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个月来,浙江、湖南、江西、重庆、贵州等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了罕见的“淡季”缺电现象,不同程度呈现用电紧张态势,各地相继采取限电和让电措施。
由于钢铁业是高耗电行业,也有部分省市相继宣布对当地的钢厂进行限电,业内人士据此纷纷预测,限电将抑制钢铁产量,进而缓和供大于求的市场矛盾,对钢价形成利好。
但记者调查发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限电对钢铁行业影响不大,反而大面积限制了下游用钢行业的生产,将对钢价形成“利空”影响。
电荒对钢厂影响甚微
尽管限电之声沸扬,但据中钢协最新的数据显示,全国钢企产量有增无减。
5月中旬76家会员企业粗钢日均产量为166.22万吨,较5月上旬的163.23万吨增长1.83%;预估5月中旬全国粗钢日均产量为198.38万吨,环比5月上旬的194.67万吨增长1.9%。
本报记者致电河北钢铁集团,其对外宣传部一位工作人员表示,目前为止,河钢集团下属的唐钢、邯钢、宣钢、承钢、舞钢,均没有接到限电的通知,产量没受到影响。
山东济钢对外宣传部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目前济钢也没有受到限电影响,还在正常生产,而且其企业自发电率在50%以上,有一定应对能力。
而在南方电荒比较严重的省份,一些钢铁企业则略受影响。
沙钢集团旗下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宣传科一位负责人表示,从5月10日开始公司已经安排两个车间停产应对限电措施,主要影响了棒材生产。
上海宝钢股份也曾在5月中旬表示,在6~9月用电高峰期,公司上海生产基地将被限电,公司已经初步拟定预案以确保生产。
江西省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王洪表示,从4月起新钢这边已经受到了影响,也影响到了生产安排,但目前的限电对企业的生产安排乃至盈利的影响“不是太大”。
不过,据业内人士分析,虽然目前南方部分钢厂受到限电影响,但对其月度产量影响可能不足5%,实质影响不大。
中电联统计部主任薛静认为,此次电荒与2003~2004年的大面积、长期性的全国性缺电明显不同。当前是结构性缺电,主要是在华东、华中部分省缺电比较严重。预计今年夏季全国电力缺口约为3000万千瓦,其中华东电力缺口可达1500万千瓦,华北、华中、南方缺口均在500万千瓦左右。
因此,相较而言,北方省份缺口较小,华东江苏、浙江地区缺口较大,而我国产钢大省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
我的钢铁研究中心郭毅对此统计分析,浙江、江苏、安徽、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贵州、陕西、青海这些省市都出现了用电缺口,且当地实施限电,但这些省份4月粗钢产量仅占全国粗钢总产量的26%,而其他钢铁大省受到影响较小。
并且本报记者调查的河北钢铁集团,其并未受限电影响,也证实了这一分析。
郭毅还认为,由于大型钢企往往能通过自建电厂和二次能源利用等方式来保证自身用电,即使到了夏季用电高峰期,也能弱化限电影响。
上调电价影响亦有限
5月30日下午,国家发改委宣布从6月1日上调15省市除居民用电以外的销售电价,平均上调幅度为每度电0.0167元,上调幅度约为3%。这是2009年11月以来,国家发改委首次上调工业用电价格。
本次电价调整涉及15个省市,包括山西、青海、甘肃、江西、海南、陕西、山东、湖南、重庆、安徽、河南、湖北、四川、河北、贵州。其中上调幅度最高的为山西省,每度电上升0.024元,最低的为四川省,每度电上调0.04元。
对此,济钢集团宣传部工作人员表示,尽管6月1日起上调了电价,但是产量不受影响,只是增加了生产成本。
至于电价提升对于钢材价格的影响,记者从中证期货了解到,通常高炉炼钢中,电力占总成本的7%左右,占比较小。
而即使是耗电量较大的电炉炼钢,按照南方某电炉钢厂吨钢消耗700多度电计算,每度电1.67元的提价幅度,吨钢成本仅增加11.69元,对于售价4000多元每吨的钢材来说,影响甚微。
电荒威胁下游用钢行业
而对于下游用钢企业来说,电荒的“南重北轻”,对其的影响却恰恰相反。
汽车业是钢材下游主要用钢行业。湖南株洲湘火炬火花塞有限公司一位负责生产的管理者告诉记者,企业从5月开始,供电开始不正常,有一个多星期的生产受到很大影响,直接导致当月产量大幅下降。记者还了解,目前浙江省多个地区由于缺电,也已经相继对企业实行“开三停一”、“开五停二”的限电措施。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公布数据称,面对今年逐渐蔓延的“电荒”现象,重庆、湖南、安徽等地已经开始拉闸限电,浙江、贵州、广东、湖南、江西等地也在实行错峰用电。
郭毅表示,这些出现拉闸限电的省份却是机械、造船、模具、工程机械等下游用钢行业的生产重地。据数据统计,2010年机械工业产值中,这些电荒严重的省份占国内机械总产值的5成以上。
而且用电紧张的江苏、浙江、广东均是造船业大省,三省的造船完工量占国内5成左右,2009年国内造船完工量十大企业中,有5家分布在江苏。此外,2011年1~3月,江浙两省的中型拖拉机生产量占国内总产量的四分之一。
相比较而言,目前受电荒影响更大的是下游用钢企业。
而且,据业内人士分析了解,如果许多下游用钢工业行业的生产受到影响,那么对钢材的采购热情也相应地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这将成为钢材价格的下滑因素。
钢价回落风险加大
6月1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数据显示,5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0%,环比回落0.9个百分点。PMI虽然仍在50%的分水岭之上,但已经连续两个月回落,且回落幅度有扩大的趋势,反映经济增长回落的可能性加大了。
而工业增加值增幅也从3月份的14.8%下降到4月的13.4%,加上当前出现的中小企业资金紧张,民间借贷利率高企等问题,未来经济有进一步下行的趋势。
此外,行业数据显示,当前汽车、家电等用钢行业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萎缩。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4月我
国汽车产量为153.53万辆,环比下降15.98%;此外,我国冰柜、洗衣机、冰箱、空调四大家电的 4月份产量总计为3387.9万件,环比增长幅为15.33%,而在此前3月份,这一增长幅度高达52.22%。种种迹象表明,在春季用钢高峰期过后,钢价存在较大的下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