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基本达成妥协
这次峰会最中心的议题即是欧美之间就短期经济增长与中长期金融稳定的分歧。
从最后的宣言结果来看,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对赤字控制的强势态度取得了优势。德国总理默克尔在27日早上G20正式会议开始前就表示,峰会将在削减债务方面取得一致意见。美国显然作出了些许妥协,同意了这项由加拿大总理哈珀提出的、英国和德国支持的削减赤字计划。
在随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奥巴马对G20 峰会同意在2013年之前将赤字减半表示了赞许,称这个方案本来就和他早先在国内制定的赤字削减计划吻合。也就是说,美国其实在与其他国家向同一方向迈进。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估计,到2013年,其赤字在GDP中的比重将从目前的10.1%降到4.2%,德国指望2013年的赤字占比从2010年的5.5%降到 3%。但美国达到目标比德国更加依赖于经济增长,而美国的经济增速预计又会慢于德国。
不过,奥巴马在发布会上还是强调每个国家都必须认识到当前世界经济的脆弱性。“我们不能同时退出经济刺激计划,”他说,“我们必须意识到明天财政政策的健康仰赖于今天我们创造工作的能力。”
实际上,G20 削减财政赤字的期限并不具有约束力,峰会宣言也明确表示财政预算削减有赖于各国具体的情况。而且最后虽然就削减预算达成了一致,但从宣言来看依然希望在促进经济增长和削减债务之间达成平衡。
“为了促进经济恢复,我们需要完成现有的经济刺激方案,创造强劲的私人需求。”宣言称,“同时,最近的事件也显示了财政稳定的重要性。”
宣言还进一步申明了两种路径的可能风险。“主要经济体的联合财政政策调整有可能对世界经济恢复造成风险,但是如果不能进行预算紧缩也会有影响经济信心和增长的风险。”这也就意味着各国可以选择自己认可的路径。
哈珀也承认G20成员国面临着一条必须经历的艰难路途。他在峰会后的主旨发言中说,为确保可持续复苏就必须忠实执行此前出台的经济刺激措施;但同时,发达经济体还需要释放一种信号,即当刺激措施结束时,就会立即致力于财政整顿、使之安全有序的工作。
金融改革步履维艰
金融改革是本次峰会讨论的另一重要话题。G20成员国希望巩固对金融规则调整的预期,其中包括加强资本和杠杆标准。但是最后并没有达成具体的协议,更多的规范和细节会在11月G20首尔峰会上讨论。
金融改革议题在2008年的第一次G20峰会上举足轻重,欧洲的呼声尤其强烈,支持“全球问题的全球解决”,致力于减少系统危险,以及监管金融机构的跨国界行动。最终出台的47款行动方案中,有关金融改革的方案占据了不下38条。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金融改革问题颇给人“雷声大、雨点小”的感觉。在全球金融系统的监管方面几乎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6月初在韩国釜山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就银行储备金、杠杆率的谈判没有结果,而很有可能不能在今年年底如期达成协议。而且各国在金融改革方面所处的时间表也不尽相同。目前美国国内的金融改革法案已基本完成,而欧洲才刚刚开始。
在这次峰会之前,各界对峰会有可能达成协议的预期本就不大。欧洲智库 Bruegel的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维让(Nicholas Veron)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就表示:“G20 很难有什么突破性的进展,各个国家的具体情况不同,其实在很多问题上也没有必要采取划一的形式。”
从此次峰会的结果看,全球金融系统规范的形成有可能面临旷日持久的争议。在峰会前呼声颇大的征收统一银行税议题也无疾而终。
但是G20会议中,在向全球大银行征税的问题上,东道国加拿大的意见占了上风,即是否向大银行征税要由各个国家自己来决定。中国代表团也在会议期间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是否向银行征税应视不同国家的具体情况来定夺,不应整齐划一。
人民币汇率仍面临国际压力
中国的人民币汇率问题不是此次峰会的中心,但仍备受关注。在最后的宣言中,由于中国的反对,关于表扬中国在汇率方面采取积极措施的条文被取消。
哈珀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他理解中国不愿意被单独列出的要求,但是中国作出的承诺会在世界舞台上受到监督。
奥巴马也在新闻发布会上赞赏中国最近采取的人民币汇率弹性的措施。他表示,人民币币值过低不利于经济的平衡,并称很高兴看到中国终于迈出了这一步。
“美国不是要求人民币大幅升值,比如一个月内升值20%,因为这会给中国经济、世界经济造成不稳定,”奥巴马说,“但希望能够加快人民币改革的步伐。”
峰会主要共识与成果
财政政策——在2013年前赤字减半,在2016年前稳定并减少政府债务占各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各国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实施旨在促进发展的财政政策。
IMF改革——呼吁各国加快行动,在今年11月韩国首尔峰会前完成第一轮的配额改革。
贸易公平 ——在2013年底前,各国将抵制在商品和服务领域提高或增加投资贸易壁垒的做法,反对增加出口限制,反对实施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相悖的政策来刺激出口。