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杭州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杭州分站 >> 本地资讯 >> 钢贸商转型带来了什么?

钢贸商转型带来了什么?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管理员 2011年06月09日 09:32:47 打印

    凡是近一年到过丰润的,无不惊叹丰润的变化。从钢铁等重型产业一家独大到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钢铁重镇”的产业结构正在变轻。

  “丰润转型”搅动了业界,视察、考察、学习交流、外来投资接踵而来。其中来自全国最大的钢铁物流聚集地——上海的政府领导及行业企业,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即先后5次来此考察交流。今年5月份,“上海唐山两地经贸合作洽谈会”在丰润举行,会上丰润区与上海钢铁服务业协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上海市宝山区经委领导在丰润考察后说,丰润的“转型”,为全国传统产业集聚区的升级转型提供了一个成功范例。

  上海老板眼中的4个“不一样”

  5月20日~21日,来自上海钢铁服务业协会的20多名钢老板来丰润考察取经。

  乡村田园风光、林立的脚手架、穿梭的施工车辆、宏大的物流城轮廓……这是丰润留给上海钢铁服务业协会型钢专业委员会会长杨爱国的第一印象。

  丰润区型钢产量占到了全国1/3,是上海钢材流通商采购型钢的主要来源地,但和杨爱国一样,大部分上海钢铁流通商是第一次来到丰润。用他们的话说,和丰润打了大半辈子交道,这还是第一次实地来到丰润。

  而这次促成他们丰润之行的机缘却是当地产业转型所带来的现代物流业飞速发展及巨大商机。

  上海钢铁流通商李天明则是第3次来丰润了。以前他主要是去当地的钢铁生产企业联络货源。

  在他看来,丰润这两年变化很大,与以前相比有“4个不一样”的地方。“过去人们对林立的小钢铁、小水泥的污染与排放无可奈何,如今污染、噪声都没有了;以往分散的钢铁产业,现在正逐渐形成产业集聚;过去钢铁、物流、装备制造各自独立,如今各产业更加注重联动发展;过去人们提到丰润,更多的会谈到钢厂,而现在更多提到物流。”

  看似一次平常的考察,丰润区的转型却让李天明感慨万千。那天前来考察的上海钢铁服务业协会,当即同丰润万和国际钢铁物流园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杨爱国说,今后他们还将继续组织更多的上海企业来此考察投资。

  以钢铁、建材和装备制造业起家的唐山市丰润区,近年来缘何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丰润的“转型”,始于2006年国家掀起的针对落后产能的围剿行动,之后丰润又被列入河北省节能减排“双三十”行列限期整治。

  丰润决策者们非常清楚,“这一切就是因为丰润的产业结构,不在产业结构上做文章,发展就不可持续!”水泥、钢铁等传统产业的比重在全区GDP中占据半壁江山。但长期以来高投入、高能耗、低效益……

  搬迁还是转型?这是所有传统产业集聚区或工业区都面临的一道发展难题。更是丰润决策层必须作出的重大抉择。

  “断后路,给出路,闯新路!”痛苦思索之后,丰润作出了科学发展的最终选择。

  2009年丰润提出了具有鲜明地区特色的“一区、两城、三基地”的发展战略。“两城”一个是全国最大动车制造城,另一个便是现代物流城。而“三大基地”中就包括型钢基地。其中,“物流城”由于契合了唐山乃至全省向现代物流业转型的方向,项目迅速上升为省内首批物流产业聚集区。

  如何充分利用丰润的产业优势,集中力量推进物流业发展,是丰润区决策者们一直探寻的问题。

  “(丰润区)政府发展物流,题中之义在于调整全区以钢铁、水泥为主的偏重的产业结构,是在不丢弃原有产业优势的前提下,去发展物流。”丰润区区长和春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于是我们看到了丰润产业转型的差异化理念——依托产业发展物流、让物流带动传统产业升级。

    独具特色的转型方式很快就让企业尝到了“甜头”。在丰润,越来越多的钢铁生产企业在立足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发展物流业。唐山盛唐集团脱胎于传统的钢铁生产企业,如今已经是一家多元化发展的企业。去年他们与上海企业共同举资30亿元组建万和国际物流园区。“我们作为传统企业只有走转型这条路才能更好地生存。”万和国际物流园区孙光华经理说道,“把现代物流与钢铁深加工结合起来,现在我们有了仓储加工的优势。即便在钢材市场很不景气的时候,我们的仓库也很少压货,这在过去是不可想像的。”

  据孙光华透露,在丰润像盛唐这样的传统钢铁生产企业发展物流业的至少在10家以上。“一方面是原有产业迫切需要升级换代,另一方面也是企业在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随着物流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丰润一直备受诟病的产业结构,也将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中得到优化和升级。

  江浙商人送来10亿元投资

  丰润转型让人惊奇的同时,也使投资者趋之若鹜。这块物流“宝地”吸引了众多国内物流巨头落户。浙江“国字号”企业浙商控股集团很早就看中了丰润钢铁物流差异化的定位和转型方向。

  浙商控股集团刘岳明经理每个月几乎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穿梭于唐山、杭州等地开展工作。他对丰润地区钢铁物流行业的发展情况颇为了解。

  刘岳明经理对本报记者介绍说,江浙资本在丰润往往选择与当地的钢铁生产或贸易企业合作投资,投资方向多为钢铁物流项目。“看重的就是,当地钢铁生产基地的传统优势及越来越迫切的转型升级需求。”

  他说,随着丰润120多家现代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壮大尤其是国内最大动车制造基地的建设,作为上游行业的丰润钢铁行业,传统的简单一买一卖模式,已越来越不能适应大型终端用户的需要,必须发展钢材加工配送。即将钢材按照用户的要求,经过若干工序,把钢材加工成用户所需的各种半成品或零部件,并通过仓储、运输物流系统,零距离提供给用户。为此,浙商控股集团投资2.6亿元与丰润区金航钢铁有限公司合建钢铁物流加工配送中心,这是浙商控股集团“十二五”期间的重大项目之一。

  无独有偶,针对丰润区以中小型钢铁企业为主,融资比较困难的特点,浙江京杭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和平钢铁网络有限公司与丰润钢铁生产企业共同出资3.5亿元组建唐山和平钢铁物流项目,则在物流金融方面开拓了一种新的模式。

  唐山和平物流项目通过物流仓储平台为丰润钢铁行业注入资金10亿~15亿元,成功补充了当地中小型钢铁企业流动资金的不足。

  更让外来资本感兴趣的是丰润巨大物流发展空间

  与钢铁生产相比,丰润区本地物流业起步较晚,物流企业规模较小,布局分散,物流成本较高。而由江苏国泰国际集团、浙江传化集团两个国有控股的全国500强企业和唐山天明商贸有限公司投资8亿元人民币建设的唐山公路港物流建设项目,项目其最大特点就是整合区域内的物流资源,改变布局分散的特点。“如果把时间向前推几年,看到一个亿元级的投资项目,大家会吓一跳。”谈起项目建设情况,丰润区发改局局长王树坤自豪地说。而现在这样的投资在丰润已很常见,仅江浙商人即带来了10多亿元的投资。

  鲜明的转型方向,让业界见证了丰润的发展奇迹,也让外来资本对丰润的未来更充满信心。

上一篇:行情又逢“弱市”钢贸商要懂“止损”

下一篇:房产调控下建筑钢材迎来旺季

广告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