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杭州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杭州分站 >> 本地资讯 >> 谁为“钱紧”系铃资源“变现”解铃

谁为“钱紧”系铃资源“变现”解铃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管理员 2011年06月02日 09:39:59 打印

  “在资源充足的时代,企业运营的关键在于‘变现’能力。现在南方不少钢贸商,早已不再单纯做钢材贸易,因为贸易已经很难做了,利润不高,风险不小。”王晓光介绍,“在货币从紧的情况下,他们改变了运作模式,让资源‘变现’后用途多元化:一部分用来投资,一部分用来做贸易,一部分用来融资放贷。这些都给钢贸运作以启示。”

    “国家的货币政策,就像一只“大手”,不断地校正着国家的经济方向,并对经济产生重大影响。钢贸从业者,要善于研究相关政策,审时度势,方能有更多的主动权,化解资金压力。”5月25日,河北正大金属总经理王晓光在接受现代物流报记者采访时说。

  调整准备金率,作为国家重要货币政策之一,在今年已经连续五次上调,已高达21%,相当于冻结近3800亿元资金。这使得金融机构放贷压力明显增大的同时,流通性从紧也让钢贸领域的资金凸显紧张。

  资金链条绷紧

  2008年上半年,6.7万家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倒闭。其中,在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代表的纺织行业中,倒闭的中小企业超过1万家。

  当时,有很多人疑惑,对于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为什么突然会有这么多企业倒闭?在复杂的原因中,除经济大环境因素、企业自身结构和市场优胜劣汰等诸多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不能否认,那就是我国的货币政策。

  说起2008年的金融形势,一些企业决策人至今心有余悸。“我们是专门从事三级螺纹钢贸易的流通企业,优质的三级螺纹钢是直接从大型国企订货,其中,一部分是从期货市场或现货市场组织,但都需要资金保障。”广东佛山闽易鑫公司总经理陈玉杰也感到了资金供应的严肃性,“货币政策的变化,对今年钢贸企业经营的影响将会更大一些,要重视和关注政策层面对钢材市场的影响。”“2008年6月25日,存款准备金率高达17.5%,这在全世界都是最高的。央行采取的回收流动性的货币手段,导致国内消费形势不明朗,企业普遍贷款难,特别是中小企业,因此,那时大规模的中小企业倒闭就不足为奇了。”业内资深人士包斯文回忆。

  5月24日,北京兰格钢铁网的分析师裴熬在接受现代物流报记者采访时说,在南方一些地区,开始有个别的钢贸企业因为资金链几近断裂,而濒临关闭命运。引起资金链紧张的原因多来自于钢厂货款、为下游客户垫资和库存三个方面。其中,以为下游客户“垫资”为甚。

  善用资源“变现”

  “今年钢贸企业在经营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或许是资金,而不是资源。因为钢材供应过剩已是钢铁业常态,早不是资源紧缺、拿到资源就挣大钱的时代了。如今,钢贸商拥有资源或者高库存,也许是一种包袱。在钢材价格‘倒挂’的时候,钢贸商手中的资源越多,亏损越大。”包斯文说,“时下,钢贸商组织货源的渠道很多,在钢材期货市场、电子交易市场和现货市场,都可以拿到足够的资源。”

  “在资源充足的时代,企业运营的关键在于‘变现’能力。现在南方不少钢贸商,早已不再单纯做钢材贸易了,因为贸易已经很难做了,利润不高,风险不小。”王晓光介绍,“在货币从紧的情况下,他们改变了运作模式,让资源‘变现’后用途多元化:一部分用来投资,一部分用来做贸易,一部分用来融资放贷。这些都给钢贸运作以启示。”

  中小钢贸商不要盲目扩张,尤其是在货币政策紧缩之际。“中小钢贸企业要充分利用‘用人少、成本低和发展空间大’的优势,做好配送。”王晓光认为,“货币政策收紧,钢贸商要懂得顺势而为。货币流动性收紧,代表一个经济面儿。在经济面儿利空时,扩张肯定不行。‘提准’、‘加息’就是不让经济过热,就是通过货币政策来调控需求。”

  缓解“钱紧”有方

  在资源紧缺时代,怕拿不到货,因为拿到货就能挣钱;今天,拿货渠道已经多元化,怕的是拿到货,销不了怎么办?那样一下就被“套牢”了。

  在资金趋紧的背景下,钢贸商如何缓解经营压力,包斯文给出了以下建议:

  一、强化公司资金管理力度,防止资金链断裂,通过各种融资模式,确保资金安全和融资渠道通畅。

  二、优化库存结构,加速库存消化,减少资金占用,加快资金周转。

  三、采取多种方式组织货源,减少资金在钢厂沉淀。积极采用钢厂、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三结合”的订货方式,尽可能用更少的钱,组织更多的资源。

  四、在销售上尽可能做到“款到发货”,不赊销,及时清理被拖欠的货款,谨防坏账,加快资金回笼。

  五、不向银行贷款,不为银行打工。利用自有资金,能做多大做多大,以减少向银行付利息的压力。

上一篇:钢材产量续创新高,库存减仓略有放缓

下一篇:不堪钢材等原材料成本压力 电脑制造商“偷工减料”

广告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