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鸡西市城子河区居民向本报反映,在该区长青乡二道岗有多家小钢厂经常半夜开工,偷着生产“地条钢”。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烟尘和噪音严重影响周边居民日常生活,据居民观察,这些质量严重不合格的“地条钢”都被私自外运,多数用在了工程建筑上,令人担忧。对此,记者前往鸡西市城子河区进行了实地调查。
二道岗“小炼钢”昼伏夜出
城子河区位于鸡西近郊,是S309省道连接鸡西市区和东部地区的重要通道,二道岗在山上,地理位置比较隐蔽和偏僻。记者此前了解,各类建厂早、工艺落后的老式轧钢企业在鸡西城子河区比较集中,最早的钢厂建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而在长青乡,随意找一位路人询问,都知道二道岗有个钢厂区。
走进二道岗,发现这里的钢厂几乎都是高墙大院,大门紧闭,多数都没有悬挂任何牌匾,从外面看,很难判定这里是钢厂。上午,这些钢厂没有生产的迹象,显得格外寂静。记者透过厂门的缝隙向里看,可见院内堆放着废旧钢材、炼(轧)钢原料和成品钢筋。
居民告诉记者,院内有“龙门吊”的基本都是钢厂,这是辨别钢厂的独特标志。因为现在查得严,多数钢厂白天都是停工备料,晚上则偷偷开工生产。
记者在一家大门敞开的钢厂看到,该厂没有悬挂牌匾,一辆货车停在院内,两名工人正在搬卸钢锭(生产钢材的原料),而旁边则堆放着数十吨的成品螺纹钢(建筑用材)。在厂区院落深处,清晰可见几台大型的熔炉和设备,炉顶铁棚已被熏黑。
在该厂办公室,一位年近40岁的妇女对记者的到来十分警觉,记者称要购买螺纹钢和该妇女攀谈起来,期间该妇女不断询问记者的情况。随后赶来的自称是该厂老板的男士似乎有所察觉,对记者的态度很不友好,记者随即以钢材价格太高且没有质检单为由离开了该厂。
污染环境影响居民生活
提起二道岗的钢厂,长青乡的居民都颇有怨言。
居民告诉记者,连接居民区和钢厂的唯一的道路,已经被钢厂运输原料和成品钢材的重型货车轧得翻了浆,晴天扬灰雨天泥泞,周边居民出行极为不便。另外,多数钢厂采用的轧机和加热炉等都是落后设备,存在严重的空气和噪音污染。
记者从2007年的媒体报道中了解到,鸡西城子河区的部分钢厂因设备落后,耗能量大,排放严重超标,严重污染环境,当地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过专题会议。2007年,鸡西市城子河区采取果断举措,对区内7家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十五小”高污染轧钢企业断水、断电,实施彻底关停。记者在鸡西市政府网站2008年发布的数据中了解到,当时城子河区有8家轧钢厂,已履行“环评”审批并按照“环评”要求改建的有3家;已履行“环评”正在建设中的有2家;未履行“环评”审批但也在进行技术改造的有2家;已拆除设备准备破产的有1家。
然而,据当地居民说,每年都有执法人员到当地查处。可如今情况不但不见好转,却似乎有越演越烈之势。二道岗早些年就有钢厂,而近年来新建钢厂数量急剧增多,目前私营的炼钢和轧钢厂估计有10家左右。
业内人士曝内幕道隐患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鸡西地区的小钢厂有两种,一种是生产钢锭的炼钢厂,另一种是生产螺纹钢的轧钢厂,两者是上下游企业关系,被称为“小炼钢”,所生产出的产品被称为“地条钢”。
目前该地区的小炼钢厂基本都是以回收的废旧钢材为原料,加工生产出钢锭,然后再将钢锭卖到轧钢厂生产成螺纹钢。因原料和工艺问题,炼钢厂所生产出来的钢锭质量不过关,可想而知以此为原料所生产出的螺纹钢将是怎样的质量。
“小炼钢”是国家早已明令关停的落后淘汰产能的“十五小”企业,但鸡西城子河区有些小钢厂却有着合法手续。然而,无论是具有合法手续的钢厂,还是没有任何手续的“黑钢厂”,其目前所采用的生产工艺,都属于淘汰落后型的。
最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小钢厂生产出的“螺纹钢”其产品直径、抗拉强度等均难以符合国家标准,而这些质量严重不合格的螺纹钢因价格低廉,被某些开发商用在了工程建筑上,因此引发的建筑质量问题令人担忧。
该业内人士不无忧虑地说,现在业内的行规是“地条钢”只能偷偷地用在7层以下建筑上,高层建筑坚决不能使用。然而,不排除一些不良建筑商为了牟取私利,不顾百姓安危,铤而走险。消除“地条钢”的危害,就要从“小炼钢”这个源头遏制。
“地条钢” 是指以废钢铁为原料、经过感应炉等熔化、不能有效地进行成分和质量控制生产的钢及以其为原料轧制的钢材。地条钢产品直径、抗拉强度等均难以符合国家标准,大部分产品存在脆断的情况,质量存在严重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