沙钢集团旗下的安阳永兴钢铁牵手三家企业,组建河南沙钢联合钢铁集团。
7月13日,由天津市国资委出资,有天津钢管集团、天津钢铁集团、天津天铁冶金集团等四家国有钢铁企业联合组建的国有独资公司渤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天津地区由此出现了粗钢年产量上千万吨级的钢铁企业。
与此同时,河北民营钢铁企业也在重组路上迈出一步。邯郸7家民营钢铁企业,宝信钢铁、合信钢铁、鹏鑫钢铁、恒丰顺铸管、荣喜钢铁、新方铸造和鸿泰铸造通过自主联合,组建了河北宝信钢铁集团,联合重组后将形成焦化—炼铁—炼钢—钢材—铸造的集约型产业链,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加速产品结构调整。
十大钢企集中度将提高
企业的联合重组一直被认为是提高集中度的一个重要手段。工信部副部长苏波曾透露,“十二五”期间我国将以汽车、钢铁、水泥、机械制造、电解铝、稀土、电子信息、医药等八大行业为重点,推动优势企业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境外并购和投资合作,提高产业集中度。
工信部原材料司司长贾银松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钢铁业将加快兼并重组步伐,国家支持优势大型钢铁企业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重组,并鼓励区域钢铁企业联合重组,以提升产业集中度,争取将前十家钢企的集中度提高到60%以上。
提高产业集中度也是《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但从实施以来的情况看,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工信部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粗钢生产企业有500多家,平均规模仅100多万吨,排名前10位的企业粗钢产量仅占全国总产量的48%。
此外,2010年河北钢铁(000709)、宝钢、武钢、鞍钢、沙钢五大钢铁集团合计产钢1.65亿吨,仅占同期全国产量的29%,这与《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的“国内排名前5位钢铁企业的产能占全国的比例达到45%以上”的目标差距甚远。
但事实上,不少专家指出,单纯扩张式的重组并无益于集中度的提高。
记者了解到,由中钢协高级分析师李拥军执笔的一份《关于钢铁企业重组的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刚刚召开的中钢协四届二次常务理事会上全文发布。报告指出,单纯的将许多产业发展问题归咎于集中度问题,进而为了提高集中度而推进企业重组,这本身并无助于产业发展问题的解决。
《报告》指出,目前国内的钢铁企业重组常常与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被赋予了更多的期望。但事实上,大型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对企业个体的意义就是提高市场竞争力,获得较为理想的市场竞争地位,进而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企业赢利能力;对钢铁产业的意义是通过培育钢铁企业,提高优势企业集团的行业控制力,进而优化产业组织结构。
中钢协原常务副会长罗冰生也表示,钢铁行业联合重组的目的是为了做强而不是做大,如果只是为了做大,就等于是把一些小问题集中在一起变成一个大问题,这也是目前企业联合重组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企业资源整合重视不够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钢铁企业重组事件逐渐呈递增态势,但是重组后的绩效并不明显。
对此,《报告》认为,主要原因在于重组后资源整合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在钢铁企业重组中仅仅形成低层次的外部联合,并没有形成规模和协同效应,重组双方未出现共赢的结果。
事实上,我国企业较为重视重组前期行为,对重组后的企业资源整合重视不够。很多时候,重组后的新企业不仅不能从兼并重组中实现相应的协同效应,还是各自为政的发展,而且由于重组各方的整合摩擦而使管理成本加大,甚至影响到自身原先的发展思路,更为严重的可能拖垮原先的优势钢企。
此外,由于我国钢企的资本结构性质比较复杂,既有以宝钢、鞍钢、武钢为代表的大型央企集团,又有重钢、本钢等省属地方性大钢企,沙钢、日照钢铁等大型民营钢企,此外还有市/县属钢企、小型民营钢企等。
“我国钢铁企业资本结构的复杂程度非任何国家可以比拟,企业的资本机构性质不同,代表的利益集团就不同,企业的并购重组最困难的就是如何解决各利益方之间的矛盾,比如税收冲突,重组后的人事安排等。”中钢协专家指出。
中钢协副秘书长屈秀丽也对记者说,重组主要是企业的行为,除了解决税收分配问题,政府层面应该制定一些其他的如环保、准入方面的指标,这样大的企业重组利益分配梳理清楚,部分小的和落后的企业没有生存空间了,才能让兼并重组走得更快。
工信部部长苗圩在近期召开的全国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也指出,抓好企业兼并重组,必须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企业的意愿,尊重企业作出的决策。在推动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政府的主要职责是通过完善相关行业规划和政策措施,规范行政行为,加强和完善对企业兼并重组的服务,为企业兼并重组创造良好的环境,不能走回头路,不能干预企业。 (上海证券报)
八一钢铁(600581):受益西部大开发 毛利率有望提升
随着公司120万吨新棒线的达产达效,建筑用钢占比再度提高,综合毛利率提升可期;作为新疆地区钢铁龙头,将尽享西部大开发带来的收益,提高2010年每股收益预测为0.75元,2011年EPS0.91元,维持"强烈推荐-B"的投资评级。
四季度盈利超预期。公司四季度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6.3亿元,同比增长32%;实现营业利润0.8亿元,实现净利润1.56亿元,折EPS0.2元,年化EPS0.8元,显示出公司强劲的盈利回升势头。全年产粗钢约541万吨,钢材约508万吨,四季度单季钢材产量约140万吨,与三季度基本持平。预计四季度板材盈利回升及建材比例加大是业绩超预期的主要原因。
产品结构合理,疆内市场占有率高。公司2008年建筑用钢占比56%,预计2009年占比达到63%以上,且在新疆区域内一家独大,建筑用钢疆内市场占有率65%-70%,板材产品市场占有率将从2008 年的50%提高到2009年的60%。
公司区域优势显著,成长空间较大。公司作为新疆最大的钢企,区域优势明显,2010年新疆地区新增固定资产投资约2000亿元,将新增钢材需求200万吨。新疆的城镇化率较低,资源较为丰富,当地的基建投资以及新疆境内石油、煤炭、天然气大量开采和"西气东输二线"建设等给公司带来持续的需求增长。(招商证券)
鞍钢股份(000898):提价反映下游需求旺盛 增持
四季度期间费用率大幅上涨导致业绩低于预期。公司2009年实现收入701亿,同比减少22%;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4%,同比持平;实现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6.86亿,折合EPS0.10元,同比下降77%,低于我们之前0.15的预期。09年公司预计每股派0.06元。业绩低于预期的主要原因在于四季度公司四季度财务费用和和销售费用较三季度增长50%,反映了四季度钢价下跌造成的销售压力。
鞍钢五月产品提价反映需求旺盛。鞍钢股份有限公司4月19日下午发布5月钢价政策显示,线材上调500元/吨,热轧品种上调300元/吨,中厚板上调450元/吨,冷轧价格维持4月不变。至此,钢铁业三大央企武钢与鞍钢已发布5月钢价。鞍钢这次上调钢价仍然是对于包括铁矿石、焦炭成本价格上涨的消化,也反映终端需求依然旺盛。
下游销售形式是提价关键。钢铁产品价格能否上涨,成本是否能够转嫁,取决于上下游之间的议价能力差别。分产品来看,对于长材热轧中厚板等产品,一方面由于大量中间贸易商的介入,投机性需求旺盛,且下游需求较分散,提价和成本转嫁能力相对较强;而对于冷轧板来说,一方面,由于前期冷轧涨价较多,且冷轧板毛利较高,因此成本上涨对价格的推动力相对其它低毛利品种(长材、中厚板)较弱,另一方面,由于冷轧下游需求集中度较高,且一般采用直供形式,缺乏贸易商环节,因此钢厂的冷轧产品价格相对稳定。
重申钢价继续上涨观点不变,长期趋势仍然看好。在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双重作用下,钢材价格将继续处于上涨通道,同时钢铁投机性需求的上升,也将继续推动现货钢价继续上行。在铁矿石大幅上涨的背景下,鞍钢的集团供矿的竞争优势继续凸显,吨钢利润有望扩大,加上10年预计20%的产量增量。因此继续维持鞍钢10、11年0.76、0.95元的业绩预测,分别对应市盈率14倍和11倍。维持增持评级。(申银万国)
太钢不锈(000825):不锈钢盈利能力逐渐增强
2009年公司不锈钢产量全球第一,收入和利润呈逐季上升态势。2009年全年产生铁817.69万吨;产钢945.61万吨,其中不锈钢247.97万吨;产坯材912.17万吨,其中不锈坯材223.40万吨。公司不锈钢产量位居全球第一。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一直呈上升态势,2010年季度虽有下降,仍维持高位。随着公司产量的增长和钢材价格的走高,公司收入仍将继续上升。2009年普钢盈利高于不锈钢。2009年公司收入普钢以28%的收入贡献了54%的利润,可见普钢的盈利水平高于不锈钢。进入2010年,不锈钢价格连续上涨,盈利能力逐步增强,预计2010年将成为公司利润的主要提供者,但由于公司产能的限制,仍将维持普钢与不锈共同支撑的局面。公司原材料优势突出。集团公司拥有铁矿,铁矿石自给率达50%以上,而且采购价总是低于市场价的15%;公司地处焦煤产区,能够优惠购的焦煤,具有突出的成本优势,能够有效抵御原料市场价格波动性。
2010年钢铁行业形势好,不锈钢新产品增强公司盈利能力。经过2009年的修复,国际范围内经济形势好转,公司主要产品不锈钢和普碳中板受外围经济好转的影响,持续向好。公司在不锈钢方面的新产品开发逐渐产生效益,2009年成功开发的439M和441、国内空白最小厚度为0.6mm的宽幅2205双相不锈钢冷轧卷板的开发生产等产品都将在2010年为公司创造利润。
盈利预测与股票估值。我们对公司未来两年的经营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作了初步盈利预测,预计2010至2012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658元、0.816元和1.011元。目前股票已经回落至合理区域,在7元附近可积极介入。(山西证券 刘俊清)
中原特钢(002423):细分特钢巨子 产品竞争力强
公司是国内目前拥有从熔炼、锻造、热处理到机械加工完整生产线的大型锻件生产企业,主要从事工业专用装备及大型特殊钢精锻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主要产品包括石油钻具、限动芯棒、铸管模等工业专用装备以及冶金轧辊、模具钢、定制精锻件等大型特殊钢精锻件。公司是亚洲最大的限动芯棒生产企业,所生产的限动芯棒产品替代进口填补国内空白,2006年11月被国家科技部、商务部、环保总局和质检总局联合认定的国家重点新产品。公司还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无磁钻铤生产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0%左右。公司生产的“探源”牌石油钻铤、整体加重钻杆分别于2008年1月、2008年12月被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分别评为“驰名品牌”、“名牌产品”。公司PE在28-32倍较为合理,预测2010-2012年EPS分别为0.32元、0.34元、0.45元,对应公司合理价值区间为8.96-10.24元。(湘财证券)
包钢股份(600010):钢价上涨 股价反弹
近日钢材的库存出现年后首次下降,亦符合我们上期预期。在产量屡创新高的背景下库存依然开始下降,我们对已经启动的春季需求抱有充分信心。此外,近日,钢厂密集提价。攀钢、重钢对螺纹钢出厂价格分别上调160元/吨、170元/吨,三钢、酒钢、安钢和柳钢对中厚板的出厂价格分别上调130-200元/吨,酒钢和柳钢也对热轧板和冷轧板的出厂价格分别上调150元/吨、100元/吨。受到钢价上涨刺激,包钢股份率先爆发直线飙升5%,引爆钢铁板块集体反弹。(中国证券网)
杭萧钢构(600477):构筑双重底 低吸正当时
建筑钢结构市场是目前我国的新兴产业,并得到国家有关政策的积极扶持。与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建筑钢结构具有工程周期短、空间利用率高、相对重量小、抗震性好、环境污染小等优势,市场前景广阔。
公司作为国内首批建筑钢结构定点企业,拥有钢结构专业承包壹级资质、专项工程设计甲级资质,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规模居国内同行业首位。同时公司在1月15日公布了股权激励计划,对公司管理层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对今后业绩增长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二级市场方面,该股跟随大盘出现了一轮较大的调整,近期逐步走稳,双底形态逐渐形成,建议投资者逢低关注。(华融证券 沈刚)
西宁特钢(600117):转型过程弹性十足 铁矿资源丰富
2009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9 亿元,同比下滑25.6%;实现利润总额0.9 亿元,同比下滑71.25%;实现净利润0.3 亿元,同比增加314.6%;实现每股收益0.05 元,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24 元。分配预案为10 派0.5 元(含税)。
尽管净利润大幅增加,但这一涨幅是基于前一年的微利。公司06年以来向资源类公司转型的过程并不顺利,在09年便遭遇了资源品价格的低迷,铁精粉、焦炭的产量也没有放量。如何顺利通过资源业务的磨合期,增加经营的稳定性,是公司面临的主要问题。
1、 政府补贴和债权减免是盈利的主要贡献。09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76.8万元,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净利润仅为991.7万元,可见非经常性损益是公司的主要盈利贡献点。营业外收入4259.5万元,占利润总额的50.1%,其中政府补贴1542.6万元,通过结清债权人欠款为条件,获得债权减免利得2081.9万元。
2、 高企的期间费用率制约公司盈利能力。公司各主要产品的毛利率均在14%以上,但盈利能力不佳。期间费用率高是主要原因。09年公司综合毛利率15.33%,但营业利润率仅有1.0%。期间费用率高达13.5%,远高于行业4.5%的水平。其中财务费用率5.9%,管理费用率4.9%,销售费用率2.8%,均有大幅下降空间。
3、 资金短缺问题亟需解决。未来几年公司处于资源业务的扩张期,2010年公司计划投资的新建及改建项目涉及资金6亿元,而09年末公司货币资金仅9.2亿元,靠现有资金难以运转。09年末,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已高达72.2%,资金压力明显,预计2010年公司将进行再融资。
4、 上调评级至"推荐"。公司资源品的产量释放速度低于我们的预期,而计划中的2010年资源产品产量仍然没有大幅增长,但公司的业绩弹性十足。预计2010年国内铁精粉和焦炭价格将在高位振荡,铁精粉和焦炭的盈利有望回升,我们预计公司10、11年EPS分别为0.18元、0.30元,对应PE59.2、35.5倍,对应PB3.2倍,上调评级至"推荐"。(平安证券 聂秀欣)
凌钢股份(600231):铁矿石业务利润激增
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7392万元,同比增长11.72倍。公司净利润大幅增长的原因之一在于铁矿石盈利大幅增加。报告期,该公司控股子公司凌钢股份北票保国铁矿有限公司完成铁精矿50万吨,同比增长15.78%;实现营业收入43989万元,同比增长66.28%;实现利润总额12439万元,同比增长11.2倍;实现净利润9320万元,同比增长11.3倍。这主要受益于上半年铁矿石价格的大幅上涨。数据显示,唐山(66%湿基不含税)上半年最高创下1075元/吨, 均价也在864元/吨左右,按照公司铁矿营业与价格匡算,其铁精粉平均售价在879.78元/吨,为公司净利润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从目前铁矿石价格的走势来看,铁矿石下半年均价可能较上半年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但总体应维持在高位,预计吨矿净利在120元/吨以上,有可能贡献净利在6000万元以上。
公司上半年中宽热带营业收入149909.30万元,同比增长29.72%;营业利润16812.15万元,较去年同期85.35万元暴增196倍。这主要是由于上半年钢材价格普遍上涨,且板材价格表现好于棒线材,该产品毛利率上升所致,公司中宽热带毛利率由09年上半年的0.07%一举跃升至11.21%,增加近11个百分点,成为公司利润来源的重要一极。
目前,钢材又一轮去库存化尚未结束,部分下游市场需求出现了一定放缓,预期钢材及铁矿石平均售价将较上半年有所下降,三季度将成全年利润低点,四季度则有望缓慢回升。基于此,我们预计公司下半年净利润较上半年将出现明显下降,降幅约30%,全年净利润则有望达到46566万元,预计基本EPS为0.58元,继续给予该公司“买入”的投资评级。(英大证券 张文丰)
河北钢铁(000709):业绩符合预期 盈利能力大增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6.85 亿元,同比增加43.43%;净利润7.32 亿元,同比增加1440.00%;EPS 为0.10 元,符合预期。收入及净利润的大幅增长主要是得益于钢价的回升、公司整合合力的发挥及降本增效措施的实施。
毛利率同比小幅提升,环比有所下滑
公司上半年综合毛利率为5.97%,同比增长0.87 个百分点。一、二季度单季度的毛利率分别为6.7%、5.32%,环比下滑趋势明显。与行业特点类似,公司4 月份盈利达到高点,5、6、7 月业绩呈下降趋势,而8 月份受益于钢价的反弹,业绩将触底反弹。
司家营铁矿盈利能力大增
司家营铁矿上半年销售收入11.18 亿元,净利润3.11 亿元,净利率高达27.81%(09 年司家营铁矿净利率仅为11.04%),对于公司EPS的贡献为0.0147 元。
估值优势及邯宝优质资产注入,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预测公司10 年、11 年公司EPS 分别为0.18 元、0.25 元,目前股价仅为3.95 元,对应PB 为0.95,估值优势明显,邯宝项目为集团内的优质资产,低于净资产的增发价难以出现,继续给予公司“买入”评级。(广发证券 马涛)
宝钢股份(600019):估值十分便宜
作为国内最大的钢铁厂,宝钢股份目前的估值相当于1.1 倍2010 年预期市净率,低于1.12 倍的国内同业平均水平及1.30 倍的全球同业平均水平。另外,尽管今年盈利回升,但目前估值甚至低于去年1.30 倍的平均水平。
盈利应于3 季度见底,之后企稳回升。公司的下游行业仍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
影响评级的主要风险
经济或宝钢主要的下游产业(如汽车和家电)出现大幅下挫。
估值
由于公司公告盈利高于市场普遍预期, 我们将2010-2012 年盈利预测上调103%-153%。目前估值相当于1.1 倍2010 年预期市净率,颇具吸引力。基于2009年全年1.30 倍的平均市净率,我们将目标价从7.18 元上调至8.00 元。(中银国际 乐宇坤)
广东明珠(600382):未来华南铁矿明珠 凸显区域资源优势
公司目前为实业及投资并重的综合类企业 公司是一家以实业经营及投资为主的综合型公司,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及技术创新优势企业。实业方面公司主要涉及贸易、发电设备、阀门、制药、酿酒等领域,股权投资方面其持有广东大顶矿业、大庆市商业银行等股权,已形成了多产业、多元化共同发展的格局。
各项业务进退分明 大力优化业务结构 公司主营业务较为分散,近些年根据实际运行状况对一些盈利能力较差的业务予以抛弃,而对一些盈利能力较强的业务给予加大投入。公司目前退出了建筑安装、房地产等业务,逐步减持了阀门、药类等业务,而对矿业投资、发电设备加大了投入,使公司的盈利能力得到了加强。
大顶矿业股权为公司看点 未来存在注入预期 公司03年开始对广东大顶矿业进行股权投资,06年进行了增持,目前持有其19.9%股权。大顶矿业是国内少有的高品位露天铁矿,目前储量在12887.3万吨,平均品位在43%,高于国内矿山平均水平10%,具有明显成本优势,随着此部分收益对公司业绩影响逐渐加大,后期不排除继续增持股权及大顶矿业注入上市公司的可能性。
铁矿石价格上涨将给公司业绩带来爆发性增长 10年铁矿石长单协议涨价幅度高于先前市场预期已成为大概率事件,如涨幅在90%以上将与目前现货市场价格接近,从而在一段时期对目前现货价构成支撑效应。考虑到铁矿开采成本的刚性,矿价继续上涨将给矿山企业盈利带来爆发性增长,广东明珠通过其持有大顶矿业股权将间接受益。
投资建议 公司目前仍属于一家以贸易、发电设备、制药、酿酒经营为主的综合类企业,但随着公司投资矿业收益对公司贡献的提高,公司具有进一步增持大顶矿业股权的可能性,且不排除将大顶矿业注入上市公司的可能,公司未来存在转型矿业公司的可能性。目前大顶矿业与广东明珠为同一实际控制人,注入在操作层面上并不存在实质性的障碍。我们预计公司10-12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48元、0.54元、0.58元。鉴于公司目前大顶矿业股权投资收益增长的确定性及未来存在的矿业资产注入预期,给予公司“强烈推荐”投资评级。(第一创业 巨国贤)
方大特钢(600507):中期高转增 资源注入持续进行
半年度业绩符合预期。方大特钢10年上半年实现收入62.63亿,同比增加22%;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4%,同比增加了7.46个百分点;实现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1.17亿,折合EPS 0.17元,较上年同期呈现较大幅度增长(上年同期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1850 万元),符合我们和市场预期。效益的增长主要在于市场需求的有效把握,对标挖潜技术经济指标的不断提高,以及新产品的有效开发。
公司生产运营良好。公司上半年累计产铁118.11万吨,产钢132.63万吨,产材(坯)125.8万吨;自发电7416万kwh,占总用电量的12.71%。铁、钢和材产量同比均实现大幅增长。其中,针对汽车市场火爆的需求,公司大幅增加了其优势产品-弹扁的产量,上半年共生产45万吨,同比增长65%以上,占全部钢材总量的35%。此外,还生产汽车板簧2.2万吨,同比增长13%以上。公司上半年的生产和盈利指标均顺利完成。
资产注入持续进行。公司自年初以来,明确表示将为公司注入以铁矿石为主的多项资产,以降低公司成本,保证公司的持续发展。公司启动了多项上游资源的收购行动,并承诺将条件成熟的资产直接注入上市公司,条件不成熟的由集团公司先行收购后再行注入。公司已分别于2月和6月收购年产20万吨(51%权益)和35万吨(70%权益)的铁精粉矿山。此外,还竞得新余市巴丘园矿区铁矿普查探矿权。公司的资产注入还远未结束,公司将在近期完成其它多项矿山资产的注入。预计到年底公司将拥有超过100万吨(权益)的铁精粉生产能力。上述资产的收购将大幅提升公司的后期盈利能力。
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前期承诺的铁矿石和焦化资产注入仍在正常运作中,预计将在近期完成,这将提升公司的盈利和估值。此外,公司公告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9 股。公司股价在前期跟随市场出现调整后,提供了一个较好的买入机会。因此我们维持公司“买入”评级,预计公司10、11年业绩分别为0.68、0.93元。(申银万国 赵湘鄂)
中国证券网编者按:
权威渠道消息,当前我国钢铁行业重组明显提速,下半年政策密集发布,相关受益股面临整合机遇。
钢铁行业重组不停歇 下半年政策密集发布
自2000年开始,我国钢铁企业兼并重组事件开始逐步增多,特别是2005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后,兼并重组步伐更是飞快。
今年以来,钢铁产业的兼并重组处于持续推进状态,与前些年相比,兼并重组事件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更加丰富,跨区域企业重组、同一区域内企业重组同步发展。
6月15日,国家工信部正式函复福建省政府和鞍钢集团,原则同意鞍钢集团与福建三钢集团联合重组方案。
同样在6月,中原地带的钢企也分别采用了区域内和跨地区的方式,拉开重组大幕。6月26日,安阳钢铁(600569)重组三家民营钢厂。6月30日,江苏沙钢集团旗下的安阳永兴钢铁牵手三家企业,组建河南沙钢联合钢铁集团。
7月13日,由天津市国资委出资,有天津钢管集团、天津钢铁集团、天津天铁冶金集团等四家国有钢铁企业联合组建的国有独资公司渤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天津地区由此出现了粗钢年产量上千万吨级的钢铁企业。
与此同时,河北民营钢铁企业也在重组路上迈出一步。邯郸7家民营钢铁企业,宝信钢铁、合信钢铁、鹏鑫钢铁、恒丰顺铸管、荣喜钢铁、新方铸造和鸿泰铸造通过自主联合,组建了河北宝信钢铁集团,联合重组后将形成焦化—炼铁—炼钢—钢材—铸造的集约型产业链,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加速产品结构调整。
十大钢企集中度将提高
企业的联合重组一直被认为是提高集中度的一个重要手段。工信部副部长苏波曾透露,“十二五”期间我国将以汽车、钢铁、水泥、机械制造、电解铝、稀土、电子信息、医药等八大行业为重点,推动优势企业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境外并购和投资合作,提高产业集中度。
工信部原材料司司长贾银松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钢铁业将加快兼并重组步伐,国家支持优势大型钢铁企业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重组,并鼓励区域钢铁企业联合重组,以提升产业集中度,争取将前十家钢企的集中度提高到60%以上。
提高产业集中度也是《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但从实施以来的情况看,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工信部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粗钢生产企业有500多家,平均规模仅100多万吨,排名前10位的企业粗钢产量仅占全国总产量的48%。
此外,2010年河北钢铁(000709)、宝钢、武钢、鞍钢、沙钢五大钢铁集团合计产钢1.65亿吨,仅占同期全国产量的29%,这与《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的“国内排名前5位钢铁企业的产能占全国的比例达到45%以上”的目标差距甚远。
但事实上,不少专家指出,单纯扩张式的重组并无益于集中度的提高。
记者了解到,由中钢协高级分析师李拥军执笔的一份《关于钢铁企业重组的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刚刚召开的中钢协四届二次常务理事会上全文发布。报告指出,单纯的将许多产业发展问题归咎于集中度问题,进而为了提高集中度而推进企业重组,这本身并无助于产业发展问题的解决。
《报告》指出,目前国内的钢铁企业重组常常与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被赋予了更多的期望。但事实上,大型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对企业个体的意义就是提高市场竞争力,获得较为理想的市场竞争地位,进而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企业赢利能力;对钢铁产业的意义是通过培育钢铁企业,提高优势企业集团的行业控制力,进而优化产业组织结构。
中钢协原常务副会长罗冰生也表示,钢铁行业联合重组的目的是为了做强而不是做大,如果只是为了做大,就等于是把一些小问题集中在一起变成一个大问题,这也是目前企业联合重组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企业资源整合重视不够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钢铁企业重组事件逐渐呈递增态势,但是重组后的绩效并不明显。
对此,《报告》认为,主要原因在于重组后资源整合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在钢铁企业重组中仅仅形成低层次的外部联合,并没有形成规模和协同效应,重组双方未出现共赢的结果。
事实上,我国企业较为重视重组前期行为,对重组后的企业资源整合重视不够。很多时候,重组后的新企业不仅不能从兼并重组中实现相应的协同效应,还是各自为政的发展,而且由于重组各方的整合摩擦而使管理成本加大,甚至影响到自身原先的发展思路,更为严重的可能拖垮原先的优势钢企。
此外,由于我国钢企的资本结构性质比较复杂,既有以宝钢、鞍钢、武钢为代表的大型央企集团,又有重钢、本钢等省属地方性大钢企,沙钢、日照钢铁等大型民营钢企,此外还有市/县属钢企、小型民营钢企等。
“我国钢铁企业资本结构的复杂程度非任何国家可以比拟,企业的资本机构性质不同,代表的利益集团就不同,企业的并购重组最困难的就是如何解决各利益方之间的矛盾,比如税收冲突,重组后的人事安排等。”中钢协专家指出。
中钢协副秘书长屈秀丽也对记者说,重组主要是企业的行为,除了解决税收分配问题,政府层面应该制定一些其他的如环保、准入方面的指标,这样大的企业重组利益分配梳理清楚,部分小的和落后的企业没有生存空间了,才能让兼并重组走得更快。
工信部部长苗圩在近期召开的全国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也指出,抓好企业兼并重组,必须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企业的意愿,尊重企业作出的决策。在推动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政府的主要职责是通过完善相关行业规划和政策措施,规范行政行为,加强和完善对企业兼并重组的服务,为企业兼并重组创造良好的环境,不能走回头路,不能干预企业。 (上海证券报)
八一钢铁(600581):受益西部大开发 毛利率有望提升
随着公司120万吨新棒线的达产达效,建筑用钢占比再度提高,综合毛利率提升可期;作为新疆地区钢铁龙头,将尽享西部大开发带来的收益,提高2010年每股收益预测为0.75元,2011年EPS0.91元,维持"强烈推荐-B"的投资评级。
四季度盈利超预期。公司四季度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6.3亿元,同比增长32%;实现营业利润0.8亿元,实现净利润1.56亿元,折EPS0.2元,年化EPS0.8元,显示出公司强劲的盈利回升势头。全年产粗钢约541万吨,钢材约508万吨,四季度单季钢材产量约140万吨,与三季度基本持平。预计四季度板材盈利回升及建材比例加大是业绩超预期的主要原因。
产品结构合理,疆内市场占有率高。公司2008年建筑用钢占比56%,预计2009年占比达到63%以上,且在新疆区域内一家独大,建筑用钢疆内市场占有率65%-70%,板材产品市场占有率将从2008 年的50%提高到2009年的60%。
公司区域优势显著,成长空间较大。公司作为新疆最大的钢企,区域优势明显,2010年新疆地区新增固定资产投资约2000亿元,将新增钢材需求200万吨。新疆的城镇化率较低,资源较为丰富,当地的基建投资以及新疆境内石油、煤炭、天然气大量开采和"西气东输二线"建设等给公司带来持续的需求增长。(招商证券)
鞍钢股份(000898):提价反映下游需求旺盛 增持
四季度期间费用率大幅上涨导致业绩低于预期。公司2009年实现收入701亿,同比减少22%;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4%,同比持平;实现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6.86亿,折合EPS0.10元,同比下降77%,低于我们之前0.15的预期。09年公司预计每股派0.06元。业绩低于预期的主要原因在于四季度公司四季度财务费用和和销售费用较三季度增长50%,反映了四季度钢价下跌造成的销售压力。
鞍钢五月产品提价反映需求旺盛。鞍钢股份有限公司4月19日下午发布5月钢价政策显示,线材上调500元/吨,热轧品种上调300元/吨,中厚板上调450元/吨,冷轧价格维持4月不变。至此,钢铁业三大央企武钢与鞍钢已发布5月钢价。鞍钢这次上调钢价仍然是对于包括铁矿石、焦炭成本价格上涨的消化,也反映终端需求依然旺盛。
下游销售形式是提价关键。钢铁产品价格能否上涨,成本是否能够转嫁,取决于上下游之间的议价能力差别。分产品来看,对于长材热轧中厚板等产品,一方面由于大量中间贸易商的介入,投机性需求旺盛,且下游需求较分散,提价和成本转嫁能力相对较强;而对于冷轧板来说,一方面,由于前期冷轧涨价较多,且冷轧板毛利较高,因此成本上涨对价格的推动力相对其它低毛利品种(长材、中厚板)较弱,另一方面,由于冷轧下游需求集中度较高,且一般采用直供形式,缺乏贸易商环节,因此钢厂的冷轧产品价格相对稳定。
重申钢价继续上涨观点不变,长期趋势仍然看好。在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双重作用下,钢材价格将继续处于上涨通道,同时钢铁投机性需求的上升,也将继续推动现货钢价继续上行。在铁矿石大幅上涨的背景下,鞍钢的集团供矿的竞争优势继续凸显,吨钢利润有望扩大,加上10年预计20%的产量增量。因此继续维持鞍钢10、11年0.76、0.95元的业绩预测,分别对应市盈率14倍和11倍。维持增持评级。(申银万国)
太钢不锈(000825):不锈钢盈利能力逐渐增强
2009年公司不锈钢产量全球第一,收入和利润呈逐季上升态势。2009年全年产生铁817.69万吨;产钢945.61万吨,其中不锈钢247.97万吨;产坯材912.17万吨,其中不锈坯材223.40万吨。公司不锈钢产量位居全球第一。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一直呈上升态势,2010年季度虽有下降,仍维持高位。随着公司产量的增长和钢材价格的走高,公司收入仍将继续上升。2009年普钢盈利高于不锈钢。2009年公司收入普钢以28%的收入贡献了54%的利润,可见普钢的盈利水平高于不锈钢。进入2010年,不锈钢价格连续上涨,盈利能力逐步增强,预计2010年将成为公司利润的主要提供者,但由于公司产能的限制,仍将维持普钢与不锈共同支撑的局面。公司原材料优势突出。集团公司拥有铁矿,铁矿石自给率达50%以上,而且采购价总是低于市场价的15%;公司地处焦煤产区,能够优惠购的焦煤,具有突出的成本优势,能够有效抵御原料市场价格波动性。
2010年钢铁行业形势好,不锈钢新产品增强公司盈利能力。经过2009年的修复,国际范围内经济形势好转,公司主要产品不锈钢和普碳中板受外围经济好转的影响,持续向好。公司在不锈钢方面的新产品开发逐渐产生效益,2009年成功开发的439M和441、国内空白最小厚度为0.6mm的宽幅2205双相不锈钢冷轧卷板的开发生产等产品都将在2010年为公司创造利润。
盈利预测与股票估值。我们对公司未来两年的经营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作了初步盈利预测,预计2010至2012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658元、0.816元和1.011元。目前股票已经回落至合理区域,在7元附近可积极介入。(山西证券 刘俊清)
中原特钢(002423):细分特钢巨子 产品竞争力强
公司是国内目前拥有从熔炼、锻造、热处理到机械加工完整生产线的大型锻件生产企业,主要从事工业专用装备及大型特殊钢精锻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主要产品包括石油钻具、限动芯棒、铸管模等工业专用装备以及冶金轧辊、模具钢、定制精锻件等大型特殊钢精锻件。公司是亚洲最大的限动芯棒生产企业,所生产的限动芯棒产品替代进口填补国内空白,2006年11月被国家科技部、商务部、环保总局和质检总局联合认定的国家重点新产品。公司还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无磁钻铤生产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0%左右。公司生产的“探源”牌石油钻铤、整体加重钻杆分别于2008年1月、2008年12月被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分别评为“驰名品牌”、“名牌产品”。公司PE在28-32倍较为合理,预测2010-2012年EPS分别为0.32元、0.34元、0.45元,对应公司合理价值区间为8.96-10.24元。(湘财证券)
包钢股份(600010):钢价上涨 股价反弹
近日钢材的库存出现年后首次下降,亦符合我们上期预期。在产量屡创新高的背景下库存依然开始下降,我们对已经启动的春季需求抱有充分信心。此外,近日,钢厂密集提价。攀钢、重钢对螺纹钢出厂价格分别上调160元/吨、170元/吨,三钢、酒钢、安钢和柳钢对中厚板的出厂价格分别上调130-200元/吨,酒钢和柳钢也对热轧板和冷轧板的出厂价格分别上调150元/吨、100元/吨。受到钢价上涨刺激,包钢股份率先爆发直线飙升5%,引爆钢铁板块集体反弹。(中国证券网)
杭萧钢构(600477):构筑双重底 低吸正当时
建筑钢结构市场是目前我国的新兴产业,并得到国家有关政策的积极扶持。与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建筑钢结构具有工程周期短、空间利用率高、相对重量小、抗震性好、环境污染小等优势,市场前景广阔。
公司作为国内首批建筑钢结构定点企业,拥有钢结构专业承包壹级资质、专项工程设计甲级资质,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规模居国内同行业首位。同时公司在1月15日公布了股权激励计划,对公司管理层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对今后业绩增长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二级市场方面,该股跟随大盘出现了一轮较大的调整,近期逐步走稳,双底形态逐渐形成,建议投资者逢低关注。(华融证券 沈刚)
西宁特钢(600117):转型过程弹性十足 铁矿资源丰富
2009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9 亿元,同比下滑25.6%;实现利润总额0.9 亿元,同比下滑71.25%;实现净利润0.3 亿元,同比增加314.6%;实现每股收益0.05 元,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24 元。分配预案为10 派0.5 元(含税)。
尽管净利润大幅增加,但这一涨幅是基于前一年的微利。公司06年以来向资源类公司转型的过程并不顺利,在09年便遭遇了资源品价格的低迷,铁精粉、焦炭的产量也没有放量。如何顺利通过资源业务的磨合期,增加经营的稳定性,是公司面临的主要问题。
1、 政府补贴和债权减免是盈利的主要贡献。09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76.8万元,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净利润仅为991.7万元,可见非经常性损益是公司的主要盈利贡献点。营业外收入4259.5万元,占利润总额的50.1%,其中政府补贴1542.6万元,通过结清债权人欠款为条件,获得债权减免利得2081.9万元。
2、 高企的期间费用率制约公司盈利能力。公司各主要产品的毛利率均在14%以上,但盈利能力不佳。期间费用率高是主要原因。09年公司综合毛利率15.33%,但营业利润率仅有1.0%。期间费用率高达13.5%,远高于行业4.5%的水平。其中财务费用率5.9%,管理费用率4.9%,销售费用率2.8%,均有大幅下降空间。
3、 资金短缺问题亟需解决。未来几年公司处于资源业务的扩张期,2010年公司计划投资的新建及改建项目涉及资金6亿元,而09年末公司货币资金仅9.2亿元,靠现有资金难以运转。09年末,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已高达72.2%,资金压力明显,预计2010年公司将进行再融资。
4、 上调评级至"推荐"。公司资源品的产量释放速度低于我们的预期,而计划中的2010年资源产品产量仍然没有大幅增长,但公司的业绩弹性十足。预计2010年国内铁精粉和焦炭价格将在高位振荡,铁精粉和焦炭的盈利有望回升,我们预计公司10、11年EPS分别为0.18元、0.30元,对应PE59.2、35.5倍,对应PB3.2倍,上调评级至"推荐"。(平安证券 聂秀欣)
凌钢股份(600231):铁矿石业务利润激增
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7392万元,同比增长11.72倍。公司净利润大幅增长的原因之一在于铁矿石盈利大幅增加。报告期,该公司控股子公司凌钢股份北票保国铁矿有限公司完成铁精矿50万吨,同比增长15.78%;实现营业收入43989万元,同比增长66.28%;实现利润总额12439万元,同比增长11.2倍;实现净利润9320万元,同比增长11.3倍。这主要受益于上半年铁矿石价格的大幅上涨。数据显示,唐山(66%湿基不含税)上半年最高创下1075元/吨, 均价也在864元/吨左右,按照公司铁矿营业与价格匡算,其铁精粉平均售价在879.78元/吨,为公司净利润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从目前铁矿石价格的走势来看,铁矿石下半年均价可能较上半年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但总体应维持在高位,预计吨矿净利在120元/吨以上,有可能贡献净利在6000万元以上。
公司上半年中宽热带营业收入149909.30万元,同比增长29.72%;营业利润16812.15万元,较去年同期85.35万元暴增196倍。这主要是由于上半年钢材价格普遍上涨,且板材价格表现好于棒线材,该产品毛利率上升所致,公司中宽热带毛利率由09年上半年的0.07%一举跃升至11.21%,增加近11个百分点,成为公司利润来源的重要一极。
目前,钢材又一轮去库存化尚未结束,部分下游市场需求出现了一定放缓,预期钢材及铁矿石平均售价将较上半年有所下降,三季度将成全年利润低点,四季度则有望缓慢回升。基于此,我们预计公司下半年净利润较上半年将出现明显下降,降幅约30%,全年净利润则有望达到46566万元,预计基本EPS为0.58元,继续给予该公司“买入”的投资评级。(英大证券 张文丰)
河北钢铁(000709):业绩符合预期 盈利能力大增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6.85 亿元,同比增加43.43%;净利润7.32 亿元,同比增加1440.00%;EPS 为0.10 元,符合预期。收入及净利润的大幅增长主要是得益于钢价的回升、公司整合合力的发挥及降本增效措施的实施。
毛利率同比小幅提升,环比有所下滑
公司上半年综合毛利率为5.97%,同比增长0.87 个百分点。一、二季度单季度的毛利率分别为6.7%、5.32%,环比下滑趋势明显。与行业特点类似,公司4 月份盈利达到高点,5、6、7 月业绩呈下降趋势,而8 月份受益于钢价的反弹,业绩将触底反弹。
司家营铁矿盈利能力大增
司家营铁矿上半年销售收入11.18 亿元,净利润3.11 亿元,净利率高达27.81%(09 年司家营铁矿净利率仅为11.04%),对于公司EPS的贡献为0.0147 元。
估值优势及邯宝优质资产注入,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预测公司10 年、11 年公司EPS 分别为0.18 元、0.25 元,目前股价仅为3.95 元,对应PB 为0.95,估值优势明显,邯宝项目为集团内的优质资产,低于净资产的增发价难以出现,继续给予公司“买入”评级。(广发证券 马涛)
宝钢股份(600019):估值十分便宜
作为国内最大的钢铁厂,宝钢股份目前的估值相当于1.1 倍2010 年预期市净率,低于1.12 倍的国内同业平均水平及1.30 倍的全球同业平均水平。另外,尽管今年盈利回升,但目前估值甚至低于去年1.30 倍的平均水平。
盈利应于3 季度见底,之后企稳回升。公司的下游行业仍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
影响评级的主要风险
经济或宝钢主要的下游产业(如汽车和家电)出现大幅下挫。
估值
由于公司公告盈利高于市场普遍预期, 我们将2010-2012 年盈利预测上调103%-153%。目前估值相当于1.1 倍2010 年预期市净率,颇具吸引力。基于2009年全年1.30 倍的平均市净率,我们将目标价从7.18 元上调至8.00 元。(中银国际 乐宇坤)
广东明珠(600382):未来华南铁矿明珠 凸显区域资源优势
公司目前为实业及投资并重的综合类企业 公司是一家以实业经营及投资为主的综合型公司,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及技术创新优势企业。实业方面公司主要涉及贸易、发电设备、阀门、制药、酿酒等领域,股权投资方面其持有广东大顶矿业、大庆市商业银行等股权,已形成了多产业、多元化共同发展的格局。
各项业务进退分明 大力优化业务结构 公司主营业务较为分散,近些年根据实际运行状况对一些盈利能力较差的业务予以抛弃,而对一些盈利能力较强的业务给予加大投入。公司目前退出了建筑安装、房地产等业务,逐步减持了阀门、药类等业务,而对矿业投资、发电设备加大了投入,使公司的盈利能力得到了加强。
大顶矿业股权为公司看点 未来存在注入预期 公司03年开始对广东大顶矿业进行股权投资,06年进行了增持,目前持有其19.9%股权。大顶矿业是国内少有的高品位露天铁矿,目前储量在12887.3万吨,平均品位在43%,高于国内矿山平均水平10%,具有明显成本优势,随着此部分收益对公司业绩影响逐渐加大,后期不排除继续增持股权及大顶矿业注入上市公司的可能性。
铁矿石价格上涨将给公司业绩带来爆发性增长 10年铁矿石长单协议涨价幅度高于先前市场预期已成为大概率事件,如涨幅在90%以上将与目前现货市场价格接近,从而在一段时期对目前现货价构成支撑效应。考虑到铁矿开采成本的刚性,矿价继续上涨将给矿山企业盈利带来爆发性增长,广东明珠通过其持有大顶矿业股权将间接受益。
投资建议 公司目前仍属于一家以贸易、发电设备、制药、酿酒经营为主的综合类企业,但随着公司投资矿业收益对公司贡献的提高,公司具有进一步增持大顶矿业股权的可能性,且不排除将大顶矿业注入上市公司的可能,公司未来存在转型矿业公司的可能性。目前大顶矿业与广东明珠为同一实际控制人,注入在操作层面上并不存在实质性的障碍。我们预计公司10-12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48元、0.54元、0.58元。鉴于公司目前大顶矿业股权投资收益增长的确定性及未来存在的矿业资产注入预期,给予公司“强烈推荐”投资评级。(第一创业 巨国贤)
方大特钢(600507):中期高转增 资源注入持续进行
半年度业绩符合预期。方大特钢10年上半年实现收入62.63亿,同比增加22%;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4%,同比增加了7.46个百分点;实现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1.17亿,折合EPS 0.17元,较上年同期呈现较大幅度增长(上年同期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1850 万元),符合我们和市场预期。效益的增长主要在于市场需求的有效把握,对标挖潜技术经济指标的不断提高,以及新产品的有效开发。
公司生产运营良好。公司上半年累计产铁118.11万吨,产钢132.63万吨,产材(坯)125.8万吨;自发电7416万kwh,占总用电量的12.71%。铁、钢和材产量同比均实现大幅增长。其中,针对汽车市场火爆的需求,公司大幅增加了其优势产品-弹扁的产量,上半年共生产45万吨,同比增长65%以上,占全部钢材总量的35%。此外,还生产汽车板簧2.2万吨,同比增长13%以上。公司上半年的生产和盈利指标均顺利完成。
资产注入持续进行。公司自年初以来,明确表示将为公司注入以铁矿石为主的多项资产,以降低公司成本,保证公司的持续发展。公司启动了多项上游资源的收购行动,并承诺将条件成熟的资产直接注入上市公司,条件不成熟的由集团公司先行收购后再行注入。公司已分别于2月和6月收购年产20万吨(51%权益)和35万吨(70%权益)的铁精粉矿山。此外,还竞得新余市巴丘园矿区铁矿普查探矿权。公司的资产注入还远未结束,公司将在近期完成其它多项矿山资产的注入。预计到年底公司将拥有超过100万吨(权益)的铁精粉生产能力。上述资产的收购将大幅提升公司的后期盈利能力。
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前期承诺的铁矿石和焦化资产注入仍在正常运作中,预计将在近期完成,这将提升公司的盈利和估值。此外,公司公告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9 股。公司股价在前期跟随市场出现调整后,提供了一个较好的买入机会。因此我们维持公司“买入”评级,预计公司10、11年业绩分别为0.68、0.93元。(申银万国 赵湘鄂)
中国证券网编者按:
权威渠道消息,当前我国钢铁行业重组明显提速,下半年政策密集发布,相关受益股面临整合机遇。
钢铁行业重组不停歇 下半年政策密集发布
自2000年开始,我国钢铁企业兼并重组事件开始逐步增多,特别是2005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后,兼并重组步伐更是飞快。
今年以来,钢铁产业的兼并重组处于持续推进状态,与前些年相比,兼并重组事件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更加丰富,跨区域企业重组、同一区域内企业重组同步发展。
6月15日,国家工信部正式函复福建省政府和鞍钢集团,原则同意鞍钢集团与福建三钢集团联合重组方案。
同样在6月,中原地带的钢企也分别采用了区域内和跨地区的方式,拉开重组大幕。6月26日,安阳钢铁(600569)重组三家民营钢厂。6月30日,江苏沙钢集团旗下的安阳永兴钢铁牵手三家企业,组建河南沙钢联合钢铁集团。
7月13日,由天津市国资委出资,有天津钢管集团、天津钢铁集团、天津天铁冶金集团等四家国有钢铁企业联合组建的国有独资公司渤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天津地区由此出现了粗钢年产量上千万吨级的钢铁企业。
与此同时,河北民营钢铁企业也在重组路上迈出一步。邯郸7家民营钢铁企业,宝信钢铁、合信钢铁、鹏鑫钢铁、恒丰顺铸管、荣喜钢铁、新方铸造和鸿泰铸造通过自主联合,组建了河北宝信钢铁集团,联合重组后将形成焦化—炼铁—炼钢—钢材—铸造的集约型产业链,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加速产品结构调整。
十大钢企集中度将提高
企业的联合重组一直被认为是提高集中度的一个重要手段。工信部副部长苏波曾透露,“十二五”期间我国将以汽车、钢铁、水泥、机械制造、电解铝、稀土、电子信息、医药等八大行业为重点,推动优势企业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境外并购和投资合作,提高产业集中度。
工信部原材料司司长贾银松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钢铁业将加快兼并重组步伐,国家支持优势大型钢铁企业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重组,并鼓励区域钢铁企业联合重组,以提升产业集中度,争取将前十家钢企的集中度提高到60%以上。
提高产业集中度也是《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但从实施以来的情况看,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工信部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粗钢生产企业有500多家,平均规模仅100多万吨,排名前10位的企业粗钢产量仅占全国总产量的48%。
此外,2010年河北钢铁(000709)、宝钢、武钢、鞍钢、沙钢五大钢铁集团合计产钢1.65亿吨,仅占同期全国产量的29%,这与《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的“国内排名前5位钢铁企业的产能占全国的比例达到45%以上”的目标差距甚远。
但事实上,不少专家指出,单纯扩张式的重组并无益于集中度的提高。
记者了解到,由中钢协高级分析师李拥军执笔的一份《关于钢铁企业重组的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刚刚召开的中钢协四届二次常务理事会上全文发布。报告指出,单纯的将许多产业发展问题归咎于集中度问题,进而为了提高集中度而推进企业重组,这本身并无助于产业发展问题的解决。
《报告》指出,目前国内的钢铁企业重组常常与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被赋予了更多的期望。但事实上,大型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对企业个体的意义就是提高市场竞争力,获得较为理想的市场竞争地位,进而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企业赢利能力;对钢铁产业的意义是通过培育钢铁企业,提高优势企业集团的行业控制力,进而优化产业组织结构。
中钢协原常务副会长罗冰生也表示,钢铁行业联合重组的目的是为了做强而不是做大,如果只是为了做大,就等于是把一些小问题集中在一起变成一个大问题,这也是目前企业联合重组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企业资源整合重视不够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钢铁企业重组事件逐渐呈递增态势,但是重组后的绩效并不明显。
对此,《报告》认为,主要原因在于重组后资源整合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在钢铁企业重组中仅仅形成低层次的外部联合,并没有形成规模和协同效应,重组双方未出现共赢的结果。
事实上,我国企业较为重视重组前期行为,对重组后的企业资源整合重视不够。很多时候,重组后的新企业不仅不能从兼并重组中实现相应的协同效应,还是各自为政的发展,而且由于重组各方的整合摩擦而使管理成本加大,甚至影响到自身原先的发展思路,更为严重的可能拖垮原先的优势钢企。
此外,由于我国钢企的资本结构性质比较复杂,既有以宝钢、鞍钢、武钢为代表的大型央企集团,又有重钢、本钢等省属地方性大钢企,沙钢、日照钢铁等大型民营钢企,此外还有市/县属钢企、小型民营钢企等。
“我国钢铁企业资本结构的复杂程度非任何国家可以比拟,企业的资本机构性质不同,代表的利益集团就不同,企业的并购重组最困难的就是如何解决各利益方之间的矛盾,比如税收冲突,重组后的人事安排等。”中钢协专家指出。
中钢协副秘书长屈秀丽也对记者说,重组主要是企业的行为,除了解决税收分配问题,政府层面应该制定一些其他的如环保、准入方面的指标,这样大的企业重组利益分配梳理清楚,部分小的和落后的企业没有生存空间了,才能让兼并重组走得更快。
工信部部长苗圩在近期召开的全国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也指出,抓好企业兼并重组,必须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企业的意愿,尊重企业作出的决策。在推动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政府的主要职责是通过完善相关行业规划和政策措施,规范行政行为,加强和完善对企业兼并重组的服务,为企业兼并重组创造良好的环境,不能走回头路,不能干预企业。 (上海证券报)
八一钢铁(600581):受益西部大开发 毛利率有望提升
随着公司120万吨新棒线的达产达效,建筑用钢占比再度提高,综合毛利率提升可期;作为新疆地区钢铁龙头,将尽享西部大开发带来的收益,提高2010年每股收益预测为0.75元,2011年EPS0.91元,维持"强烈推荐-B"的投资评级。
四季度盈利超预期。公司四季度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6.3亿元,同比增长32%;实现营业利润0.8亿元,实现净利润1.56亿元,折EPS0.2元,年化EPS0.8元,显示出公司强劲的盈利回升势头。全年产粗钢约541万吨,钢材约508万吨,四季度单季钢材产量约140万吨,与三季度基本持平。预计四季度板材盈利回升及建材比例加大是业绩超预期的主要原因。
产品结构合理,疆内市场占有率高。公司2008年建筑用钢占比56%,预计2009年占比达到63%以上,且在新疆区域内一家独大,建筑用钢疆内市场占有率65%-70%,板材产品市场占有率将从2008 年的50%提高到2009年的60%。
公司区域优势显著,成长空间较大。公司作为新疆最大的钢企,区域优势明显,2010年新疆地区新增固定资产投资约2000亿元,将新增钢材需求200万吨。新疆的城镇化率较低,资源较为丰富,当地的基建投资以及新疆境内石油、煤炭、天然气大量开采和"西气东输二线"建设等给公司带来持续的需求增长。(招商证券)
鞍钢股份(000898):提价反映下游需求旺盛 增持
四季度期间费用率大幅上涨导致业绩低于预期。公司2009年实现收入701亿,同比减少22%;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4%,同比持平;实现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6.86亿,折合EPS0.10元,同比下降77%,低于我们之前0.15的预期。09年公司预计每股派0.06元。业绩低于预期的主要原因在于四季度公司四季度财务费用和和销售费用较三季度增长50%,反映了四季度钢价下跌造成的销售压力。
鞍钢五月产品提价反映需求旺盛。鞍钢股份有限公司4月19日下午发布5月钢价政策显示,线材上调500元/吨,热轧品种上调300元/吨,中厚板上调450元/吨,冷轧价格维持4月不变。至此,钢铁业三大央企武钢与鞍钢已发布5月钢价。鞍钢这次上调钢价仍然是对于包括铁矿石、焦炭成本价格上涨的消化,也反映终端需求依然旺盛。
下游销售形式是提价关键。钢铁产品价格能否上涨,成本是否能够转嫁,取决于上下游之间的议价能力差别。分产品来看,对于长材热轧中厚板等产品,一方面由于大量中间贸易商的介入,投机性需求旺盛,且下游需求较分散,提价和成本转嫁能力相对较强;而对于冷轧板来说,一方面,由于前期冷轧涨价较多,且冷轧板毛利较高,因此成本上涨对价格的推动力相对其它低毛利品种(长材、中厚板)较弱,另一方面,由于冷轧下游需求集中度较高,且一般采用直供形式,缺乏贸易商环节,因此钢厂的冷轧产品价格相对稳定。
重申钢价继续上涨观点不变,长期趋势仍然看好。在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双重作用下,钢材价格将继续处于上涨通道,同时钢铁投机性需求的上升,也将继续推动现货钢价继续上行。在铁矿石大幅上涨的背景下,鞍钢的集团供矿的竞争优势继续凸显,吨钢利润有望扩大,加上10年预计20%的产量增量。因此继续维持鞍钢10、11年0.76、0.95元的业绩预测,分别对应市盈率14倍和11倍。维持增持评级。(申银万国)
太钢不锈(000825):不锈钢盈利能力逐渐增强
2009年公司不锈钢产量全球第一,收入和利润呈逐季上升态势。2009年全年产生铁817.69万吨;产钢945.61万吨,其中不锈钢247.97万吨;产坯材912.17万吨,其中不锈坯材223.40万吨。公司不锈钢产量位居全球第一。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一直呈上升态势,2010年季度虽有下降,仍维持高位。随着公司产量的增长和钢材价格的走高,公司收入仍将继续上升。2009年普钢盈利高于不锈钢。2009年公司收入普钢以28%的收入贡献了54%的利润,可见普钢的盈利水平高于不锈钢。进入2010年,不锈钢价格连续上涨,盈利能力逐步增强,预计2010年将成为公司利润的主要提供者,但由于公司产能的限制,仍将维持普钢与不锈共同支撑的局面。公司原材料优势突出。集团公司拥有铁矿,铁矿石自给率达50%以上,而且采购价总是低于市场价的15%;公司地处焦煤产区,能够优惠购的焦煤,具有突出的成本优势,能够有效抵御原料市场价格波动性。
2010年钢铁行业形势好,不锈钢新产品增强公司盈利能力。经过2009年的修复,国际范围内经济形势好转,公司主要产品不锈钢和普碳中板受外围经济好转的影响,持续向好。公司在不锈钢方面的新产品开发逐渐产生效益,2009年成功开发的439M和441、国内空白最小厚度为0.6mm的宽幅2205双相不锈钢冷轧卷板的开发生产等产品都将在2010年为公司创造利润。
盈利预测与股票估值。我们对公司未来两年的经营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作了初步盈利预测,预计2010至2012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658元、0.816元和1.011元。目前股票已经回落至合理区域,在7元附近可积极介入。(山西证券 刘俊清)
中原特钢(002423):细分特钢巨子 产品竞争力强
公司是国内目前拥有从熔炼、锻造、热处理到机械加工完整生产线的大型锻件生产企业,主要从事工业专用装备及大型特殊钢精锻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主要产品包括石油钻具、限动芯棒、铸管模等工业专用装备以及冶金轧辊、模具钢、定制精锻件等大型特殊钢精锻件。公司是亚洲最大的限动芯棒生产企业,所生产的限动芯棒产品替代进口填补国内空白,2006年11月被国家科技部、商务部、环保总局和质检总局联合认定的国家重点新产品。公司还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无磁钻铤生产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0%左右。公司生产的“探源”牌石油钻铤、整体加重钻杆分别于2008年1月、2008年12月被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分别评为“驰名品牌”、“名牌产品”。公司PE在28-32倍较为合理,预测2010-2012年EPS分别为0.32元、0.34元、0.45元,对应公司合理价值区间为8.96-10.24元。(湘财证券)
包钢股份(600010):钢价上涨 股价反弹
近日钢材的库存出现年后首次下降,亦符合我们上期预期。在产量屡创新高的背景下库存依然开始下降,我们对已经启动的春季需求抱有充分信心。此外,近日,钢厂密集提价。攀钢、重钢对螺纹钢出厂价格分别上调160元/吨、170元/吨,三钢、酒钢、安钢和柳钢对中厚板的出厂价格分别上调130-200元/吨,酒钢和柳钢也对热轧板和冷轧板的出厂价格分别上调150元/吨、100元/吨。受到钢价上涨刺激,包钢股份率先爆发直线飙升5%,引爆钢铁板块集体反弹。(中国证券网)
杭萧钢构(600477):构筑双重底 低吸正当时
建筑钢结构市场是目前我国的新兴产业,并得到国家有关政策的积极扶持。与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建筑钢结构具有工程周期短、空间利用率高、相对重量小、抗震性好、环境污染小等优势,市场前景广阔。
公司作为国内首批建筑钢结构定点企业,拥有钢结构专业承包壹级资质、专项工程设计甲级资质,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规模居国内同行业首位。同时公司在1月15日公布了股权激励计划,对公司管理层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对今后业绩增长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二级市场方面,该股跟随大盘出现了一轮较大的调整,近期逐步走稳,双底形态逐渐形成,建议投资者逢低关注。(华融证券 沈刚)
西宁特钢(600117):转型过程弹性十足 铁矿资源丰富
2009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9 亿元,同比下滑25.6%;实现利润总额0.9 亿元,同比下滑71.25%;实现净利润0.3 亿元,同比增加314.6%;实现每股收益0.05 元,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24 元。分配预案为10 派0.5 元(含税)。
尽管净利润大幅增加,但这一涨幅是基于前一年的微利。公司06年以来向资源类公司转型的过程并不顺利,在09年便遭遇了资源品价格的低迷,铁精粉、焦炭的产量也没有放量。如何顺利通过资源业务的磨合期,增加经营的稳定性,是公司面临的主要问题。
1、 政府补贴和债权减免是盈利的主要贡献。09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76.8万元,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净利润仅为991.7万元,可见非经常性损益是公司的主要盈利贡献点。营业外收入4259.5万元,占利润总额的50.1%,其中政府补贴1542.6万元,通过结清债权人欠款为条件,获得债权减免利得2081.9万元。
2、 高企的期间费用率制约公司盈利能力。公司各主要产品的毛利率均在14%以上,但盈利能力不佳。期间费用率高是主要原因。09年公司综合毛利率15.33%,但营业利润率仅有1.0%。期间费用率高达13.5%,远高于行业4.5%的水平。其中财务费用率5.9%,管理费用率4.9%,销售费用率2.8%,均有大幅下降空间。
3、 资金短缺问题亟需解决。未来几年公司处于资源业务的扩张期,2010年公司计划投资的新建及改建项目涉及资金6亿元,而09年末公司货币资金仅9.2亿元,靠现有资金难以运转。09年末,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已高达72.2%,资金压力明显,预计2010年公司将进行再融资。
4、 上调评级至"推荐"。公司资源品的产量释放速度低于我们的预期,而计划中的2010年资源产品产量仍然没有大幅增长,但公司的业绩弹性十足。预计2010年国内铁精粉和焦炭价格将在高位振荡,铁精粉和焦炭的盈利有望回升,我们预计公司10、11年EPS分别为0.18元、0.30元,对应PE59.2、35.5倍,对应PB3.2倍,上调评级至"推荐"。(平安证券 聂秀欣)
凌钢股份(600231):铁矿石业务利润激增
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7392万元,同比增长11.72倍。公司净利润大幅增长的原因之一在于铁矿石盈利大幅增加。报告期,该公司控股子公司凌钢股份北票保国铁矿有限公司完成铁精矿50万吨,同比增长15.78%;实现营业收入43989万元,同比增长66.28%;实现利润总额12439万元,同比增长11.2倍;实现净利润9320万元,同比增长11.3倍。这主要受益于上半年铁矿石价格的大幅上涨。数据显示,唐山(66%湿基不含税)上半年最高创下1075元/吨, 均价也在864元/吨左右,按照公司铁矿营业与价格匡算,其铁精粉平均售价在879.78元/吨,为公司净利润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从目前铁矿石价格的走势来看,铁矿石下半年均价可能较上半年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但总体应维持在高位,预计吨矿净利在120元/吨以上,有可能贡献净利在6000万元以上。
公司上半年中宽热带营业收入149909.30万元,同比增长29.72%;营业利润16812.15万元,较去年同期85.35万元暴增196倍。这主要是由于上半年钢材价格普遍上涨,且板材价格表现好于棒线材,该产品毛利率上升所致,公司中宽热带毛利率由09年上半年的0.07%一举跃升至11.21%,增加近11个百分点,成为公司利润来源的重要一极。
目前,钢材又一轮去库存化尚未结束,部分下游市场需求出现了一定放缓,预期钢材及铁矿石平均售价将较上半年有所下降,三季度将成全年利润低点,四季度则有望缓慢回升。基于此,我们预计公司下半年净利润较上半年将出现明显下降,降幅约30%,全年净利润则有望达到46566万元,预计基本EPS为0.58元,继续给予该公司“买入”的投资评级。(英大证券 张文丰)
河北钢铁(000709):业绩符合预期 盈利能力大增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6.85 亿元,同比增加43.43%;净利润7.32 亿元,同比增加1440.00%;EPS 为0.10 元,符合预期。收入及净利润的大幅增长主要是得益于钢价的回升、公司整合合力的发挥及降本增效措施的实施。
毛利率同比小幅提升,环比有所下滑
公司上半年综合毛利率为5.97%,同比增长0.87 个百分点。一、二季度单季度的毛利率分别为6.7%、5.32%,环比下滑趋势明显。与行业特点类似,公司4 月份盈利达到高点,5、6、7 月业绩呈下降趋势,而8 月份受益于钢价的反弹,业绩将触底反弹。
司家营铁矿盈利能力大增
司家营铁矿上半年销售收入11.18 亿元,净利润3.11 亿元,净利率高达27.81%(09 年司家营铁矿净利率仅为11.04%),对于公司EPS的贡献为0.0147 元。
估值优势及邯宝优质资产注入,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预测公司10 年、11 年公司EPS 分别为0.18 元、0.25 元,目前股价仅为3.95 元,对应PB 为0.95,估值优势明显,邯宝项目为集团内的优质资产,低于净资产的增发价难以出现,继续给予公司“买入”评级。(广发证券 马涛)
宝钢股份(600019):估值十分便宜
作为国内最大的钢铁厂,宝钢股份目前的估值相当于1.1 倍2010 年预期市净率,低于1.12 倍的国内同业平均水平及1.30 倍的全球同业平均水平。另外,尽管今年盈利回升,但目前估值甚至低于去年1.30 倍的平均水平。
盈利应于3 季度见底,之后企稳回升。公司的下游行业仍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
影响评级的主要风险
经济或宝钢主要的下游产业(如汽车和家电)出现大幅下挫。
估值
由于公司公告盈利高于市场普遍预期, 我们将2010-2012 年盈利预测上调103%-153%。目前估值相当于1.1 倍2010 年预期市净率,颇具吸引力。基于2009年全年1.30 倍的平均市净率,我们将目标价从7.18 元上调至8.00 元。(中银国际 乐宇坤)
广东明珠(600382):未来华南铁矿明珠 凸显区域资源优势
公司目前为实业及投资并重的综合类企业 公司是一家以实业经营及投资为主的综合型公司,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及技术创新优势企业。实业方面公司主要涉及贸易、发电设备、阀门、制药、酿酒等领域,股权投资方面其持有广东大顶矿业、大庆市商业银行等股权,已形成了多产业、多元化共同发展的格局。
各项业务进退分明 大力优化业务结构 公司主营业务较为分散,近些年根据实际运行状况对一些盈利能力较差的业务予以抛弃,而对一些盈利能力较强的业务给予加大投入。公司目前退出了建筑安装、房地产等业务,逐步减持了阀门、药类等业务,而对矿业投资、发电设备加大了投入,使公司的盈利能力得到了加强。
大顶矿业股权为公司看点 未来存在注入预期 公司03年开始对广东大顶矿业进行股权投资,06年进行了增持,目前持有其19.9%股权。大顶矿业是国内少有的高品位露天铁矿,目前储量在12887.3万吨,平均品位在43%,高于国内矿山平均水平10%,具有明显成本优势,随着此部分收益对公司业绩影响逐渐加大,后期不排除继续增持股权及大顶矿业注入上市公司的可能性。
铁矿石价格上涨将给公司业绩带来爆发性增长 10年铁矿石长单协议涨价幅度高于先前市场预期已成为大概率事件,如涨幅在90%以上将与目前现货市场价格接近,从而在一段时期对目前现货价构成支撑效应。考虑到铁矿开采成本的刚性,矿价继续上涨将给矿山企业盈利带来爆发性增长,广东明珠通过其持有大顶矿业股权将间接受益。
投资建议 公司目前仍属于一家以贸易、发电设备、制药、酿酒经营为主的综合类企业,但随着公司投资矿业收益对公司贡献的提高,公司具有进一步增持大顶矿业股权的可能性,且不排除将大顶矿业注入上市公司的可能,公司未来存在转型矿业公司的可能性。目前大顶矿业与广东明珠为同一实际控制人,注入在操作层面上并不存在实质性的障碍。我们预计公司10-12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48元、0.54元、0.58元。鉴于公司目前大顶矿业股权投资收益增长的确定性及未来存在的矿业资产注入预期,给予公司“强烈推荐”投资评级。(第一创业 巨国贤)
方大特钢(600507):中期高转增 资源注入持续进行
半年度业绩符合预期。方大特钢10年上半年实现收入62.63亿,同比增加22%;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4%,同比增加了7.46个百分点;实现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1.17亿,折合EPS 0.17元,较上年同期呈现较大幅度增长(上年同期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1850 万元),符合我们和市场预期。效益的增长主要在于市场需求的有效把握,对标挖潜技术经济指标的不断提高,以及新产品的有效开发。
公司生产运营良好。公司上半年累计产铁118.11万吨,产钢132.63万吨,产材(坯)125.8万吨;自发电7416万kwh,占总用电量的12.71%。铁、钢和材产量同比均实现大幅增长。其中,针对汽车市场火爆的需求,公司大幅增加了其优势产品-弹扁的产量,上半年共生产45万吨,同比增长65%以上,占全部钢材总量的35%。此外,还生产汽车板簧2.2万吨,同比增长13%以上。公司上半年的生产和盈利指标均顺利完成。
资产注入持续进行。公司自年初以来,明确表示将为公司注入以铁矿石为主的多项资产,以降低公司成本,保证公司的持续发展。公司启动了多项上游资源的收购行动,并承诺将条件成熟的资产直接注入上市公司,条件不成熟的由集团公司先行收购后再行注入。公司已分别于2月和6月收购年产20万吨(51%权益)和35万吨(70%权益)的铁精粉矿山。此外,还竞得新余市巴丘园矿区铁矿普查探矿权。公司的资产注入还远未结束,公司将在近期完成其它多项矿山资产的注入。预计到年底公司将拥有超过100万吨(权益)的铁精粉生产能力。上述资产的收购将大幅提升公司的后期盈利能力。
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前期承诺的铁矿石和焦化资产注入仍在正常运作中,预计将在近期完成,这将提升公司的盈利和估值。此外,公司公告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9 股。公司股价在前期跟随市场出现调整后,提供了一个较好的买入机会。因此我们维持公司“买入”评级,预计公司10、11年业绩分别为0.68、0.93元。(申银万国 赵湘鄂)
中国证券网编者按:
权威渠道消息,当前我国钢铁行业重组明显提速,下半年政策密集发布,相关受益股面临整合机遇。
钢铁行业重组不停歇 下半年政策密集发布
自2000年开始,我国钢铁企业兼并重组事件开始逐步增多,特别是2005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后,兼并重组步伐更是飞快。
今年以来,钢铁产业的兼并重组处于持续推进状态,与前些年相比,兼并重组事件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更加丰富,跨区域企业重组、同一区域内企业重组同步发展。
6月15日,国家工信部正式函复福建省政府和鞍钢集团,原则同意鞍钢集团与福建三钢集团联合重组方案。
同样在6月,中原地带的钢企也分别采用了区域内和跨地区的方式,拉开重组大幕。6月26日,安阳钢铁(600569)重组三家民营钢厂。6月30日,江苏沙钢集团旗下的安阳永兴钢铁牵手三家企业,组建河南沙钢联合钢铁集团。
7月13日,由天津市国资委出资,有天津钢管集团、天津钢铁集团、天津天铁冶金集团等四家国有钢铁企业联合组建的国有独资公司渤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天津地区由此出现了粗钢年产量上千万吨级的钢铁企业。
与此同时,河北民营钢铁企业也在重组路上迈出一步。邯郸7家民营钢铁企业,宝信钢铁、合信钢铁、鹏鑫钢铁、恒丰顺铸管、荣喜钢铁、新方铸造和鸿泰铸造通过自主联合,组建了河北宝信钢铁集团,联合重组后将形成焦化—炼铁—炼钢—钢材—铸造的集约型产业链,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加速产品结构调整。
十大钢企集中度将提高
企业的联合重组一直被认为是提高集中度的一个重要手段。工信部副部长苏波曾透露,“十二五”期间我国将以汽车、钢铁、水泥、机械制造、电解铝、稀土、电子信息、医药等八大行业为重点,推动优势企业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境外并购和投资合作,提高产业集中度。
工信部原材料司司长贾银松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钢铁业将加快兼并重组步伐,国家支持优势大型钢铁企业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重组,并鼓励区域钢铁企业联合重组,以提升产业集中度,争取将前十家钢企的集中度提高到60%以上。
提高产业集中度也是《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但从实施以来的情况看,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工信部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粗钢生产企业有500多家,平均规模仅100多万吨,排名前10位的企业粗钢产量仅占全国总产量的48%。
此外,2010年河北钢铁(000709)、宝钢、武钢、鞍钢、沙钢五大钢铁集团合计产钢1.65亿吨,仅占同期全国产量的29%,这与《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的“国内排名前5位钢铁企业的产能占全国的比例达到45%以上”的目标差距甚远。
但事实上,不少专家指出,单纯扩张式的重组并无益于集中度的提高。
记者了解到,由中钢协高级分析师李拥军执笔的一份《关于钢铁企业重组的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刚刚召开的中钢协四届二次常务理事会上全文发布。报告指出,单纯的将许多产业发展问题归咎于集中度问题,进而为了提高集中度而推进企业重组,这本身并无助于产业发展问题的解决。
《报告》指出,目前国内的钢铁企业重组常常与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被赋予了更多的期望。但事实上,大型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对企业个体的意义就是提高市场竞争力,获得较为理想的市场竞争地位,进而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企业赢利能力;对钢铁产业的意义是通过培育钢铁企业,提高优势企业集团的行业控制力,进而优化产业组织结构。
中钢协原常务副会长罗冰生也表示,钢铁行业联合重组的目的是为了做强而不是做大,如果只是为了做大,就等于是把一些小问题集中在一起变成一个大问题,这也是目前企业联合重组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企业资源整合重视不够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钢铁企业重组事件逐渐呈递增态势,但是重组后的绩效并不明显。
对此,《报告》认为,主要原因在于重组后资源整合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在钢铁企业重组中仅仅形成低层次的外部联合,并没有形成规模和协同效应,重组双方未出现共赢的结果。
事实上,我国企业较为重视重组前期行为,对重组后的企业资源整合重视不够。很多时候,重组后的新企业不仅不能从兼并重组中实现相应的协同效应,还是各自为政的发展,而且由于重组各方的整合摩擦而使管理成本加大,甚至影响到自身原先的发展思路,更为严重的可能拖垮原先的优势钢企。
此外,由于我国钢企的资本结构性质比较复杂,既有以宝钢、鞍钢、武钢为代表的大型央企集团,又有重钢、本钢等省属地方性大钢企,沙钢、日照钢铁等大型民营钢企,此外还有市/县属钢企、小型民营钢企等。
“我国钢铁企业资本结构的复杂程度非任何国家可以比拟,企业的资本机构性质不同,代表的利益集团就不同,企业的并购重组最困难的就是如何解决各利益方之间的矛盾,比如税收冲突,重组后的人事安排等。”中钢协专家指出。
中钢协副秘书长屈秀丽也对记者说,重组主要是企业的行为,除了解决税收分配问题,政府层面应该制定一些其他的如环保、准入方面的指标,这样大的企业重组利益分配梳理清楚,部分小的和落后的企业没有生存空间了,才能让兼并重组走得更快。
工信部部长苗圩在近期召开的全国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也指出,抓好企业兼并重组,必须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企业的意愿,尊重企业作出的决策。在推动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政府的主要职责是通过完善相关行业规划和政策措施,规范行政行为,加强和完善对企业兼并重组的服务,为企业兼并重组创造良好的环境,不能走回头路,不能干预企业。 (上海证券报)
八一钢铁(600581):受益西部大开发 毛利率有望提升
随着公司120万吨新棒线的达产达效,建筑用钢占比再度提高,综合毛利率提升可期;作为新疆地区钢铁龙头,将尽享西部大开发带来的收益,提高2010年每股收益预测为0.75元,2011年EPS0.91元,维持"强烈推荐-B"的投资评级。
四季度盈利超预期。公司四季度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6.3亿元,同比增长32%;实现营业利润0.8亿元,实现净利润1.56亿元,折EPS0.2元,年化EPS0.8元,显示出公司强劲的盈利回升势头。全年产粗钢约541万吨,钢材约508万吨,四季度单季钢材产量约140万吨,与三季度基本持平。预计四季度板材盈利回升及建材比例加大是业绩超预期的主要原因。
产品结构合理,疆内市场占有率高。公司2008年建筑用钢占比56%,预计2009年占比达到63%以上,且在新疆区域内一家独大,建筑用钢疆内市场占有率65%-70%,板材产品市场占有率将从2008 年的50%提高到2009年的60%。
公司区域优势显著,成长空间较大。公司作为新疆最大的钢企,区域优势明显,2010年新疆地区新增固定资产投资约2000亿元,将新增钢材需求200万吨。新疆的城镇化率较低,资源较为丰富,当地的基建投资以及新疆境内石油、煤炭、天然气大量开采和"西气东输二线"建设等给公司带来持续的需求增长。(招商证券)
鞍钢股份(000898):提价反映下游需求旺盛 增持
四季度期间费用率大幅上涨导致业绩低于预期。公司2009年实现收入701亿,同比减少22%;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4%,同比持平;实现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6.86亿,折合EPS0.10元,同比下降77%,低于我们之前0.15的预期。09年公司预计每股派0.06元。业绩低于预期的主要原因在于四季度公司四季度财务费用和和销售费用较三季度增长50%,反映了四季度钢价下跌造成的销售压力。
鞍钢五月产品提价反映需求旺盛。鞍钢股份有限公司4月19日下午发布5月钢价政策显示,线材上调500元/吨,热轧品种上调300元/吨,中厚板上调450元/吨,冷轧价格维持4月不变。至此,钢铁业三大央企武钢与鞍钢已发布5月钢价。鞍钢这次上调钢价仍然是对于包括铁矿石、焦炭成本价格上涨的消化,也反映终端需求依然旺盛。
下游销售形式是提价关键。钢铁产品价格能否上涨,成本是否能够转嫁,取决于上下游之间的议价能力差别。分产品来看,对于长材热轧中厚板等产品,一方面由于大量中间贸易商的介入,投机性需求旺盛,且下游需求较分散,提价和成本转嫁能力相对较强;而对于冷轧板来说,一方面,由于前期冷轧涨价较多,且冷轧板毛利较高,因此成本上涨对价格的推动力相对其它低毛利品种(长材、中厚板)较弱,另一方面,由于冷轧下游需求集中度较高,且一般采用直供形式,缺乏贸易商环节,因此钢厂的冷轧产品价格相对稳定。
重申钢价继续上涨观点不变,长期趋势仍然看好。在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双重作用下,钢材价格将继续处于上涨通道,同时钢铁投机性需求的上升,也将继续推动现货钢价继续上行。在铁矿石大幅上涨的背景下,鞍钢的集团供矿的竞争优势继续凸显,吨钢利润有望扩大,加上10年预计20%的产量增量。因此继续维持鞍钢10、11年0.76、0.95元的业绩预测,分别对应市盈率14倍和11倍。维持增持评级。(申银万国)
太钢不锈(000825):不锈钢盈利能力逐渐增强
2009年公司不锈钢产量全球第一,收入和利润呈逐季上升态势。2009年全年产生铁817.69万吨;产钢945.61万吨,其中不锈钢247.97万吨;产坯材912.17万吨,其中不锈坯材223.40万吨。公司不锈钢产量位居全球第一。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一直呈上升态势,2010年季度虽有下降,仍维持高位。随着公司产量的增长和钢材价格的走高,公司收入仍将继续上升。2009年普钢盈利高于不锈钢。2009年公司收入普钢以28%的收入贡献了54%的利润,可见普钢的盈利水平高于不锈钢。进入2010年,不锈钢价格连续上涨,盈利能力逐步增强,预计2010年将成为公司利润的主要提供者,但由于公司产能的限制,仍将维持普钢与不锈共同支撑的局面。公司原材料优势突出。集团公司拥有铁矿,铁矿石自给率达50%以上,而且采购价总是低于市场价的15%;公司地处焦煤产区,能够优惠购的焦煤,具有突出的成本优势,能够有效抵御原料市场价格波动性。
2010年钢铁行业形势好,不锈钢新产品增强公司盈利能力。经过2009年的修复,国际范围内经济形势好转,公司主要产品不锈钢和普碳中板受外围经济好转的影响,持续向好。公司在不锈钢方面的新产品开发逐渐产生效益,2009年成功开发的439M和441、国内空白最小厚度为0.6mm的宽幅2205双相不锈钢冷轧卷板的开发生产等产品都将在2010年为公司创造利润。
盈利预测与股票估值。我们对公司未来两年的经营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作了初步盈利预测,预计2010至2012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658元、0.816元和1.011元。目前股票已经回落至合理区域,在7元附近可积极介入。(山西证券 刘俊清)
中原特钢(002423):细分特钢巨子 产品竞争力强
公司是国内目前拥有从熔炼、锻造、热处理到机械加工完整生产线的大型锻件生产企业,主要从事工业专用装备及大型特殊钢精锻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主要产品包括石油钻具、限动芯棒、铸管模等工业专用装备以及冶金轧辊、模具钢、定制精锻件等大型特殊钢精锻件。公司是亚洲最大的限动芯棒生产企业,所生产的限动芯棒产品替代进口填补国内空白,2006年11月被国家科技部、商务部、环保总局和质检总局联合认定的国家重点新产品。公司还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无磁钻铤生产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0%左右。公司生产的“探源”牌石油钻铤、整体加重钻杆分别于2008年1月、2008年12月被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分别评为“驰名品牌”、“名牌产品”。公司PE在28-32倍较为合理,预测2010-2012年EPS分别为0.32元、0.34元、0.45元,对应公司合理价值区间为8.96-10.24元。(湘财证券)
包钢股份(600010):钢价上涨 股价反弹
近日钢材的库存出现年后首次下降,亦符合我们上期预期。在产量屡创新高的背景下库存依然开始下降,我们对已经启动的春季需求抱有充分信心。此外,近日,钢厂密集提价。攀钢、重钢对螺纹钢出厂价格分别上调160元/吨、170元/吨,三钢、酒钢、安钢和柳钢对中厚板的出厂价格分别上调130-200元/吨,酒钢和柳钢也对热轧板和冷轧板的出厂价格分别上调150元/吨、100元/吨。受到钢价上涨刺激,包钢股份率先爆发直线飙升5%,引爆钢铁板块集体反弹。(中国证券网)
杭萧钢构(600477):构筑双重底 低吸正当时
建筑钢结构市场是目前我国的新兴产业,并得到国家有关政策的积极扶持。与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建筑钢结构具有工程周期短、空间利用率高、相对重量小、抗震性好、环境污染小等优势,市场前景广阔。
公司作为国内首批建筑钢结构定点企业,拥有钢结构专业承包壹级资质、专项工程设计甲级资质,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规模居国内同行业首位。同时公司在1月15日公布了股权激励计划,对公司管理层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对今后业绩增长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二级市场方面,该股跟随大盘出现了一轮较大的调整,近期逐步走稳,双底形态逐渐形成,建议投资者逢低关注。(华融证券 沈刚)
西宁特钢(600117):转型过程弹性十足 铁矿资源丰富
2009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9 亿元,同比下滑25.6%;实现利润总额0.9 亿元,同比下滑71.25%;实现净利润0.3 亿元,同比增加314.6%;实现每股收益0.05 元,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24 元。分配预案为10 派0.5 元(含税)。
尽管净利润大幅增加,但这一涨幅是基于前一年的微利。公司06年以来向资源类公司转型的过程并不顺利,在09年便遭遇了资源品价格的低迷,铁精粉、焦炭的产量也没有放量。如何顺利通过资源业务的磨合期,增加经营的稳定性,是公司面临的主要问题。
1、 政府补贴和债权减免是盈利的主要贡献。09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76.8万元,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净利润仅为991.7万元,可见非经常性损益是公司的主要盈利贡献点。营业外收入4259.5万元,占利润总额的50.1%,其中政府补贴1542.6万元,通过结清债权人欠款为条件,获得债权减免利得2081.9万元。
2、 高企的期间费用率制约公司盈利能力。公司各主要产品的毛利率均在14%以上,但盈利能力不佳。期间费用率高是主要原因。09年公司综合毛利率15.33%,但营业利润率仅有1.0%。期间费用率高达13.5%,远高于行业4.5%的水平。其中财务费用率5.9%,管理费用率4.9%,销售费用率2.8%,均有大幅下降空间。
3、 资金短缺问题亟需解决。未来几年公司处于资源业务的扩张期,2010年公司计划投资的新建及改建项目涉及资金6亿元,而09年末公司货币资金仅9.2亿元,靠现有资金难以运转。09年末,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已高达72.2%,资金压力明显,预计2010年公司将进行再融资。
4、 上调评级至"推荐"。公司资源品的产量释放速度低于我们的预期,而计划中的2010年资源产品产量仍然没有大幅增长,但公司的业绩弹性十足。预计2010年国内铁精粉和焦炭价格将在高位振荡,铁精粉和焦炭的盈利有望回升,我们预计公司10、11年EPS分别为0.18元、0.30元,对应PE59.2、35.5倍,对应PB3.2倍,上调评级至"推荐"。(平安证券 聂秀欣)
凌钢股份(600231):铁矿石业务利润激增
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7392万元,同比增长11.72倍。公司净利润大幅增长的原因之一在于铁矿石盈利大幅增加。报告期,该公司控股子公司凌钢股份北票保国铁矿有限公司完成铁精矿50万吨,同比增长15.78%;实现营业收入43989万元,同比增长66.28%;实现利润总额12439万元,同比增长11.2倍;实现净利润9320万元,同比增长11.3倍。这主要受益于上半年铁矿石价格的大幅上涨。数据显示,唐山(66%湿基不含税)上半年最高创下1075元/吨, 均价也在864元/吨左右,按照公司铁矿营业与价格匡算,其铁精粉平均售价在879.78元/吨,为公司净利润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从目前铁矿石价格的走势来看,铁矿石下半年均价可能较上半年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但总体应维持在高位,预计吨矿净利在120元/吨以上,有可能贡献净利在6000万元以上。
公司上半年中宽热带营业收入149909.30万元,同比增长29.72%;营业利润16812.15万元,较去年同期85.35万元暴增196倍。这主要是由于上半年钢材价格普遍上涨,且板材价格表现好于棒线材,该产品毛利率上升所致,公司中宽热带毛利率由09年上半年的0.07%一举跃升至11.21%,增加近11个百分点,成为公司利润来源的重要一极。
目前,钢材又一轮去库存化尚未结束,部分下游市场需求出现了一定放缓,预期钢材及铁矿石平均售价将较上半年有所下降,三季度将成全年利润低点,四季度则有望缓慢回升。基于此,我们预计公司下半年净利润较上半年将出现明显下降,降幅约30%,全年净利润则有望达到46566万元,预计基本EPS为0.58元,继续给予该公司“买入”的投资评级。(英大证券 张文丰)
河北钢铁(000709):业绩符合预期 盈利能力大增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6.85 亿元,同比增加43.43%;净利润7.32 亿元,同比增加1440.00%;EPS 为0.10 元,符合预期。收入及净利润的大幅增长主要是得益于钢价的回升、公司整合合力的发挥及降本增效措施的实施。
毛利率同比小幅提升,环比有所下滑
公司上半年综合毛利率为5.97%,同比增长0.87 个百分点。一、二季度单季度的毛利率分别为6.7%、5.32%,环比下滑趋势明显。与行业特点类似,公司4 月份盈利达到高点,5、6、7 月业绩呈下降趋势,而8 月份受益于钢价的反弹,业绩将触底反弹。
司家营铁矿盈利能力大增
司家营铁矿上半年销售收入11.18 亿元,净利润3.11 亿元,净利率高达27.81%(09 年司家营铁矿净利率仅为11.04%),对于公司EPS的贡献为0.0147 元。
估值优势及邯宝优质资产注入,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预测公司10 年、11 年公司EPS 分别为0.18 元、0.25 元,目前股价仅为3.95 元,对应PB 为0.95,估值优势明显,邯宝项目为集团内的优质资产,低于净资产的增发价难以出现,继续给予公司“买入”评级。(广发证券 马涛)
宝钢股份(600019):估值十分便宜
作为国内最大的钢铁厂,宝钢股份目前的估值相当于1.1 倍2010 年预期市净率,低于1.12 倍的国内同业平均水平及1.30 倍的全球同业平均水平。另外,尽管今年盈利回升,但目前估值甚至低于去年1.30 倍的平均水平。
盈利应于3 季度见底,之后企稳回升。公司的下游行业仍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
影响评级的主要风险
经济或宝钢主要的下游产业(如汽车和家电)出现大幅下挫。
估值
由于公司公告盈利高于市场普遍预期, 我们将2010-2012 年盈利预测上调103%-153%。目前估值相当于1.1 倍2010 年预期市净率,颇具吸引力。基于2009年全年1.30 倍的平均市净率,我们将目标价从7.18 元上调至8.00 元。(中银国际 乐宇坤)
广东明珠(600382):未来华南铁矿明珠 凸显区域资源优势
公司目前为实业及投资并重的综合类企业 公司是一家以实业经营及投资为主的综合型公司,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及技术创新优势企业。实业方面公司主要涉及贸易、发电设备、阀门、制药、酿酒等领域,股权投资方面其持有广东大顶矿业、大庆市商业银行等股权,已形成了多产业、多元化共同发展的格局。
各项业务进退分明 大力优化业务结构 公司主营业务较为分散,近些年根据实际运行状况对一些盈利能力较差的业务予以抛弃,而对一些盈利能力较强的业务给予加大投入。公司目前退出了建筑安装、房地产等业务,逐步减持了阀门、药类等业务,而对矿业投资、发电设备加大了投入,使公司的盈利能力得到了加强。
大顶矿业股权为公司看点 未来存在注入预期 公司03年开始对广东大顶矿业进行股权投资,06年进行了增持,目前持有其19.9%股权。大顶矿业是国内少有的高品位露天铁矿,目前储量在12887.3万吨,平均品位在43%,高于国内矿山平均水平10%,具有明显成本优势,随着此部分收益对公司业绩影响逐渐加大,后期不排除继续增持股权及大顶矿业注入上市公司的可能性。
铁矿石价格上涨将给公司业绩带来爆发性增长 10年铁矿石长单协议涨价幅度高于先前市场预期已成为大概率事件,如涨幅在90%以上将与目前现货市场价格接近,从而在一段时期对目前现货价构成支撑效应。考虑到铁矿开采成本的刚性,矿价继续上涨将给矿山企业盈利带来爆发性增长,广东明珠通过其持有大顶矿业股权将间接受益。
投资建议 公司目前仍属于一家以贸易、发电设备、制药、酿酒经营为主的综合类企业,但随着公司投资矿业收益对公司贡献的提高,公司具有进一步增持大顶矿业股权的可能性,且不排除将大顶矿业注入上市公司的可能,公司未来存在转型矿业公司的可能性。目前大顶矿业与广东明珠为同一实际控制人,注入在操作层面上并不存在实质性的障碍。我们预计公司10-12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48元、0.54元、0.58元。鉴于公司目前大顶矿业股权投资收益增长的确定性及未来存在的矿业资产注入预期,给予公司“强烈推荐”投资评级。(第一创业 巨国贤)
方大特钢(600507):中期高转增 资源注入持续进行
半年度业绩符合预期。方大特钢10年上半年实现收入62.63亿,同比增加22%;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4%,同比增加了7.46个百分点;实现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1.17亿,折合EPS 0.17元,较上年同期呈现较大幅度增长(上年同期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1850 万元),符合我们和市场预期。效益的增长主要在于市场需求的有效把握,对标挖潜技术经济指标的不断提高,以及新产品的有效开发。
公司生产运营良好。公司上半年累计产铁118.11万吨,产钢132.63万吨,产材(坯)125.8万吨;自发电7416万kwh,占总用电量的12.71%。铁、钢和材产量同比均实现大幅增长。其中,针对汽车市场火爆的需求,公司大幅增加了其优势产品-弹扁的产量,上半年共生产45万吨,同比增长65%以上,占全部钢材总量的35%。此外,还生产汽车板簧2.2万吨,同比增长13%以上。公司上半年的生产和盈利指标均顺利完成。
资产注入持续进行。公司自年初以来,明确表示将为公司注入以铁矿石为主的多项资产,以降低公司成本,保证公司的持续发展。公司启动了多项上游资源的收购行动,并承诺将条件成熟的资产直接注入上市公司,条件不成熟的由集团公司先行收购后再行注入。公司已分别于2月和6月收购年产20万吨(51%权益)和35万吨(70%权益)的铁精粉矿山。此外,还竞得新余市巴丘园矿区铁矿普查探矿权。公司的资产注入还远未结束,公司将在近期完成其它多项矿山资产的注入。预计到年底公司将拥有超过100万吨(权益)的铁精粉生产能力。上述资产的收购将大幅提升公司的后期盈利能力。
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前期承诺的铁矿石和焦化资产注入仍在正常运作中,预计将在近期完成,这将提升公司的盈利和估值。此外,公司公告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9 股。公司股价在前期跟随市场出现调整后,提供了一个较好的买入机会。因此我们维持公司“买入”评级,预计公司10、11年业绩分别为0.68、0.93元。(申银万国 赵湘鄂)
中国证券网编者按:
权威渠道消息,当前我国钢铁行业重组明显提速,下半年政策密集发布,相关受益股面临整合机遇。
钢铁行业重组不停歇 下半年政策密集发布
自2000年开始,我国钢铁企业兼并重组事件开始逐步增多,特别是2005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后,兼并重组步伐更是飞快。
今年以来,钢铁产业的兼并重组处于持续推进状态,与前些年相比,兼并重组事件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更加丰富,跨区域企业重组、同一区域内企业重组同步发展。
6月15日,国家工信部正式函复福建省政府和鞍钢集团,原则同意鞍钢集团与福建三钢集团联合重组方案。
同样在6月,中原地带的钢企也分别采用了区域内和跨地区的方式,拉开重组大幕。6月26日,安阳钢铁(600569)重组三家民营钢厂。6月30日,江苏沙钢集团旗下的安阳永兴钢铁牵手三家企业,组建河南沙钢联合钢铁集团。
7月13日,由天津市国资委出资,有天津钢管集团、天津钢铁集团、天津天铁冶金集团等四家国有钢铁企业联合组建的国有独资公司渤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天津地区由此出现了粗钢年产量上千万吨级的钢铁企业。
与此同时,河北民营钢铁企业也在重组路上迈出一步。邯郸7家民营钢铁企业,宝信钢铁、合信钢铁、鹏鑫钢铁、恒丰顺铸管、荣喜钢铁、新方铸造和鸿泰铸造通过自主联合,组建了河北宝信钢铁集团,联合重组后将形成焦化—炼铁—炼钢—钢材—铸造的集约型产业链,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加速产品结构调整。
十大钢企集中度将提高
企业的联合重组一直被认为是提高集中度的一个重要手段。工信部副部长苏波曾透露,“十二五”期间我国将以汽车、钢铁、水泥、机械制造、电解铝、稀土、电子信息、医药等八大行业为重点,推动优势企业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境外并购和投资合作,提高产业集中度。
工信部原材料司司长贾银松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钢铁业将加快兼并重组步伐,国家支持优势大型钢铁企业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重组,并鼓励区域钢铁企业联合重组,以提升产业集中度,争取将前十家钢企的集中度提高到60%以上。
提高产业集中度也是《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但从实施以来的情况看,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工信部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粗钢生产企业有500多家,平均规模仅100多万吨,排名前10位的企业粗钢产量仅占全国总产量的48%。
此外,2010年河北钢铁(000709)、宝钢、武钢、鞍钢、沙钢五大钢铁集团合计产钢1.65亿吨,仅占同期全国产量的29%,这与《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的“国内排名前5位钢铁企业的产能占全国的比例达到45%以上”的目标差距甚远。
但事实上,不少专家指出,单纯扩张式的重组并无益于集中度的提高。
记者了解到,由中钢协高级分析师李拥军执笔的一份《关于钢铁企业重组的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刚刚召开的中钢协四届二次常务理事会上全文发布。报告指出,单纯的将许多产业发展问题归咎于集中度问题,进而为了提高集中度而推进企业重组,这本身并无助于产业发展问题的解决。
《报告》指出,目前国内的钢铁企业重组常常与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被赋予了更多的期望。但事实上,大型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对企业个体的意义就是提高市场竞争力,获得较为理想的市场竞争地位,进而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企业赢利能力;对钢铁产业的意义是通过培育钢铁企业,提高优势企业集团的行业控制力,进而优化产业组织结构。
中钢协原常务副会长罗冰生也表示,钢铁行业联合重组的目的是为了做强而不是做大,如果只是为了做大,就等于是把一些小问题集中在一起变成一个大问题,这也是目前企业联合重组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企业资源整合重视不够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钢铁企业重组事件逐渐呈递增态势,但是重组后的绩效并不明显。
对此,《报告》认为,主要原因在于重组后资源整合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在钢铁企业重组中仅仅形成低层次的外部联合,并没有形成规模和协同效应,重组双方未出现共赢的结果。
事实上,我国企业较为重视重组前期行为,对重组后的企业资源整合重视不够。很多时候,重组后的新企业不仅不能从兼并重组中实现相应的协同效应,还是各自为政的发展,而且由于重组各方的整合摩擦而使管理成本加大,甚至影响到自身原先的发展思路,更为严重的可能拖垮原先的优势钢企。
此外,由于我国钢企的资本结构性质比较复杂,既有以宝钢、鞍钢、武钢为代表的大型央企集团,又有重钢、本钢等省属地方性大钢企,沙钢、日照钢铁等大型民营钢企,此外还有市/县属钢企、小型民营钢企等。
“我国钢铁企业资本结构的复杂程度非任何国家可以比拟,企业的资本机构性质不同,代表的利益集团就不同,企业的并购重组最困难的就是如何解决各利益方之间的矛盾,比如税收冲突,重组后的人事安排等。”中钢协专家指出。
中钢协副秘书长屈秀丽也对记者说,重组主要是企业的行为,除了解决税收分配问题,政府层面应该制定一些其他的如环保、准入方面的指标,这样大的企业重组利益分配梳理清楚,部分小的和落后的企业没有生存空间了,才能让兼并重组走得更快。
工信部部长苗圩在近期召开的全国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也指出,抓好企业兼并重组,必须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企业的意愿,尊重企业作出的决策。在推动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政府的主要职责是通过完善相关行业规划和政策措施,规范行政行为,加强和完善对企业兼并重组的服务,为企业兼并重组创造良好的环境,不能走回头路,不能干预企业。 (上海证券报)
八一钢铁(600581):受益西部大开发 毛利率有望提升
随着公司120万吨新棒线的达产达效,建筑用钢占比再度提高,综合毛利率提升可期;作为新疆地区钢铁龙头,将尽享西部大开发带来的收益,提高2010年每股收益预测为0.75元,2011年EPS0.91元,维持"强烈推荐-B"的投资评级。
四季度盈利超预期。公司四季度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6.3亿元,同比增长32%;实现营业利润0.8亿元,实现净利润1.56亿元,折EPS0.2元,年化EPS0.8元,显示出公司强劲的盈利回升势头。全年产粗钢约541万吨,钢材约508万吨,四季度单季钢材产量约140万吨,与三季度基本持平。预计四季度板材盈利回升及建材比例加大是业绩超预期的主要原因。
产品结构合理,疆内市场占有率高。公司2008年建筑用钢占比56%,预计2009年占比达到63%以上,且在新疆区域内一家独大,建筑用钢疆内市场占有率65%-70%,板材产品市场占有率将从2008 年的50%提高到2009年的60%。
公司区域优势显著,成长空间较大。公司作为新疆最大的钢企,区域优势明显,2010年新疆地区新增固定资产投资约2000亿元,将新增钢材需求200万吨。新疆的城镇化率较低,资源较为丰富,当地的基建投资以及新疆境内石油、煤炭、天然气大量开采和"西气东输二线"建设等给公司带来持续的需求增长。(招商证券)
鞍钢股份(000898):提价反映下游需求旺盛 增持
四季度期间费用率大幅上涨导致业绩低于预期。公司2009年实现收入701亿,同比减少22%;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4%,同比持平;实现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6.86亿,折合EPS0.10元,同比下降77%,低于我们之前0.15的预期。09年公司预计每股派0.06元。业绩低于预期的主要原因在于四季度公司四季度财务费用和和销售费用较三季度增长50%,反映了四季度钢价下跌造成的销售压力。
鞍钢五月产品提价反映需求旺盛。鞍钢股份有限公司4月19日下午发布5月钢价政策显示,线材上调500元/吨,热轧品种上调300元/吨,中厚板上调450元/吨,冷轧价格维持4月不变。至此,钢铁业三大央企武钢与鞍钢已发布5月钢价。鞍钢这次上调钢价仍然是对于包括铁矿石、焦炭成本价格上涨的消化,也反映终端需求依然旺盛。
下游销售形式是提价关键。钢铁产品价格能否上涨,成本是否能够转嫁,取决于上下游之间的议价能力差别。分产品来看,对于长材热轧中厚板等产品,一方面由于大量中间贸易商的介入,投机性需求旺盛,且下游需求较分散,提价和成本转嫁能力相对较强;而对于冷轧板来说,一方面,由于前期冷轧涨价较多,且冷轧板毛利较高,因此成本上涨对价格的推动力相对其它低毛利品种(长材、中厚板)较弱,另一方面,由于冷轧下游需求集中度较高,且一般采用直供形式,缺乏贸易商环节,因此钢厂的冷轧产品价格相对稳定。
重申钢价继续上涨观点不变,长期趋势仍然看好。在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双重作用下,钢材价格将继续处于上涨通道,同时钢铁投机性需求的上升,也将继续推动现货钢价继续上行。在铁矿石大幅上涨的背景下,鞍钢的集团供矿的竞争优势继续凸显,吨钢利润有望扩大,加上10年预计20%的产量增量。因此继续维持鞍钢10、11年0.76、0.95元的业绩预测,分别对应市盈率14倍和11倍。维持增持评级。(申银万国)
太钢不锈(000825):不锈钢盈利能力逐渐增强
2009年公司不锈钢产量全球第一,收入和利润呈逐季上升态势。2009年全年产生铁817.69万吨;产钢945.61万吨,其中不锈钢247.97万吨;产坯材912.17万吨,其中不锈坯材223.40万吨。公司不锈钢产量位居全球第一。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一直呈上升态势,2010年季度虽有下降,仍维持高位。随着公司产量的增长和钢材价格的走高,公司收入仍将继续上升。2009年普钢盈利高于不锈钢。2009年公司收入普钢以28%的收入贡献了54%的利润,可见普钢的盈利水平高于不锈钢。进入2010年,不锈钢价格连续上涨,盈利能力逐步增强,预计2010年将成为公司利润的主要提供者,但由于公司产能的限制,仍将维持普钢与不锈共同支撑的局面。公司原材料优势突出。集团公司拥有铁矿,铁矿石自给率达50%以上,而且采购价总是低于市场价的15%;公司地处焦煤产区,能够优惠购的焦煤,具有突出的成本优势,能够有效抵御原料市场价格波动性。
2010年钢铁行业形势好,不锈钢新产品增强公司盈利能力。经过2009年的修复,国际范围内经济形势好转,公司主要产品不锈钢和普碳中板受外围经济好转的影响,持续向好。公司在不锈钢方面的新产品开发逐渐产生效益,2009年成功开发的439M和441、国内空白最小厚度为0.6mm的宽幅2205双相不锈钢冷轧卷板的开发生产等产品都将在2010年为公司创造利润。
盈利预测与股票估值。我们对公司未来两年的经营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作了初步盈利预测,预计2010至2012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658元、0.816元和1.011元。目前股票已经回落至合理区域,在7元附近可积极介入。(山西证券 刘俊清)
中原特钢(002423):细分特钢巨子 产品竞争力强
公司是国内目前拥有从熔炼、锻造、热处理到机械加工完整生产线的大型锻件生产企业,主要从事工业专用装备及大型特殊钢精锻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主要产品包括石油钻具、限动芯棒、铸管模等工业专用装备以及冶金轧辊、模具钢、定制精锻件等大型特殊钢精锻件。公司是亚洲最大的限动芯棒生产企业,所生产的限动芯棒产品替代进口填补国内空白,2006年11月被国家科技部、商务部、环保总局和质检总局联合认定的国家重点新产品。公司还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无磁钻铤生产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0%左右。公司生产的“探源”牌石油钻铤、整体加重钻杆分别于2008年1月、2008年12月被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分别评为“驰名品牌”、“名牌产品”。公司PE在28-32倍较为合理,预测2010-2012年EPS分别为0.32元、0.34元、0.45元,对应公司合理价值区间为8.96-10.24元。(湘财证券)
包钢股份(600010):钢价上涨 股价反弹
近日钢材的库存出现年后首次下降,亦符合我们上期预期。在产量屡创新高的背景下库存依然开始下降,我们对已经启动的春季需求抱有充分信心。此外,近日,钢厂密集提价。攀钢、重钢对螺纹钢出厂价格分别上调160元/吨、170元/吨,三钢、酒钢、安钢和柳钢对中厚板的出厂价格分别上调130-200元/吨,酒钢和柳钢也对热轧板和冷轧板的出厂价格分别上调150元/吨、100元/吨。受到钢价上涨刺激,包钢股份率先爆发直线飙升5%,引爆钢铁板块集体反弹。(中国证券网)
杭萧钢构(600477):构筑双重底 低吸正当时
建筑钢结构市场是目前我国的新兴产业,并得到国家有关政策的积极扶持。与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建筑钢结构具有工程周期短、空间利用率高、相对重量小、抗震性好、环境污染小等优势,市场前景广阔。
公司作为国内首批建筑钢结构定点企业,拥有钢结构专业承包壹级资质、专项工程设计甲级资质,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规模居国内同行业首位。同时公司在1月15日公布了股权激励计划,对公司管理层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对今后业绩增长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二级市场方面,该股跟随大盘出现了一轮较大的调整,近期逐步走稳,双底形态逐渐形成,建议投资者逢低关注。(华融证券 沈刚)
西宁特钢(600117):转型过程弹性十足 铁矿资源丰富
2009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9 亿元,同比下滑25.6%;实现利润总额0.9 亿元,同比下滑71.25%;实现净利润0.3 亿元,同比增加314.6%;实现每股收益0.05 元,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24 元。分配预案为10 派0.5 元(含税)。
尽管净利润大幅增加,但这一涨幅是基于前一年的微利。公司06年以来向资源类公司转型的过程并不顺利,在09年便遭遇了资源品价格的低迷,铁精粉、焦炭的产量也没有放量。如何顺利通过资源业务的磨合期,增加经营的稳定性,是公司面临的主要问题。
1、 政府补贴和债权减免是盈利的主要贡献。09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76.8万元,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净利润仅为991.7万元,可见非经常性损益是公司的主要盈利贡献点。营业外收入4259.5万元,占利润总额的50.1%,其中政府补贴1542.6万元,通过结清债权人欠款为条件,获得债权减免利得2081.9万元。
2、 高企的期间费用率制约公司盈利能力。公司各主要产品的毛利率均在14%以上,但盈利能力不佳。期间费用率高是主要原因。09年公司综合毛利率15.33%,但营业利润率仅有1.0%。期间费用率高达13.5%,远高于行业4.5%的水平。其中财务费用率5.9%,管理费用率4.9%,销售费用率2.8%,均有大幅下降空间。
3、 资金短缺问题亟需解决。未来几年公司处于资源业务的扩张期,2010年公司计划投资的新建及改建项目涉及资金6亿元,而09年末公司货币资金仅9.2亿元,靠现有资金难以运转。09年末,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已高达72.2%,资金压力明显,预计2010年公司将进行再融资。
4、 上调评级至"推荐"。公司资源品的产量释放速度低于我们的预期,而计划中的2010年资源产品产量仍然没有大幅增长,但公司的业绩弹性十足。预计2010年国内铁精粉和焦炭价格将在高位振荡,铁精粉和焦炭的盈利有望回升,我们预计公司10、11年EPS分别为0.18元、0.30元,对应PE59.2、35.5倍,对应PB3.2倍,上调评级至"推荐"。(平安证券 聂秀欣)
凌钢股份(600231):铁矿石业务利润激增
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7392万元,同比增长11.72倍。公司净利润大幅增长的原因之一在于铁矿石盈利大幅增加。报告期,该公司控股子公司凌钢股份北票保国铁矿有限公司完成铁精矿50万吨,同比增长15.78%;实现营业收入43989万元,同比增长66.28%;实现利润总额12439万元,同比增长11.2倍;实现净利润9320万元,同比增长11.3倍。这主要受益于上半年铁矿石价格的大幅上涨。数据显示,唐山(66%湿基不含税)上半年最高创下1075元/吨, 均价也在864元/吨左右,按照公司铁矿营业与价格匡算,其铁精粉平均售价在879.78元/吨,为公司净利润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从目前铁矿石价格的走势来看,铁矿石下半年均价可能较上半年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但总体应维持在高位,预计吨矿净利在120元/吨以上,有可能贡献净利在6000万元以上。
公司上半年中宽热带营业收入149909.30万元,同比增长29.72%;营业利润16812.15万元,较去年同期85.35万元暴增196倍。这主要是由于上半年钢材价格普遍上涨,且板材价格表现好于棒线材,该产品毛利率上升所致,公司中宽热带毛利率由09年上半年的0.07%一举跃升至11.21%,增加近11个百分点,成为公司利润来源的重要一极。
目前,钢材又一轮去库存化尚未结束,部分下游市场需求出现了一定放缓,预期钢材及铁矿石平均售价将较上半年有所下降,三季度将成全年利润低点,四季度则有望缓慢回升。基于此,我们预计公司下半年净利润较上半年将出现明显下降,降幅约30%,全年净利润则有望达到46566万元,预计基本EPS为0.58元,继续给予该公司“买入”的投资评级。(英大证券 张文丰)
河北钢铁(000709):业绩符合预期 盈利能力大增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6.85 亿元,同比增加43.43%;净利润7.32 亿元,同比增加1440.00%;EPS 为0.10 元,符合预期。收入及净利润的大幅增长主要是得益于钢价的回升、公司整合合力的发挥及降本增效措施的实施。
毛利率同比小幅提升,环比有所下滑
公司上半年综合毛利率为5.97%,同比增长0.87 个百分点。一、二季度单季度的毛利率分别为6.7%、5.32%,环比下滑趋势明显。与行业特点类似,公司4 月份盈利达到高点,5、6、7 月业绩呈下降趋势,而8 月份受益于钢价的反弹,业绩将触底反弹。
司家营铁矿盈利能力大增
司家营铁矿上半年销售收入11.18 亿元,净利润3.11 亿元,净利率高达27.81%(09 年司家营铁矿净利率仅为11.04%),对于公司EPS的贡献为0.0147 元。
估值优势及邯宝优质资产注入,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预测公司10 年、11 年公司EPS 分别为0.18 元、0.25 元,目前股价仅为3.95 元,对应PB 为0.95,估值优势明显,邯宝项目为集团内的优质资产,低于净资产的增发价难以出现,继续给予公司“买入”评级。(广发证券 马涛)
宝钢股份(600019):估值十分便宜
作为国内最大的钢铁厂,宝钢股份目前的估值相当于1.1 倍2010 年预期市净率,低于1.12 倍的国内同业平均水平及1.30 倍的全球同业平均水平。另外,尽管今年盈利回升,但目前估值甚至低于去年1.30 倍的平均水平。
盈利应于3 季度见底,之后企稳回升。公司的下游行业仍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
影响评级的主要风险
经济或宝钢主要的下游产业(如汽车和家电)出现大幅下挫。
估值
由于公司公告盈利高于市场普遍预期, 我们将2010-2012 年盈利预测上调103%-153%。目前估值相当于1.1 倍2010 年预期市净率,颇具吸引力。基于2009年全年1.30 倍的平均市净率,我们将目标价从7.18 元上调至8.00 元。(中银国际 乐宇坤)
广东明珠(600382):未来华南铁矿明珠 凸显区域资源优势
公司目前为实业及投资并重的综合类企业 公司是一家以实业经营及投资为主的综合型公司,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及技术创新优势企业。实业方面公司主要涉及贸易、发电设备、阀门、制药、酿酒等领域,股权投资方面其持有广东大顶矿业、大庆市商业银行等股权,已形成了多产业、多元化共同发展的格局。
各项业务进退分明 大力优化业务结构 公司主营业务较为分散,近些年根据实际运行状况对一些盈利能力较差的业务予以抛弃,而对一些盈利能力较强的业务给予加大投入。公司目前退出了建筑安装、房地产等业务,逐步减持了阀门、药类等业务,而对矿业投资、发电设备加大了投入,使公司的盈利能力得到了加强。
大顶矿业股权为公司看点 未来存在注入预期 公司03年开始对广东大顶矿业进行股权投资,06年进行了增持,目前持有其19.9%股权。大顶矿业是国内少有的高品位露天铁矿,目前储量在12887.3万吨,平均品位在43%,高于国内矿山平均水平10%,具有明显成本优势,随着此部分收益对公司业绩影响逐渐加大,后期不排除继续增持股权及大顶矿业注入上市公司的可能性。
铁矿石价格上涨将给公司业绩带来爆发性增长 10年铁矿石长单协议涨价幅度高于先前市场预期已成为大概率事件,如涨幅在90%以上将与目前现货市场价格接近,从而在一段时期对目前现货价构成支撑效应。考虑到铁矿开采成本的刚性,矿价继续上涨将给矿山企业盈利带来爆发性增长,广东明珠通过其持有大顶矿业股权将间接受益。
投资建议 公司目前仍属于一家以贸易、发电设备、制药、酿酒经营为主的综合类企业,但随着公司投资矿业收益对公司贡献的提高,公司具有进一步增持大顶矿业股权的可能性,且不排除将大顶矿业注入上市公司的可能,公司未来存在转型矿业公司的可能性。目前大顶矿业与广东明珠为同一实际控制人,注入在操作层面上并不存在实质性的障碍。我们预计公司10-12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48元、0.54元、0.58元。鉴于公司目前大顶矿业股权投资收益增长的确定性及未来存在的矿业资产注入预期,给予公司“强烈推荐”投资评级。(第一创业 巨国贤)
方大特钢(600507):中期高转增 资源注入持续进行
半年度业绩符合预期。方大特钢10年上半年实现收入62.63亿,同比增加22%;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4%,同比增加了7.46个百分点;实现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1.17亿,折合EPS 0.17元,较上年同期呈现较大幅度增长(上年同期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1850 万元),符合我们和市场预期。效益的增长主要在于市场需求的有效把握,对标挖潜技术经济指标的不断提高,以及新产品的有效开发。
公司生产运营良好。公司上半年累计产铁118.11万吨,产钢132.63万吨,产材(坯)125.8万吨;自发电7416万kwh,占总用电量的12.71%。铁、钢和材产量同比均实现大幅增长。其中,针对汽车市场火爆的需求,公司大幅增加了其优势产品-弹扁的产量,上半年共生产45万吨,同比增长65%以上,占全部钢材总量的35%。此外,还生产汽车板簧2.2万吨,同比增长13%以上。公司上半年的生产和盈利指标均顺利完成。
资产注入持续进行。公司自年初以来,明确表示将为公司注入以铁矿石为主的多项资产,以降低公司成本,保证公司的持续发展。公司启动了多项上游资源的收购行动,并承诺将条件成熟的资产直接注入上市公司,条件不成熟的由集团公司先行收购后再行注入。公司已分别于2月和6月收购年产20万吨(51%权益)和35万吨(70%权益)的铁精粉矿山。此外,还竞得新余市巴丘园矿区铁矿普查探矿权。公司的资产注入还远未结束,公司将在近期完成其它多项矿山资产的注入。预计到年底公司将拥有超过100万吨(权益)的铁精粉生产能力。上述资产的收购将大幅提升公司的后期盈利能力。
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前期承诺的铁矿石和焦化资产注入仍在正常运作中,预计将在近期完成,这将提升公司的盈利和估值。此外,公司公告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9 股。公司股价在前期跟随市场出现调整后,提供了一个较好的买入机会。因此我们维持公司“买入”评级,预计公司10、11年业绩分别为0.68、0.93元。(申银万国 赵湘鄂)
中国证券网编者按:
权威渠道消息,当前我国钢铁行业重组明显提速,下半年政策密集发布,相关受益股面临整合机遇。
钢铁行业重组不停歇 下半年政策密集发布
自2000年开始,我国钢铁企业兼并重组事件开始逐步增多,特别是2005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后,兼并重组步伐更是飞快。
今年以来,钢铁产业的兼并重组处于持续推进状态,与前些年相比,兼并重组事件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更加丰富,跨区域企业重组、同一区域内企业重组同步发展。
6月15日,国家工信部正式函复福建省政府和鞍钢集团,原则同意鞍钢集团与福建三钢集团联合重组方案。
同样在6月,中原地带的钢企也分别采用了区域内和跨地区的方式,拉开重组大幕。6月26日,安阳钢铁(600569)重组三家民营钢厂。6月30日,江苏沙钢集团旗下的安阳永兴钢铁牵手三家企业,组建河南沙钢联合钢铁集团。
7月13日,由天津市国资委出资,有天津钢管集团、天津钢铁集团、天津天铁冶金集团等四家国有钢铁企业联合组建的国有独资公司渤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天津地区由此出现了粗钢年产量上千万吨级的钢铁企业。
与此同时,河北民营钢铁企业也在重组路上迈出一步。邯郸7家民营钢铁企业,宝信钢铁、合信钢铁、鹏鑫钢铁、恒丰顺铸管、荣喜钢铁、新方铸造和鸿泰铸造通过自主联合,组建了河北宝信钢铁集团,联合重组后将形成焦化—炼铁—炼钢—钢材—铸造的集约型产业链,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加速产品结构调整。
十大钢企集中度将提高
企业的联合重组一直被认为是提高集中度的一个重要手段。工信部副部长苏波曾透露,“十二五”期间我国将以汽车、钢铁、水泥、机械制造、电解铝、稀土、电子信息、医药等八大行业为重点,推动优势企业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境外并购和投资合作,提高产业集中度。
工信部原材料司司长贾银松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钢铁业将加快兼并重组步伐,国家支持优势大型钢铁企业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重组,并鼓励区域钢铁企业联合重组,以提升产业集中度,争取将前十家钢企的集中度提高到60%以上。
提高产业集中度也是《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但从实施以来的情况看,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工信部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粗钢生产企业有500多家,平均规模仅100多万吨,排名前10位的企业粗钢产量仅占全国总产量的48%。
此外,2010年河北钢铁(000709)、宝钢、武钢、鞍钢、沙钢五大钢铁集团合计产钢1.65亿吨,仅占同期全国产量的29%,这与《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的“国内排名前5位钢铁企业的产能占全国的比例达到45%以上”的目标差距甚远。
但事实上,不少专家指出,单纯扩张式的重组并无益于集中度的提高。
记者了解到,由中钢协高级分析师李拥军执笔的一份《关于钢铁企业重组的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刚刚召开的中钢协四届二次常务理事会上全文发布。报告指出,单纯的将许多产业发展问题归咎于集中度问题,进而为了提高集中度而推进企业重组,这本身并无助于产业发展问题的解决。
《报告》指出,目前国内的钢铁企业重组常常与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被赋予了更多的期望。但事实上,大型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对企业个体的意义就是提高市场竞争力,获得较为理想的市场竞争地位,进而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企业赢利能力;对钢铁产业的意义是通过培育钢铁企业,提高优势企业集团的行业控制力,进而优化产业组织结构。
中钢协原常务副会长罗冰生也表示,钢铁行业联合重组的目的是为了做强而不是做大,如果只是为了做大,就等于是把一些小问题集中在一起变成一个大问题,这也是目前企业联合重组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企业资源整合重视不够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钢铁企业重组事件逐渐呈递增态势,但是重组后的绩效并不明显。
对此,《报告》认为,主要原因在于重组后资源整合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在钢铁企业重组中仅仅形成低层次的外部联合,并没有形成规模和协同效应,重组双方未出现共赢的结果。
事实上,我国企业较为重视重组前期行为,对重组后的企业资源整合重视不够。很多时候,重组后的新企业不仅不能从兼并重组中实现相应的协同效应,还是各自为政的发展,而且由于重组各方的整合摩擦而使管理成本加大,甚至影响到自身原先的发展思路,更为严重的可能拖垮原先的优势钢企。
此外,由于我国钢企的资本结构性质比较复杂,既有以宝钢、鞍钢、武钢为代表的大型央企集团,又有重钢、本钢等省属地方性大钢企,沙钢、日照钢铁等大型民营钢企,此外还有市/县属钢企、小型民营钢企等。
“我国钢铁企业资本结构的复杂程度非任何国家可以比拟,企业的资本机构性质不同,代表的利益集团就不同,企业的并购重组最困难的就是如何解决各利益方之间的矛盾,比如税收冲突,重组后的人事安排等。”中钢协专家指出。
中钢协副秘书长屈秀丽也对记者说,重组主要是企业的行为,除了解决税收分配问题,政府层面应该制定一些其他的如环保、准入方面的指标,这样大的企业重组利益分配梳理清楚,部分小的和落后的企业没有生存空间了,才能让兼并重组走得更快。
工信部部长苗圩在近期召开的全国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也指出,抓好企业兼并重组,必须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企业的意愿,尊重企业作出的决策。在推动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政府的主要职责是通过完善相关行业规划和政策措施,规范行政行为,加强和完善对企业兼并重组的服务,为企业兼并重组创造良好的环境,不能走回头路,不能干预企业。 (上海证券报)
八一钢铁(600581):受益西部大开发 毛利率有望提升
随着公司120万吨新棒线的达产达效,建筑用钢占比再度提高,综合毛利率提升可期;作为新疆地区钢铁龙头,将尽享西部大开发带来的收益,提高2010年每股收益预测为0.75元,2011年EPS0.91元,维持"强烈推荐-B"的投资评级。
四季度盈利超预期。公司四季度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6.3亿元,同比增长32%;实现营业利润0.8亿元,实现净利润1.56亿元,折EPS0.2元,年化EPS0.8元,显示出公司强劲的盈利回升势头。全年产粗钢约541万吨,钢材约508万吨,四季度单季钢材产量约140万吨,与三季度基本持平。预计四季度板材盈利回升及建材比例加大是业绩超预期的主要原因。
产品结构合理,疆内市场占有率高。公司2008年建筑用钢占比56%,预计2009年占比达到63%以上,且在新疆区域内一家独大,建筑用钢疆内市场占有率65%-70%,板材产品市场占有率将从2008 年的50%提高到2009年的60%。
公司区域优势显著,成长空间较大。公司作为新疆最大的钢企,区域优势明显,2010年新疆地区新增固定资产投资约2000亿元,将新增钢材需求200万吨。新疆的城镇化率较低,资源较为丰富,当地的基建投资以及新疆境内石油、煤炭、天然气大量开采和"西气东输二线"建设等给公司带来持续的需求增长。(招商证券)
鞍钢股份(000898):提价反映下游需求旺盛 增持
四季度期间费用率大幅上涨导致业绩低于预期。公司2009年实现收入701亿,同比减少22%;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4%,同比持平;实现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6.86亿,折合EPS0.10元,同比下降77%,低于我们之前0.15的预期。09年公司预计每股派0.06元。业绩低于预期的主要原因在于四季度公司四季度财务费用和和销售费用较三季度增长50%,反映了四季度钢价下跌造成的销售压力。
鞍钢五月产品提价反映需求旺盛。鞍钢股份有限公司4月19日下午发布5月钢价政策显示,线材上调500元/吨,热轧品种上调300元/吨,中厚板上调450元/吨,冷轧价格维持4月不变。至此,钢铁业三大央企武钢与鞍钢已发布5月钢价。鞍钢这次上调钢价仍然是对于包括铁矿石、焦炭成本价格上涨的消化,也反映终端需求依然旺盛。
下游销售形式是提价关键。钢铁产品价格能否上涨,成本是否能够转嫁,取决于上下游之间的议价能力差别。分产品来看,对于长材热轧中厚板等产品,一方面由于大量中间贸易商的介入,投机性需求旺盛,且下游需求较分散,提价和成本转嫁能力相对较强;而对于冷轧板来说,一方面,由于前期冷轧涨价较多,且冷轧板毛利较高,因此成本上涨对价格的推动力相对其它低毛利品种(长材、中厚板)较弱,另一方面,由于冷轧下游需求集中度较高,且一般采用直供形式,缺乏贸易商环节,因此钢厂的冷轧产品价格相对稳定。
重申钢价继续上涨观点不变,长期趋势仍然看好。在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双重作用下,钢材价格将继续处于上涨通道,同时钢铁投机性需求的上升,也将继续推动现货钢价继续上行。在铁矿石大幅上涨的背景下,鞍钢的集团供矿的竞争优势继续凸显,吨钢利润有望扩大,加上10年预计20%的产量增量。因此继续维持鞍钢10、11年0.76、0.95元的业绩预测,分别对应市盈率14倍和11倍。维持增持评级。(申银万国)
太钢不锈(000825):不锈钢盈利能力逐渐增强
2009年公司不锈钢产量全球第一,收入和利润呈逐季上升态势。2009年全年产生铁817.69万吨;产钢945.61万吨,其中不锈钢247.97万吨;产坯材912.17万吨,其中不锈坯材223.40万吨。公司不锈钢产量位居全球第一。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一直呈上升态势,2010年季度虽有下降,仍维持高位。随着公司产量的增长和钢材价格的走高,公司收入仍将继续上升。2009年普钢盈利高于不锈钢。2009年公司收入普钢以28%的收入贡献了54%的利润,可见普钢的盈利水平高于不锈钢。进入2010年,不锈钢价格连续上涨,盈利能力逐步增强,预计2010年将成为公司利润的主要提供者,但由于公司产能的限制,仍将维持普钢与不锈共同支撑的局面。公司原材料优势突出。集团公司拥有铁矿,铁矿石自给率达50%以上,而且采购价总是低于市场价的15%;公司地处焦煤产区,能够优惠购的焦煤,具有突出的成本优势,能够有效抵御原料市场价格波动性。
2010年钢铁行业形势好,不锈钢新产品增强公司盈利能力。经过2009年的修复,国际范围内经济形势好转,公司主要产品不锈钢和普碳中板受外围经济好转的影响,持续向好。公司在不锈钢方面的新产品开发逐渐产生效益,2009年成功开发的439M和441、国内空白最小厚度为0.6mm的宽幅2205双相不锈钢冷轧卷板的开发生产等产品都将在2010年为公司创造利润。
盈利预测与股票估值。我们对公司未来两年的经营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作了初步盈利预测,预计2010至2012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658元、0.816元和1.011元。目前股票已经回落至合理区域,在7元附近可积极介入。(山西证券 刘俊清)
中原特钢(002423):细分特钢巨子 产品竞争力强
公司是国内目前拥有从熔炼、锻造、热处理到机械加工完整生产线的大型锻件生产企业,主要从事工业专用装备及大型特殊钢精锻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主要产品包括石油钻具、限动芯棒、铸管模等工业专用装备以及冶金轧辊、模具钢、定制精锻件等大型特殊钢精锻件。公司是亚洲最大的限动芯棒生产企业,所生产的限动芯棒产品替代进口填补国内空白,2006年11月被国家科技部、商务部、环保总局和质检总局联合认定的国家重点新产品。公司还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无磁钻铤生产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0%左右。公司生产的“探源”牌石油钻铤、整体加重钻杆分别于2008年1月、2008年12月被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分别评为“驰名品牌”、“名牌产品”。公司PE在28-32倍较为合理,预测2010-2012年EPS分别为0.32元、0.34元、0.45元,对应公司合理价值区间为8.96-10.24元。(湘财证券)
包钢股份(600010):钢价上涨 股价反弹
近日钢材的库存出现年后首次下降,亦符合我们上期预期。在产量屡创新高的背景下库存依然开始下降,我们对已经启动的春季需求抱有充分信心。此外,近日,钢厂密集提价。攀钢、重钢对螺纹钢出厂价格分别上调160元/吨、170元/吨,三钢、酒钢、安钢和柳钢对中厚板的出厂价格分别上调130-200元/吨,酒钢和柳钢也对热轧板和冷轧板的出厂价格分别上调150元/吨、100元/吨。受到钢价上涨刺激,包钢股份率先爆发直线飙升5%,引爆钢铁板块集体反弹。(中国证券网)
杭萧钢构(600477):构筑双重底 低吸正当时
建筑钢结构市场是目前我国的新兴产业,并得到国家有关政策的积极扶持。与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建筑钢结构具有工程周期短、空间利用率高、相对重量小、抗震性好、环境污染小等优势,市场前景广阔。
公司作为国内首批建筑钢结构定点企业,拥有钢结构专业承包壹级资质、专项工程设计甲级资质,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规模居国内同行业首位。同时公司在1月15日公布了股权激励计划,对公司管理层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对今后业绩增长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二级市场方面,该股跟随大盘出现了一轮较大的调整,近期逐步走稳,双底形态逐渐形成,建议投资者逢低关注。(华融证券 沈刚)
西宁特钢(600117):转型过程弹性十足 铁矿资源丰富
2009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9 亿元,同比下滑25.6%;实现利润总额0.9 亿元,同比下滑71.25%;实现净利润0.3 亿元,同比增加314.6%;实现每股收益0.05 元,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24 元。分配预案为10 派0.5 元(含税)。
尽管净利润大幅增加,但这一涨幅是基于前一年的微利。公司06年以来向资源类公司转型的过程并不顺利,在09年便遭遇了资源品价格的低迷,铁精粉、焦炭的产量也没有放量。如何顺利通过资源业务的磨合期,增加经营的稳定性,是公司面临的主要问题。
1、 政府补贴和债权减免是盈利的主要贡献。09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76.8万元,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净利润仅为991.7万元,可见非经常性损益是公司的主要盈利贡献点。营业外收入4259.5万元,占利润总额的50.1%,其中政府补贴1542.6万元,通过结清债权人欠款为条件,获得债权减免利得2081.9万元。
2、 高企的期间费用率制约公司盈利能力。公司各主要产品的毛利率均在14%以上,但盈利能力不佳。期间费用率高是主要原因。09年公司综合毛利率15.33%,但营业利润率仅有1.0%。期间费用率高达13.5%,远高于行业4.5%的水平。其中财务费用率5.9%,管理费用率4.9%,销售费用率2.8%,均有大幅下降空间。
3、 资金短缺问题亟需解决。未来几年公司处于资源业务的扩张期,2010年公司计划投资的新建及改建项目涉及资金6亿元,而09年末公司货币资金仅9.2亿元,靠现有资金难以运转。09年末,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已高达72.2%,资金压力明显,预计2010年公司将进行再融资。
4、 上调评级至"推荐"。公司资源品的产量释放速度低于我们的预期,而计划中的2010年资源产品产量仍然没有大幅增长,但公司的业绩弹性十足。预计2010年国内铁精粉和焦炭价格将在高位振荡,铁精粉和焦炭的盈利有望回升,我们预计公司10、11年EPS分别为0.18元、0.30元,对应PE59.2、35.5倍,对应PB3.2倍,上调评级至"推荐"。(平安证券 聂秀欣)
凌钢股份(600231):铁矿石业务利润激增
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7392万元,同比增长11.72倍。公司净利润大幅增长的原因之一在于铁矿石盈利大幅增加。报告期,该公司控股子公司凌钢股份北票保国铁矿有限公司完成铁精矿50万吨,同比增长15.78%;实现营业收入43989万元,同比增长66.28%;实现利润总额12439万元,同比增长11.2倍;实现净利润9320万元,同比增长11.3倍。这主要受益于上半年铁矿石价格的大幅上涨。数据显示,唐山(66%湿基不含税)上半年最高创下1075元/吨, 均价也在864元/吨左右,按照公司铁矿营业与价格匡算,其铁精粉平均售价在879.78元/吨,为公司净利润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从目前铁矿石价格的走势来看,铁矿石下半年均价可能较上半年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但总体应维持在高位,预计吨矿净利在120元/吨以上,有可能贡献净利在6000万元以上。
公司上半年中宽热带营业收入149909.30万元,同比增长29.72%;营业利润16812.15万元,较去年同期85.35万元暴增196倍。这主要是由于上半年钢材价格普遍上涨,且板材价格表现好于棒线材,该产品毛利率上升所致,公司中宽热带毛利率由09年上半年的0.07%一举跃升至11.21%,增加近11个百分点,成为公司利润来源的重要一极。
目前,钢材又一轮去库存化尚未结束,部分下游市场需求出现了一定放缓,预期钢材及铁矿石平均售价将较上半年有所下降,三季度将成全年利润低点,四季度则有望缓慢回升。基于此,我们预计公司下半年净利润较上半年将出现明显下降,降幅约30%,全年净利润则有望达到46566万元,预计基本EPS为0.58元,继续给予该公司“买入”的投资评级。(英大证券 张文丰)
河北钢铁(000709):业绩符合预期 盈利能力大增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6.85 亿元,同比增加43.43%;净利润7.32 亿元,同比增加1440.00%;EPS 为0.10 元,符合预期。收入及净利润的大幅增长主要是得益于钢价的回升、公司整合合力的发挥及降本增效措施的实施。
毛利率同比小幅提升,环比有所下滑
公司上半年综合毛利率为5.97%,同比增长0.87 个百分点。一、二季度单季度的毛利率分别为6.7%、5.32%,环比下滑趋势明显。与行业特点类似,公司4 月份盈利达到高点,5、6、7 月业绩呈下降趋势,而8 月份受益于钢价的反弹,业绩将触底反弹。
司家营铁矿盈利能力大增
司家营铁矿上半年销售收入11.18 亿元,净利润3.11 亿元,净利率高达27.81%(09 年司家营铁矿净利率仅为11.04%),对于公司EPS的贡献为0.0147 元。
估值优势及邯宝优质资产注入,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预测公司10 年、11 年公司EPS 分别为0.18 元、0.25 元,目前股价仅为3.95 元,对应PB 为0.95,估值优势明显,邯宝项目为集团内的优质资产,低于净资产的增发价难以出现,继续给予公司“买入”评级。(广发证券 马涛)
宝钢股份(600019):估值十分便宜
作为国内最大的钢铁厂,宝钢股份目前的估值相当于1.1 倍2010 年预期市净率,低于1.12 倍的国内同业平均水平及1.30 倍的全球同业平均水平。另外,尽管今年盈利回升,但目前估值甚至低于去年1.30 倍的平均水平。
盈利应于3 季度见底,之后企稳回升。公司的下游行业仍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
影响评级的主要风险
经济或宝钢主要的下游产业(如汽车和家电)出现大幅下挫。
估值
由于公司公告盈利高于市场普遍预期, 我们将2010-2012 年盈利预测上调103%-153%。目前估值相当于1.1 倍2010 年预期市净率,颇具吸引力。基于2009年全年1.30 倍的平均市净率,我们将目标价从7.18 元上调至8.00 元。(中银国际 乐宇坤)
广东明珠(600382):未来华南铁矿明珠 凸显区域资源优势
公司目前为实业及投资并重的综合类企业 公司是一家以实业经营及投资为主的综合型公司,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及技术创新优势企业。实业方面公司主要涉及贸易、发电设备、阀门、制药、酿酒等领域,股权投资方面其持有广东大顶矿业、大庆市商业银行等股权,已形成了多产业、多元化共同发展的格局。
各项业务进退分明 大力优化业务结构 公司主营业务较为分散,近些年根据实际运行状况对一些盈利能力较差的业务予以抛弃,而对一些盈利能力较强的业务给予加大投入。公司目前退出了建筑安装、房地产等业务,逐步减持了阀门、药类等业务,而对矿业投资、发电设备加大了投入,使公司的盈利能力得到了加强。
大顶矿业股权为公司看点 未来存在注入预期 公司03年开始对广东大顶矿业进行股权投资,06年进行了增持,目前持有其19.9%股权。大顶矿业是国内少有的高品位露天铁矿,目前储量在12887.3万吨,平均品位在43%,高于国内矿山平均水平10%,具有明显成本优势,随着此部分收益对公司业绩影响逐渐加大,后期不排除继续增持股权及大顶矿业注入上市公司的可能性。
铁矿石价格上涨将给公司业绩带来爆发性增长 10年铁矿石长单协议涨价幅度高于先前市场预期已成为大概率事件,如涨幅在90%以上将与目前现货市场价格接近,从而在一段时期对目前现货价构成支撑效应。考虑到铁矿开采成本的刚性,矿价继续上涨将给矿山企业盈利带来爆发性增长,广东明珠通过其持有大顶矿业股权将间接受益。
投资建议 公司目前仍属于一家以贸易、发电设备、制药、酿酒经营为主的综合类企业,但随着公司投资矿业收益对公司贡献的提高,公司具有进一步增持大顶矿业股权的可能性,且不排除将大顶矿业注入上市公司的可能,公司未来存在转型矿业公司的可能性。目前大顶矿业与广东明珠为同一实际控制人,注入在操作层面上并不存在实质性的障碍。我们预计公司10-12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48元、0.54元、0.58元。鉴于公司目前大顶矿业股权投资收益增长的确定性及未来存在的矿业资产注入预期,给予公司“强烈推荐”投资评级。(第一创业 巨国贤)
方大特钢(600507):中期高转增 资源注入持续进行
半年度业绩符合预期。方大特钢10年上半年实现收入62.63亿,同比增加22%;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4%,同比增加了7.46个百分点;实现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1.17亿,折合EPS 0.17元,较上年同期呈现较大幅度增长(上年同期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1850 万元),符合我们和市场预期。效益的增长主要在于市场需求的有效把握,对标挖潜技术经济指标的不断提高,以及新产品的有效开发。
公司生产运营良好。公司上半年累计产铁118.11万吨,产钢132.63万吨,产材(坯)125.8万吨;自发电7416万kwh,占总用电量的12.71%。铁、钢和材产量同比均实现大幅增长。其中,针对汽车市场火爆的需求,公司大幅增加了其优势产品-弹扁的产量,上半年共生产45万吨,同比增长65%以上,占全部钢材总量的35%。此外,还生产汽车板簧2.2万吨,同比增长13%以上。公司上半年的生产和盈利指标均顺利完成。
资产注入持续进行。公司自年初以来,明确表示将为公司注入以铁矿石为主的多项资产,以降低公司成本,保证公司的持续发展。公司启动了多项上游资源的收购行动,并承诺将条件成熟的资产直接注入上市公司,条件不成熟的由集团公司先行收购后再行注入。公司已分别于2月和6月收购年产20万吨(51%权益)和35万吨(70%权益)的铁精粉矿山。此外,还竞得新余市巴丘园矿区铁矿普查探矿权。公司的资产注入还远未结束,公司将在近期完成其它多项矿山资产的注入。预计到年底公司将拥有超过100万吨(权益)的铁精粉生产能力。上述资产的收购将大幅提升公司的后期盈利能力。
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前期承诺的铁矿石和焦化资产注入仍在正常运作中,预计将在近期完成,这将提升公司的盈利和估值。此外,公司公告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9 股。公司股价在前期跟随市场出现调整后,提供了一个较好的买入机会。因此我们维持公司“买入”评级,预计公司10、11年业绩分别为0.68、0.93元。(申银万国 赵湘鄂)
中国证券网编者按:
权威渠道消息,当前我国钢铁行业重组明显提速,下半年政策密集发布,相关受益股面临整合机遇。
钢铁行业重组不停歇 下半年政策密集发布
自2000年开始,我国钢铁企业兼并重组事件开始逐步增多,特别是2005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后,兼并重组步伐更是飞快。
今年以来,钢铁产业的兼并重组处于持续推进状态,与前些年相比,兼并重组事件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更加丰富,跨区域企业重组、同一区域内企业重组同步发展。
6月15日,国家工信部正式函复福建省政府和鞍钢集团,原则同意鞍钢集团与福建三钢集团联合重组方案。
同样在6月,中原地带的钢企也分别采用了区域内和跨地区的方式,拉开重组大幕。6月26日,安阳钢铁(600569)重组三家民营钢厂。6月30日,江苏沙钢集团旗下的安阳永兴钢铁牵手三家企业,组建河南沙钢联合钢铁集团。
7月13日,由天津市国资委出资,有天津钢管集团、天津钢铁集团、天津天铁冶金集团等四家国有钢铁企业联合组建的国有独资公司渤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天津地区由此出现了粗钢年产量上千万吨级的钢铁企业。
与此同时,河北民营钢铁企业也在重组路上迈出一步。邯郸7家民营钢铁企业,宝信钢铁、合信钢铁、鹏鑫钢铁、恒丰顺铸管、荣喜钢铁、新方铸造和鸿泰铸造通过自主联合,组建了河北宝信钢铁集团,联合重组后将形成焦化—炼铁—炼钢—钢材—铸造的集约型产业链,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加速产品结构调整。
十大钢企集中度将提高
企业的联合重组一直被认为是提高集中度的一个重要手段。工信部副部长苏波曾透露,“十二五”期间我国将以汽车、钢铁、水泥、机械制造、电解铝、稀土、电子信息、医药等八大行业为重点,推动优势企业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境外并购和投资合作,提高产业集中度。
工信部原材料司司长贾银松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钢铁业将加快兼并重组步伐,国家支持优势大型钢铁企业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重组,并鼓励区域钢铁企业联合重组,以提升产业集中度,争取将前十家钢企的集中度提高到60%以上。
提高产业集中度也是《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但从实施以来的情况看,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工信部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粗钢生产企业有500多家,平均规模仅100多万吨,排名前10位的企业粗钢产量仅占全国总产量的48%。
此外,2010年河北钢铁(000709)、宝钢、武钢、鞍钢、沙钢五大钢铁集团合计产钢1.65亿吨,仅占同期全国产量的29%,这与《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的“国内排名前5位钢铁企业的产能占全国的比例达到45%以上”的目标差距甚远。
但事实上,不少专家指出,单纯扩张式的重组并无益于集中度的提高。
记者了解到,由中钢协高级分析师李拥军执笔的一份《关于钢铁企业重组的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刚刚召开的中钢协四届二次常务理事会上全文发布。报告指出,单纯的将许多产业发展问题归咎于集中度问题,进而为了提高集中度而推进企业重组,这本身并无助于产业发展问题的解决。
《报告》指出,目前国内的钢铁企业重组常常与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被赋予了更多的期望。但事实上,大型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对企业个体的意义就是提高市场竞争力,获得较为理想的市场竞争地位,进而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企业赢利能力;对钢铁产业的意义是通过培育钢铁企业,提高优势企业集团的行业控制力,进而优化产业组织结构。
中钢协原常务副会长罗冰生也表示,钢铁行业联合重组的目的是为了做强而不是做大,如果只是为了做大,就等于是把一些小问题集中在一起变成一个大问题,这也是目前企业联合重组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企业资源整合重视不够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钢铁企业重组事件逐渐呈递增态势,但是重组后的绩效并不明显。
对此,《报告》认为,主要原因在于重组后资源整合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在钢铁企业重组中仅仅形成低层次的外部联合,并没有形成规模和协同效应,重组双方未出现共赢的结果。
事实上,我国企业较为重视重组前期行为,对重组后的企业资源整合重视不够。很多时候,重组后的新企业不仅不能从兼并重组中实现相应的协同效应,还是各自为政的发展,而且由于重组各方的整合摩擦而使管理成本加大,甚至影响到自身原先的发展思路,更为严重的可能拖垮原先的优势钢企。
此外,由于我国钢企的资本结构性质比较复杂,既有以宝钢、鞍钢、武钢为代表的大型央企集团,又有重钢、本钢等省属地方性大钢企,沙钢、日照钢铁等大型民营钢企,此外还有市/县属钢企、小型民营钢企等。
“我国钢铁企业资本结构的复杂程度非任何国家可以比拟,企业的资本机构性质不同,代表的利益集团就不同,企业的并购重组最困难的就是如何解决各利益方之间的矛盾,比如税收冲突,重组后的人事安排等。”中钢协专家指出。
中钢协副秘书长屈秀丽也对记者说,重组主要是企业的行为,除了解决税收分配问题,政府层面应该制定一些其他的如环保、准入方面的指标,这样大的企业重组利益分配梳理清楚,部分小的和落后的企业没有生存空间了,才能让兼并重组走得更快。
工信部部长苗圩在近期召开的全国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也指出,抓好企业兼并重组,必须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企业的意愿,尊重企业作出的决策。在推动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政府的主要职责是通过完善相关行业规划和政策措施,规范行政行为,加强和完善对企业兼并重组的服务,为企业兼并重组创造良好的环境,不能走回头路,不能干预企业。 (上海证券报)
八一钢铁(600581):受益西部大开发 毛利率有望提升
随着公司120万吨新棒线的达产达效,建筑用钢占比再度提高,综合毛利率提升可期;作为新疆地区钢铁龙头,将尽享西部大开发带来的收益,提高2010年每股收益预测为0.75元,2011年EPS0.91元,维持"强烈推荐-B"的投资评级。
四季度盈利超预期。公司四季度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6.3亿元,同比增长32%;实现营业利润0.8亿元,实现净利润1.56亿元,折EPS0.2元,年化EPS0.8元,显示出公司强劲的盈利回升势头。全年产粗钢约541万吨,钢材约508万吨,四季度单季钢材产量约140万吨,与三季度基本持平。预计四季度板材盈利回升及建材比例加大是业绩超预期的主要原因。
产品结构合理,疆内市场占有率高。公司2008年建筑用钢占比56%,预计2009年占比达到63%以上,且在新疆区域内一家独大,建筑用钢疆内市场占有率65%-70%,板材产品市场占有率将从2008 年的50%提高到2009年的60%。
公司区域优势显著,成长空间较大。公司作为新疆最大的钢企,区域优势明显,2010年新疆地区新增固定资产投资约2000亿元,将新增钢材需求200万吨。新疆的城镇化率较低,资源较为丰富,当地的基建投资以及新疆境内石油、煤炭、天然气大量开采和"西气东输二线"建设等给公司带来持续的需求增长。(招商证券)
鞍钢股份(000898):提价反映下游需求旺盛 增持
四季度期间费用率大幅上涨导致业绩低于预期。公司2009年实现收入701亿,同比减少22%;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4%,同比持平;实现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6.86亿,折合EPS0.10元,同比下降77%,低于我们之前0.15的预期。09年公司预计每股派0.06元。业绩低于预期的主要原因在于四季度公司四季度财务费用和和销售费用较三季度增长50%,反映了四季度钢价下跌造成的销售压力。
鞍钢五月产品提价反映需求旺盛。鞍钢股份有限公司4月19日下午发布5月钢价政策显示,线材上调500元/吨,热轧品种上调300元/吨,中厚板上调450元/吨,冷轧价格维持4月不变。至此,钢铁业三大央企武钢与鞍钢已发布5月钢价。鞍钢这次上调钢价仍然是对于包括铁矿石、焦炭成本价格上涨的消化,也反映终端需求依然旺盛。
下游销售形式是提价关键。钢铁产品价格能否上涨,成本是否能够转嫁,取决于上下游之间的议价能力差别。分产品来看,对于长材热轧中厚板等产品,一方面由于大量中间贸易商的介入,投机性需求旺盛,且下游需求较分散,提价和成本转嫁能力相对较强;而对于冷轧板来说,一方面,由于前期冷轧涨价较多,且冷轧板毛利较高,因此成本上涨对价格的推动力相对其它低毛利品种(长材、中厚板)较弱,另一方面,由于冷轧下游需求集中度较高,且一般采用直供形式,缺乏贸易商环节,因此钢厂的冷轧产品价格相对稳定。
重申钢价继续上涨观点不变,长期趋势仍然看好。在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双重作用下,钢材价格将继续处于上涨通道,同时钢铁投机性需求的上升,也将继续推动现货钢价继续上行。在铁矿石大幅上涨的背景下,鞍钢的集团供矿的竞争优势继续凸显,吨钢利润有望扩大,加上10年预计20%的产量增量。因此继续维持鞍钢10、11年0.76、0.95元的业绩预测,分别对应市盈率14倍和11倍。维持增持评级。(申银万国)
太钢不锈(000825):不锈钢盈利能力逐渐增强
2009年公司不锈钢产量全球第一,收入和利润呈逐季上升态势。2009年全年产生铁817.69万吨;产钢945.61万吨,其中不锈钢247.97万吨;产坯材912.17万吨,其中不锈坯材223.40万吨。公司不锈钢产量位居全球第一。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一直呈上升态势,2010年季度虽有下降,仍维持高位。随着公司产量的增长和钢材价格的走高,公司收入仍将继续上升。2009年普钢盈利高于不锈钢。2009年公司收入普钢以28%的收入贡献了54%的利润,可见普钢的盈利水平高于不锈钢。进入2010年,不锈钢价格连续上涨,盈利能力逐步增强,预计2010年将成为公司利润的主要提供者,但由于公司产能的限制,仍将维持普钢与不锈共同支撑的局面。公司原材料优势突出。集团公司拥有铁矿,铁矿石自给率达50%以上,而且采购价总是低于市场价的15%;公司地处焦煤产区,能够优惠购的焦煤,具有突出的成本优势,能够有效抵御原料市场价格波动性。
2010年钢铁行业形势好,不锈钢新产品增强公司盈利能力。经过2009年的修复,国际范围内经济形势好转,公司主要产品不锈钢和普碳中板受外围经济好转的影响,持续向好。公司在不锈钢方面的新产品开发逐渐产生效益,2009年成功开发的439M和441、国内空白最小厚度为0.6mm的宽幅2205双相不锈钢冷轧卷板的开发生产等产品都将在2010年为公司创造利润。
盈利预测与股票估值。我们对公司未来两年的经营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作了初步盈利预测,预计2010至2012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658元、0.816元和1.011元。目前股票已经回落至合理区域,在7元附近可积极介入。(山西证券 刘俊清)
中原特钢(002423):细分特钢巨子 产品竞争力强
公司是国内目前拥有从熔炼、锻造、热处理到机械加工完整生产线的大型锻件生产企业,主要从事工业专用装备及大型特殊钢精锻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主要产品包括石油钻具、限动芯棒、铸管模等工业专用装备以及冶金轧辊、模具钢、定制精锻件等大型特殊钢精锻件。公司是亚洲最大的限动芯棒生产企业,所生产的限动芯棒产品替代进口填补国内空白,2006年11月被国家科技部、商务部、环保总局和质检总局联合认定的国家重点新产品。公司还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无磁钻铤生产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0%左右。公司生产的“探源”牌石油钻铤、整体加重钻杆分别于2008年1月、2008年12月被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分别评为“驰名品牌”、“名牌产品”。公司PE在28-32倍较为合理,预测2010-2012年EPS分别为0.32元、0.34元、0.45元,对应公司合理价值区间为8.96-10.24元。(湘财证券)
包钢股份(600010):钢价上涨 股价反弹
近日钢材的库存出现年后首次下降,亦符合我们上期预期。在产量屡创新高的背景下库存依然开始下降,我们对已经启动的春季需求抱有充分信心。此外,近日,钢厂密集提价。攀钢、重钢对螺纹钢出厂价格分别上调160元/吨、170元/吨,三钢、酒钢、安钢和柳钢对中厚板的出厂价格分别上调130-200元/吨,酒钢和柳钢也对热轧板和冷轧板的出厂价格分别上调150元/吨、100元/吨。受到钢价上涨刺激,包钢股份率先爆发直线飙升5%,引爆钢铁板块集体反弹。(中国证券网)
杭萧钢构(600477):构筑双重底 低吸正当时
建筑钢结构市场是目前我国的新兴产业,并得到国家有关政策的积极扶持。与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建筑钢结构具有工程周期短、空间利用率高、相对重量小、抗震性好、环境污染小等优势,市场前景广阔。
公司作为国内首批建筑钢结构定点企业,拥有钢结构专业承包壹级资质、专项工程设计甲级资质,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规模居国内同行业首位。同时公司在1月15日公布了股权激励计划,对公司管理层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对今后业绩增长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二级市场方面,该股跟随大盘出现了一轮较大的调整,近期逐步走稳,双底形态逐渐形成,建议投资者逢低关注。(华融证券 沈刚)
西宁特钢(600117):转型过程弹性十足 铁矿资源丰富
2009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9 亿元,同比下滑25.6%;实现利润总额0.9 亿元,同比下滑71.25%;实现净利润0.3 亿元,同比增加314.6%;实现每股收益0.05 元,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24 元。分配预案为10 派0.5 元(含税)。
尽管净利润大幅增加,但这一涨幅是基于前一年的微利。公司06年以来向资源类公司转型的过程并不顺利,在09年便遭遇了资源品价格的低迷,铁精粉、焦炭的产量也没有放量。如何顺利通过资源业务的磨合期,增加经营的稳定性,是公司面临的主要问题。
1、 政府补贴和债权减免是盈利的主要贡献。09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76.8万元,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净利润仅为991.7万元,可见非经常性损益是公司的主要盈利贡献点。营业外收入4259.5万元,占利润总额的50.1%,其中政府补贴1542.6万元,通过结清债权人欠款为条件,获得债权减免利得2081.9万元。
2、 高企的期间费用率制约公司盈利能力。公司各主要产品的毛利率均在14%以上,但盈利能力不佳。期间费用率高是主要原因。09年公司综合毛利率15.33%,但营业利润率仅有1.0%。期间费用率高达13.5%,远高于行业4.5%的水平。其中财务费用率5.9%,管理费用率4.9%,销售费用率2.8%,均有大幅下降空间。
3、 资金短缺问题亟需解决。未来几年公司处于资源业务的扩张期,2010年公司计划投资的新建及改建项目涉及资金6亿元,而09年末公司货币资金仅9.2亿元,靠现有资金难以运转。09年末,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已高达72.2%,资金压力明显,预计2010年公司将进行再融资。
4、 上调评级至"推荐"。公司资源品的产量释放速度低于我们的预期,而计划中的2010年资源产品产量仍然没有大幅增长,但公司的业绩弹性十足。预计2010年国内铁精粉和焦炭价格将在高位振荡,铁精粉和焦炭的盈利有望回升,我们预计公司10、11年EPS分别为0.18元、0.30元,对应PE59.2、35.5倍,对应PB3.2倍,上调评级至"推荐"。(平安证券 聂秀欣)
凌钢股份(600231):铁矿石业务利润激增
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7392万元,同比增长11.72倍。公司净利润大幅增长的原因之一在于铁矿石盈利大幅增加。报告期,该公司控股子公司凌钢股份北票保国铁矿有限公司完成铁精矿50万吨,同比增长15.78%;实现营业收入43989万元,同比增长66.28%;实现利润总额12439万元,同比增长11.2倍;实现净利润9320万元,同比增长11.3倍。这主要受益于上半年铁矿石价格的大幅上涨。数据显示,唐山(66%湿基不含税)上半年最高创下1075元/吨, 均价也在864元/吨左右,按照公司铁矿营业与价格匡算,其铁精粉平均售价在879.78元/吨,为公司净利润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从目前铁矿石价格的走势来看,铁矿石下半年均价可能较上半年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但总体应维持在高位,预计吨矿净利在120元/吨以上,有可能贡献净利在6000万元以上。
公司上半年中宽热带营业收入149909.30万元,同比增长29.72%;营业利润16812.15万元,较去年同期85.35万元暴增196倍。这主要是由于上半年钢材价格普遍上涨,且板材价格表现好于棒线材,该产品毛利率上升所致,公司中宽热带毛利率由09年上半年的0.07%一举跃升至11.21%,增加近11个百分点,成为公司利润来源的重要一极。
目前,钢材又一轮去库存化尚未结束,部分下游市场需求出现了一定放缓,预期钢材及铁矿石平均售价将较上半年有所下降,三季度将成全年利润低点,四季度则有望缓慢回升。基于此,我们预计公司下半年净利润较上半年将出现明显下降,降幅约30%,全年净利润则有望达到46566万元,预计基本EPS为0.58元,继续给予该公司“买入”的投资评级。(英大证券 张文丰)
河北钢铁(000709):业绩符合预期 盈利能力大增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6.85 亿元,同比增加43.43%;净利润7.32 亿元,同比增加1440.00%;EPS 为0.10 元,符合预期。收入及净利润的大幅增长主要是得益于钢价的回升、公司整合合力的发挥及降本增效措施的实施。
毛利率同比小幅提升,环比有所下滑
公司上半年综合毛利率为5.97%,同比增长0.87 个百分点。一、二季度单季度的毛利率分别为6.7%、5.32%,环比下滑趋势明显。与行业特点类似,公司4 月份盈利达到高点,5、6、7 月业绩呈下降趋势,而8 月份受益于钢价的反弹,业绩将触底反弹。
司家营铁矿盈利能力大增
司家营铁矿上半年销售收入11.18 亿元,净利润3.11 亿元,净利率高达27.81%(09 年司家营铁矿净利率仅为11.04%),对于公司EPS的贡献为0.0147 元。
估值优势及邯宝优质资产注入,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预测公司10 年、11 年公司EPS 分别为0.18 元、0.25 元,目前股价仅为3.95 元,对应PB 为0.95,估值优势明显,邯宝项目为集团内的优质资产,低于净资产的增发价难以出现,继续给予公司“买入”评级。(广发证券 马涛)
宝钢股份(600019):估值十分便宜
作为国内最大的钢铁厂,宝钢股份目前的估值相当于1.1 倍2010 年预期市净率,低于1.12 倍的国内同业平均水平及1.30 倍的全球同业平均水平。另外,尽管今年盈利回升,但目前估值甚至低于去年1.30 倍的平均水平。
盈利应于3 季度见底,之后企稳回升。公司的下游行业仍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
影响评级的主要风险
经济或宝钢主要的下游产业(如汽车和家电)出现大幅下挫。
估值
由于公司公告盈利高于市场普遍预期, 我们将2010-2012 年盈利预测上调103%-153%。目前估值相当于1.1 倍2010 年预期市净率,颇具吸引力。基于2009年全年1.30 倍的平均市净率,我们将目标价从7.18 元上调至8.00 元。(中银国际 乐宇坤)
广东明珠(600382):未来华南铁矿明珠 凸显区域资源优势
公司目前为实业及投资并重的综合类企业 公司是一家以实业经营及投资为主的综合型公司,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及技术创新优势企业。实业方面公司主要涉及贸易、发电设备、阀门、制药、酿酒等领域,股权投资方面其持有广东大顶矿业、大庆市商业银行等股权,已形成了多产业、多元化共同发展的格局。
各项业务进退分明 大力优化业务结构 公司主营业务较为分散,近些年根据实际运行状况对一些盈利能力较差的业务予以抛弃,而对一些盈利能力较强的业务给予加大投入。公司目前退出了建筑安装、房地产等业务,逐步减持了阀门、药类等业务,而对矿业投资、发电设备加大了投入,使公司的盈利能力得到了加强。
大顶矿业股权为公司看点 未来存在注入预期 公司03年开始对广东大顶矿业进行股权投资,06年进行了增持,目前持有其19.9%股权。大顶矿业是国内少有的高品位露天铁矿,目前储量在12887.3万吨,平均品位在43%,高于国内矿山平均水平10%,具有明显成本优势,随着此部分收益对公司业绩影响逐渐加大,后期不排除继续增持股权及大顶矿业注入上市公司的可能性。
铁矿石价格上涨将给公司业绩带来爆发性增长 10年铁矿石长单协议涨价幅度高于先前市场预期已成为大概率事件,如涨幅在90%以上将与目前现货市场价格接近,从而在一段时期对目前现货价构成支撑效应。考虑到铁矿开采成本的刚性,矿价继续上涨将给矿山企业盈利带来爆发性增长,广东明珠通过其持有大顶矿业股权将间接受益。
投资建议 公司目前仍属于一家以贸易、发电设备、制药、酿酒经营为主的综合类企业,但随着公司投资矿业收益对公司贡献的提高,公司具有进一步增持大顶矿业股权的可能性,且不排除将大顶矿业注入上市公司的可能,公司未来存在转型矿业公司的可能性。目前大顶矿业与广东明珠为同一实际控制人,注入在操作层面上并不存在实质性的障碍。我们预计公司10-12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48元、0.54元、0.58元。鉴于公司目前大顶矿业股权投资收益增长的确定性及未来存在的矿业资产注入预期,给予公司“强烈推荐”投资评级。(第一创业 巨国贤)
方大特钢(600507):中期高转增 资源注入持续进行
半年度业绩符合预期。方大特钢10年上半年实现收入62.63亿,同比增加22%;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4%,同比增加了7.46个百分点;实现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1.17亿,折合EPS 0.17元,较上年同期呈现较大幅度增长(上年同期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1850 万元),符合我们和市场预期。效益的增长主要在于市场需求的有效把握,对标挖潜技术经济指标的不断提高,以及新产品的有效开发。
公司生产运营良好。公司上半年累计产铁118.11万吨,产钢132.63万吨,产材(坯)125.8万吨;自发电7416万kwh,占总用电量的12.71%。铁、钢和材产量同比均实现大幅增长。其中,针对汽车市场火爆的需求,公司大幅增加了其优势产品-弹扁的产量,上半年共生产45万吨,同比增长65%以上,占全部钢材总量的35%。此外,还生产汽车板簧2.2万吨,同比增长13%以上。公司上半年的生产和盈利指标均顺利完成。
资产注入持续进行。公司自年初以来,明确表示将为公司注入以铁矿石为主的多项资产,以降低公司成本,保证公司的持续发展。公司启动了多项上游资源的收购行动,并承诺将条件成熟的资产直接注入上市公司,条件不成熟的由集团公司先行收购后再行注入。公司已分别于2月和6月收购年产20万吨(51%权益)和35万吨(70%权益)的铁精粉矿山。此外,还竞得新余市巴丘园矿区铁矿普查探矿权。公司的资产注入还远未结束,公司将在近期完成其它多项矿山资产的注入。预计到年底公司将拥有超过100万吨(权益)的铁精粉生产能力。上述资产的收购将大幅提升公司的后期盈利能力。
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前期承诺的铁矿石和焦化资产注入仍在正常运作中,预计将在近期完成,这将提升公司的盈利和估值。此外,公司公告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9 股。公司股价在前期跟随市场出现调整后,提供了一个较好的买入机会。因此我们维持公司“买入”评级,预计公司10、11年业绩分别为0.68、0.93元。(申银万国 赵湘鄂)
中国证券网编者按:
权威渠道消息,当前我国钢铁行业重组明显提速,下半年政策密集发布,相关受益股面临整合机遇。
钢铁行业重组不停歇 下半年政策密集发布
自2000年开始,我国钢铁企业兼并重组事件开始逐步增多,特别是2005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后,兼并重组步伐更是飞快。
今年以来,钢铁产业的兼并重组处于持续推进状态,与前些年相比,兼并重组事件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更加丰富,跨区域企业重组、同一区域内企业重组同步发展。
6月15日,国家工信部正式函复福建省政府和鞍钢集团,原则同意鞍钢集团与福建三钢集团联合重组方案。
同样在6月,中原地带的钢企也分别采用了区域内和跨地区的方式,拉开重组大幕。6月26日,安阳钢铁(600569)重组三家民营钢厂。6月30日,江苏沙钢集团旗下的安阳永兴钢铁牵手三家企业,组建河南沙钢联合钢铁集团。
7月13日,由天津市国资委出资,有天津钢管集团、天津钢铁集团、天津天铁冶金集团等四家国有钢铁企业联合组建的国有独资公司渤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天津地区由此出现了粗钢年产量上千万吨级的钢铁企业。
与此同时,河北民营钢铁企业也在重组路上迈出一步。邯郸7家民营钢铁企业,宝信钢铁、合信钢铁、鹏鑫钢铁、恒丰顺铸管、荣喜钢铁、新方铸造和鸿泰铸造通过自主联合,组建了河北宝信钢铁集团,联合重组后将形成焦化—炼铁—炼钢—钢材—铸造的集约型产业链,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加速产品结构调整。
十大钢企集中度将提高
企业的联合重组一直被认为是提高集中度的一个重要手段。工信部副部长苏波曾透露,“十二五”期间我国将以汽车、钢铁、水泥、机械制造、电解铝、稀土、电子信息、医药等八大行业为重点,推动优势企业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境外并购和投资合作,提高产业集中度。
工信部原材料司司长贾银松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钢铁业将加快兼并重组步伐,国家支持优势大型钢铁企业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重组,并鼓励区域钢铁企业联合重组,以提升产业集中度,争取将前十家钢企的集中度提高到60%以上。
提高产业集中度也是《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但从实施以来的情况看,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工信部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粗钢生产企业有500多家,平均规模仅100多万吨,排名前10位的企业粗钢产量仅占全国总产量的48%。
此外,2010年河北钢铁(000709)、宝钢、武钢、鞍钢、沙钢五大钢铁集团合计产钢1.65亿吨,仅占同期全国产量的29%,这与《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的“国内排名前5位钢铁企业的产能占全国的比例达到45%以上”的目标差距甚远。
但事实上,不少专家指出,单纯扩张式的重组并无益于集中度的提高。
记者了解到,由中钢协高级分析师李拥军执笔的一份《关于钢铁企业重组的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刚刚召开的中钢协四届二次常务理事会上全文发布。报告指出,单纯的将许多产业发展问题归咎于集中度问题,进而为了提高集中度而推进企业重组,这本身并无助于产业发展问题的解决。
《报告》指出,目前国内的钢铁企业重组常常与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被赋予了更多的期望。但事实上,大型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对企业个体的意义就是提高市场竞争力,获得较为理想的市场竞争地位,进而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企业赢利能力;对钢铁产业的意义是通过培育钢铁企业,提高优势企业集团的行业控制力,进而优化产业组织结构。
中钢协原常务副会长罗冰生也表示,钢铁行业联合重组的目的是为了做强而不是做大,如果只是为了做大,就等于是把一些小问题集中在一起变成一个大问题,这也是目前企业联合重组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企业资源整合重视不够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钢铁企业重组事件逐渐呈递增态势,但是重组后的绩效并不明显。
对此,《报告》认为,主要原因在于重组后资源整合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在钢铁企业重组中仅仅形成低层次的外部联合,并没有形成规模和协同效应,重组双方未出现共赢的结果。
事实上,我国企业较为重视重组前期行为,对重组后的企业资源整合重视不够。很多时候,重组后的新企业不仅不能从兼并重组中实现相应的协同效应,还是各自为政的发展,而且由于重组各方的整合摩擦而使管理成本加大,甚至影响到自身原先的发展思路,更为严重的可能拖垮原先的优势钢企。
此外,由于我国钢企的资本结构性质比较复杂,既有以宝钢、鞍钢、武钢为代表的大型央企集团,又有重钢、本钢等省属地方性大钢企,沙钢、日照钢铁等大型民营钢企,此外还有市/县属钢企、小型民营钢企等。
“我国钢铁企业资本结构的复杂程度非任何国家可以比拟,企业的资本机构性质不同,代表的利益集团就不同,企业的并购重组最困难的就是如何解决各利益方之间的矛盾,比如税收冲突,重组后的人事安排等。”中钢协专家指出。
中钢协副秘书长屈秀丽也对记者说,重组主要是企业的行为,除了解决税收分配问题,政府层面应该制定一些其他的如环保、准入方面的指标,这样大的企业重组利益分配梳理清楚,部分小的和落后的企业没有生存空间了,才能让兼并重组走得更快。
工信部部长苗圩在近期召开的全国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也指出,抓好企业兼并重组,必须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企业的意愿,尊重企业作出的决策。在推动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政府的主要职责是通过完善相关行业规划和政策措施,规范行政行为,加强和完善对企业兼并重组的服务,为企业兼并重组创造良好的环境,不能走回头路,不能干预企业。 (上海证券报)
八一钢铁(600581):受益西部大开发 毛利率有望提升
随着公司120万吨新棒线的达产达效,建筑用钢占比再度提高,综合毛利率提升可期;作为新疆地区钢铁龙头,将尽享西部大开发带来的收益,提高2010年每股收益预测为0.75元,2011年EPS0.91元,维持"强烈推荐-B"的投资评级。
四季度盈利超预期。公司四季度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6.3亿元,同比增长32%;实现营业利润0.8亿元,实现净利润1.56亿元,折EPS0.2元,年化EPS0.8元,显示出公司强劲的盈利回升势头。全年产粗钢约541万吨,钢材约508万吨,四季度单季钢材产量约140万吨,与三季度基本持平。预计四季度板材盈利回升及建材比例加大是业绩超预期的主要原因。
产品结构合理,疆内市场占有率高。公司2008年建筑用钢占比56%,预计2009年占比达到63%以上,且在新疆区域内一家独大,建筑用钢疆内市场占有率65%-70%,板材产品市场占有率将从2008 年的50%提高到2009年的60%。
公司区域优势显著,成长空间较大。公司作为新疆最大的钢企,区域优势明显,2010年新疆地区新增固定资产投资约2000亿元,将新增钢材需求200万吨。新疆的城镇化率较低,资源较为丰富,当地的基建投资以及新疆境内石油、煤炭、天然气大量开采和"西气东输二线"建设等给公司带来持续的需求增长。(招商证券)
鞍钢股份(000898):提价反映下游需求旺盛 增持
四季度期间费用率大幅上涨导致业绩低于预期。公司2009年实现收入701亿,同比减少22%;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4%,同比持平;实现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6.86亿,折合EPS0.10元,同比下降77%,低于我们之前0.15的预期。09年公司预计每股派0.06元。业绩低于预期的主要原因在于四季度公司四季度财务费用和和销售费用较三季度增长50%,反映了四季度钢价下跌造成的销售压力。
鞍钢五月产品提价反映需求旺盛。鞍钢股份有限公司4月19日下午发布5月钢价政策显示,线材上调500元/吨,热轧品种上调300元/吨,中厚板上调450元/吨,冷轧价格维持4月不变。至此,钢铁业三大央企武钢与鞍钢已发布5月钢价。鞍钢这次上调钢价仍然是对于包括铁矿石、焦炭成本价格上涨的消化,也反映终端需求依然旺盛。
下游销售形式是提价关键。钢铁产品价格能否上涨,成本是否能够转嫁,取决于上下游之间的议价能力差别。分产品来看,对于长材热轧中厚板等产品,一方面由于大量中间贸易商的介入,投机性需求旺盛,且下游需求较分散,提价和成本转嫁能力相对较强;而对于冷轧板来说,一方面,由于前期冷轧涨价较多,且冷轧板毛利较高,因此成本上涨对价格的推动力相对其它低毛利品种(长材、中厚板)较弱,另一方面,由于冷轧下游需求集中度较高,且一般采用直供形式,缺乏贸易商环节,因此钢厂的冷轧产品价格相对稳定。
重申钢价继续上涨观点不变,长期趋势仍然看好。在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双重作用下,钢材价格将继续处于上涨通道,同时钢铁投机性需求的上升,也将继续推动现货钢价继续上行。在铁矿石大幅上涨的背景下,鞍钢的集团供矿的竞争优势继续凸显,吨钢利润有望扩大,加上10年预计20%的产量增量。因此继续维持鞍钢10、11年0.76、0.95元的业绩预测,分别对应市盈率14倍和11倍。维持增持评级。(申银万国)
太钢不锈(000825):不锈钢盈利能力逐渐增强
2009年公司不锈钢产量全球第一,收入和利润呈逐季上升态势。2009年全年产生铁817.69万吨;产钢945.61万吨,其中不锈钢247.97万吨;产坯材912.17万吨,其中不锈坯材223.40万吨。公司不锈钢产量位居全球第一。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一直呈上升态势,2010年季度虽有下降,仍维持高位。随着公司产量的增长和钢材价格的走高,公司收入仍将继续上升。2009年普钢盈利高于不锈钢。2009年公司收入普钢以28%的收入贡献了54%的利润,可见普钢的盈利水平高于不锈钢。进入2010年,不锈钢价格连续上涨,盈利能力逐步增强,预计2010年将成为公司利润的主要提供者,但由于公司产能的限制,仍将维持普钢与不锈共同支撑的局面。公司原材料优势突出。集团公司拥有铁矿,铁矿石自给率达50%以上,而且采购价总是低于市场价的15%;公司地处焦煤产区,能够优惠购的焦煤,具有突出的成本优势,能够有效抵御原料市场价格波动性。
2010年钢铁行业形势好,不锈钢新产品增强公司盈利能力。经过2009年的修复,国际范围内经济形势好转,公司主要产品不锈钢和普碳中板受外围经济好转的影响,持续向好。公司在不锈钢方面的新产品开发逐渐产生效益,2009年成功开发的439M和441、国内空白最小厚度为0.6mm的宽幅2205双相不锈钢冷轧卷板的开发生产等产品都将在2010年为公司创造利润。
盈利预测与股票估值。我们对公司未来两年的经营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作了初步盈利预测,预计2010至2012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658元、0.816元和1.011元。目前股票已经回落至合理区域,在7元附近可积极介入。(山西证券 刘俊清)
中原特钢(002423):细分特钢巨子 产品竞争力强
公司是国内目前拥有从熔炼、锻造、热处理到机械加工完整生产线的大型锻件生产企业,主要从事工业专用装备及大型特殊钢精锻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主要产品包括石油钻具、限动芯棒、铸管模等工业专用装备以及冶金轧辊、模具钢、定制精锻件等大型特殊钢精锻件。公司是亚洲最大的限动芯棒生产企业,所生产的限动芯棒产品替代进口填补国内空白,2006年11月被国家科技部、商务部、环保总局和质检总局联合认定的国家重点新产品。公司还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无磁钻铤生产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0%左右。公司生产的“探源”牌石油钻铤、整体加重钻杆分别于2008年1月、2008年12月被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分别评为“驰名品牌”、“名牌产品”。公司PE在28-32倍较为合理,预测2010-2012年EPS分别为0.32元、0.34元、0.45元,对应公司合理价值区间为8.96-10.24元。(湘财证券)
包钢股份(600010):钢价上涨 股价反弹
近日钢材的库存出现年后首次下降,亦符合我们上期预期。在产量屡创新高的背景下库存依然开始下降,我们对已经启动的春季需求抱有充分信心。此外,近日,钢厂密集提价。攀钢、重钢对螺纹钢出厂价格分别上调160元/吨、170元/吨,三钢、酒钢、安钢和柳钢对中厚板的出厂价格分别上调130-200元/吨,酒钢和柳钢也对热轧板和冷轧板的出厂价格分别上调150元/吨、100元/吨。受到钢价上涨刺激,包钢股份率先爆发直线飙升5%,引爆钢铁板块集体反弹。(中国证券网)
杭萧钢构(600477):构筑双重底 低吸正当时
建筑钢结构市场是目前我国的新兴产业,并得到国家有关政策的积极扶持。与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建筑钢结构具有工程周期短、空间利用率高、相对重量小、抗震性好、环境污染小等优势,市场前景广阔。
公司作为国内首批建筑钢结构定点企业,拥有钢结构专业承包壹级资质、专项工程设计甲级资质,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规模居国内同行业首位。同时公司在1月15日公布了股权激励计划,对公司管理层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对今后业绩增长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二级市场方面,该股跟随大盘出现了一轮较大的调整,近期逐步走稳,双底形态逐渐形成,建议投资者逢低关注。(华融证券 沈刚)
西宁特钢(600117):转型过程弹性十足 铁矿资源丰富
2009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9 亿元,同比下滑25.6%;实现利润总额0.9 亿元,同比下滑71.25%;实现净利润0.3 亿元,同比增加314.6%;实现每股收益0.05 元,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24 元。分配预案为10 派0.5 元(含税)。
尽管净利润大幅增加,但这一涨幅是基于前一年的微利。公司06年以来向资源类公司转型的过程并不顺利,在09年便遭遇了资源品价格的低迷,铁精粉、焦炭的产量也没有放量。如何顺利通过资源业务的磨合期,增加经营的稳定性,是公司面临的主要问题。
1、 政府补贴和债权减免是盈利的主要贡献。09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76.8万元,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净利润仅为991.7万元,可见非经常性损益是公司的主要盈利贡献点。营业外收入4259.5万元,占利润总额的50.1%,其中政府补贴1542.6万元,通过结清债权人欠款为条件,获得债权减免利得2081.9万元。
2、 高企的期间费用率制约公司盈利能力。公司各主要产品的毛利率均在14%以上,但盈利能力不佳。期间费用率高是主要原因。09年公司综合毛利率15.33%,但营业利润率仅有1.0%。期间费用率高达13.5%,远高于行业4.5%的水平。其中财务费用率5.9%,管理费用率4.9%,销售费用率2.8%,均有大幅下降空间。
3、 资金短缺问题亟需解决。未来几年公司处于资源业务的扩张期,2010年公司计划投资的新建及改建项目涉及资金6亿元,而09年末公司货币资金仅9.2亿元,靠现有资金难以运转。09年末,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已高达72.2%,资金压力明显,预计2010年公司将进行再融资。
4、 上调评级至"推荐"。公司资源品的产量释放速度低于我们的预期,而计划中的2010年资源产品产量仍然没有大幅增长,但公司的业绩弹性十足。预计2010年国内铁精粉和焦炭价格将在高位振荡,铁精粉和焦炭的盈利有望回升,我们预计公司10、11年EPS分别为0.18元、0.30元,对应PE59.2、35.5倍,对应PB3.2倍,上调评级至"推荐"。(平安证券 聂秀欣)
凌钢股份(600231):铁矿石业务利润激增
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7392万元,同比增长11.72倍。公司净利润大幅增长的原因之一在于铁矿石盈利大幅增加。报告期,该公司控股子公司凌钢股份北票保国铁矿有限公司完成铁精矿50万吨,同比增长15.78%;实现营业收入43989万元,同比增长66.28%;实现利润总额12439万元,同比增长11.2倍;实现净利润9320万元,同比增长11.3倍。这主要受益于上半年铁矿石价格的大幅上涨。数据显示,唐山(66%湿基不含税)上半年最高创下1075元/吨, 均价也在864元/吨左右,按照公司铁矿营业与价格匡算,其铁精粉平均售价在879.78元/吨,为公司净利润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从目前铁矿石价格的走势来看,铁矿石下半年均价可能较上半年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但总体应维持在高位,预计吨矿净利在120元/吨以上,有可能贡献净利在6000万元以上。
公司上半年中宽热带营业收入149909.30万元,同比增长29.72%;营业利润16812.15万元,较去年同期85.35万元暴增196倍。这主要是由于上半年钢材价格普遍上涨,且板材价格表现好于棒线材,该产品毛利率上升所致,公司中宽热带毛利率由09年上半年的0.07%一举跃升至11.21%,增加近11个百分点,成为公司利润来源的重要一极。
目前,钢材又一轮去库存化尚未结束,部分下游市场需求出现了一定放缓,预期钢材及铁矿石平均售价将较上半年有所下降,三季度将成全年利润低点,四季度则有望缓慢回升。基于此,我们预计公司下半年净利润较上半年将出现明显下降,降幅约30%,全年净利润则有望达到46566万元,预计基本EPS为0.58元,继续给予该公司“买入”的投资评级。(英大证券 张文丰)
河北钢铁(000709):业绩符合预期 盈利能力大增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6.85 亿元,同比增加43.43%;净利润7.32 亿元,同比增加1440.00%;EPS 为0.10 元,符合预期。收入及净利润的大幅增长主要是得益于钢价的回升、公司整合合力的发挥及降本增效措施的实施。
毛利率同比小幅提升,环比有所下滑
公司上半年综合毛利率为5.97%,同比增长0.87 个百分点。一、二季度单季度的毛利率分别为6.7%、5.32%,环比下滑趋势明显。与行业特点类似,公司4 月份盈利达到高点,5、6、7 月业绩呈下降趋势,而8 月份受益于钢价的反弹,业绩将触底反弹。
司家营铁矿盈利能力大增
司家营铁矿上半年销售收入11.18 亿元,净利润3.11 亿元,净利率高达27.81%(09 年司家营铁矿净利率仅为11.04%),对于公司EPS的贡献为0.0147 元。
估值优势及邯宝优质资产注入,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预测公司10 年、11 年公司EPS 分别为0.18 元、0.25 元,目前股价仅为3.95 元,对应PB 为0.95,估值优势明显,邯宝项目为集团内的优质资产,低于净资产的增发价难以出现,继续给予公司“买入”评级。(广发证券 马涛)
宝钢股份(600019):估值十分便宜
作为国内最大的钢铁厂,宝钢股份目前的估值相当于1.1 倍2010 年预期市净率,低于1.12 倍的国内同业平均水平及1.30 倍的全球同业平均水平。另外,尽管今年盈利回升,但目前估值甚至低于去年1.30 倍的平均水平。
盈利应于3 季度见底,之后企稳回升。公司的下游行业仍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
影响评级的主要风险
经济或宝钢主要的下游产业(如汽车和家电)出现大幅下挫。
估值
由于公司公告盈利高于市场普遍预期, 我们将2010-2012 年盈利预测上调103%-153%。目前估值相当于1.1 倍2010 年预期市净率,颇具吸引力。基于2009年全年1.30 倍的平均市净率,我们将目标价从7.18 元上调至8.00 元。(中银国际 乐宇坤)
广东明珠(600382):未来华南铁矿明珠 凸显区域资源优势
公司目前为实业及投资并重的综合类企业 公司是一家以实业经营及投资为主的综合型公司,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及技术创新优势企业。实业方面公司主要涉及贸易、发电设备、阀门、制药、酿酒等领域,股权投资方面其持有广东大顶矿业、大庆市商业银行等股权,已形成了多产业、多元化共同发展的格局。
各项业务进退分明 大力优化业务结构 公司主营业务较为分散,近些年根据实际运行状况对一些盈利能力较差的业务予以抛弃,而对一些盈利能力较强的业务给予加大投入。公司目前退出了建筑安装、房地产等业务,逐步减持了阀门、药类等业务,而对矿业投资、发电设备加大了投入,使公司的盈利能力得到了加强。
大顶矿业股权为公司看点 未来存在注入预期 公司03年开始对广东大顶矿业进行股权投资,06年进行了增持,目前持有其19.9%股权。大顶矿业是国内少有的高品位露天铁矿,目前储量在12887.3万吨,平均品位在43%,高于国内矿山平均水平10%,具有明显成本优势,随着此部分收益对公司业绩影响逐渐加大,后期不排除继续增持股权及大顶矿业注入上市公司的可能性。
铁矿石价格上涨将给公司业绩带来爆发性增长 10年铁矿石长单协议涨价幅度高于先前市场预期已成为大概率事件,如涨幅在90%以上将与目前现货市场价格接近,从而在一段时期对目前现货价构成支撑效应。考虑到铁矿开采成本的刚性,矿价继续上涨将给矿山企业盈利带来爆发性增长,广东明珠通过其持有大顶矿业股权将间接受益。
投资建议 公司目前仍属于一家以贸易、发电设备、制药、酿酒经营为主的综合类企业,但随着公司投资矿业收益对公司贡献的提高,公司具有进一步增持大顶矿业股权的可能性,且不排除将大顶矿业注入上市公司的可能,公司未来存在转型矿业公司的可能性。目前大顶矿业与广东明珠为同一实际控制人,注入在操作层面上并不存在实质性的障碍。我们预计公司10-12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48元、0.54元、0.58元。鉴于公司目前大顶矿业股权投资收益增长的确定性及未来存在的矿业资产注入预期,给予公司“强烈推荐”投资评级。(第一创业 巨国贤)
方大特钢(600507):中期高转增 资源注入持续进行
半年度业绩符合预期。方大特钢10年上半年实现收入62.63亿,同比增加22%;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4%,同比增加了7.46个百分点;实现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1.17亿,折合EPS 0.17元,较上年同期呈现较大幅度增长(上年同期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1850 万元),符合我们和市场预期。效益的增长主要在于市场需求的有效把握,对标挖潜技术经济指标的不断提高,以及新产品的有效开发。
公司生产运营良好。公司上半年累计产铁118.11万吨,产钢132.63万吨,产材(坯)125.8万吨;自发电7416万kwh,占总用电量的12.71%。铁、钢和材产量同比均实现大幅增长。其中,针对汽车市场火爆的需求,公司大幅增加了其优势产品-弹扁的产量,上半年共生产45万吨,同比增长65%以上,占全部钢材总量的35%。此外,还生产汽车板簧2.2万吨,同比增长13%以上。公司上半年的生产和盈利指标均顺利完成。
资产注入持续进行。公司自年初以来,明确表示将为公司注入以铁矿石为主的多项资产,以降低公司成本,保证公司的持续发展。公司启动了多项上游资源的收购行动,并承诺将条件成熟的资产直接注入上市公司,条件不成熟的由集团公司先行收购后再行注入。公司已分别于2月和6月收购年产20万吨(51%权益)和35万吨(70%权益)的铁精粉矿山。此外,还竞得新余市巴丘园矿区铁矿普查探矿权。公司的资产注入还远未结束,公司将在近期完成其它多项矿山资产的注入。预计到年底公司将拥有超过100万吨(权益)的铁精粉生产能力。上述资产的收购将大幅提升公司的后期盈利能力。
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前期承诺的铁矿石和焦化资产注入仍在正常运作中,预计将在近期完成,这将提升公司的盈利和估值。此外,公司公告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9 股。公司股价在前期跟随市场出现调整后,提供了一个较好的买入机会。因此我们维持公司“买入”评级,预计公司10、11年业绩分别为0.68、0.93元。(申银万国 赵湘鄂)
中国证券网编者按:
权威渠道消息,当前我国钢铁行业重组明显提速,下半年政策密集发布,相关受益股面临整合机遇。
钢铁行业重组不停歇 下半年政策密集发布
自2000年开始,我国钢铁企业兼并重组事件开始逐步增多,特别是2005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后,兼并重组步伐更是飞快。
今年以来,钢铁产业的兼并重组处于持续推进状态,与前些年相比,兼并重组事件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更加丰富,跨区域企业重组、同一区域内企业重组同步发展。
6月15日,国家工信部正式函复福建省政府和鞍钢集团,原则同意鞍钢集团与福建三钢集团联合重组方案。
同样在6月,中原地带的钢企也分别采用了区域内和跨地区的方式,拉开重组大幕。6月26日,安阳钢铁(600569)重组三家民营钢厂。6月30日,江苏沙钢集团旗下的安阳永兴钢铁牵手三家企业,组建河南沙钢联合钢铁集团。
7月13日,由天津市国资委出资,有天津钢管集团、天津钢铁集团、天津天铁冶金集团等四家国有钢铁企业联合组建的国有独资公司渤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天津地区由此出现了粗钢年产量上千万吨级的钢铁企业。
与此同时,河北民营钢铁企业也在重组路上迈出一步。邯郸7家民营钢铁企业,宝信钢铁、合信钢铁、鹏鑫钢铁、恒丰顺铸管、荣喜钢铁、新方铸造和鸿泰铸造通过自主联合,组建了河北宝信钢铁集团,联合重组后将形成焦化—炼铁—炼钢—钢材—铸造的集约型产业链,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加速产品结构调整。
十大钢企集中度将提高
企业的联合重组一直被认为是提高集中度的一个重要手段。工信部副部长苏波曾透露,“十二五”期间我国将以汽车、钢铁、水泥、机械制造、电解铝、稀土、电子信息、医药等八大行业为重点,推动优势企业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境外并购和投资合作,提高产业集中度。
工信部原材料司司长贾银松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钢铁业将加快兼并重组步伐,国家支持优势大型钢铁企业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重组,并鼓励区域钢铁企业联合重组,以提升产业集中度,争取将前十家钢企的集中度提高到60%以上。
提高产业集中度也是《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但从实施以来的情况看,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工信部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粗钢生产企业有500多家,平均规模仅100多万吨,排名前10位的企业粗钢产量仅占全国总产量的48%。
此外,2010年河北钢铁(000709)、宝钢、武钢、鞍钢、沙钢五大钢铁集团合计产钢1.65亿吨,仅占同期全国产量的29%,这与《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的“国内排名前5位钢铁企业的产能占全国的比例达到45%以上”的目标差距甚远。
但事实上,不少专家指出,单纯扩张式的重组并无益于集中度的提高。
记者了解到,由中钢协高级分析师李拥军执笔的一份《关于钢铁企业重组的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刚刚召开的中钢协四届二次常务理事会上全文发布。报告指出,单纯的将许多产业发展问题归咎于集中度问题,进而为了提高集中度而推进企业重组,这本身并无助于产业发展问题的解决。
《报告》指出,目前国内的钢铁企业重组常常与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被赋予了更多的期望。但事实上,大型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对企业个体的意义就是提高市场竞争力,获得较为理想的市场竞争地位,进而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企业赢利能力;对钢铁产业的意义是通过培育钢铁企业,提高优势企业集团的行业控制力,进而优化产业组织结构。
中钢协原常务副会长罗冰生也表示,钢铁行业联合重组的目的是为了做强而不是做大,如果只是为了做大,就等于是把一些小问题集中在一起变成一个大问题,这也是目前企业联合重组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企业资源整合重视不够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钢铁企业重组事件逐渐呈递增态势,但是重组后的绩效并不明显。
对此,《报告》认为,主要原因在于重组后资源整合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在钢铁企业重组中仅仅形成低层次的外部联合,并没有形成规模和协同效应,重组双方未出现共赢的结果。
事实上,我国企业较为重视重组前期行为,对重组后的企业资源整合重视不够。很多时候,重组后的新企业不仅不能从兼并重组中实现相应的协同效应,还是各自为政的发展,而且由于重组各方的整合摩擦而使管理成本加大,甚至影响到自身原先的发展思路,更为严重的可能拖垮原先的优势钢企。
此外,由于我国钢企的资本结构性质比较复杂,既有以宝钢、鞍钢、武钢为代表的大型央企集团,又有重钢、本钢等省属地方性大钢企,沙钢、日照钢铁等大型民营钢企,此外还有市/县属钢企、小型民营钢企等。
“我国钢铁企业资本结构的复杂程度非任何国家可以比拟,企业的资本机构性质不同,代表的利益集团就不同,企业的并购重组最困难的就是如何解决各利益方之间的矛盾,比如税收冲突,重组后的人事安排等。”中钢协专家指出。
中钢协副秘书长屈秀丽也对记者说,重组主要是企业的行为,除了解决税收分配问题,政府层面应该制定一些其他的如环保、准入方面的指标,这样大的企业重组利益分配梳理清楚,部分小的和落后的企业没有生存空间了,才能让兼并重组走得更快。
工信部部长苗圩在近期召开的全国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也指出,抓好企业兼并重组,必须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企业的意愿,尊重企业作出的决策。在推动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政府的主要职责是通过完善相关行业规划和政策措施,规范行政行为,加强和完善对企业兼并重组的服务,为企业兼并重组创造良好的环境,不能走回头路,不能干预企业。 (上海证券报)
八一钢铁(600581):受益西部大开发 毛利率有望提升
随着公司120万吨新棒线的达产达效,建筑用钢占比再度提高,综合毛利率提升可期;作为新疆地区钢铁龙头,将尽享西部大开发带来的收益,提高2010年每股收益预测为0.75元,2011年EPS0.91元,维持"强烈推荐-B"的投资评级。
四季度盈利超预期。公司四季度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6.3亿元,同比增长32%;实现营业利润0.8亿元,实现净利润1.56亿元,折EPS0.2元,年化EPS0.8元,显示出公司强劲的盈利回升势头。全年产粗钢约541万吨,钢材约508万吨,四季度单季钢材产量约140万吨,与三季度基本持平。预计四季度板材盈利回升及建材比例加大是业绩超预期的主要原因。
产品结构合理,疆内市场占有率高。公司2008年建筑用钢占比56%,预计2009年占比达到63%以上,且在新疆区域内一家独大,建筑用钢疆内市场占有率65%-70%,板材产品市场占有率将从2008 年的50%提高到2009年的60%。
公司区域优势显著,成长空间较大。公司作为新疆最大的钢企,区域优势明显,2010年新疆地区新增固定资产投资约2000亿元,将新增钢材需求200万吨。新疆的城镇化率较低,资源较为丰富,当地的基建投资以及新疆境内石油、煤炭、天然气大量开采和"西气东输二线"建设等给公司带来持续的需求增长。(招商证券)
鞍钢股份(000898):提价反映下游需求旺盛 增持
四季度期间费用率大幅上涨导致业绩低于预期。公司2009年实现收入701亿,同比减少22%;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4%,同比持平;实现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6.86亿,折合EPS0.10元,同比下降77%,低于我们之前0.15的预期。09年公司预计每股派0.06元。业绩低于预期的主要原因在于四季度公司四季度财务费用和和销售费用较三季度增长50%,反映了四季度钢价下跌造成的销售压力。
鞍钢五月产品提价反映需求旺盛。鞍钢股份有限公司4月19日下午发布5月钢价政策显示,线材上调500元/吨,热轧品种上调300元/吨,中厚板上调450元/吨,冷轧价格维持4月不变。至此,钢铁业三大央企武钢与鞍钢已发布5月钢价。鞍钢这次上调钢价仍然是对于包括铁矿石、焦炭成本价格上涨的消化,也反映终端需求依然旺盛。
下游销售形式是提价关键。钢铁产品价格能否上涨,成本是否能够转嫁,取决于上下游之间的议价能力差别。分产品来看,对于长材热轧中厚板等产品,一方面由于大量中间贸易商的介入,投机性需求旺盛,且下游需求较分散,提价和成本转嫁能力相对较强;而对于冷轧板来说,一方面,由于前期冷轧涨价较多,且冷轧板毛利较高,因此成本上涨对价格的推动力相对其它低毛利品种(长材、中厚板)较弱,另一方面,由于冷轧下游需求集中度较高,且一般采用直供形式,缺乏贸易商环节,因此钢厂的冷轧产品价格相对稳定。
重申钢价继续上涨观点不变,长期趋势仍然看好。在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双重作用下,钢材价格将继续处于上涨通道,同时钢铁投机性需求的上升,也将继续推动现货钢价继续上行。在铁矿石大幅上涨的背景下,鞍钢的集团供矿的竞争优势继续凸显,吨钢利润有望扩大,加上10年预计20%的产量增量。因此继续维持鞍钢10、11年0.76、0.95元的业绩预测,分别对应市盈率14倍和11倍。维持增持评级。(申银万国)
太钢不锈(000825):不锈钢盈利能力逐渐增强
2009年公司不锈钢产量全球第一,收入和利润呈逐季上升态势。2009年全年产生铁817.69万吨;产钢945.61万吨,其中不锈钢247.97万吨;产坯材912.17万吨,其中不锈坯材223.40万吨。公司不锈钢产量位居全球第一。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一直呈上升态势,2010年季度虽有下降,仍维持高位。随着公司产量的增长和钢材价格的走高,公司收入仍将继续上升。2009年普钢盈利高于不锈钢。2009年公司收入普钢以28%的收入贡献了54%的利润,可见普钢的盈利水平高于不锈钢。进入2010年,不锈钢价格连续上涨,盈利能力逐步增强,预计2010年将成为公司利润的主要提供者,但由于公司产能的限制,仍将维持普钢与不锈共同支撑的局面。公司原材料优势突出。集团公司拥有铁矿,铁矿石自给率达50%以上,而且采购价总是低于市场价的15%;公司地处焦煤产区,能够优惠购的焦煤,具有突出的成本优势,能够有效抵御原料市场价格波动性。
2010年钢铁行业形势好,不锈钢新产品增强公司盈利能力。经过2009年的修复,国际范围内经济形势好转,公司主要产品不锈钢和普碳中板受外围经济好转的影响,持续向好。公司在不锈钢方面的新产品开发逐渐产生效益,2009年成功开发的439M和441、国内空白最小厚度为0.6mm的宽幅2205双相不锈钢冷轧卷板的开发生产等产品都将在2010年为公司创造利润。
盈利预测与股票估值。我们对公司未来两年的经营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作了初步盈利预测,预计2010至2012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658元、0.816元和1.011元。目前股票已经回落至合理区域,在7元附近可积极介入。(山西证券 刘俊清)
中原特钢(002423):细分特钢巨子 产品竞争力强
公司是国内目前拥有从熔炼、锻造、热处理到机械加工完整生产线的大型锻件生产企业,主要从事工业专用装备及大型特殊钢精锻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主要产品包括石油钻具、限动芯棒、铸管模等工业专用装备以及冶金轧辊、模具钢、定制精锻件等大型特殊钢精锻件。公司是亚洲最大的限动芯棒生产企业,所生产的限动芯棒产品替代进口填补国内空白,2006年11月被国家科技部、商务部、环保总局和质检总局联合认定的国家重点新产品。公司还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无磁钻铤生产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0%左右。公司生产的“探源”牌石油钻铤、整体加重钻杆分别于2008年1月、2008年12月被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分别评为“驰名品牌”、“名牌产品”。公司PE在28-32倍较为合理,预测2010-2012年EPS分别为0.32元、0.34元、0.45元,对应公司合理价值区间为8.96-10.24元。(湘财证券)
包钢股份(600010):钢价上涨 股价反弹
近日钢材的库存出现年后首次下降,亦符合我们上期预期。在产量屡创新高的背景下库存依然开始下降,我们对已经启动的春季需求抱有充分信心。此外,近日,钢厂密集提价。攀钢、重钢对螺纹钢出厂价格分别上调160元/吨、170元/吨,三钢、酒钢、安钢和柳钢对中厚板的出厂价格分别上调130-200元/吨,酒钢和柳钢也对热轧板和冷轧板的出厂价格分别上调150元/吨、100元/吨。受到钢价上涨刺激,包钢股份率先爆发直线飙升5%,引爆钢铁板块集体反弹。(中国证券网)
杭萧钢构(600477):构筑双重底 低吸正当时
建筑钢结构市场是目前我国的新兴产业,并得到国家有关政策的积极扶持。与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建筑钢结构具有工程周期短、空间利用率高、相对重量小、抗震性好、环境污染小等优势,市场前景广阔。
公司作为国内首批建筑钢结构定点企业,拥有钢结构专业承包壹级资质、专项工程设计甲级资质,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规模居国内同行业首位。同时公司在1月15日公布了股权激励计划,对公司管理层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对今后业绩增长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二级市场方面,该股跟随大盘出现了一轮较大的调整,近期逐步走稳,双底形态逐渐形成,建议投资者逢低关注。(华融证券 沈刚)
西宁特钢(600117):转型过程弹性十足 铁矿资源丰富
2009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9 亿元,同比下滑25.6%;实现利润总额0.9 亿元,同比下滑71.25%;实现净利润0.3 亿元,同比增加314.6%;实现每股收益0.05 元,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24 元。分配预案为10 派0.5 元(含税)。
尽管净利润大幅增加,但这一涨幅是基于前一年的微利。公司06年以来向资源类公司转型的过程并不顺利,在09年便遭遇了资源品价格的低迷,铁精粉、焦炭的产量也没有放量。如何顺利通过资源业务的磨合期,增加经营的稳定性,是公司面临的主要问题。
1、 政府补贴和债权减免是盈利的主要贡献。09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76.8万元,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净利润仅为991.7万元,可见非经常性损益是公司的主要盈利贡献点。营业外收入4259.5万元,占利润总额的50.1%,其中政府补贴1542.6万元,通过结清债权人欠款为条件,获得债权减免利得2081.9万元。
2、 高企的期间费用率制约公司盈利能力。公司各主要产品的毛利率均在14%以上,但盈利能力不佳。期间费用率高是主要原因。09年公司综合毛利率15.33%,但营业利润率仅有1.0%。期间费用率高达13.5%,远高于行业4.5%的水平。其中财务费用率5.9%,管理费用率4.9%,销售费用率2.8%,均有大幅下降空间。
3、 资金短缺问题亟需解决。未来几年公司处于资源业务的扩张期,2010年公司计划投资的新建及改建项目涉及资金6亿元,而09年末公司货币资金仅9.2亿元,靠现有资金难以运转。09年末,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已高达72.2%,资金压力明显,预计2010年公司将进行再融资。
4、 上调评级至"推荐"。公司资源品的产量释放速度低于我们的预期,而计划中的2010年资源产品产量仍然没有大幅增长,但公司的业绩弹性十足。预计2010年国内铁精粉和焦炭价格将在高位振荡,铁精粉和焦炭的盈利有望回升,我们预计公司10、11年EPS分别为0.18元、0.30元,对应PE59.2、35.5倍,对应PB3.2倍,上调评级至"推荐"。(平安证券 聂秀欣)
凌钢股份(600231):铁矿石业务利润激增
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7392万元,同比增长11.72倍。公司净利润大幅增长的原因之一在于铁矿石盈利大幅增加。报告期,该公司控股子公司凌钢股份北票保国铁矿有限公司完成铁精矿50万吨,同比增长15.78%;实现营业收入43989万元,同比增长66.28%;实现利润总额12439万元,同比增长11.2倍;实现净利润9320万元,同比增长11.3倍。这主要受益于上半年铁矿石价格的大幅上涨。数据显示,唐山(66%湿基不含税)上半年最高创下1075元/吨, 均价也在864元/吨左右,按照公司铁矿营业与价格匡算,其铁精粉平均售价在879.78元/吨,为公司净利润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从目前铁矿石价格的走势来看,铁矿石下半年均价可能较上半年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但总体应维持在高位,预计吨矿净利在120元/吨以上,有可能贡献净利在6000万元以上。
公司上半年中宽热带营业收入149909.30万元,同比增长29.72%;营业利润16812.15万元,较去年同期85.35万元暴增196倍。这主要是由于上半年钢材价格普遍上涨,且板材价格表现好于棒线材,该产品毛利率上升所致,公司中宽热带毛利率由09年上半年的0.07%一举跃升至11.21%,增加近11个百分点,成为公司利润来源的重要一极。
目前,钢材又一轮去库存化尚未结束,部分下游市场需求出现了一定放缓,预期钢材及铁矿石平均售价将较上半年有所下降,三季度将成全年利润低点,四季度则有望缓慢回升。基于此,我们预计公司下半年净利润较上半年将出现明显下降,降幅约30%,全年净利润则有望达到46566万元,预计基本EPS为0.58元,继续给予该公司“买入”的投资评级。(英大证券 张文丰)
河北钢铁(000709):业绩符合预期 盈利能力大增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6.85 亿元,同比增加43.43%;净利润7.32 亿元,同比增加1440.00%;EPS 为0.10 元,符合预期。收入及净利润的大幅增长主要是得益于钢价的回升、公司整合合力的发挥及降本增效措施的实施。
毛利率同比小幅提升,环比有所下滑
公司上半年综合毛利率为5.97%,同比增长0.87 个百分点。一、二季度单季度的毛利率分别为6.7%、5.32%,环比下滑趋势明显。与行业特点类似,公司4 月份盈利达到高点,5、6、7 月业绩呈下降趋势,而8 月份受益于钢价的反弹,业绩将触底反弹。
司家营铁矿盈利能力大增
司家营铁矿上半年销售收入11.18 亿元,净利润3.11 亿元,净利率高达27.81%(09 年司家营铁矿净利率仅为11.04%),对于公司EPS的贡献为0.0147 元。
估值优势及邯宝优质资产注入,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预测公司10 年、11 年公司EPS 分别为0.18 元、0.25 元,目前股价仅为3.95 元,对应PB 为0.95,估值优势明显,邯宝项目为集团内的优质资产,低于净资产的增发价难以出现,继续给予公司“买入”评级。(广发证券 马涛)
宝钢股份(600019):估值十分便宜
作为国内最大的钢铁厂,宝钢股份目前的估值相当于1.1 倍2010 年预期市净率,低于1.12 倍的国内同业平均水平及1.30 倍的全球同业平均水平。另外,尽管今年盈利回升,但目前估值甚至低于去年1.30 倍的平均水平。
盈利应于3 季度见底,之后企稳回升。公司的下游行业仍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
影响评级的主要风险
经济或宝钢主要的下游产业(如汽车和家电)出现大幅下挫。
估值
由于公司公告盈利高于市场普遍预期, 我们将2010-2012 年盈利预测上调103%-153%。目前估值相当于1.1 倍2010 年预期市净率,颇具吸引力。基于2009年全年1.30 倍的平均市净率,我们将目标价从7.18 元上调至8.00 元。(中银国际 乐宇坤)
广东明珠(600382):未来华南铁矿明珠 凸显区域资源优势
公司目前为实业及投资并重的综合类企业 公司是一家以实业经营及投资为主的综合型公司,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及技术创新优势企业。实业方面公司主要涉及贸易、发电设备、阀门、制药、酿酒等领域,股权投资方面其持有广东大顶矿业、大庆市商业银行等股权,已形成了多产业、多元化共同发展的格局。
各项业务进退分明 大力优化业务结构 公司主营业务较为分散,近些年根据实际运行状况对一些盈利能力较差的业务予以抛弃,而对一些盈利能力较强的业务给予加大投入。公司目前退出了建筑安装、房地产等业务,逐步减持了阀门、药类等业务,而对矿业投资、发电设备加大了投入,使公司的盈利能力得到了加强。
大顶矿业股权为公司看点 未来存在注入预期 公司03年开始对广东大顶矿业进行股权投资,06年进行了增持,目前持有其19.9%股权。大顶矿业是国内少有的高品位露天铁矿,目前储量在12887.3万吨,平均品位在43%,高于国内矿山平均水平10%,具有明显成本优势,随着此部分收益对公司业绩影响逐渐加大,后期不排除继续增持股权及大顶矿业注入上市公司的可能性。
铁矿石价格上涨将给公司业绩带来爆发性增长 10年铁矿石长单协议涨价幅度高于先前市场预期已成为大概率事件,如涨幅在90%以上将与目前现货市场价格接近,从而在一段时期对目前现货价构成支撑效应。考虑到铁矿开采成本的刚性,矿价继续上涨将给矿山企业盈利带来爆发性增长,广东明珠通过其持有大顶矿业股权将间接受益。
投资建议 公司目前仍属于一家以贸易、发电设备、制药、酿酒经营为主的综合类企业,但随着公司投资矿业收益对公司贡献的提高,公司具有进一步增持大顶矿业股权的可能性,且不排除将大顶矿业注入上市公司的可能,公司未来存在转型矿业公司的可能性。目前大顶矿业与广东明珠为同一实际控制人,注入在操作层面上并不存在实质性的障碍。我们预计公司10-12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48元、0.54元、0.58元。鉴于公司目前大顶矿业股权投资收益增长的确定性及未来存在的矿业资产注入预期,给予公司“强烈推荐”投资评级。(第一创业 巨国贤)
方大特钢(600507):中期高转增 资源注入持续进行
半年度业绩符合预期。方大特钢10年上半年实现收入62.63亿,同比增加22%;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4%,同比增加了7.46个百分点;实现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1.17亿,折合EPS 0.17元,较上年同期呈现较大幅度增长(上年同期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1850 万元),符合我们和市场预期。效益的增长主要在于市场需求的有效把握,对标挖潜技术经济指标的不断提高,以及新产品的有效开发。
公司生产运营良好。公司上半年累计产铁118.11万吨,产钢132.63万吨,产材(坯)125.8万吨;自发电7416万kwh,占总用电量的12.71%。铁、钢和材产量同比均实现大幅增长。其中,针对汽车市场火爆的需求,公司大幅增加了其优势产品-弹扁的产量,上半年共生产45万吨,同比增长65%以上,占全部钢材总量的35%。此外,还生产汽车板簧2.2万吨,同比增长13%以上。公司上半年的生产和盈利指标均顺利完成。
资产注入持续进行。公司自年初以来,明确表示将为公司注入以铁矿石为主的多项资产,以降低公司成本,保证公司的持续发展。公司启动了多项上游资源的收购行动,并承诺将条件成熟的资产直接注入上市公司,条件不成熟的由集团公司先行收购后再行注入。公司已分别于2月和6月收购年产20万吨(51%权益)和35万吨(70%权益)的铁精粉矿山。此外,还竞得新余市巴丘园矿区铁矿普查探矿权。公司的资产注入还远未结束,公司将在近期完成其它多项矿山资产的注入。预计到年底公司将拥有超过100万吨(权益)的铁精粉生产能力。上述资产的收购将大幅提升公司的后期盈利能力。
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前期承诺的铁矿石和焦化资产注入仍在正常运作中,预计将在近期完成,这将提升公司的盈利和估值。此外,公司公告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9 股。公司股价在前期跟随市场出现调整后,提供了一个较好的买入机会。因此我们维持公司“买入”评级,预计公司10、11年业绩分别为0.68、0.93元。(申银万国 赵湘鄂)
中国证券网编者按:
权威渠道消息,当前我国钢铁行业重组明显提速,下半年政策密集发布,相关受益股面临整合机遇。
钢铁行业重组不停歇 下半年政策密集发布
自2000年开始,我国钢铁企业兼并重组事件开始逐步增多,特别是2005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后,兼并重组步伐更是飞快。
今年以来,钢铁产业的兼并重组处于持续推进状态,与前些年相比,兼并重组事件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更加丰富,跨区域企业重组、同一区域内企业重组同步发展。
6月15日,国家工信部正式函复福建省政府和鞍钢集团,原则同意鞍钢集团与福建三钢集团联合重组方案。
同样在6月,中原地带的钢企也分别采用了区域内和跨地区的方式,拉开重组大幕。6月26日,安阳钢铁(600569)重组三家民营钢厂。6月30日,江苏沙钢集团旗下的安阳永兴钢铁牵手三家企业,组建河南沙钢联合钢铁集团。
7月13日,由天津市国资委出资,有天津钢管集团、天津钢铁集团、天津天铁冶金集团等四家国有钢铁企业联合组建的国有独资公司渤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天津地区由此出现了粗钢年产量上千万吨级的钢铁企业。
与此同时,河北民营钢铁企业也在重组路上迈出一步。邯郸7家民营钢铁企业,宝信钢铁、合信钢铁、鹏鑫钢铁、恒丰顺铸管、荣喜钢铁、新方铸造和鸿泰铸造通过自主联合,组建了河北宝信钢铁集团,联合重组后将形成焦化—炼铁—炼钢—钢材—铸造的集约型产业链,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加速产品结构调整。
十大钢企集中度将提高
企业的联合重组一直被认为是提高集中度的一个重要手段。工信部副部长苏波曾透露,“十二五”期间我国将以汽车、钢铁、水泥、机械制造、电解铝、稀土、电子信息、医药等八大行业为重点,推动优势企业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境外并购和投资合作,提高产业集中度。
工信部原材料司司长贾银松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钢铁业将加快兼并重组步伐,国家支持优势大型钢铁企业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重组,并鼓励区域钢铁企业联合重组,以提升产业集中度,争取将前十家钢企的集中度提高到60%以上。
提高产业集中度也是《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但从实施以来的情况看,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工信部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粗钢生产企业有500多家,平均规模仅100多万吨,排名前10位的企业粗钢产量仅占全国总产量的48%。
此外,2010年河北钢铁(000709)、宝钢、武钢、鞍钢、沙钢五大钢铁集团合计产钢1.65亿吨,仅占同期全国产量的29%,这与《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的“国内排名前5位钢铁企业的产能占全国的比例达到45%以上”的目标差距甚远。
但事实上,不少专家指出,单纯扩张式的重组并无益于集中度的提高。
记者了解到,由中钢协高级分析师李拥军执笔的一份《关于钢铁企业重组的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刚刚召开的中钢协四届二次常务理事会上全文发布。报告指出,单纯的将许多产业发展问题归咎于集中度问题,进而为了提高集中度而推进企业重组,这本身并无助于产业发展问题的解决。
《报告》指出,目前国内的钢铁企业重组常常与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被赋予了更多的期望。但事实上,大型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对企业个体的意义就是提高市场竞争力,获得较为理想的市场竞争地位,进而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企业赢利能力;对钢铁产业的意义是通过培育钢铁企业,提高优势企业集团的行业控制力,进而优化产业组织结构。
中钢协原常务副会长罗冰生也表示,钢铁行业联合重组的目的是为了做强而不是做大,如果只是为了做大,就等于是把一些小问题集中在一起变成一个大问题,这也是目前企业联合重组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企业资源整合重视不够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钢铁企业重组事件逐渐呈递增态势,但是重组后的绩效并不明显。
对此,《报告》认为,主要原因在于重组后资源整合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在钢铁企业重组中仅仅形成低层次的外部联合,并没有形成规模和协同效应,重组双方未出现共赢的结果。
事实上,我国企业较为重视重组前期行为,对重组后的企业资源整合重视不够。很多时候,重组后的新企业不仅不能从兼并重组中实现相应的协同效应,还是各自为政的发展,而且由于重组各方的整合摩擦而使管理成本加大,甚至影响到自身原先的发展思路,更为严重的可能拖垮原先的优势钢企。
此外,由于我国钢企的资本结构性质比较复杂,既有以宝钢、鞍钢、武钢为代表的大型央企集团,又有重钢、本钢等省属地方性大钢企,沙钢、日照钢铁等大型民营钢企,此外还有市/县属钢企、小型民营钢企等。
“我国钢铁企业资本结构的复杂程度非任何国家可以比拟,企业的资本机构性质不同,代表的利益集团就不同,企业的并购重组最困难的就是如何解决各利益方之间的矛盾,比如税收冲突,重组后的人事安排等。”中钢协专家指出。
中钢协副秘书长屈秀丽也对记者说,重组主要是企业的行为,除了解决税收分配问题,政府层面应该制定一些其他的如环保、准入方面的指标,这样大的企业重组利益分配梳理清楚,部分小的和落后的企业没有生存空间了,才能让兼并重组走得更快。
工信部部长苗圩在近期召开的全国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也指出,抓好企业兼并重组,必须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企业的意愿,尊重企业作出的决策。在推动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政府的主要职责是通过完善相关行业规划和政策措施,规范行政行为,加强和完善对企业兼并重组的服务,为企业兼并重组创造良好的环境,不能走回头路,不能干预企业。 (上海证券报)
八一钢铁(600581):受益西部大开发 毛利率有望提升
随着公司120万吨新棒线的达产达效,建筑用钢占比再度提高,综合毛利率提升可期;作为新疆地区钢铁龙头,将尽享西部大开发带来的收益,提高2010年每股收益预测为0.75元,2011年EPS0.91元,维持"强烈推荐-B"的投资评级。
四季度盈利超预期。公司四季度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6.3亿元,同比增长32%;实现营业利润0.8亿元,实现净利润1.56亿元,折EPS0.2元,年化EPS0.8元,显示出公司强劲的盈利回升势头。全年产粗钢约541万吨,钢材约508万吨,四季度单季钢材产量约140万吨,与三季度基本持平。预计四季度板材盈利回升及建材比例加大是业绩超预期的主要原因。
产品结构合理,疆内市场占有率高。公司2008年建筑用钢占比56%,预计2009年占比达到63%以上,且在新疆区域内一家独大,建筑用钢疆内市场占有率65%-70%,板材产品市场占有率将从2008 年的50%提高到2009年的60%。
公司区域优势显著,成长空间较大。公司作为新疆最大的钢企,区域优势明显,2010年新疆地区新增固定资产投资约2000亿元,将新增钢材需求200万吨。新疆的城镇化率较低,资源较为丰富,当地的基建投资以及新疆境内石油、煤炭、天然气大量开采和"西气东输二线"建设等给公司带来持续的需求增长。(招商证券)
鞍钢股份(000898):提价反映下游需求旺盛 增持
四季度期间费用率大幅上涨导致业绩低于预期。公司2009年实现收入701亿,同比减少22%;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4%,同比持平;实现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6.86亿,折合EPS0.10元,同比下降77%,低于我们之前0.15的预期。09年公司预计每股派0.06元。业绩低于预期的主要原因在于四季度公司四季度财务费用和和销售费用较三季度增长50%,反映了四季度钢价下跌造成的销售压力。
鞍钢五月产品提价反映需求旺盛。鞍钢股份有限公司4月19日下午发布5月钢价政策显示,线材上调500元/吨,热轧品种上调300元/吨,中厚板上调450元/吨,冷轧价格维持4月不变。至此,钢铁业三大央企武钢与鞍钢已发布5月钢价。鞍钢这次上调钢价仍然是对于包括铁矿石、焦炭成本价格上涨的消化,也反映终端需求依然旺盛。
下游销售形式是提价关键。钢铁产品价格能否上涨,成本是否能够转嫁,取决于上下游之间的议价能力差别。分产品来看,对于长材热轧中厚板等产品,一方面由于大量中间贸易商的介入,投机性需求旺盛,且下游需求较分散,提价和成本转嫁能力相对较强;而对于冷轧板来说,一方面,由于前期冷轧涨价较多,且冷轧板毛利较高,因此成本上涨对价格的推动力相对其它低毛利品种(长材、中厚板)较弱,另一方面,由于冷轧下游需求集中度较高,且一般采用直供形式,缺乏贸易商环节,因此钢厂的冷轧产品价格相对稳定。
重申钢价继续上涨观点不变,长期趋势仍然看好。在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双重作用下,钢材价格将继续处于上涨通道,同时钢铁投机性需求的上升,也将继续推动现货钢价继续上行。在铁矿石大幅上涨的背景下,鞍钢的集团供矿的竞争优势继续凸显,吨钢利润有望扩大,加上10年预计20%的产量增量。因此继续维持鞍钢10、11年0.76、0.95元的业绩预测,分别对应市盈率14倍和11倍。维持增持评级。(申银万国)
太钢不锈(000825):不锈钢盈利能力逐渐增强
2009年公司不锈钢产量全球第一,收入和利润呈逐季上升态势。2009年全年产生铁817.69万吨;产钢945.61万吨,其中不锈钢247.97万吨;产坯材912.17万吨,其中不锈坯材223.40万吨。公司不锈钢产量位居全球第一。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一直呈上升态势,2010年季度虽有下降,仍维持高位。随着公司产量的增长和钢材价格的走高,公司收入仍将继续上升。2009年普钢盈利高于不锈钢。2009年公司收入普钢以28%的收入贡献了54%的利润,可见普钢的盈利水平高于不锈钢。进入2010年,不锈钢价格连续上涨,盈利能力逐步增强,预计2010年将成为公司利润的主要提供者,但由于公司产能的限制,仍将维持普钢与不锈共同支撑的局面。公司原材料优势突出。集团公司拥有铁矿,铁矿石自给率达50%以上,而且采购价总是低于市场价的15%;公司地处焦煤产区,能够优惠购的焦煤,具有突出的成本优势,能够有效抵御原料市场价格波动性。
2010年钢铁行业形势好,不锈钢新产品增强公司盈利能力。经过2009年的修复,国际范围内经济形势好转,公司主要产品不锈钢和普碳中板受外围经济好转的影响,持续向好。公司在不锈钢方面的新产品开发逐渐产生效益,2009年成功开发的439M和441、国内空白最小厚度为0.6mm的宽幅2205双相不锈钢冷轧卷板的开发生产等产品都将在2010年为公司创造利润。
盈利预测与股票估值。我们对公司未来两年的经营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作了初步盈利预测,预计2010至2012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658元、0.816元和1.011元。目前股票已经回落至合理区域,在7元附近可积极介入。(山西证券 刘俊清)
中原特钢(002423):细分特钢巨子 产品竞争力强
公司是国内目前拥有从熔炼、锻造、热处理到机械加工完整生产线的大型锻件生产企业,主要从事工业专用装备及大型特殊钢精锻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主要产品包括石油钻具、限动芯棒、铸管模等工业专用装备以及冶金轧辊、模具钢、定制精锻件等大型特殊钢精锻件。公司是亚洲最大的限动芯棒生产企业,所生产的限动芯棒产品替代进口填补国内空白,2006年11月被国家科技部、商务部、环保总局和质检总局联合认定的国家重点新产品。公司还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无磁钻铤生产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0%左右。公司生产的“探源”牌石油钻铤、整体加重钻杆分别于2008年1月、2008年12月被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分别评为“驰名品牌”、“名牌产品”。公司PE在28-32倍较为合理,预测2010-2012年EPS分别为0.32元、0.34元、0.45元,对应公司合理价值区间为8.96-10.24元。(湘财证券)
包钢股份(600010):钢价上涨 股价反弹
近日钢材的库存出现年后首次下降,亦符合我们上期预期。在产量屡创新高的背景下库存依然开始下降,我们对已经启动的春季需求抱有充分信心。此外,近日,钢厂密集提价。攀钢、重钢对螺纹钢出厂价格分别上调160元/吨、170元/吨,三钢、酒钢、安钢和柳钢对中厚板的出厂价格分别上调130-200元/吨,酒钢和柳钢也对热轧板和冷轧板的出厂价格分别上调150元/吨、100元/吨。受到钢价上涨刺激,包钢股份率先爆发直线飙升5%,引爆钢铁板块集体反弹。(中国证券网)
杭萧钢构(600477):构筑双重底 低吸正当时
建筑钢结构市场是目前我国的新兴产业,并得到国家有关政策的积极扶持。与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建筑钢结构具有工程周期短、空间利用率高、相对重量小、抗震性好、环境污染小等优势,市场前景广阔。
公司作为国内首批建筑钢结构定点企业,拥有钢结构专业承包壹级资质、专项工程设计甲级资质,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规模居国内同行业首位。同时公司在1月15日公布了股权激励计划,对公司管理层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对今后业绩增长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二级市场方面,该股跟随大盘出现了一轮较大的调整,近期逐步走稳,双底形态逐渐形成,建议投资者逢低关注。(华融证券 沈刚)
西宁特钢(600117):转型过程弹性十足 铁矿资源丰富
2009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9 亿元,同比下滑25.6%;实现利润总额0.9 亿元,同比下滑71.25%;实现净利润0.3 亿元,同比增加314.6%;实现每股收益0.05 元,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24 元。分配预案为10 派0.5 元(含税)。
尽管净利润大幅增加,但这一涨幅是基于前一年的微利。公司06年以来向资源类公司转型的过程并不顺利,在09年便遭遇了资源品价格的低迷,铁精粉、焦炭的产量也没有放量。如何顺利通过资源业务的磨合期,增加经营的稳定性,是公司面临的主要问题。
1、 政府补贴和债权减免是盈利的主要贡献。09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76.8万元,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净利润仅为991.7万元,可见非经常性损益是公司的主要盈利贡献点。营业外收入4259.5万元,占利润总额的50.1%,其中政府补贴1542.6万元,通过结清债权人欠款为条件,获得债权减免利得2081.9万元。
2、 高企的期间费用率制约公司盈利能力。公司各主要产品的毛利率均在14%以上,但盈利能力不佳。期间费用率高是主要原因。09年公司综合毛利率15.33%,但营业利润率仅有1.0%。期间费用率高达13.5%,远高于行业4.5%的水平。其中财务费用率5.9%,管理费用率4.9%,销售费用率2.8%,均有大幅下降空间。
3、 资金短缺问题亟需解决。未来几年公司处于资源业务的扩张期,2010年公司计划投资的新建及改建项目涉及资金6亿元,而09年末公司货币资金仅9.2亿元,靠现有资金难以运转。09年末,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已高达72.2%,资金压力明显,预计2010年公司将进行再融资。
4、 上调评级至"推荐"。公司资源品的产量释放速度低于我们的预期,而计划中的2010年资源产品产量仍然没有大幅增长,但公司的业绩弹性十足。预计2010年国内铁精粉和焦炭价格将在高位振荡,铁精粉和焦炭的盈利有望回升,我们预计公司10、11年EPS分别为0.18元、0.30元,对应PE59.2、35.5倍,对应PB3.2倍,上调评级至"推荐"。(平安证券 聂秀欣)
凌钢股份(600231):铁矿石业务利润激增
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7392万元,同比增长11.72倍。公司净利润大幅增长的原因之一在于铁矿石盈利大幅增加。报告期,该公司控股子公司凌钢股份北票保国铁矿有限公司完成铁精矿50万吨,同比增长15.78%;实现营业收入43989万元,同比增长66.28%;实现利润总额12439万元,同比增长11.2倍;实现净利润9320万元,同比增长11.3倍。这主要受益于上半年铁矿石价格的大幅上涨。数据显示,唐山(66%湿基不含税)上半年最高创下1075元/吨, 均价也在864元/吨左右,按照公司铁矿营业与价格匡算,其铁精粉平均售价在879.78元/吨,为公司净利润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从目前铁矿石价格的走势来看,铁矿石下半年均价可能较上半年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但总体应维持在高位,预计吨矿净利在120元/吨以上,有可能贡献净利在6000万元以上。
公司上半年中宽热带营业收入149909.30万元,同比增长29.72%;营业利润16812.15万元,较去年同期85.35万元暴增196倍。这主要是由于上半年钢材价格普遍上涨,且板材价格表现好于棒线材,该产品毛利率上升所致,公司中宽热带毛利率由09年上半年的0.07%一举跃升至11.21%,增加近11个百分点,成为公司利润来源的重要一极。
目前,钢材又一轮去库存化尚未结束,部分下游市场需求出现了一定放缓,预期钢材及铁矿石平均售价将较上半年有所下降,三季度将成全年利润低点,四季度则有望缓慢回升。基于此,我们预计公司下半年净利润较上半年将出现明显下降,降幅约30%,全年净利润则有望达到46566万元,预计基本EPS为0.58元,继续给予该公司“买入”的投资评级。(英大证券 张文丰)
河北钢铁(000709):业绩符合预期 盈利能力大增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6.85 亿元,同比增加43.43%;净利润7.32 亿元,同比增加1440.00%;EPS 为0.10 元,符合预期。收入及净利润的大幅增长主要是得益于钢价的回升、公司整合合力的发挥及降本增效措施的实施。
毛利率同比小幅提升,环比有所下滑
公司上半年综合毛利率为5.97%,同比增长0.87 个百分点。一、二季度单季度的毛利率分别为6.7%、5.32%,环比下滑趋势明显。与行业特点类似,公司4 月份盈利达到高点,5、6、7 月业绩呈下降趋势,而8 月份受益于钢价的反弹,业绩将触底反弹。
司家营铁矿盈利能力大增
司家营铁矿上半年销售收入11.18 亿元,净利润3.11 亿元,净利率高达27.81%(09 年司家营铁矿净利率仅为11.04%),对于公司EPS的贡献为0.0147 元。
估值优势及邯宝优质资产注入,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预测公司10 年、11 年公司EPS 分别为0.18 元、0.25 元,目前股价仅为3.95 元,对应PB 为0.95,估值优势明显,邯宝项目为集团内的优质资产,低于净资产的增发价难以出现,继续给予公司“买入”评级。(广发证券 马涛)
宝钢股份(600019):估值十分便宜
作为国内最大的钢铁厂,宝钢股份目前的估值相当于1.1 倍2010 年预期市净率,低于1.12 倍的国内同业平均水平及1.30 倍的全球同业平均水平。另外,尽管今年盈利回升,但目前估值甚至低于去年1.30 倍的平均水平。
盈利应于3 季度见底,之后企稳回升。公司的下游行业仍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
影响评级的主要风险
经济或宝钢主要的下游产业(如汽车和家电)出现大幅下挫。
估值
由于公司公告盈利高于市场普遍预期, 我们将2010-2012 年盈利预测上调103%-153%。目前估值相当于1.1 倍2010 年预期市净率,颇具吸引力。基于2009年全年1.30 倍的平均市净率,我们将目标价从7.18 元上调至8.00 元。(中银国际 乐宇坤)
广东明珠(600382):未来华南铁矿明珠 凸显区域资源优势
公司目前为实业及投资并重的综合类企业 公司是一家以实业经营及投资为主的综合型公司,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及技术创新优势企业。实业方面公司主要涉及贸易、发电设备、阀门、制药、酿酒等领域,股权投资方面其持有广东大顶矿业、大庆市商业银行等股权,已形成了多产业、多元化共同发展的格局。
各项业务进退分明 大力优化业务结构 公司主营业务较为分散,近些年根据实际运行状况对一些盈利能力较差的业务予以抛弃,而对一些盈利能力较强的业务给予加大投入。公司目前退出了建筑安装、房地产等业务,逐步减持了阀门、药类等业务,而对矿业投资、发电设备加大了投入,使公司的盈利能力得到了加强。
大顶矿业股权为公司看点 未来存在注入预期 公司03年开始对广东大顶矿业进行股权投资,06年进行了增持,目前持有其19.9%股权。大顶矿业是国内少有的高品位露天铁矿,目前储量在12887.3万吨,平均品位在43%,高于国内矿山平均水平10%,具有明显成本优势,随着此部分收益对公司业绩影响逐渐加大,后期不排除继续增持股权及大顶矿业注入上市公司的可能性。
铁矿石价格上涨将给公司业绩带来爆发性增长 10年铁矿石长单协议涨价幅度高于先前市场预期已成为大概率事件,如涨幅在90%以上将与目前现货市场价格接近,从而在一段时期对目前现货价构成支撑效应。考虑到铁矿开采成本的刚性,矿价继续上涨将给矿山企业盈利带来爆发性增长,广东明珠通过其持有大顶矿业股权将间接受益。
投资建议 公司目前仍属于一家以贸易、发电设备、制药、酿酒经营为主的综合类企业,但随着公司投资矿业收益对公司贡献的提高,公司具有进一步增持大顶矿业股权的可能性,且不排除将大顶矿业注入上市公司的可能,公司未来存在转型矿业公司的可能性。目前大顶矿业与广东明珠为同一实际控制人,注入在操作层面上并不存在实质性的障碍。我们预计公司10-12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48元、0.54元、0.58元。鉴于公司目前大顶矿业股权投资收益增长的确定性及未来存在的矿业资产注入预期,给予公司“强烈推荐”投资评级。(第一创业 巨国贤)
方大特钢(600507):中期高转增 资源注入持续进行
半年度业绩符合预期。方大特钢10年上半年实现收入62.63亿,同比增加22%;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4%,同比增加了7.46个百分点;实现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1.17亿,折合EPS 0.17元,较上年同期呈现较大幅度增长(上年同期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1850 万元),符合我们和市场预期。效益的增长主要在于市场需求的有效把握,对标挖潜技术经济指标的不断提高,以及新产品的有效开发。
公司生产运营良好。公司上半年累计产铁118.11万吨,产钢132.63万吨,产材(坯)125.8万吨;自发电7416万kwh,占总用电量的12.71%。铁、钢和材产量同比均实现大幅增长。其中,针对汽车市场火爆的需求,公司大幅增加了其优势产品-弹扁的产量,上半年共生产45万吨,同比增长65%以上,占全部钢材总量的35%。此外,还生产汽车板簧2.2万吨,同比增长13%以上。公司上半年的生产和盈利指标均顺利完成。
资产注入持续进行。公司自年初以来,明确表示将为公司注入以铁矿石为主的多项资产,以降低公司成本,保证公司的持续发展。公司启动了多项上游资源的收购行动,并承诺将条件成熟的资产直接注入上市公司,条件不成熟的由集团公司先行收购后再行注入。公司已分别于2月和6月收购年产20万吨(51%权益)和35万吨(70%权益)的铁精粉矿山。此外,还竞得新余市巴丘园矿区铁矿普查探矿权。公司的资产注入还远未结束,公司将在近期完成其它多项矿山资产的注入。预计到年底公司将拥有超过100万吨(权益)的铁精粉生产能力。上述资产的收购将大幅提升公司的后期盈利能力。
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前期承诺的铁矿石和焦化资产注入仍在正常运作中,预计将在近期完成,这将提升公司的盈利和估值。此外,公司公告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9 股。公司股价在前期跟随市场出现调整后,提供了一个较好的买入机会。因此我们维持公司“买入”评级,预计公司10、11年业绩分别为0.68、0.93元。(申银万国 赵湘鄂)
中国证券网编者按:
权威渠道消息,当前我国钢铁行业重组明显提速,下半年政策密集发布,相关受益股面临整合机遇。
钢铁行业重组不停歇 下半年政策密集发布
自2000年开始,我国钢铁企业兼并重组事件开始逐步增多,特别是2005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后,兼并重组步伐更是飞快。
今年以来,钢铁产业的兼并重组处于持续推进状态,与前些年相比,兼并重组事件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更加丰富,跨区域企业重组、同一区域内企业重组同步发展。
6月15日,国家工信部正式函复福建省政府和鞍钢集团,原则同意鞍钢集团与福建三钢集团联合重组方案。
同样在6月,中原地带的钢企也分别采用了区域内和跨地区的方式,拉开重组大幕。6月26日,安阳钢铁(600569)重组三家民营钢厂。6月30日,江苏沙钢集团旗下的安阳永兴钢铁牵手三家企业,组建河南沙钢联合钢铁集团。
7月13日,由天津市国资委出资,有天津钢管集团、天津钢铁集团、天津天铁冶金集团等四家国有钢铁企业联合组建的国有独资公司渤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天津地区由此出现了粗钢年产量上千万吨级的钢铁企业。
与此同时,河北民营钢铁企业也在重组路上迈出一步。邯郸7家民营钢铁企业,宝信钢铁、合信钢铁、鹏鑫钢铁、恒丰顺铸管、荣喜钢铁、新方铸造和鸿泰铸造通过自主联合,组建了河北宝信钢铁集团,联合重组后将形成焦化—炼铁—炼钢—钢材—铸造的集约型产业链,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加速产品结构调整。
十大钢企集中度将提高
企业的联合重组一直被认为是提高集中度的一个重要手段。工信部副部长苏波曾透露,“十二五”期间我国将以汽车、钢铁、水泥、机械制造、电解铝、稀土、电子信息、医药等八大行业为重点,推动优势企业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境外并购和投资合作,提高产业集中度。
工信部原材料司司长贾银松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钢铁业将加快兼并重组步伐,国家支持优势大型钢铁企业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重组,并鼓励区域钢铁企业联合重组,以提升产业集中度,争取将前十家钢企的集中度提高到60%以上。
提高产业集中度也是《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但从实施以来的情况看,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工信部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粗钢生产企业有500多家,平均规模仅100多万吨,排名前10位的企业粗钢产量仅占全国总产量的48%。
此外,2010年河北钢铁(000709)、宝钢、武钢、鞍钢、沙钢五大钢铁集团合计产钢1.65亿吨,仅占同期全国产量的29%,这与《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的“国内排名前5位钢铁企业的产能占全国的比例达到45%以上”的目标差距甚远。
但事实上,不少专家指出,单纯扩张式的重组并无益于集中度的提高。
记者了解到,由中钢协高级分析师李拥军执笔的一份《关于钢铁企业重组的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刚刚召开的中钢协四届二次常务理事会上全文发布。报告指出,单纯的将许多产业发展问题归咎于集中度问题,进而为了提高集中度而推进企业重组,这本身并无助于产业发展问题的解决。
《报告》指出,目前国内的钢铁企业重组常常与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被赋予了更多的期望。但事实上,大型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对企业个体的意义就是提高市场竞争力,获得较为理想的市场竞争地位,进而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企业赢利能力;对钢铁产业的意义是通过培育钢铁企业,提高优势企业集团的行业控制力,进而优化产业组织结构。
中钢协原常务副会长罗冰生也表示,钢铁行业联合重组的目的是为了做强而不是做大,如果只是为了做大,就等于是把一些小问题集中在一起变成一个大问题,这也是目前企业联合重组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企业资源整合重视不够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钢铁企业重组事件逐渐呈递增态势,但是重组后的绩效并不明显。
对此,《报告》认为,主要原因在于重组后资源整合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在钢铁企业重组中仅仅形成低层次的外部联合,并没有形成规模和协同效应,重组双方未出现共赢的结果。
事实上,我国企业较为重视重组前期行为,对重组后的企业资源整合重视不够。很多时候,重组后的新企业不仅不能从兼并重组中实现相应的协同效应,还是各自为政的发展,而且由于重组各方的整合摩擦而使管理成本加大,甚至影响到自身原先的发展思路,更为严重的可能拖垮原先的优势钢企。
此外,由于我国钢企的资本结构性质比较复杂,既有以宝钢、鞍钢、武钢为代表的大型央企集团,又有重钢、本钢等省属地方性大钢企,沙钢、日照钢铁等大型民营钢企,此外还有市/县属钢企、小型民营钢企等。
“我国钢铁企业资本结构的复杂程度非任何国家可以比拟,企业的资本机构性质不同,代表的利益集团就不同,企业的并购重组最困难的就是如何解决各利益方之间的矛盾,比如税收冲突,重组后的人事安排等。”中钢协专家指出。
中钢协副秘书长屈秀丽也对记者说,重组主要是企业的行为,除了解决税收分配问题,政府层面应该制定一些其他的如环保、准入方面的指标,这样大的企业重组利益分配梳理清楚,部分小的和落后的企业没有生存空间了,才能让兼并重组走得更快。
工信部部长苗圩在近期召开的全国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也指出,抓好企业兼并重组,必须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企业的意愿,尊重企业作出的决策。在推动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政府的主要职责是通过完善相关行业规划和政策措施,规范行政行为,加强和完善对企业兼并重组的服务,为企业兼并重组创造良好的环境,不能走回头路,不能干预企业。 (上海证券报)
八一钢铁(600581):受益西部大开发 毛利率有望提升
随着公司120万吨新棒线的达产达效,建筑用钢占比再度提高,综合毛利率提升可期;作为新疆地区钢铁龙头,将尽享西部大开发带来的收益,提高2010年每股收益预测为0.75元,2011年EPS0.91元,维持"强烈推荐-B"的投资评级。
四季度盈利超预期。公司四季度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6.3亿元,同比增长32%;实现营业利润0.8亿元,实现净利润1.56亿元,折EPS0.2元,年化EPS0.8元,显示出公司强劲的盈利回升势头。全年产粗钢约541万吨,钢材约508万吨,四季度单季钢材产量约140万吨,与三季度基本持平。预计四季度板材盈利回升及建材比例加大是业绩超预期的主要原因。
产品结构合理,疆内市场占有率高。公司2008年建筑用钢占比56%,预计2009年占比达到63%以上,且在新疆区域内一家独大,建筑用钢疆内市场占有率65%-70%,板材产品市场占有率将从2008 年的50%提高到2009年的60%。
公司区域优势显著,成长空间较大。公司作为新疆最大的钢企,区域优势明显,2010年新疆地区新增固定资产投资约2000亿元,将新增钢材需求200万吨。新疆的城镇化率较低,资源较为丰富,当地的基建投资以及新疆境内石油、煤炭、天然气大量开采和"西气东输二线"建设等给公司带来持续的需求增长。(招商证券)
鞍钢股份(000898):提价反映下游需求旺盛 增持
四季度期间费用率大幅上涨导致业绩低于预期。公司2009年实现收入701亿,同比减少22%;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4%,同比持平;实现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6.86亿,折合EPS0.10元,同比下降77%,低于我们之前0.15的预期。09年公司预计每股派0.06元。业绩低于预期的主要原因在于四季度公司四季度财务费用和和销售费用较三季度增长50%,反映了四季度钢价下跌造成的销售压力。
鞍钢五月产品提价反映需求旺盛。鞍钢股份有限公司4月19日下午发布5月钢价政策显示,线材上调500元/吨,热轧品种上调300元/吨,中厚板上调450元/吨,冷轧价格维持4月不变。至此,钢铁业三大央企武钢与鞍钢已发布5月钢价。鞍钢这次上调钢价仍然是对于包括铁矿石、焦炭成本价格上涨的消化,也反映终端需求依然旺盛。
下游销售形式是提价关键。钢铁产品价格能否上涨,成本是否能够转嫁,取决于上下游之间的议价能力差别。分产品来看,对于长材热轧中厚板等产品,一方面由于大量中间贸易商的介入,投机性需求旺盛,且下游需求较分散,提价和成本转嫁能力相对较强;而对于冷轧板来说,一方面,由于前期冷轧涨价较多,且冷轧板毛利较高,因此成本上涨对价格的推动力相对其它低毛利品种(长材、中厚板)较弱,另一方面,由于冷轧下游需求集中度较高,且一般采用直供形式,缺乏贸易商环节,因此钢厂的冷轧产品价格相对稳定。
重申钢价继续上涨观点不变,长期趋势仍然看好。在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双重作用下,钢材价格将继续处于上涨通道,同时钢铁投机性需求的上升,也将继续推动现货钢价继续上行。在铁矿石大幅上涨的背景下,鞍钢的集团供矿的竞争优势继续凸显,吨钢利润有望扩大,加上10年预计20%的产量增量。因此继续维持鞍钢10、11年0.76、0.95元的业绩预测,分别对应市盈率14倍和11倍。维持增持评级。(申银万国)
太钢不锈(000825):不锈钢盈利能力逐渐增强
2009年公司不锈钢产量全球第一,收入和利润呈逐季上升态势。2009年全年产生铁817.69万吨;产钢945.61万吨,其中不锈钢247.97万吨;产坯材912.17万吨,其中不锈坯材223.40万吨。公司不锈钢产量位居全球第一。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一直呈上升态势,2010年季度虽有下降,仍维持高位。随着公司产量的增长和钢材价格的走高,公司收入仍将继续上升。2009年普钢盈利高于不锈钢。2009年公司收入普钢以28%的收入贡献了54%的利润,可见普钢的盈利水平高于不锈钢。进入2010年,不锈钢价格连续上涨,盈利能力逐步增强,预计2010年将成为公司利润的主要提供者,但由于公司产能的限制,仍将维持普钢与不锈共同支撑的局面。公司原材料优势突出。集团公司拥有铁矿,铁矿石自给率达50%以上,而且采购价总是低于市场价的15%;公司地处焦煤产区,能够优惠购的焦煤,具有突出的成本优势,能够有效抵御原料市场价格波动性。
2010年钢铁行业形势好,不锈钢新产品增强公司盈利能力。经过2009年的修复,国际范围内经济形势好转,公司主要产品不锈钢和普碳中板受外围经济好转的影响,持续向好。公司在不锈钢方面的新产品开发逐渐产生效益,2009年成功开发的439M和441、国内空白最小厚度为0.6mm的宽幅2205双相不锈钢冷轧卷板的开发生产等产品都将在2010年为公司创造利润。
盈利预测与股票估值。我们对公司未来两年的经营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作了初步盈利预测,预计2010至2012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658元、0.816元和1.011元。目前股票已经回落至合理区域,在7元附近可积极介入。(山西证券 刘俊清)
中原特钢(002423):细分特钢巨子 产品竞争力强
公司是国内目前拥有从熔炼、锻造、热处理到机械加工完整生产线的大型锻件生产企业,主要从事工业专用装备及大型特殊钢精锻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主要产品包括石油钻具、限动芯棒、铸管模等工业专用装备以及冶金轧辊、模具钢、定制精锻件等大型特殊钢精锻件。公司是亚洲最大的限动芯棒生产企业,所生产的限动芯棒产品替代进口填补国内空白,2006年11月被国家科技部、商务部、环保总局和质检总局联合认定的国家重点新产品。公司还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无磁钻铤生产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0%左右。公司生产的“探源”牌石油钻铤、整体加重钻杆分别于2008年1月、2008年12月被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分别评为“驰名品牌”、“名牌产品”。公司PE在28-32倍较为合理,预测2010-2012年EPS分别为0.32元、0.34元、0.45元,对应公司合理价值区间为8.96-10.24元。(湘财证券)
包钢股份(600010):钢价上涨 股价反弹
近日钢材的库存出现年后首次下降,亦符合我们上期预期。在产量屡创新高的背景下库存依然开始下降,我们对已经启动的春季需求抱有充分信心。此外,近日,钢厂密集提价。攀钢、重钢对螺纹钢出厂价格分别上调160元/吨、170元/吨,三钢、酒钢、安钢和柳钢对中厚板的出厂价格分别上调130-200元/吨,酒钢和柳钢也对热轧板和冷轧板的出厂价格分别上调150元/吨、100元/吨。受到钢价上涨刺激,包钢股份率先爆发直线飙升5%,引爆钢铁板块集体反弹。(中国证券网)
杭萧钢构(600477):构筑双重底 低吸正当时
建筑钢结构市场是目前我国的新兴产业,并得到国家有关政策的积极扶持。与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建筑钢结构具有工程周期短、空间利用率高、相对重量小、抗震性好、环境污染小等优势,市场前景广阔。
公司作为国内首批建筑钢结构定点企业,拥有钢结构专业承包壹级资质、专项工程设计甲级资质,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规模居国内同行业首位。同时公司在1月15日公布了股权激励计划,对公司管理层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对今后业绩增长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二级市场方面,该股跟随大盘出现了一轮较大的调整,近期逐步走稳,双底形态逐渐形成,建议投资者逢低关注。(华融证券 沈刚)
西宁特钢(600117):转型过程弹性十足 铁矿资源丰富
2009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9 亿元,同比下滑25.6%;实现利润总额0.9 亿元,同比下滑71.25%;实现净利润0.3 亿元,同比增加314.6%;实现每股收益0.05 元,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24 元。分配预案为10 派0.5 元(含税)。
尽管净利润大幅增加,但这一涨幅是基于前一年的微利。公司06年以来向资源类公司转型的过程并不顺利,在09年便遭遇了资源品价格的低迷,铁精粉、焦炭的产量也没有放量。如何顺利通过资源业务的磨合期,增加经营的稳定性,是公司面临的主要问题。
1、 政府补贴和债权减免是盈利的主要贡献。09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76.8万元,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净利润仅为991.7万元,可见非经常性损益是公司的主要盈利贡献点。营业外收入4259.5万元,占利润总额的50.1%,其中政府补贴1542.6万元,通过结清债权人欠款为条件,获得债权减免利得2081.9万元。
2、 高企的期间费用率制约公司盈利能力。公司各主要产品的毛利率均在14%以上,但盈利能力不佳。期间费用率高是主要原因。09年公司综合毛利率15.33%,但营业利润率仅有1.0%。期间费用率高达13.5%,远高于行业4.5%的水平。其中财务费用率5.9%,管理费用率4.9%,销售费用率2.8%,均有大幅下降空间。
3、 资金短缺问题亟需解决。未来几年公司处于资源业务的扩张期,2010年公司计划投资的新建及改建项目涉及资金6亿元,而09年末公司货币资金仅9.2亿元,靠现有资金难以运转。09年末,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已高达72.2%,资金压力明显,预计2010年公司将进行再融资。
4、 上调评级至"推荐"。公司资源品的产量释放速度低于我们的预期,而计划中的2010年资源产品产量仍然没有大幅增长,但公司的业绩弹性十足。预计2010年国内铁精粉和焦炭价格将在高位振荡,铁精粉和焦炭的盈利有望回升,我们预计公司10、11年EPS分别为0.18元、0.30元,对应PE59.2、35.5倍,对应PB3.2倍,上调评级至"推荐"。(平安证券 聂秀欣)
凌钢股份(600231):铁矿石业务利润激增
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7392万元,同比增长11.72倍。公司净利润大幅增长的原因之一在于铁矿石盈利大幅增加。报告期,该公司控股子公司凌钢股份北票保国铁矿有限公司完成铁精矿50万吨,同比增长15.78%;实现营业收入43989万元,同比增长66.28%;实现利润总额12439万元,同比增长11.2倍;实现净利润9320万元,同比增长11.3倍。这主要受益于上半年铁矿石价格的大幅上涨。数据显示,唐山(66%湿基不含税)上半年最高创下1075元/吨, 均价也在864元/吨左右,按照公司铁矿营业与价格匡算,其铁精粉平均售价在879.78元/吨,为公司净利润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从目前铁矿石价格的走势来看,铁矿石下半年均价可能较上半年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但总体应维持在高位,预计吨矿净利在120元/吨以上,有可能贡献净利在6000万元以上。
公司上半年中宽热带营业收入149909.30万元,同比增长29.72%;营业利润16812.15万元,较去年同期85.35万元暴增196倍。这主要是由于上半年钢材价格普遍上涨,且板材价格表现好于棒线材,该产品毛利率上升所致,公司中宽热带毛利率由09年上半年的0.07%一举跃升至11.21%,增加近11个百分点,成为公司利润来源的重要一极。
目前,钢材又一轮去库存化尚未结束,部分下游市场需求出现了一定放缓,预期钢材及铁矿石平均售价将较上半年有所下降,三季度将成全年利润低点,四季度则有望缓慢回升。基于此,我们预计公司下半年净利润较上半年将出现明显下降,降幅约30%,全年净利润则有望达到46566万元,预计基本EPS为0.58元,继续给予该公司“买入”的投资评级。(英大证券 张文丰)
河北钢铁(000709):业绩符合预期 盈利能力大增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6.85 亿元,同比增加43.43%;净利润7.32 亿元,同比增加1440.00%;EPS 为0.10 元,符合预期。收入及净利润的大幅增长主要是得益于钢价的回升、公司整合合力的发挥及降本增效措施的实施。
毛利率同比小幅提升,环比有所下滑
公司上半年综合毛利率为5.97%,同比增长0.87 个百分点。一、二季度单季度的毛利率分别为6.7%、5.32%,环比下滑趋势明显。与行业特点类似,公司4 月份盈利达到高点,5、6、7 月业绩呈下降趋势,而8 月份受益于钢价的反弹,业绩将触底反弹。
司家营铁矿盈利能力大增
司家营铁矿上半年销售收入11.18 亿元,净利润3.11 亿元,净利率高达27.81%(09 年司家营铁矿净利率仅为11.04%),对于公司EPS的贡献为0.0147 元。
估值优势及邯宝优质资产注入,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预测公司10 年、11 年公司EPS 分别为0.18 元、0.25 元,目前股价仅为3.95 元,对应PB 为0.95,估值优势明显,邯宝项目为集团内的优质资产,低于净资产的增发价难以出现,继续给予公司“买入”评级。(广发证券 马涛)
宝钢股份(600019):估值十分便宜
作为国内最大的钢铁厂,宝钢股份目前的估值相当于1.1 倍2010 年预期市净率,低于1.12 倍的国内同业平均水平及1.30 倍的全球同业平均水平。另外,尽管今年盈利回升,但目前估值甚至低于去年1.30 倍的平均水平。
盈利应于3 季度见底,之后企稳回升。公司的下游行业仍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
影响评级的主要风险
经济或宝钢主要的下游产业(如汽车和家电)出现大幅下挫。
估值
由于公司公告盈利高于市场普遍预期, 我们将2010-2012 年盈利预测上调103%-153%。目前估值相当于1.1 倍2010 年预期市净率,颇具吸引力。基于2009年全年1.30 倍的平均市净率,我们将目标价从7.18 元上调至8.00 元。(中银国际 乐宇坤)
广东明珠(600382):未来华南铁矿明珠 凸显区域资源优势
公司目前为实业及投资并重的综合类企业 公司是一家以实业经营及投资为主的综合型公司,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及技术创新优势企业。实业方面公司主要涉及贸易、发电设备、阀门、制药、酿酒等领域,股权投资方面其持有广东大顶矿业、大庆市商业银行等股权,已形成了多产业、多元化共同发展的格局。
各项业务进退分明 大力优化业务结构 公司主营业务较为分散,近些年根据实际运行状况对一些盈利能力较差的业务予以抛弃,而对一些盈利能力较强的业务给予加大投入。公司目前退出了建筑安装、房地产等业务,逐步减持了阀门、药类等业务,而对矿业投资、发电设备加大了投入,使公司的盈利能力得到了加强。
大顶矿业股权为公司看点 未来存在注入预期 公司03年开始对广东大顶矿业进行股权投资,06年进行了增持,目前持有其19.9%股权。大顶矿业是国内少有的高品位露天铁矿,目前储量在12887.3万吨,平均品位在43%,高于国内矿山平均水平10%,具有明显成本优势,随着此部分收益对公司业绩影响逐渐加大,后期不排除继续增持股权及大顶矿业注入上市公司的可能性。
铁矿石价格上涨将给公司业绩带来爆发性增长 10年铁矿石长单协议涨价幅度高于先前市场预期已成为大概率事件,如涨幅在90%以上将与目前现货市场价格接近,从而在一段时期对目前现货价构成支撑效应。考虑到铁矿开采成本的刚性,矿价继续上涨将给矿山企业盈利带来爆发性增长,广东明珠通过其持有大顶矿业股权将间接受益。
投资建议 公司目前仍属于一家以贸易、发电设备、制药、酿酒经营为主的综合类企业,但随着公司投资矿业收益对公司贡献的提高,公司具有进一步增持大顶矿业股权的可能性,且不排除将大顶矿业注入上市公司的可能,公司未来存在转型矿业公司的可能性。目前大顶矿业与广东明珠为同一实际控制人,注入在操作层面上并不存在实质性的障碍。我们预计公司10-12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48元、0.54元、0.58元。鉴于公司目前大顶矿业股权投资收益增长的确定性及未来存在的矿业资产注入预期,给予公司“强烈推荐”投资评级。(第一创业 巨国贤)
方大特钢(600507):中期高转增 资源注入持续进行
半年度业绩符合预期。方大特钢10年上半年实现收入62.63亿,同比增加22%;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4%,同比增加了7.46个百分点;实现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1.17亿,折合EPS 0.17元,较上年同期呈现较大幅度增长(上年同期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1850 万元),符合我们和市场预期。效益的增长主要在于市场需求的有效把握,对标挖潜技术经济指标的不断提高,以及新产品的有效开发。
公司生产运营良好。公司上半年累计产铁118.11万吨,产钢132.63万吨,产材(坯)125.8万吨;自发电7416万kwh,占总用电量的12.71%。铁、钢和材产量同比均实现大幅增长。其中,针对汽车市场火爆的需求,公司大幅增加了其优势产品-弹扁的产量,上半年共生产45万吨,同比增长65%以上,占全部钢材总量的35%。此外,还生产汽车板簧2.2万吨,同比增长13%以上。公司上半年的生产和盈利指标均顺利完成。
资产注入持续进行。公司自年初以来,明确表示将为公司注入以铁矿石为主的多项资产,以降低公司成本,保证公司的持续发展。公司启动了多项上游资源的收购行动,并承诺将条件成熟的资产直接注入上市公司,条件不成熟的由集团公司先行收购后再行注入。公司已分别于2月和6月收购年产20万吨(51%权益)和35万吨(70%权益)的铁精粉矿山。此外,还竞得新余市巴丘园矿区铁矿普查探矿权。公司的资产注入还远未结束,公司将在近期完成其它多项矿山资产的注入。预计到年底公司将拥有超过100万吨(权益)的铁精粉生产能力。上述资产的收购将大幅提升公司的后期盈利能力。
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前期承诺的铁矿石和焦化资产注入仍在正常运作中,预计将在近期完成,这将提升公司的盈利和估值。此外,公司公告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9 股。公司股价在前期跟随市场出现调整后,提供了一个较好的买入机会。因此我们维持公司“买入”评级,预计公司10、11年业绩分别为0.68、0.93元。(申银万国 赵湘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