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热点新闻连连看】奥巴马对华政策微妙“变脸”
10月外汇占款余额近四年来首现负增长
货币政策微调或现更多空间
存款准备金或春节前后下调
央行或调整差别存款准备金率计算办法
“热钱”最大的危害,不是在于流入一国给该国经济带来潜在泡沫,而是在其快进快出的高度流动性对一国金融系统的冲击。国家外汇管理局显然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日前,其在一贯地强调打击“热钱”流入的同时,指出要加大对“热钱”流出的非现场检查力度。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邓先宏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下一阶段,外汇局在强化对企业、银行和个人异常资金流入的非现场监测的同时,将进一步加大对异常资金流出的非现场检查力度,切实防范和化解异常资金流入流出的金融风险。
当然,目前“热钱”流入仍是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银监会副主席周慕冰11月初时也表示,国际经济总体运行平稳但不确定因素较多,部分企业和行业经营状况恶化,热钱流入势头不减,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形势依旧面临着重重考验。
今年以来,为切实防范金融风险,外汇局保持了对“热钱”的高压打击态势,成效明显。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邓先宏称,下一阶段外汇局将继续严厉打击跨境资金违规流动,特别是对“热钱”流入保持高压态势,进一步提升检查手段,加大大案要案查处力度。外汇局将不断完善“外汇非现场检查系统”,扩大数据来源,优化监测分析指标,并根据外汇收支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监测指标。
在密切关注“热钱”流入的同时,绝不能忽视“热钱”忽然撤出的危害。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欧洲货币危机以及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均与国际投机资金快进快出的冲击相关。
近两个月的外汇占款数据均显示“热钱”有流出迹象。9月份新增外汇占款2473亿元,较8月份环比下降34%;10月份的新增外汇占款则为历史低位-249.92亿元,是2007年12月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值得关注。
本网视点:央行昨日公布, 2011年10月外汇占款当月余额环比下降了248.92亿元,为近四年来首次下降。外汇占款在10月份出现了多年来没有过的净减少,与“热钱”大幅流出有关。虽然说短期内外汇占款下滑将有效缓解“热钱”流入造成的压力,但是,大量热钱趁机流出势必会对我国经济造成伤害。上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不也是与国际热钱的大进大出有关嘛?更何况,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经有不少国家“眼红”了,也有一些国家开始“遏制”中国发展,在这种时候,防止热钱大进大出非常关键,对热钱保持高压的姿态也绝对不能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