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暮春到仲夏,河北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会对河北钢铁集团唐钢公司的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通过调查走访,笔者看到了唐钢人在建设“生态唐钢、绿色唐钢”中所呈现的钢铁意志,看到了一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的成功实践。
一、实施绿色转型,建设生态唐钢,是唐钢面对严峻形势所做出的重大抉择
唐钢是一家老钢铁企业,始建于1943年。2008年6月,唐钢集团与邯钢集团联合组建成河北钢铁集团,现有在岗职工3万余人。近年来,唐钢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品质量不断提高,逐步实现了主体工艺装备水平的现代化、大型化,并于2005年跨入了千万吨级的大型钢铁企业行列。但行业的高速发展和钢材市场的火爆,也掩盖了企业重外延式发展、粗放式增长和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等问题。当金融危机袭来时,唐钢遭遇了建厂以来最严重的危机。据统计,当时唐山市50%以上的钢铁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短短的一个月里,钢材价格从每吨6000元降到了3000元以下。钢铁产能的极度过剩,钢材市场的严重萎缩,钢材价格的大幅下降,直接威胁到唐钢的生存和发展。与此同时,环境压力越来越成为制约钢铁企业生存发展的瓶颈。
面对新形势和金融危机的猛烈冲击,河北钢铁集团全面开展创建“科学发展示范企业”和“生态文化示范企业”活动,要求唐钢争做集团创建“科学发展示范企业”和“生态文化示范企业”活动的排头兵,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唐钢不负众望,作出了果断而科学的决策:一是以建设“绿色唐钢、生态唐钢”为目标,加快改变“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的传统形象,走出一条钢铁企业与城市和谐发展的绿色之路,变污染环境的唐钢成为造福职工、市民的唐钢;二是要立足于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求创新,从根本上转变企业发展方式,当好河北钢铁集团创建科学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企业的表率。
2008年8月,唐钢展开了厂区生态环境治理和落后设备改造更新工程,并由此揭开了实施绿色转型、建设生态唐钢的序幕。
二、实施绿色转型、建设生态唐钢的成功实践
1.以厂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为突破口,打造生态和谐的绿色钢城
唐钢以改善厂区生态环境、创建与城市和谐共融的绿色钢铁企业为目标,对厂区环境动了一次“大手术”。
首先,淘汰落后产能和拆除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建筑物。唐钢先于国家规定,提前拆除了3座400立方米级高炉及附属设施等建筑物。拆除总面积达33万平方米,腾出空地50万平方米。拆除后的区域经策划,建设了以“三园一带”为核心的“生态园林景观工程”;并在厂界周围建设50至100米宽的防护林带,在厂区所有道路两侧分别构建10至50米宽的厂区绿色纽带。厂区形成了乔、灌、花、草相互交错,圈、点、线、面相互结合的绿色新格局,呈现出了与市内大城山风景区融为一体、交相辉映的园林新景观。
通过综合治理,唐钢新增绿地面积77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由21%提高到42%,彻底改变了昔日唐钢“尘遮日、烟云腾、土打面、灰蒙蒙”的“脏乱熏染”形象。一个“厂在林中、林在厂中、生态和谐、社企共融”的花园式新唐钢清晰地展现在了世人面前。2010年以来,唐钢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生态文化示范企业”等光荣称号,并被确立为国家首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试点企业。
2.狠抓节能减排,践行低碳循环经济
2008年以来,唐钢累计投资26.8亿元,重点实施完成了炼钢工序除尘深度治理系统、水处理及循环利用工程等26项重大节能减排项目;同时,还新建了15个全密封的“料仓”,彻底终结“露天堆料”。上述举措,使唐钢节能减排的装备水平跨入了国内领先行列,厂区空气也达到了国家二级空气质量标准。在废水利用方面,公司投资3.26亿元建成了华北地区最大的城市中水与工业废水处理工程,使唐钢告别了从地下深井取水与城市争水的历史,实现了工业用水零购入和工业废水零排放,每年节约用水1752万吨。
唐钢还全面推进固体废弃物和废气、余热资源的循环利用。唐钢相继建成4条60万吨产能的高炉水渣超细粉生产线,年可生产高附加值超细粉240万吨,剩余高炉水渣全部外销,实现了高炉水渣综合回收利用率100%。在废气利用方面,通过对焦化生产及炼铁高炉等系统实施技术改造,唐钢焦炉煤气实现零放散,高炉煤气放散率也已降至0.5%以下,转炉煤气回收吨钢达120立方米以上,各项指标均居行业领先位置。
目前,在唐钢厂区,看不见翻滚的烟尘,听不到隆隆的机鸣,“欣赏”不到“钢花飞溅”的场景,就连过去钢厂最脏的高炉车间,也是地面光可鉴人,一尘不染。
3.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为巩固和进一步扩大绿色转型的成果,唐钢在抓建设的同时,又加强了管理体制和管控体系的建设。
为加强厂容和绿化管理,唐钢建立健全了公司厂容绿化工作的管理机构,并相继制定下发了《唐钢厂容卫生管理办法》、《唐钢绿化管理办法》等文件,组建了一支精干高效的厂容绿化监察队伍。为使节能减排形成长效化制度化,唐钢制定下发了《严格控制烟粉尘排放管理办法》、《违章用能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同时还制定了严于国家排放标准的企业内部排放标准,并建立了24小时现场检查制度、每两周一次的环保例会和环境保护季度联查制度。
随着各项制度的落实,唐钢职工的观念也发生了转变,从“要我节能减排”变成了“我要节能减排”,不仅巩固了已取得的建设成果,还使其得到了发展深化。目前,建设“生态唐钢、绿色唐钢”已成为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心愿和自觉行动。
三、科学发展观发挥重要统领作用
在环境大治理、设备大改造、产业大提升、效益大增长的“生态唐钢、绿色唐钢”的系统建设工程中,唐钢始终坚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重要指导思想,注重激发职工潜能,凝聚职工力量,形成了一股无坚不摧的“软实力”,促进并保障了“生态唐钢、绿色唐钢”建设的顺利进行。
1.科学发展是企业的灵魂和发展的根本。近年来,唐钢在实践中形成了许多富有说服力和感召力的科学发展理念:“职工是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讲发展,不能只讲‘生产第一’,还要讲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能源、环境也是生产力,而且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等等。唐钢意识到整个团队有了科学发展的理念,就会形成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巨大力量。
唐钢各级干部不仅带头实践科学发展的理念,并采取多种形式在职工中热情宣传科学发展的理念,使之成为上上下下的共识和一致行动。各级党组织认真组织党员学习并大力实施了以“树正气、提人气、鼓士气、倡和气”为主题的“四气”工程,还设立了“党员示范岗”;团组织发动团员积极响应,创建了“青年文明号”岗位;工会加大了对职工的教育培训力度,仅去年就累计培训职工58290人次。
2.“以人为本”是企业建设生态文明的动力之源。唐钢有一个坚定而深刻的共识:一切正确的决策,都来自于职工,植根于职工,职工是企业生存发展之本。为此,唐钢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实现建设“生态唐钢、绿色唐钢”和唐钢二次创业的动力之源。
首先是关心职工。在金融危机最困难的时候唐钢提出:企业再难也不能掏职工的腰包;越是困难的时候,企业越要成为替职工挡风遮雨的参天大树。唐钢没减员没降薪,反而拿出3亿元为职工增加工资,幅度高达25%,并投入1.2亿元提高职工福利水平。
在企业管理中,唐钢加大了对一线广大实际操作职工的培养。通过劳动竞赛、技能比武等公开比赛,凡有突出贡献或取得一定名次的职工,均可申报相应待遇。目前已有13名职工荣获市级以上比赛“状元”称号,74人荣获技术标兵、技术能手称号,已经分别按有关规定享受相应待遇。
再就是充分相信职工、依靠职工。唐钢为使群众中的智慧、能量得以释放,除了扎实地坚持实施职代会、厂务公开、职工代表巡视等制度外,又从实际出发不断健全民主制度,创新开辟了一些便捷渠道。比如设“经理联络员”、开展“职工民主参与月”活动、“中层领导与职工见面周”制度等。
3.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责任提升了企业的境界和目标。在企业生死存亡的关头,唐钢依然将社会责任视为崇高的经营道德、经营理念。唐钢认为评价企业不能只看其规模大小和利润多少,还要看它承担了多少社会责任。基于此,在面对治理污染的问题上,唐钢回应:“我们要担当使命,一定要闯出一条与环境、城市和谐发展之路,用优良的环境回报全市人民!无论何时何地,都不给群众带来污染、给社会造成隐患。”
无论是对环境的大治理、设备的大改造,还是抓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以及花巨资兴建水处理中心,唐钢总以勇担社会责任的高境界,来对待和运作各项工程。实践证明,这些措施不仅没有削弱唐钢,反而发展了唐钢,壮大了唐钢。不仅唐钢自身受益,也给全市人民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如今,唐钢附近社区的居民,可以随时打开窗户享受清新洁净的空气,也可以饱览唐钢绿色生态厂区的美景,他们的住宅平均每平方米已升值约1000元。
唐钢,昔日唐山环境污染的重点,而今变成了唐山市的环境亮点。回顾奋斗历程,唐钢人感到骄傲、自豪和幸福;展望未来前景,唐钢人更加充满信心和力量:唐钢全体干部职工,一定遵照胡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要求,继续勇于变革、勇于创新,坚定不移、矢志不渝地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上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续写唐钢人更加绚丽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