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杭州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杭州分站 >> 本地资讯 >> 算好三大“加减法” 积聚发展“新能量”

算好三大“加减法” 积聚发展“新能量”

来源:新华网浙江频道 编辑:田甜 2012年01月16日 11:51:19 打印

  企业有加减、产业有加减、政策有加减——岁末年初,记者在我国民营经济发育最早的地方之一浙江台州市走访发现,面临国内外严峻的宏观形势以及经济下行的压力,当地政府与企业正在尝试做好三大“加减法”,积聚企业创业的激情、创新的活力。

  当地干部与企业家表示,只要做好这些“加减法”,“经济大盘”就会产生新一轮的发展动力,走过暂时的经济下行时期后,整个台州将步入新一轮的发展周期,而且将是科学发展的周期。

  企业之变:缩数量、增规模,股份制发源地出现全新合营模式

  “董事长”变“股东”,这是在台州临海市出现的新鲜事。

  2011年圣诞节前,欧洲市场的订单让临海东塍镇LED灯饰企业生意红火起来。大量订单涌向的却是鲜有人知的“广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周贤喜说,企业是当年7月才由当地11家小企业重组后运营的,一批企业主成了股东。

  这次整合十分彻底。原来11家企业的设备、人员、市场等全部折股“搬进”新企业。股东们各司其职,擅长文字和协调工作的担任办公室主任,营销能力强的做营销经理。

  在被称作“中小企业王国”的浙江,量大面广是企业的旧格局,然而,台州市作为我国股份制发源地,现在这些企业却出现了新的“聚合现象”。

  信奉“宁为鸡头,不做凤尾”的企业主何以甘愿当“副手”?广普公司总经办主任、原台州华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企业主王涛说:“企业普遍规模小、利润薄,再无序竞争下去,都得关门。要生存必须整合升级,当不当老总是次要的事了。”

  新上任的东塍镇党委书记陈先东半个月内三赴企业调研。他说:“这些企业最初的愿望是活下来,没想到整合后,散沙变成了拳头,市场话语权、盈利能力明显增强。”

  重组后,新企业相比原来11家企业,管理和原材料成本均下降25%,市场竞争、新产品、新技术的优势初步显现。正式投产后两个月,销售额同比增长60%。

  为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台州市出台新政策,明确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在营业税、增值税、所得税方面享受的具体优惠,在此基础上对其中产生的地方行政事业性收费全免,产生的地方新增税收则由同级财政以适当方式奖励企业,小企业重组将成为台州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产业之变:砍污染、立新业,区域支柱产业将发生根本性变化

  在台州“血铅事件”曾经发生地路桥区峰江街道上陶村,生产铅酸蓄电池的污染企业已人去楼空,违章搭建的废旧金属拆解点也改造成生态文化公园。

  废旧金属拆解加工业在台州有30多年历史,是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去年3月,上陶村查出百余人血铅超标。台州痛下决心整治环境污染,“环保风暴”刮向铅酸蓄电池、电镀、冶炼、场外废物拆解等多个行业,千余家涉污企业被关停取缔。

  上陶村的整治并非个案,不少被整治的产业曾是地方经济的支柱。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区域支柱产业的增与减,正在台州市悄然出现。

  台州市长吴蔚荣说,整治不是搞垮企业或行业,而是倒逼其转型。齐合天地是国内惟一一家固废拆解业上市公司,记者在厂区看到,头发丝粗细的电线经过加工,一边是铜丝,一边是塑料,在避免旧的焚烧工艺带来环境污染的同时,使铜塑两种资源都得到充分利用。目前,齐合天地的固废拆解利用率达98%。环境好了,“良禽择木而栖”,就在叮当作响的固废拆解车间不远处,竟有数百只白鹭起起落落,在此筑巢安家。

  当地另一项传统优势行业医化行业,也将面临大幅盘整。目前,台州制订完善医药化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各地化工区淘汰、调整和提升的项目及产业。临海水洋化工区6家企业全部签订关停协议,记者看到其中两家已关停到位。

  整合旧的支柱产业,新兴产业正在台州悄然兴起。在拥有700多公里海岸线的台州市,可以看到全新的沿海循环经济产业带正在建设中。园区内企业互为上下游,串成完整的内部循环产业链。台州市委书记陈铁雄说,沿海产业带正成为全市科学发展的主战场,陆上粗放发展的老路有很多教训,不能再复制过去的模式。

  “经济‘大盘’能量正在积聚。”台州市发改委主任张锐敏说。随着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这一国家战略的实施,电力、汽车、交通、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在台州建设或形成产能。

  政策之变:减旧负、输新血,中小成长型企业逆风飞扬成黑马

  2011年,在中小企业普遍叫苦时,临海市却出现一批“黑马”,被当地列为成型小企业的44家企业,当年前11个月平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2.8%,税后利润更是同比增长174.8%。

  2009年,邦德利汽车环保技术有限公司首批入选成长型小企业培育对象时,年产值不足2千万元。然而,到2011年11月,公司当年产值已突破1亿元,纳税1137万元,税后利润较2010年同期增长759%。

  公司董事长陈法献介绍说,这得益于政策的有力扶持。2009年企业拍下80亩土地用于建厂,依照政策,可由政府无息垫付50%的土地款,企业分3年还清,这让缺钱又缺地的他们腾出了资金,投向技术研发和设备更新上。公司自主研发的汽车催化器衬垫,打破了国外大公司的垄断地位,去年以1065万美元的高价转让给了美国一家公司。

  据临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李特介绍,临海市成长型小企业的发展得益于政府的“加减法”。政府部门不但帮企业解决贷款、联系与高校合作,同时减免税负,给企业用于扩大再生产。

  2011年年底前,台州专门出台确保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不但有通过减、免、缓、退等方式减轻企业实际负担的“减法”细则,还有引导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输血”和“造血”式的“加法”。

  李特说:“目前,临海重点扶持的成长型小企业已达44家,他们是未来实体经济的‘新星’。”

 

上一篇:浙江兴起的“回归经济”带来发展新活力

下一篇:杭州374家企业带头承诺不减薪不欠薪

广告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