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杭州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杭州分站 >> 本地资讯 >> 钢市如何消化“溢出”库存?

钢市如何消化“溢出”库存?

来源:中国冶金报 编辑:豫言 2011年12月20日 09:00:14 打印

导读: 钢材库存居高不下,原因有二:一是下游终端有效需求不足,二是钢厂产量不减。近来,一批钢厂停产检修的部分生产线相继恢复生产,产能释放,产量增加。此外,随着进入严冬季节,北方地区的钢材消耗量减少,市场需求强度减弱,库存量增加显然不可避免。

  临近年末,钢材市场又出现新现象,引起业界关注。

  这一新现象:一面是钢贸商不愿囤货冬储,一面是钢厂不想减产,在下游终端需求萎缩的情况下,溢出的钢材库存咋办?如何去库存化,成为时下钢市面临的一大焦点。

  上海钢材市场的一家钢贸公司总经理无奈地说道:“今年不想囤货了,当务之急是加快销量,减少库存,准备零库存过节。冬储资金占用成本高,风险也大,搞不好还得亏本经营,何必呢!”

  也许这位钢贸老板分析得很有道理,它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时下钢贸商对消化库存,减轻库存压力都很在意,不盲目囤货建仓。目前,钢贸企业拥有的现货资源并不充裕,品种规格不齐全,缺货、脱销、断档的现象较为普遍,有的钢贸商手中的现货只有三四个规格,有的商家甚至“零库存”。钢贸企业拥有的库存量并不大,那么,国内钢材的总体库存为什么居高不下呢?库存又在哪里?

  库存在钢厂。库存降不下来,原因在于钢厂不想减产。在采访中,一些钢贸公司老总谈到,今年以来,由于钢厂的订货价格持续高于市场销售价格,“倒挂”状况日趋严重,向钢厂订货,赚不了钱,甚至还亏损,因而大幅减少向钢厂订货量。一家钢贸公司总经理坦言,他所在公司原先每月向钢厂订货15000吨,现在减少到4000吨,象征性地向钢厂订点货,主要是保持与钢厂联系,客户需要的钢材从现货市场、期货市场或在电子盘上组织,现在不愁拿不到货,只愁卖不了货。

  分析师认为:“资金问题比前期略显宽松些了,但总体还是比较紧张,很多商家都没打算囤货过春节,而是尽量低库存过年。”

  钢材库存居高不下,原因有二:一是下游终端有效需求不足,二是钢厂产量不减。近来,一批钢厂停产检修的部分生产线相继恢复生产,产能释放,产量增加。此外,随着进入严冬季节,北方地区的钢材消耗量减少,市场需求强度减弱,库存量增加显然不可避免。

  居高不下的钢材库存如何消化?靠下游终端有效需求的增加,在今冬明春期间似乎不太靠谱,目前汽车、造船、机械、家电等行业并不景气,1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0%,环比回落1.4个百分点,自2009年3月份以来首次回落到50%以内,其中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均回落到50%以内,跌幅超过两个百分点;国内房地产业在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下快速降温,房市进入“拐点”,房地产业拉动钢材需求的动力也在减弱;调动钢贸商囤货冬储的积极性,发挥钢贸流通业的“蓄水池”功能来消化钢材库存,似乎也并不太可能。临近年关,钢贸商资金紧缺,没有钱去囤货,加之对后市行情并不看好,也不敢贸然去冬储,面对出厂价格高、社会库存高、采购成本高、贷款利率高、市场风险高的“五高”严峻局面,钢贸企业的“蓄水池”功能也很难发挥消化库存的效应。

  那么,如何消化钢材库存量?一些钢贸商和业内人士认为,解铃还须系铃人,钢厂不要再“死扛”不减产,而要主动积极减产、限产,此举是加速钢材“去库存化”的最佳办法。其实,目前一些钢厂已经到了亏损的边缘,有的钢厂已经亏损。中钢协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0月份77家大中型钢企中25家出现亏损,行业销售利润仅13.75亿元,环比下降82.6%。好在,眼下一些钢厂“去库存化”的意识已在增强,在加大促销力度的同时,有的也在主动减产、限产,以缓解钢材市场库存压力。若钢厂“死扛”不减产,库存降不了,钢市也好不了,钢价也涨不了。

上一篇:安阳天源20万吨钢构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下一篇:央企净利润增幅下滑明显

广告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