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协正在筹划建立一个权威的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即将推出的是国内矿价格指数,今后还将推出进口矿价格指数。”这是中国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透露的消息。
据悉,为避免铁矿石炒作,将先从内矿做起——搭建国内市场的价格指数平台,今后还将推出进口矿价格指数。
指数价格信息来源方面,内矿指数主要来自于国内主要铁矿石产地,外矿指数将主要从各港口采集。中钢协将委托冶金矿山企业协会来建立国内矿山的价格指数,目前指数平台已经搭建完毕,计划于6月初开始发布数据。
业内人士认为,建立中国自己的铁矿石价格指数,必须放在作为重新梳理国民经济基础工业之一的钢铁行业的秩序大背景下,其中铁矿石行业的秩序整顿成为整个行业的重中之重。建立中国自己的铁矿石价格指数,是迈出整治整个行业秩序的第一步,而当前的市场环境恰逢其时。
不过,对于外矿指数编制而言,如何保证外矿指数中的价格信息的真实性仍然面临挑战。在铁矿石的进口中,除了钢铁企业外,还包括很大的一部分贸易商。对于后者而言,如何保证其提供的价格真实性则值得关注。而这也正是中国钢铁企业一直对现行的普氏铁矿石价格指数存在质疑的关键所在。“我的钢铁”网首席分析师贾良群近日表示,“不管是中钢协指数,还是其他机构的指数,最关键的就是要体现铁矿石市场的真实行情。”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赫荣亮也指出:“指数化定价、铁矿石金融化是大势所趋,而且目前的指数化定价方式不能完全反映中国铁矿石市场的真正行情,中钢协及时推出自己的指数,意欲从根本上保障钢企利益。”
目前,国际上有三大铁矿石指数,分别是环球钢讯(SBB,钢铁指数母公司)的TSI指数、金属导报(MetalBuletin)的MBIO指数、普氏能源(Platts)的普氏指数。其中,普氏能源推出的铁矿石价格指数作为国际三大矿商季度和现货贸易结算的定价基础,成为决定铁矿石价格的官方指数。有业内人士认为,普氏指数是通过致电钢厂、贸易商等企业来采集信息,缺乏科学性和准确性,采集过程并不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