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五个方面:扩大政府公共投资,着力加强重点建设;推进税费改革,实行结构性减税;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大力促进消费需求;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回顾一年多来走过的路,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得了明显成效,对中国经济企稳回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编者
投资
4万亿元力促经济企稳回升
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寒潮席卷全球,给中国经济带来了阵阵冷意,出现了经济增长下滑、企业经营困难的情况。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国家新增中央政府公共投资1.18万亿元,同时带动地方配套和社会投资,形成4万亿元投资规模。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4万亿元扩大内需投资主要投向七个方面: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水电路气房等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铁路、公路、机场和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社会事业发展;节能减排和生态工程;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灾后恢复重建。
2009年,中央政府公共投资安排9080亿元。截至10月底,财政部已下达投资预算7688亿元,下达进度为85%。
随着投资计划的下达,一批重大铁路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项目有序推进,城市电网改造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社会事业以及灾后重建等一大批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直接相关的惠民工程相继完工,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明显加强,城乡低收入群众的住房条件得到改善,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受益。
4万亿投资为保增长、扩内需立下了汗马功劳,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1—10月,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同比增长33.1%,增幅高于去年同期5.9个百分点,对拉动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发挥了主要作用。
在2009年中央政府公共投资中,用于民生工程、企业技改、自主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减排等方面投资进一步增加,有力地支持了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了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增强。
减税
企业和居民减负5500亿元
“今年企业的日子好过多了,国家纺织品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7%的政策,企业得到退税1503万元;还有,国家实行的增值税转型政策,我们购买大型纺织设备又抵扣税额63万元,企业的负担确实减轻了不少。” 杭州宏峰纺织集团总经理助理李建霞说,宏峰的产品主要销往国外,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去年企业出口额下降了一半,甚至到了亏损的地步。但今年的情况却出现好转,不仅出口降幅逐月收窄,国内市场也全面打开了。
实施大规模结构性减税政策,减轻企业和个人税收负担,是积极财政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年以来,国家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同时降低了小规模纳税人的划分标准和增值税征收率,鼓励机器设备投资和小企业发展。在调低或取消“两高一资”增值税出口退税率的同时,2008年下半年以来,先后7次提高了轻纺等劳动密集型、机电产品等科技含量及附加值较高产品的出口货物增值税退税率,适时下调了部分能源资源产品、原材料、关键零部件等的进口关税税率。
结构性减税政策不仅贯穿于企业的生产领域,也体现在百姓收入和消费领域。在两次提高了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的基础上,暂免征收储蓄存款个人利息所得税,对证券市场个人投资者取得的证券交易结算资金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同时,对小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对个人购买住房实行契税、印花税、土地增值税优惠政策,并适时放宽了个人转让住房减免营业税的优惠条件。
据测算,结构性减税措施的实施,一年可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5500多亿元,相当于财政预算收入的8.3%,力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其中,增值税转型减负1300亿元;降低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减负近500亿元;暂免征收储蓄存款个人利息所得税减负约320亿元。从今年1至10月的情况看,结构性减税政策的综合效应正在显现,经济运行总体形势企稳向好。
补贴
扩大消费改善民生
临近年末,北京车市火爆依旧。11月28日,家住北京大钟寺的小张夫妇来到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加入了周末购车的人潮中。一款红色的“铃木雨燕”轿车吸引了他们眼球:“车价7万多元,不贵;百公里油耗5升,节油;排量1.3购置税减半,划算。就是它了!”于是,小张夫妇高高兴兴地为“爱车”交了订金。
减税引爆了车市的“井喷”,在全球汽车产销量大幅下滑的背景下,中国汽车一花独放。据统计,今年1至10月车购税减税达150亿元,同时,今年1至10月份,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45.2%,其中,1.6升排量以下的乘用车增长63%。
在税收优惠政策刺激消费的同时,通过补贴等手段鼓励扩大消费,也是积极财政政策一个重要举措。今年以来,国家相继实施了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家电以旧换新、汽车“以旧换新”等政策,对农民购买家电、汽车摩托车等商品,财政给予一定的补贴;对试点城市的居民以旧换新购买家电,对符合条件的老旧汽车、“黄标车”报废并换购新车的消费者,财政予以补贴。
这些政策的实施,有力地激发了城乡居民消费动能的释放:截至2009年11月23日,“家电下乡”已累计销售下乡家电3061万件,销售额560亿元,发放补贴资金58亿元。截至10月底,全国汽车摩托车下乡已补贴汽车93.9万辆,发放补贴资金35.1亿元;补贴摩托车228万辆,发放补贴资金13.2亿元。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福州和长沙等9省市展开试点的家电以旧换新进展顺利,截至11月23日,试点省市共计回收五大类旧电器264万台,销售五大类新家电228万台,销售金额89.7亿元。
扩大消费,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是根本。今年,中央财政加大了对“三农”的补贴力度,安排农资综合补贴、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1230.8亿元,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冲击,实现粮食连续6年丰收和农民收入连续6年较快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社会救助制度,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在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的形势下,中央财政优化支出结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2009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支出安排7161.4亿元,增加1205.9亿元,增长20.2%;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保障性住房、文化方面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民生支出安排7284.63亿元,按可比口径增加1653.34亿元,增长29.4%。
中国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高培勇认为,在这一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中,积极财政政策发挥了“主攻手”的作用。此次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是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两翼同时并举、两条线索协同作战,是“全方位”的扩张,所以它的作用也就更直接、更有力、更有效。
“必要时宁肯以财政收支的不平衡来换取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既是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也是我国在财政政策选择问题上始终遵循的基本原则。”高培勇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仅今年就安排了高达9500 亿元的赤字和相应规模的国债发行。虽然这可能会带来财政收支平衡上的困难,但能以此换得一个经济尽快回暖和尽快回归平稳较快发展轨道的局面,无论从哪方面看,这个代价都是值得付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