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宏观紧缩政策与建筑钢材消费淡季产生共振,沪钢大幅下挫,并带动现货价格下跌。
短期通胀形势严峻,下半年或有所好转
受食品价格推动,5月份CPI同比上涨5.5%,创34个月来的新高。长江中下游地区经历了连月大旱后,又出现旱涝急转。浙江、安徽、江苏、江西、贵州、广西、湖南等地区出现洪涝灾害,部分蔬菜价格快速上涨,加之猪肉价格高企,6月份CPI走势不容乐观。但考虑到翘尾因素及食品价格的下跌预期,下半年CPI或将从高位回落。
短期国内通胀形势严峻,央行再度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今年年内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是去年以来的第十二次。预计短期内紧缩政策将会得以延续,但下半年或将因CPI回落而有所放松。
建筑钢材进入消费淡季,去库存化进程放缓
东部地区受梅雨天气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放缓,加之贸易商库存易受锈蚀,螺纹钢和线材价格出现松动。宝钢、鞍钢、武钢等主流钢材企业也相继下调出厂价格,加剧了市场的悲观情绪。
截至6月17日,全国主要城市的螺纹钢库存总量为549.05万吨,线材库存总量为135.42万吨,分别比前期高点下降29.0%和47.6%。消费进入淡季使得建筑钢材的去库存化进程放缓。从以往经验看,7—8月份现货库存可能会有小幅增加。保障房开工进度加快,建筑钢材需求趋旺
10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既是经济任务又是政治任务,中央政府要求所有项目必须在11月月底前全部开工。据估算,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总投资约为1.3万亿,除了中央财政1300亿拨款和地方土地出让金的投入,资金存在巨大缺口。中央各部委出台政策给予支持:发改委制定的《关于利用债券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已下发到地方政府,该政策允许投融资平台公司申请发行企业债券筹措资金;财政部公布了今年首期共计504亿的地方债代理发行计划,全年地方债发行总额为2000亿,重点投向保障房;住建部、财政部、人民银行三部门正在对利用公积金支持保障房建设试点工作进行专项检查。随着各项政策的逐步落实,保障房的建设资金可基本到位,11月月底前1000万套保障房可全部开工。
截至5月底,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开工率达到34%,今年保障房的建设进度并不算慢。预计从三季度开始,保障房的开工进度会明显加快。在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稳步增长的情况下,保障房的大规模建设将会为建筑钢材的需求带来明显增量。
电力紧张或将加剧,钢材供应难以持续增加
5月份粗钢产量较上年同期增长7.8%,至6025万吨,刷新单月产量最高纪录。但考虑到电荒的影响,预计三季度钢材产量难以持续增加。天气渐热,生活用电需求增加,电力紧张局面或将加剧。中电联曾表示,今年将是2004年以来缺电最严重的一年,而且电荒还没有“探底”,预计今夏供需形势将呈现出“缺口出现更早、范围有所扩大、强度有所增强”的特点,保守估计全国供电缺口在3000万千瓦左右。而钢铁行业作为我国高耗能行业之一,其电力消耗占我国发电量的13%左右,预计电力紧张局面将对我国钢铁行业的生产带来负面影响,其中,生产螺纹钢、线材的中小钢厂受限电影响将最为明显。
全球钢材产量增长,铁矿石价格获支撑
国际钢铁协会统计数据显示,全球64个钢铁主产区5月份粗钢总产量达1.29865亿吨,同比增长4.2%,环比增长2.9%。1—5月份,其粗钢总产量为6.296亿吨,同比增长7.3%。国际钢协发布的预测报告称,2011年世界钢铁表观消费量将增长5.9%,至13.59亿吨, 2012年世界钢需求量将增长6%,至14.41亿吨。与原油及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不同,铁矿石的商品属性占据主导地位,供求情况对铁矿石价格走势起决定作用。全球钢铁产量的稳步增长导致对铁矿石的需求持续增加,这对铁矿石价格形成较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