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杭州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杭州分站 >> 本地资讯 >> 钢铁股屡屡破净 缘何不见股权并购?

钢铁股屡屡破净 缘何不见股权并购?

来源:证券时报 编辑:管理员 2011年08月26日 09:11:42 打印

  截至昨日收盘,两市共7家破净的公司,其中有6家是钢铁类上市公司,之前市场行情不好时钢铁类上市公司也是破净重灾区,不过在大呼资产整合的钢铁行业,却罕见借助二级市场股权收购的并购出现。

  由于昨日股价大涨,不少公司脱离破净区,但仍有宝钢股份、华凌钢铁破净,行业龙头宝钢股份昨日收盘价相当于每股净资产的88%,而安阳钢铁股价只相当于每股净资产的74%。

  从理论上讲,如果现在收购上述破净公司,并着手申请公司清算,依然可以拿到不菲收益,净资产这个财务指标在我国国企转让具有重要意义,国有股权转让(非上市公司)的底线即不能低于每股净资产。

  因此,从财务上看收购钢铁公司股具有经济性,另外,如果新建钢铁厂,还需要重置费用,即需要时间、人力、技术和财务成本,所耗钱财可能远远高于收购老钢铁厂,而且新建厂房需要开拓市场、新建渠道,如果通过股权收购老厂则可以省去这些费用。在我国水泥和啤酒的区域整合上,股权收购早已屡见不鲜。

  但尽管理论上具有可行性,实际情况是钢铁行业甚少动用股权收购。迄今为止,多数是通过收购大股东股权而实现购并的,如宝钢股份对八一钢铁以稳定股价,但并购的主要方式依然在集团层面,还有一些是拉郎配的政府撮合,不过效果不佳。

  钢铁行业扩大自身实力的主要方式,除了像山东钢铁和河北钢铁那样做一些区域整合,还主要是通过新建产能,宝钢和武钢都有在沿海地区投巨资扩产的计划。

  如上文所述,自建钢厂投资更大,企业做此选择的原因,或是受到非市场因素的干涉。目前上市的钢铁企业绝大部分是国企,国资在上市公司中所占股权甚重,多数超过50%,单纯通过二级市场收购的方式并无法取得控股权,这就是整合发生在集团公司层面的原因。另外,尽管多数投资者对钢铁行业产能过剩担忧,但对地方政府而言,钢企因为产值庞大,依然是地方纳税大户,轻易不会让与他人。

  钢铁行业新建产能位于沿海,这一点对钢企尤为重要,因为依赖海外铁矿石,钢企可以以此降低运输成本,而且新建工厂采用的新设备、技术也在效率上有一定优势,这两点都非内地老钢厂能比。在收购中,价格便宜固然重要,盈利能力更关键,这一点在钢铁行业也不例外。来源证券时报)

上一篇:沙钢入选2010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下一篇:财政部称中国将严控地方政府债务规模

广告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