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首钢京唐贯彻落实两级公司“两会”精神和集团领导调研慰问讲话精神,深入践行“一引领两融合”,牢牢把握企业本质,以“经营体”打造为抓手,增强市场主体意识,创新突破、抢抓机遇,反复冲锋、不断突围,实现经营生产“开门红”。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完成计划,多条产线打破产量纪录,高端领先产品产量超计划20%,战略产品产量超计划4%;汽车板,
镀锡板
,
中厚板
管线钢、海上风电钢,冷系中高碳特殊钢,
热轧
管线钢等高附加值产品占比进一步提升。
深化经营意识,抓牢降本与增效
在钢铁行业竞争压力持续增大的背景下,既要向外部要成绩,也要向内部要效益。2025年,首钢京唐建立汽车板等五大经营体,狠抓算账经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整体盈利能力。
深化经营主体意识,提升增效能力。汽车板团队加大重点品种重点保供力度,精心组织,狠抓进度,按照日报表、周通报、月分析,及时掌握各产线生产运行动态,确保“当日事当日清”,不让问题过夜。聚焦“三重一大”产品和极限规格品种持续发力,多条机组产能充分释放,1至5号
镀锌
产线产量平均日产达到历史最好水平。镀锡板深化“制造+服务+商务”三方直供商业合作,高端产品接单量稳步提升。其中,0.13毫米DR材订单量达到历史最好接单水平。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加强联合实验室建设,深化技术协同和定制化开发,成功与一家重点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一季度奶粉铁、易开盖、气雾阀、DR材,同比分别增长9%、8%、34%、104%。中厚板产线创新构建“10+X”工作组,搭建起从需求洞察到产品交付的高效闭环体系,走访102家行业头部企业。一季度高级别抗酸管线钢成功供应某超大型地面油田项目;15万立原油储罐用调质高强钢研发成功并实现批量供货……
坚持极低成本运行,提升铁前成本竞争力。制定两头市场、各工序及重点费用评价指标,健全过程管控机制。铁前系统牢固树立“一盘棋”理念,以高炉为中心,统筹生产、供应各环节,1至2月份铁成本较行业低109元/吨,行业排名第三。焦化工序坚持“优焦强铁”,持续优化配煤结构,
焦炭
热强不断提升,有力支撑高炉顺行。供料部整合优化生产协作业务及合同管理,实现业务集中与降本增效双向目标。
技术创新、流程优化、管理提升多措并举,降本实现新突破。瞄准采购和技术改进双向发力,工艺材采购降本较去年降幅6.7%。持续完善极致能效、极低成本管理运行机制,多部门协同开展降低酸轧压下率、热装率等重点攻关,酸轧吨钢电耗降低3.8千瓦时、创效33万元,4300中厚板热装率同比提升5.4%,燃耗较上年降低1.7千克标准煤/吨。加速推进铁区空压机站提效改造,压风电耗创历史最好水平。持续推进能源结构清洁化发展,一期光伏发电项目达产达效;采购绿电占外购电比例高达30.4%,创历史最好水平。
追求极致效率,释放高效制造潜力
首钢京唐立足全流程长期高效稳定运行,聚焦关键环节精准发力,强化工序协同联动与资源高效配置,实现生产效率最大化。
强化生产组织高效协调,动态调整、优化生产计划,精细制定生产任务及激励方案,细化过程跟进,实现全流程生产紧密一贯、高效顺稳,各类生产事故较去年降幅33%。持续强化铁钢界面平衡,深化铁包周转各区段运行数据应用,优化铁包运行模型,3月份铁水进站温度较去年平均提升4.1摄氏度,铁水温降较去年平均水平降低6.5摄氏度,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炼铁部守住高炉“风量、炉温”生命线,持续夯实高炉稳定运行基础。炼钢部全方位强化生产过程控制,一季度成功实现三座转炉日产105炉常态化稳定运行。钢轧部双炉生产两次打破纪录,全天最高冶炼85炉,MCCR产线单辊期轧制公里数提升19%。热轧部聚焦“高效、高质、低耗”深挖潜力,成功实现1.2毫米耐候钢稳定轧制,两线综合卷数1546卷,打破原历史纪录,2号平整产线以163卷的成绩同步刷新单日卷数纪录,完成“百万工程”目标。
高质量开展系列检修,对27项公司级重点项目实施分级管控,科学优化施工方案,8个跨专业协同工作组全程监管安全交底、进度节点、质量确认等关键环节。3号高炉提前34小时顺利送风,为全流程生产的高效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聚焦物流运输效率提升,制造部、运输部、销售部、中厚板事业部加强生产计划与发运计划高效协同,一季度自有码头社会船舶万吨在港作业效率提升20%……
科技创新赋能,打造新效益增长点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2025年以来,首钢京唐深入践行“一引领两融合”新质生产力发展战略路径,着力推进产品结构升级、渠道优化、质量改进,加快构建高品质制造新优势,持续做优做强京唐品牌,形成新的效益增长点。
产品高端化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保障。首钢京唐抢抓新行业和新领域市场机遇,打造高端领先产品集群,提升细分领域产品竞争力,一季度开发新产品76项,完成产品认证60项。汽车板完成不同镀层高强外板试制。镀锡板开发新牌号产品并通过用户认证。中厚板完成148毫米特厚高强水电钢交货,实现保探伤水电钢厚度新突破;完成移动罐车用高强容器钢批量供货。
依托“一院多中心”研发体系,制造部、技术中心联合技术研究院、生产部门形成跨专业攻关团队,开展低碳钢工艺创新。中厚板事业部与14家科研院所展开深度技术对接,逐渐形成“技术引领订单、服务巩固市场”的良性循环模式。持续推进大
废钢
比冶炼攻关,积极探索废钢加入途径和工艺试验,成功突破转炉废钢比提升瓶颈。完成首单50%废钢比热轧免涂装耐候钢生产,助力国家电网某重点项目低碳电力塔架建设。
2025年春节期间,由中国邮政发行的“蝉翼钢”制乙巳年蛇年生肖邮票,成为新年文化消费的一大亮点,又一次刷新首钢品牌热度。镀锡板事业部以技术创新推动全面创新,突破薄规格二次
冷轧
技术瓶颈,0.13毫米蝉翼钢轧制效率提升44%,一季度供货量同比增长190%。
产品质量稳步提升,整体废次降率创下单季度最好水平,增加正品量1.75万吨,有力支撑效益提升。热轧部坚持质量一贯制管理思路,批量质量问题连续8个月“零发生”,创下历史最好水平。中厚板事业部每周开展工艺巡查,每月开展设备功能精度评价,精准诊断设备状态,及时发现并通报潜在隐患,让标准落地生根,一季度部门责任废次率较2024年下降11%。
加快推进智能化技术创新,提升管理效率效益。搭建设备管理数字化平台,完成EQMS系统与智能运维平台的深度耦合。依托Deepseek-R1模型构建设备故障AI分析平台,实现故障趋势全局分析,推动设备运维模式从传统事后维修向智能预知维护跨越。依靠智慧检测赋能,火车取样机电子占道牌系统上线运行,实现占道流程可视化、信息化,取样工作效率提高3倍以上。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帆。首钢京唐将始终保持昂扬奋进的冲锋姿态,锚定全年任务目标,以技术创新引领管理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走深走实高效、高品质、智能、绿色发展之路,为国家“十四五”收官献礼,为“十五五”开局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