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杭州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杭州分站 >> 本地资讯 >> 温州钢贸商“维权”引起业界震动

温州钢贸商“维权”引起业界震动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豫言 2011年12月06日 08:50:02 打印

导读: 值得一提的是,若钢贸企业以“第三者身份”向已曝光的采购企业供货,监委会也将“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

  【6日钢材新闻连连看】蓝色预警:多空纠结 钢市难有趋势(12月5~9日)

  现货钢价仍弱势运行  钢材需求遭遇增长“瓶颈”  钢铁行业“苦炼”三九

  钢铁企业资金链陷危局  资金压力将钢贸商推上“两难”境地

  温州钢贸商“维权”引起业界震动  长材板材走势差异化 板材经营呈弱势 

  钢贸商:我们该行动了!  12月份无缝管市场难言乐观

  公布下游违约采购企业名单温州钢贸商“维权”引起业界震动

  打开温州钢铁网,三家下游采购企业的法人、单位名称、主要项目经理人、工程名称、工程地址等相关信息在违约名单中赫然在目。

  据了解,这些违约企业名单是由温州市金属行业协会发布在当地钢铁网站上的。

  一般来讲,公布违约采购企业名单,甚至干预钢贸企业给违约采购企业供货,这类由“弱势”到敢于平等对话的表现,在地方性钢贸企业乃至协会中非常少见。那么,温州市金属行业协会是如何做到这一步的呢?

  势单力薄 钢贸商有苦难言

  因违约,三家下游采购企业被钢贸企业和协会“曝光”了。

  这确实算是这个行业的一个大新闻。要知道,在钢贸这个有着20多万家企业的行业,长期存在着“散、小、乱”的局面,在上下游产业面前均处于弱势地位。

  郑玉祥是温州一家从事线螺生意公司的销售经理,他对记者坦言,两年前,曾有一家下游施工单位向他购买了3000吨钢材。然而,尽管合同已经到期,对方仍有过半的货款没有兑现。

  郑玉祥说:“由于欠款迟迟收不回,公司的资金运转陷入了困境。”

  然而,由于害怕失去这样的采购大户,郑玉祥只能忍气吞声,打碎了牙齿往肚里咽。

  据了解,下游采购企业拖欠货款的现象在钢贸圈内经常出现,而单个钢贸企业由于势单力薄,对于这种“赖账”的下游采购企业往往是敢怒不敢言。

  像郑玉祥一样“受气”的中小钢贸企业,在温州甚至在全国不在少数。

  温州市和信物资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建荣向记者证实说:“前段时间,在温州经常出现下游采购企业只拿空头支票而不兑现的情况,一度引起了当地众多钢贸企业的恐慌。”

  《公约》出台引发行业震动

  长期面临的“尴尬与无奈”,终于让张建荣等钢贸企业坐不住了。

  9月28日,包括张建荣在内的温州市金属行业协会的40多家经销螺纹钢会员企业共同协商制定了《建筑钢材(螺纹钢)经营自律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温州市金属行业协会还成立了建筑钢材经营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监委会”)负责专门的“维权”事宜。

  温州市金属行业协会会长叶会昌告诉记者,“《公约》正是为彻底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赊账、拖欠货款和一个工程项目单位与多个钢材供应商签订购销合同等现象,维护企业正当权益而发布的。”

  《公约》规定,若下游采购企业,出现严重违约情况或存在支付风险,长期或无期限拖欠货款,或被法院判决支付货款并进入强制执行程序者,监委会将在当地钢铁网站上对这些采购企业进行通报曝光。

  11月4日起,温州市金属行业协会在温州钢铁网曝光了当地三家违约的下游采购企业。单位名称、项目经理人姓名、工程名称、地址等细节均赫然在目。

  “温州市金属行业协会曝光下游采购企业,让我感到很震惊,很钦佩”,上海银屏物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余彩兵等多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钢贸行业人士在听到此事后,第一反应就是:这种事在以往他们这些单个钢贸企业连想都不敢想。

  因为一般而言,公布违约采购企业名单,这类敢于平等对话的表现,在地方性钢贸企业乃至协会中非常少见。业内人士无不惊叹,“这种强势就算是在全国其他行业都是非常少见的。”

  采购企业由“无赖”变“老实”

  张建荣认为,对于行业来说,公约的出台无疑是一场及时雨。“《公约》一经出台立即便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据张建荣总经理介绍,下游采购企业来公司提货时比以往老实多了,一般上午开了支票,下午就能兑现。此外,施工企业所签合同也比较规范了。

  因为,针对违约企业,温州市金属行业协会采取的手段不仅仅是给予曝光。《公约》还规定,若采购单位违约,长期或无期限拖欠货款,经多次催账或调解无效,造成供货单位资金周转困难的;采购单位存在支付风险(公约成员企业有确凿事实证明)且长期拖欠货款的;采购单位由法院判决支付货款,并已进入强制执行程序的。

  对上述三种情况,监委会核实后,将督促违约采购单位及时纠正违约行为,结清货款。若坚持不结者,则将采购人及其违约情况在温州钢铁网上予以通报,并“采取停止供货等相应干预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若钢贸企业以“第三者身份”向已曝光的采购企业供货,监委会也将“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

  整合抱团才有“话语权”

  实际上,这并不是温州市金属行业协会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首次强势表态。

  温州市金属行业协会如此“强势”的表现,或许源于其长期以来的持续推进行业企业整合,并不断地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寻求话语权。

  2009年11月10日,温州市金属行业协会下属70家民营钢贸企业抱团重组,联合出资2.8亿元抱团组建温州市金属投资有限公司,首次正式吹响了钢铁贸易行业整合的集结号。

  抱团整合后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凭借规模优势,从上游钢厂获取低价集中采购权,改变了单个企业采购的弱势,在国内率先实现了“统购分销”的新格局。

  之后,他们又凭借强大的规模优势及在当地的话语权,与当地国企温州港集团联合投资建设金属现代物流中心。

  在资金方面,他们也充分发挥整合优势。叶会昌告诉记者,目前,他们协会还成立了“互助基金”,总募规模为5亿元,首期5000万元已到位。据了解,“互助基金”重点为协会会员企业提供转贷服务以及跨行业帮扶,缓解其他行业遇到的融资难题。

  而此次《公约》的出台正是当地钢贸企业同上游钢厂寻得话语权后,继而向下游采购企业发出的又一强音。

  不过,协会内部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目前《公约》还在试行阶段,一些具体的实施细节仍需修改和完善。”

  据叶会昌透露,温州市金属行业协会现有会员企业263家,其中在当地建材贸易流通领域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温州市金属行业协会自成立以来,一直在推进行业企业整合,为提升会员企业的话语权不懈努力。

  如此看来,温州钢贸企业的成功案例或许能为行业整合提供一个鲜活的样本。

上一篇:资金压力将钢贸商推上“两难”境地

下一篇:钢贸行业亟待建立第三方预警机制

广告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