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杭州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杭州分站 >> 本地资讯 >> 陕西钢企:市场蛋糕大,咱能分多少?

陕西钢企:市场蛋糕大,咱能分多少?

来源:陕西日报 编辑:管理员 2011年09月06日 08:54:29 打印

  钢铁工业是世界所有工业化国家的基础工业之一。经济学家通常

  把钢产量或人均钢产量作为衡量各国经济实力的一项重要指标。随着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对钢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特别是随着西

  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建设步伐不

  断加快,西部地区对钢铁的需求量也不断走高。而随着关中—天水经

  济区规划的逐步落实和西咸新区建设的迅猛推进,关中地区、西安及

  其周边地区的钢铁市场,也越来越热火。

  陕西的钢铁工业历史悠久,虽然经历了许多曲折坎坷,但基础仍

  然比较雄厚。长期以来,陕西把钢铁工业列为全省的支柱产业之一。

  2009年,我省确定了包括钢铁在内的9大产业振兴计划。那么,在新

  的历史机遇面前,陕西的钢铁工业应该有怎样的抉择?

  西北钢铁市场逐渐升温

  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以后,去年7月初,国家再次召开

  了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根据有关政策部署,中央会在财力上向西部

  倾斜,尤其是西部的基础设施建设。这对作为重要的结构材料、功能

  材料和建筑材料的钢铁产品,必将产生巨大的需求。

  由于西部大开发的拉动,西北地区的钢材消费需求强度和每年的

  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有关数据显示,西北地区的钢材需求量占全国需求量的4.2%,而

  钢材资源量占全国资源量的3.2%,其差值为1.0百分点,属于钢材资源

  量小于需求量地区。仅2011年,西北地区的钢材消费总量预计就将达

  到3000万吨以上。 “十二五”期间,西北地区的钢材年消费总量将达

  到6000万吨。陕西目前的年钢材消费量已经超过2000多万吨。

  与此相对照,西北地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千万

  吨级大型钢铁企业。到2010年底,西北地区的钢铁总产量为2000万吨

  左右,仅占我国钢铁总产量的3%左右。市场需求巨大,本地企业产量

  不足,这就是西北地区钢铁产业和钢铁市场的现状。

  区外区内钢企“群雄逐鹿”

  西北市场巨大的钢铁“大餐”,不仅为处于西北地区的钢铁工业

  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也引发了总产能过剩的全国钢铁生产企业的瞩

  目。几年前,国内不少钢铁企业就提出了“宁让利不让市场”的口号。

  如今,西北各大中心城市钢材市场所集中的钢材品种、规格异常丰富,

  产地众多。以西安为例,除了甘肃酒钢、新疆八钢、陕西龙钢这些区

  域主导钢厂以先天时地利之便占领市场之外,包钢、鞍钢、武钢、邯

  钢、太钢、济钢、重钢等国内知名钢铁企业纷纷在西安安营扎寨,海

  鑫、中阳、文丰、舞阳、唐山等中小钢厂更是源源不断涌入。

  除此之外,外企也以低价资源抢占西安市场。位于哈萨克斯坦北

  部的卡拉干达的哈萨克斯坦卡钢钢铁有限公司,是目前中亚地区最大

  的钢铁公司。卡钢目前产能500多万吨,其主要产品有中型型钢、小型

  型钢、厚板、热轧板卷、黑钢板、电镀锡板和铸件,新疆、兰州、西

  安等市场常见卡钢的板带产品。

  面临良好的市场前景,西北各省区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钢铁产业

  发展规划。

  “十二五”期间,新疆的钢铁产能或将超过3000万吨。其中宝钢

  集团八钢公司实施“一体两翼”战略,投资300亿元用于项目的改扩建,

  到2012年,八钢本部的产能将达到1000万吨,南疆拜城钢铁基地产能

  将达到300万吨,伊犁钢铁项目产能将达到200万吨。新兴际华(新兴

  铸管)金特和钢公司投资90.2亿元的300万吨特钢项目,今年初已经开

  工建设,计划2013年投产;加上此前的200万吨钢铁产能,2013年金特和

  钢公司将达到500万吨的规模。首钢集团伊犁钢铁投资200亿元的500

  万吨钢铁项目也在抓紧实施。与此同时,江西新钢集团在克州的300万

  吨特钢项目、新疆奎屯西姆莱斯合金钢100万吨技改工程等也都在加

  紧建设,在近两年内将形成产能。4月10日,山东钢铁集团喀什钢铁项

  目奠基,建成后将形成年产300万吨铁、钢、材配套产能。

  酒钢是目前我国西北最大的钢铁生产企业。已形成了嘉峪关本部、

  山西翼城和兰州榆中三个生产基地,集团公司铁、钢、材综合产能达

  到800万吨/年,并成为继上海宝钢和山西太钢之后,国内第三家拥有

  从炼钢到轧钢完整的不锈钢生产系统的企业。到2015年,酒钢钢产能

  将达到1300万吨(其中不锈钢300万吨)以上。

  青海以西宁特钢为代表,目标是打造中国西部资源型百万吨特钢

  精品基地。目前已形成年产铁100万吨、钢120万吨、钢材110万吨的

  综合生产能力。值得一提的是西宁特钢在内蒙古、甘肃和新疆等地控

  制了3.7亿吨铁矿资源、6.4亿吨焦煤资源,可大幅降低其生产成本。

  据此分析,西北地区钢产量将由2010年末的2000万吨增长到“十

  二五”末的近6000万吨水平,净增4000万吨。

  陕西钢企该如何应对

  长期以来,陕西省钢铁产品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低,当前生产

  的钢材产品80%属于普通建材,其余均为热轧窄带材。钢种为碳素结构

  钢和低合金钢,没有优特钢材品种,使得钢铁企业税后利润率远低于

  国内大中型钢铁企业的平均水平。

  由于种种原因,占尽原料资源优势的陕西钢铁工业的发展则相对

  缓慢:2010年全国生产粗钢62665.4万吨,陕西省粗钢产量620万吨,

  还不足全国总产量的1%,即使是在“十二五”期间陕西省实现钢产量

  1000万吨以上的目标,仍然在数量、品种上落后于甘肃、新疆等省份。

  近年来,陕西加速推进钢铁企业实质性的整合重组和产业升级。

  2010年9月挂牌运作的陕西钢铁集团正在加紧推进陕西龙钢、略钢、

  汉钢重组的步伐,2010年钢铁总产量已达到600多万吨,本地产钢材

  以满足省内市场需求量的三分之一多。集中在商洛及汉中地区5.78亿

  吨储量的铁矿、居全国第三位的煤炭产量,是发展陕西钢铁工业不可

  或缺的资源保障和上游原料。 目前龙钢公司已形成年产700万吨铁、

  钢、材的规模,陕钢集团汉钢公司年300万吨炼轧工程已经开工建设,

  今年即可投产;加之略钢、老汉钢的技改工程,大西沟铁矿的大规模

  开发,到“十二五”末,陕西钢铁集团钢产量将达到1200万吨左右,

  品种结构有较大的调整,各项经济指标有较大的提高,营业收入达到

  500亿元以上,将进入国家重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行列。

  但业内观察人士指出:陕西钢铁集团挂牌运作即将一年,省内三

  家主要钢铁企业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的联合重组。

  陕西钢铁界有关专家认为,陕西钢铁要调整结构和加快发展,一

  是要加快整合重组,首先要捋顺体制。钢铁企业实现真正意义的整合

  重组,既要企业积极参与,又要政府大力协调;而要捋顺整合后的企

  业,就先要捋顺国企、民企、外企的关系,体制顺了,联合重组的钢

  铁企业才能裂变出预期的效果。二是要解放思想,诚信开放。要学习

  借鉴近年来新疆发展钢铁工业的经验,主动、真诚地邀请国内特大型

  钢铁企业来陕参与发展钢铁工业,充分利用他们特有的资金、人才、

  技术以及市场资源优势,实现双赢。三是要做到高起点,有特色。在

  建设好建材精品基地的基础上,必须加快发展陕西市场急需的板、管

  和优特钢等品种,甚至重振陕西曾经名噪一时的精密合金市场,使陕

  西钢铁插上“特、精”的翅膀。

  陕西省钢铁界人士建议,在国内钢铁产业集中度大幅提高、大型

  钢铁集团占绝对优势的形势下,陕西钢铁企业不仅要应对金融危机造

  成的利润锐减、资金短缺等困难,还要面临着淘汰落后产能和准入标

  准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加剧的严峻局面。钢铁工业应主动融入国际国

  内钢铁产业发展的大环境中去,在这个大背景下准确认识现有的发展

  基础,分析自己的比较优势,发展思路要适应钢铁产业发展形势,发

  展理念要紧扣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的步伐,发展规划要符合国家钢铁

  产业发展政策要求,发展模式要有企业自己的特色,项目建设和结构

  调整要立足于市场及资源条件。正确处理做大与做强的关系,不与其

  他企业比规模,着力改变高投入低产出的状况,利用先进装备主动去

  适应市场、开发市场,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适时进行产权制度改革,

  努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企业竞争力。这,应该是一种现实的选

  择。

上一篇:上半年钢铁产量远超预期 淘汰落后产能任重道远

下一篇:华闻期货螺纹评论9月5日

广告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