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两市A股低开低走,上证综指收报2621.25点,下跌0.82%;深证成指收报11328.67点,下跌0.71%。上证综指再创调整以来新低,逼近去年9月底行情启动前的2611点。
尽管上证综指接近去年9月底水平,但从各板块指数来看,当前点位较彼时已明显分化。
从市场主要指数来看,以创业板和中小板为代表的中小盘股票抢先大盘完成本场“轮回”,并进入新的下降通道。截至6月20日,创业板指数和中小板综指分别收报791.76点和5985.51点,较去年9月28日分别下跌16%和11%。
从申万一级行业指数来看,钢铁、有色金属、煤炭、房地产等周期类行业指数尚未回到去年9月底水平;医药、餐饮旅游等消费类行业则已跌破当时点位,下跌幅度分别达16%和20%左右。以煤炭、有色金属为代表的资源股是引领本轮反弹的主力军,这在很大程度上对冲了今年以来的下跌,周期类板块低估值也构成下跌过程中的支撑。相比之下,消费类板块在去年10月的反弹行情中并未取得太大涨幅,加上今年以来市场疲弱,消费类行业估值又普遍偏高,出现持续阴跌。
分析人士认为,大盘持续下跌重回本轮行情起点,或逐步具备了短期超跌反弹动能。不过,如果资金面、政策面和基本面没有出现大的改善,反弹动能恐难持续。
地量地价A股处最困难时刻 “三缺口”预示反弹临近
周一存准率正式上调,沪深A股低开震荡,双双创出年内新低。值得注意的是,上证综指昨日留下的向下跳空缺口,已是自3067点以来调整中的“第三缺”。分析人士由此判断,大盘短线的反弹或将随时到来。
承接上周五弱势,两市大盘昨日继续寻底走势,盘中银行地产不时出现护盘动作,但难以提振市场人气,股指在个股的普跌中尾盘再度回落,沪指创出2610点的年内新低。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报2621.25点,跌21.57点,跌幅0.82%;深证成指报11328.67点,跌80.49点,跌幅0.71%;沪深300指数报2874.90点,跌17.26点,跌幅0.60%。
市场量能继续萎缩,沪市仅为662亿元,创出近一年来的新低。同时这也意味着,A股投资者的谨慎情绪,已经接近去年沪指2319点的水平。A股正在迎来最困难的时刻。
根据资金流向统计显示,大盘资金全天净流出16亿。板块方面仅煤炭石油、工程建筑、房地产、券商板块呈现资金净流入,而在资金流出方面,机械、有色金属、通信、化工化纤、建材板块排名靠前。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市场情绪极度低迷,但一些见底信号已悄然出现。首先,昨日沪指的留下的向下跳空缺口,已是该指数三个交易日内的“第二缺”,也是自今年4月中旬调整以来的“第三缺”,一般而言此类缺口回补概率较大。其次,沪指昨日创出年底新低的同时,量能也缩至同期底部,“地量地价”也通常被视为行情见底标志之一。
从盘面上看,银行地产股的止跌回稳亦给市场带来积极因素。
行情显示,昨日地产板块整体崛起,不仅诞生了阳光城(000671)、亿城股份(000616)、新潮实业(600777)等强势股,其四大领头羊“万保金招”亦是全线上涨。而据龙虎榜显示,机构资金昨日也有介入其中,比如亿城股份便得到四家机构共同追捧。
作为本轮调整最先下跌的板块,房地产股无论在调整时间还是空间上,都处于行业板块的前列。分析人士认为,此次地产股于弱势逞强,其领先指标意义或许也能给市场带来积极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银行板块中的“龙头”工行建行20日再次得到实力资金“关照”。行情显示,昨日工商银行(601398)盘中频现每笔为740手的买单,同时建设银行(601939)也出现每笔750手的买单。业内人士猜测,此“大手笔”很可能是保险资金加仓。
不可否认,近期市场在主力资金做多意愿不强和国内外经济走势无利好消息刺激的环境下,震荡筑底已成为近期普遍的态势。但短线而言,几大见底标志的出现意味着杀跌已近极致,分析人士判断指数短线反弹随时可能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